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9届河北省全国卷26省高三“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甲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北省全国卷26省高三“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甲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时间:2018-10-13 19:24:37    下载该word文档

2019届河北省全国卷26省高三“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甲卷

语文试题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关于汉语在各国持续升温的报道不断见诸国内外媒体。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日益成为民族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海外汉语热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合作共赢、大国担当和文化自信的国际魅力。

互利共赢是重要动力

汉语难学,但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海外汉语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是推动海外汉语热的根本动力。

首先,海外中资企业对熟悉汉语的当地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懂汉语的员工在录用和薪酬方面往往都具有较大优势。择业方面的语言优势以引领和示范作用影响着海外青年的外语学习选择。

其次,中国游客海外旅游数量屡破新高,而且展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学说中国话成为外国商铺每天必须面对的市场现实。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一些从业人员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甚至文化传统。

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着手培养下一代的汉语语言能力,认为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点。由于学习汉语的主要难点是汉字识别和四声发音,需要耳濡目染,因此懂汉语的家政服务人员格外受欢迎,成为高级私教,收入明显高于普通家政服务人员。为了保持不间断的汉语语言学习环境,这些家庭还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智能语音服务或其他支持中外互译的手机软件。

孔子学院是助推器

近年来,海外孔子学院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型期,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

孔子学院主要依托所在国大学资源,促使汉语进入大学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文化活动、奖励机制等吸引学生,通过培养本土教师来实现汉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孔子学院在海外汉语课程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针对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等级的班级,配合已译成所在国语言的汉语教材,实施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景教学。同时,孔子学院积极拓展中小学教学点,走进老年大学,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设不同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模拟场景的任务实践中增强信心,确保学以致用。

随着合办孔子学院的中外两所大学形成共同体后,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推动汉语热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国家汉办的常态项目支持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冬令营和夏令营来华访问项目,专家巡讲、文艺巡演、文化展演三巡项目,中国政府奖助学金、海外汉语桥项目的资助等,中外优秀学生和青年社团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加深了友谊,拓展了国际视野,启发他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自信是底气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体现出大国应有的担当。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以武力干涉等谋求霸权,而是以合作共赢方式推动拘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同。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了解支撑中国不断前行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构筑起来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其核心特质是合作对话,而不是零和博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了解汉语才能了解中国文化,进而才能充分理解人能群,彼不能群的休戚与共、合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文化的人本思维将成为海外汉语热未来关注的深层次课题。

(选自《光明日报》2018530日,有修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海外出现汉语热,即使汉语难学,也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

B. 与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相比,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认为自己的孩子掌握汉语能让他站在更好的起点上。

C. 孔子学院依托所在国的资源,使中外青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这种交流推动了汉语向更深层次发展。

D.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体现出的大国担当,赢得了世界的赞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流和合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海外汉语热现象为立论的事实依据,论证了汉语热现象背后是中国的文化自信这一论点。

B.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逐层分析了汉语热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中外合作共赢,孔子学院的推进和文化自信。

C. 文章对孔子学院课程设置的论述,目的是佐证海外孔子学院的规范程度越来越高。

D. 文章结尾论证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肯定了语言在文化自信上的决定性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懂汉语的员工在国际贸易的相关行业里的语言优势对海外青年的外语学习选择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B. 孔子学院的特色课程大部分采用任务型教学,这样确保学生在模拟场景的任务实践中学以致用。

C. 中国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世界的尊重,这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根本原因。

D. 世界其他国家只要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就能理解休戚与共、合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与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相比错,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这一点,文章没有将中国家庭和海外家庭进行比较,因此本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只是提到一些有远见的海外家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着手培养下一代的汉语语言能力,认为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点。故选B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文章结尾……肯定了语言在文化自信上的决定性作用错误,从文中来看,结尾部分只是论述了语言文化的关系,并没有论述语言文化自信的关系故选D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孔子学院的特色课程大部分采用任务型教学错误,大部分说明还有一部分没有采用任务型教学,而文章强调的是主要。C,“这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一说错误,这是对文本信息的过度解读,这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D,“只要……就能……”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选A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换词语,曲解文意)(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所有”“人人),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战马墓

