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南五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南五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18-08-28 19:13:17    下载该word文档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南五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D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质点在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方向在2s时发生了改变

  D 质点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3.(4分)(2014汪清县校级月考)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刹车线长是12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A 7m/s B 10m/s C 12m/s D 20m/s

4.(4分)(2013淮南模拟)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5.(4分)(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圆环A系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应为(

  A cos B C 2 D

6.(4分)(2011上海学业考试)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7.(4分)(2012浙江)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

  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竖直向上

  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8.(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kgm2=4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

  D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9.(4分)(2014青山区校级月考)质量为m的滑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时(如图所示),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1;另一同样的滑块放在另一个同样光滑的斜面上,在外力F推动下,滑块与斜面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加速运动,这时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则F1F2等于(

  A cos2θ 1 B cosθ1 C sin2θ1 D sin2θcos2θ

10.(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小车上放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轻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4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B 当小车加速度大小为1 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C 当小车加速度大小为1 m/s2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 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1.(10分)(2012琼山区校级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方向(填水平竖直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弹簧自然悬挂,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L6,数据如上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 的差值(填L0LX).

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2.(6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砂桶和砂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3)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中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车不连细线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的点.

13.(10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在空中的某点A,让小球自由落体,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0.8s,仍在A点以vA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小球,需要2t=1.6s才能到达地面,求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A.(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14.(10分)(2013滑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角)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N10N,竖直绳抗拉能力足够强,三绳系于O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

15.(12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穿在长L=0.8m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小球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2N,从斜杆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16.(12分)(2015安庆模拟)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M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多少?

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2013-2014学年安徽省淮南五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D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摩擦力定义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 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当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则起到摩擦动力,使物体加速运动;当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则起到摩擦阻力,使物体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摩擦力的定义以及性质,重点考查了影响摩擦力的方向与动阻力的关系,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掌握扎实灵活应用.

2.(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质点在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方向在2s时发生了改变

  D 质点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从速度图象上能得出物体加速度、速度、位移、路程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解答: 解:A、由图看出,前2s内速度为负值,后2s内速度为正值,说明质点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故A错误.

B、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所以可知在4s末,质点的位移为0,回到了出发点,故B错误.

C、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的斜率不变,因此质点的加速度不变,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C错误.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前2s内的位移为x1=×2×2m=2m;后2s内的位移为x2=×2×2m=2m,则质点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 S=x1+|x2|=4m,而位移为x=x1+x2=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速度图象问题,关键从两个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3.(4分)(2014汪清县校级月考)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刹车线长是12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A 7m/s B 10m/s C 12m/s D 20m/s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汽车做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刹车线长等于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汽车停车后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以求出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

解答: 解:汽车刹车时滑动摩擦力作用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洗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a==0.6×10m/s2=6m/s2

因为汽车做减速运动,取初速度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值即:

a=6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有:

=12m/s

故选:C

点评: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线长度为汽车位移大小,末速度为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位移和时间五个描述量中任意知道三个量,能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其它两个量.这是解题的关键.

4.(4分)(2013淮南模拟)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版权所有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木板的支持力和墙壁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墙面和木板对球的压力大小分别等于球对墙面和木板的支持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得到两个支持力与θ的关系,再分析其变化情况.

解答: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N1和木板的支持力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N1=N1N2=N2

根据平衡条件得:N1=GcotθN2=

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θ增大,cotθ减小,sinθ增大,则N1N2都始终减小,故N1N2都始终减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运用函数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也可以运用图解法直观反映力的变化情况.

5.(4分)(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圆环A系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应为(

  A cos B C 2 D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选取小圆环A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分析示意图,小圆环受三个力,两个绳子的拉力和大圆环的支持力,一定要知道大圆环的支持力只能是沿着半径的,由此两端绳子拉力分别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必然相等,然后由数学三角函数知识求解.

解答: 解:如图

对小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环受上面绳子的拉力m1g,下面绳子的拉力m2g,以及圆环对它沿着OA向外的支持力,将两个绳子的拉力进行正交分解,它们在切线方向的分力应该相等:

m1gsin=m2gcosα90

即:m1cos=m2sinα

m1cos=2m2sincos

得:m1m2=2sin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另外要重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6.(4分)(2011上海学业考试)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超重和失重.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

解答: 解:对人的运动过程分析可知,人在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的大小;

在减速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此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人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人的重力并没变,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了.

7.(4分)(2012浙江)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

  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竖直向上

  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物体重力与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大小,与弹簧的拉力比较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 解:A、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下的分力Gx=mgsin30°=4.9N,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根据共点力平衡,知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共点力平衡得,N=mgcos30°=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8.(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kgm2=4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

  D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版权所有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导致物体受力不平衡,先选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加速度,再隔离单独分析一个物体,解出弹簧受力;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两物块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其加速度.

解答: 解:A、两水平拉力导致物体受力不平衡,先选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1+m2a

解得:a==2m/s2

m2受力分析:向左的F2和向右的弹簧弹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2a

解得:F=20+4×2N=28N,故AB错误.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因为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所以m2的加速度大小a==7m/s2,故C正确.