申平

父亲退休的第二天,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进山去寻找战马墓。妈妈拦不住,就打电话把我叫回来,希望我能帮她阻止父亲的行动。

我对父亲说,爸你疯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冒险进山去找一堆马骨头。如果你觉得闲极无聊,可以外出去旅游啊!你可以去世界任何地方,钱我来出。我还把父亲的行囊藏了起来。父亲被我缠得没办法,他说:那好吧,我现在把情况给你讲一讲,如果说不服你,那我就不去了。

我坐下来,以嘻笑的神情面对父亲,看他能说出什么天花来。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以忧伤的语调开了头:孩子,当年你奶奶,还有我和你的叔叔、姑姑们也是这样阻止你爷爷的。你爷爷一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进山去寻找战马墓。他临死的时候,还拉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着两个词:大榕树、战马墓……

后来,我在你爷爷的回忆录中,才真正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一直都在后悔当初不应该千方百计地阻拦他。

你爷爷原是第四野战军一个骑兵连的连长,咱家里不是有一张他骑在马上的照片吗?那真是威风凛凛,而且他也是战功赫赫的人啊!后来,骑兵连随军南下,那些驰骋中原的战马,到了南方就有点不适应了。它们吃草拉稀,身上早已好了的伤口又开始溃烂。越往南走天气越热,许多战马都病了。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战士们只好忍痛把病马一匹匹放开,让它们去自寻生路。你们知道吗,骑兵和战马的关系那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啊,一旦要分开,而且又是永别,那种心情是何等地难受啊!但再难受也没办法,最后就连你爷爷那匹最好的战马黑旋风,也不得不放掉了。你爷爷抱着马头哭啊,真是肝肠寸断。最后骑兵连几乎成了步兵连,战士们硬是凭着两只脚板,每天以100多公里的速度往前走。就在他们走进广东地面、每天在深山老林里穿行的时候,有一天,他们遇上了一桩奇事。

这天他们正在一棵大榕树下休息,前面再次响起了继续行军的号声,这时他们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了一阵雷鸣似的脚步声。当时他们是殿后部队,后面来的会是什么人呢?你爷爷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战士们的眼睛全都瞪大了。你们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一群战马!就是骑兵连陆续放掉的部分战马。它们在黑旋风的带领下,循着军号声追赶部队来了。

当时的场面你可以想象一下,肯定是感天动地的。你爷爷在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一眼看见,黑旋风就跑在马群的前面,就像我过去骑着它带领骑兵连冲锋陷阵一样。我和战士们一起呼喊着战马的名字,迎着马群飞跑过去,抱着马脖子哭啊喊啊。黑旋风打着响鼻,眼中泪光闪闪,它还伸出舌头来舔我的手,看样子真想跟我说说话啊!可是忽然间,黑旋风却慢慢地倒了下去,所有的战马一匹匹都倒了下去。这时我们才看到,天啊!战马全都骨瘦如柴,身上几乎都烂得露出了骨头,它们就是凭着最后一口气,翻山越岭来追赶部队的啊!它们瞪着的眼睛好像在诉说: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我们的战马,它们是多么勇敢,多么忠诚啊!战士们呼喊着、痛哭着,最后在大榕树下挖了一个大坑,把所有的战马埋在了一起。我对战士们说:这棵大榕树就是记号,等到全国解放了,我们活下来的人一定要找到这里,为它们重新修墓……

后来你就知道了,你爷爷作为南下干部,就留在了南方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把根扎在了南方的土地上。开始是忙,接着在非常时期被靠边站,等他重新出来工作,身体已经不行了。这时他就开始张罗进山去找战马墓,但是每一次都被我们给拦住了。我们打看关心他的旗号,却使一个老战士的毕生愿望一直无法实现。真是罪过啊!

父亲讲完了,我久久陷在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中不能自拔。最后我激动地对父亲说:老爸,我现在决定,要陪着您一块进山去,去找战马墓。如果我们俩一下子没有找到,还有您的孙子,咱们可以一代代地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

父亲听完,竟然跟我热烈握起手来,他眼含泪花说:好孩子,咱说走就走。其实,我们不仅是要去完成你爷爷的心愿,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这个你懂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4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六和第八两段对爷爷和战马黑旋风做了较为细致的描写,是为了借助这两个形象的相互衬托,再现战争年代战争的残酷。

B. 一群战马在黑旋风的带领下,循着军号声追赶部队来了,在作者眼中,这群战马就是勇敢、忠诚的战士,它们的精神令人动容。

C. 小说通过插叙这种写作手法,借父亲之口展现战争的残酷,虽然没有对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但战马的形象正是对战争残酷的侧面反映。

D. 小说开头部分写想劝阻父亲寻找战马墓,结尾写陪父亲一块进山寻找,从的变化中,揭示出了精神代代相传这一主题。

5. “骑兵和战马的关系那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啊,小说怎么体现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小说结尾写到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你对找回更多的东西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因战马不适应南方,战士们含泪让它们自寻生路,而当军号声一响,战马便循声而至,含泪与战士们相依相偎,他们彼此难以割舍的泪让人为之动容。这体现的是一种难以割舍的兄弟般的情怀。战士就是战马,战马就是战士,融为一体。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在诠释勇敢和忠诚,诠释战马精神。

6. 找回的是一种勇敢、忠诚的战马精神。战马对战士不离不弃,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找回这种战马精神,是爷爷的心愿,也是父亲的心愿。找回的是一种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在当下更有生命力,更具时代特色的意义。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深化小说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A项,是为了借助这两个形象的相互衬托,再现战争年代战争的残酷错误,选项分析偏离了小说的主旨,从文中来看,两个形象的相互衬托是为了突出战马的精神,也就是勇敢与忠诚。故选A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如本题“‘骑兵和战马的关系那就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啊,小说怎么体现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就要求考生要紧扣如何体现生死与共的战友关系来解。生死与共意思是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从文中来看,如越往南走天气越热,许多战马都病了。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战士们只好忍痛把病马一匹匹放开,让它们去自寻生路……那种心情是何等地难受啊!……你爷爷抱着马头哭啊,真是肝肠寸断”“前面再次响起了继续行军的号声,这时他们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了一阵雷鸣似的脚步声。……是一群战马!就是骑兵连陆续放掉的部分战马。它们在黑旋风的带领下,循着军号声追赶部队来了,因战马不适应南方,战士们不得不让战马自寻生路,而当军号响起,战马又循声而至,人对马的不舍,马对人的牵挂,体现出的是兄弟般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如它们瞪着的眼睛好像在诉说: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我们的战马,它们是多么勇敢,多么忠诚啊,战马与战士已经融为一体,无论是人,还是马,都表现出忠诚勇敢的特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结尾写到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你对找回更多的东西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考生可以抓住找回,以此入手,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表达技巧等角度理解。从文中来看,从爷爷父亲再到都要进山寻找战马墓,此处寻找的是具体实在的;小说中的战马,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死在主人面前!我们的战马,它们是多么勇敢,多么忠诚啊,战马勇敢忠诚,对主人不离不弃,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上,可见要找回的还有这种战马的精神;从战马到战士展示了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从爷爷父亲孙子咱们可以一代代地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可见要找回的还是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小说在结尾说我们不仅是要去完成你爷爷的心愿,也是为了找回更多的东西。这个你懂的,却没有指出这更多的东西是什么,这就给读者更大的思考想象空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吸引网民高度关注。