D、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受力仅剩弹簧的弹力,对m1列牛顿第二定律,得:F=m1a,解得:a=28m/s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解决连接体问题时,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应用,然后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解出未知量.

9.(4分)(2014青山区校级月考)质量为m的滑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时(如图所示),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1;另一同样的滑块放在另一个同样光滑的斜面上,在外力F推动下,滑块与斜面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加速运动,这时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则F1F2等于(

  A cos2θ1 B cosθ1 C sin2θ1 D sin2θcos2θ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版权所有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分别对两滑块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滑块与斜面一起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相同,所受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解答: 解:斜面固定时,滑块加速下滑,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合力为零,则F1=mgcosθ

斜面体和滑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滑块的合力水平向右,受力如图,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所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当物体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相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0.(4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小车上放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轻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4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B 当小车加速度大小为1 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C 当小车加速度大小为1 m/s2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 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物体开始受弹簧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当整体加速度逐渐增大时,隔离对物体分析,通过加速度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弹簧弹力和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 解:A、弹簧弹力开始与静摩擦力平衡,大小为4N,当整体加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1m/s2,则物块的加速度也从零逐渐增大到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块的合力从0增大到5N,摩擦力方向向左减小到零,然后又向右增加,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A错误.

BC、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块所受的合力F=ma=5N,弹簧的弹力等于4N,则摩擦力的大小为1N,方向水平向右.故BC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块与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物块隔离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摩擦力的变化.

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1.(10分)(2012琼山区校级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竖直 方向(填 水平竖直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弹簧自然悬挂,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L6,数据如上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L3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1mm

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 LX 的差值(填L0LX).

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9 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10 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考点: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要有估读的.

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根据公式F=kx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

解答: 解: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所以长度L3应为33.40cm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mm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所以弹簧的形变量应该是弹簧长度与LX的差值.

充分利用测量数据k==4.9N/m

通过图和表可知:L0=25.35cmLx=27.35cm

所以砝码盘的质量为:m==10g

故答案为:竖直;L3 1mmLx4.910

点评: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求解可以减少误差.

12.(6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2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砂桶和砂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砂桶和砂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中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车不连细线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间隔相等 的点.

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at2去求解加速度;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因打点时间相同,则可根据打点间隔是否相等,来确定是否平衡,从而求解.

解答: 解:(1)从纸带上的数据可以得出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相等,

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点,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at2

a==3.2m/s2

2)设小车的质量为M,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为m,设绳子上拉力为F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

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重力.所以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该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3)平衡摩擦力的标准为小车可以匀速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间隔均匀.

故答案为:(13.2;(2)砂桶和砂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间隔相等.

点评: 实验问题要掌握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误差来源,及加速度的求法;注意拉力接近小车的合外力的条件:砂桶和砂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13.(10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在空中的某点A,让小球自由落体,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0.8s,仍在A点以vA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小球,需要2t=1.6s才能到达地面,求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A.(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考点: 竖直上抛运动.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点离地面的高度,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得初速度.

解答: 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

h=

竖直上抛过程中,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

h=

解得:vA=6m/s

答: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为6m/s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位移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要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是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4.(10分)(2013滑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角)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N10N,竖直绳抗拉能力足够强,三绳系于O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选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判断那根绳子先断,根据先断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求出最大重力.

解答: 解: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运用合成法:

由几何知识解出 FOC=Gtan45°=G

F==G

讨论:

FOC=10NF=10N20N

此时最多可悬吊的物体重G=FOC=10N

答: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10N的物体.

点评: 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点时判断那根绳子先断,分别用两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求出重物的重力,取小的即可.

15.(12分)(2013谢家集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穿在长L=0.8m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小球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2N,从斜杆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sin37°=0.6cos37°=0.8g=10m/s2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版权所有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的速度大小.

解答: 解:(1)沿杆子方向:Fcosα+mgsinαμN=ma

垂直杆子方向:Fsinα+N=mgcosα

代入数据解得a=2.5 m/s2

2)根据v2=2aL得,

v==2 m/s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分析,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16.(12分)(2015安庆模拟)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mM之间的摩擦因素μ2=0.9(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M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点经过坐标原点O时的速度为V0=10m/s,在坐标为X=21m处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g10m/s2,求:

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为多少?

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对木块和木板系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木板和木块碰后的加速度,m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M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的位置坐标.

解答: 解.(1)对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有μ1m+Mg=m+Ma1

解得:V1=9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运动至停止时间为:t1==1 s

此时M速度:VM=V1aMt1=3m/s,方向向左,

此后至mM共速时间t2

有:VMaMt2=amt2 得:t2=0.2s

共同速度V=1.8m/s,方向向左

至共速M位移:S1=

共速后mM

向左减速至停下位移:S2==1.62m

最终木板M左端A点位置坐标为:X=9.5S1S2=9.56.481.62=1.40m

答:(1)木板碰挡板P时的速度V19m/s

2)最终木板M左端A点位置坐标为X=1.40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物体的受力,判断出木块和木板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