201710月,FAST首次发现2颗新脉冲星,这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12月,FAST再次发现3颗脉冲星并获得国际同行确认。科普搜索数据显示:10月至12月期间,天眼”FAST的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两次于1011日和15日达到峰值,指数累计为35.9万。百度资讯指数显示,脉冲星率先于20171011日经媒体报道进入公众视野,一周后(17日)到达峰值,带动中子星成为科普舆情焦点;随后天眼12月再次发现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的概念在二次传播中逐渐普及,科技报道和科普作品屡次提及的暗物质迅速蹿红,表明网民对天眼工程背后的科学认知更加深入。

(选自《2017年度报告——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

材料二

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环比增长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材料三

科普中国为统领的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科普和科学传播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科学热情。但另一方面,科学普及的手段、方法也需要改善,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向纵深发展。如果不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很多人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可能会手足无措。如果公众对新技术不适应或者不熟悉,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被时代抛弃并产生某种自卑感。一些人对新兴科技的发展不理解,部分原因正是如此。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工具性价值之外,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即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这样做不仅在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在于让科技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实现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结合,就需要下力气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这种普惠不仅仅是用上科技发展的成果,还应该有对科技发展成果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相应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相信旧时王谢堂前燕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应重视加强科学普及,特别是针对各种新科技、面向基层公众的普及,只有这样才可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选自《科技日报》2016318日,王大鹏《科学普及的方式也要科学》)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健康与医疗成为2017年科普搜索指数增长引擎,处在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增长的首位。

B. 主题搜索指数增长排序依次为航空航天、前沿技术、食品安全、气候与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和信息科技。

C. 2016年相比,2017年健康与医疗、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和食品安全主题搜索指数排名上升。

D. 气候与环境、能源利用和信息科技主题搜索指数为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0.59%-1.29%-7.28%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眼FAST的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两次达到峰值的时间与媒体两次报道FAST发现脉冲星的时间节点有关系。

B. 中子星成为科普舆情焦点,射电望远镜的概念逐渐普及,表明网民对科学有深入研究。

C. 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方法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百姓了解科学知识,并实现把科学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生活。

D. 针对各种新科技,面向基层公众开展科普工作,能使他们懂得科技发展成果的内容并接受该成果。

9. 请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科普工作,在进行科普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案】7. B 8. D

9. (1)进行科学普及的原因:能激发全社会的科学热情;使普通百姓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自信从容;使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理解新兴科技的发展;实现科技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结合;使科技融入公众生活,让生活更美好。(2)科普工作要注意:改善科学普及的手段、方法;紧跟时代步伐,向纵深发展。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材料二”“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主题搜索指数增长排序依次为航空航天、前沿技术、食品安全、气候与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和信息科技依次一说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处于首位的应是健康与医疗,而选项忽略了健康与医疗的罗列。A项很有干扰性。因为A项已经说了健康与医疗处在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增长的首位,那么考生容易忽略掉B项中的依次二字,从而忽略掉健康与医疗的罗列。故选B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错误”“一项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与媒体两次报道FAST发现脉冲星的时间节点有关系错误,FAST的网民科普搜索指数两次达到峰值是时间是1011日和1015日,它是跟脉冲星率先于20171011日经媒体报道进入公众视野,一周后(17日)到达峰值有关系。故A项错。B项,表明网民对科学有深入研究错误,中子星成为科普舆情焦点,射电望远镜的概念在二次传播中逐渐普及,科技报道和科普作品屡次提及的暗物质迅速蹿红,只表明网民对天眼工程背后的科学认知更加深入。故B项错。C项,“……并实现把科学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生活错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方法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百姓了解科学知识,但不足以实现把科学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生活,还要靠政府、社会、企业、科学家等。故选D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科普工作,在进行科普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答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为什么要进行科普工作,二是进行科普工作要注意的方面,这就要求考生分析三则材料的内容,找准设题的区域,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概括。材料一表明媒体报道的科学事件会吸引网民高度关注,并激发公众、社会的科学热情,材料二2017年科普主题搜索指数环比增长数据表明科学技术在公众生活中已得到重视,深入生活,材料三则综述了进行科普的原因、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意义。这就明确了答题的区域,应在材料三中,如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科学热情”“如果不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很多人在面临新技术的时候可能会手足无措”“一些人对新兴科技的发展不理解,部分原因正是如此”“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即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这样做不仅在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还在于让科技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实现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结合,就需要下力气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进行科普工作的原因;但另一方面,科学普及的手段、方法也需要改善,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向纵深发展,可以根据这一内容概括进行科普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诏曰: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转在河内,迁尚书,赐爵关内侯,出为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书与靖曰: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加之以明擿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虽昔赵、张、三王之治,未足以方也。靖为政类如此。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母丧去官,后为大司农卫尉,进封广陆亭侯,邑三百户。

上疏陈儒训之本曰: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直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阐弘大化,以绥来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靖以经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别。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嘉平六年薨,迫赠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子熙嗣。

(摘编自《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B.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C.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D.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鳏寡,鳏指的是男子死了妻子,寡指的是女子死了丈夫。

B. 有司,指的是相关人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 邑,指的是食邑,即以征敛封地内民户的赋税来作为食禄。

D. 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靖家世煊赫。其父刘馥曾任庐江太守,他自己曾任尚书,其子在他逝世后承袭了他的爵位。

B. 刘靖重视民生。他关注农业生产,懂得任用官吏,关心弱势群体,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C. 刘靖重视教化。他认为应该选取行为端正通晓经学的人来教导儒生,让教化通达四方。

D. 刘靖重视边防。他开拓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让边民的生活安定祥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

(2)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起初虽然似乎让人感觉琐碎繁复,但最终还是使百姓得到便利,行事有他父亲的遗风。

(2)明确地制定升降奖惩的学习法规,对那些能通晓经术、修养德行的人,要提升他们以发扬盛德。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这段话是说使百姓富足的政策,在于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院墙篱笆要造得又高又陡,来杜绝那些偷盗的企图。播种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搭配黍稷、麻、麦、豆五类种子,以避免水旱灾害。农具一定要完备充足,不能耽误农时。养蚕、种麦要有苫盖的准备,才能保证不受雨淋”,根据句式的对称可知,绝穿窬之心”“远水火之灾”“无失时之阙”“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有对偶在里面从句子来看富民之术”“藩落”“五种”“农器”“蚕麦做主语,在它们前面应该断句,故排除ACD三项,应选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四个词语均来自必修课本,设置此题也意在提醒考生关注课本的复习。当然,这是切合高考出题的思路的——联系课本所学。如2018年全国卷11题就考查了豪右”“京师,它们都出自必修4的《张衡传》。B项,有司,指的是相关人员错误,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故选B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刘靖重视教化……让教化通达四方错误,从原文上疏陈儒训之本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来看,他陈说的是儒家教化的根本道理,而非他重视教化”“让教化通达四方。故选C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虽然;,似乎,好像;碎密,琐碎繁复;,最终;便,使动用法,使……得到便利。第二句中,黜陟,黜,废掉官职,陟,提升官职;经明行修,宾语前置,即明经修行,意思是通晓经术、修养德行,提升,提拔;,目的连词,来;,发扬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译文

刘馥的儿子刘靖,黄初年间由黄门侍郎升任庐江太守,(魏文帝)下诏说:你父亲过去在那里任职,现在你又要去管辖这个郡,真可以说是能为国家担当重任了。(后来刘靖)被调任河内郡太守,升为尚书,朝廷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又出任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给刘靖写信说:你由外边来担任纳言的职位,在京城做官。使百姓富足的政策,在于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院墙篱笆要造得又高又陡,来杜绝那些偷盗的企图。播种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搭配黍、稷、麻、麦、豆五类种子,以避免水旱灾害。农具一定要完备充足,不能耽误农时。养蚕、种麦要有苫盖的准备,才能保证不受雨淋。(吏员)要按期升迁,不要让他们滞留原位。鳏寡孤独的人,让他们享受到官仓的赈济。再加上明察秋毫,执法如山,不为权势所屈;各级官吏遵奉朝廷的旨意,举国上下都能垂手听命。那么,即使是前朝治理京兆的能臣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王骏,也不能同您相比。而刘靖施政大多做到了(应璩所说的)那样。起初虽然似乎让人感觉琐碎繁复,但最终还是使百姓得到便利,行事有他父亲的遗风。因为母亲去世,(刘靖)离任奔丧,后来又担任大司农卫尉,晋封广陆亭侯爵,食邑三百户。

(刘靖)曾上书陈说儒家教化的根本道理,(他)说:学问之道,是关系到治乱的法则仪制,是圣人最重要的训诲。自从文帝黄初推崇建立太学,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但罕能培养出有成就的人才,原因就在于博士的选送太轻易,众儒生又是为了逃避兵役而来,高门贵族的子弟诋毁太学,引为耻辱,所以没有真正来求学的。虽然挂着学校的招牌却没有学习的人,虽然设立了教育的体制却没有什么功效。应该用高标准来选拔博士,选择那些行为能够做出表率,通晓经学能够胜任教师的人来执掌太学,教导儒生。遵照古代的制度,让食邑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孙,从十五岁开始,都进入太学。明确地制定升降奖惩的学习法规,对那些能通晓经术、修养德行的人,要提升他们以发扬盛德;对那些敷衍了事、荒废学业的,要开除他们以示惩罚。推选出素质好的来接受教育,对一般人则劝勉他们行善,(这样一来,)那种浮华庸俗的风气不用禁止就会自行消灭。阐发弘扬儒家思想的根本宗旨,使那些还没有归顺的地区也得到安抚;使四方百姓承受儒家风尚的沐浴,边远地方的人民也自动前来归附。这就是圣人的教化,达到治世的根源。

(刘靖)后来升任镇北将军,持节总管河北地区的军事。刘靖认为边防一贯的、最重要的策略,没有比守御更好的办法,要分清百姓和蛮夷的界限。(刘靖)于是开拓了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又修凿拓宽了戾陵渠大堨,引水灌溉蓟州南北的大片农田;使田地能够连续三次种稻,边疆的人民都得到利益。嘉平六年,(刘靖)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征北将军,并晋封(他)建成乡侯爵,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刘熙承袭了他的爵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山石(节选)

韩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 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 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 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15. 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百虫绝说明夜深之前百虫鸣奏;百虫鸣息,清月出岭,月光入窗扉,表现出山寺之夜的清幽。②“穷烟霏说明天明时分山间白雾茫茫,看不清道路,只能于迷雾中上下穿行。阳光冲出浓雾,天光一开,眼见花红水碧,烂漫纷呈,还不时见到粗大的松枥。涧水激激,微风习习,赤足涉山涧,作者不觉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融情于景。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本诗是咏物诗,……”错误,此诗标题虽然为山石,看起来是咏物诗,但诗中并没有对山石的具体描绘,没有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并且也没有象征或起兴手法的运用。所以,咏物诗错。本诗可以算是写景诗,用到了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故选A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看题干有无给出明确的鉴赏角度,如本题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干已经给出了鉴赏的角度,即视听结合”“有声有色,然后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这种手法。视听结合,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技巧之一,即在诗歌中把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使视觉和听觉相通,通过听能感觉到画面,通过看能感觉到声音,达到感官同步,形成艺术鉴赏的通感。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是手法,要分析这种手法就要了解诗歌内容,了解了诗歌内容必然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作为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的简答题,一定要注意逐句解读。考生能答出视听”、“声色各自在哪儿,且能答出作者的感受,就可以给满分。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夜深而百虫之声始,那么在夜深之前,百虫自然在各献特技,合奏夜鸣曲,主人公也在欣赏夜鸣曲。正像鸟鸣山更幽一样,山寺之夜,百虫合奏夜鸣曲,就比万籁俱寂还显得幽静,而静卧细听百虫合奏的主人公,也自然万虑俱消,心境也空前清静。夜深了,百虫绝响了,接踵而来的则是清月出岭光入扉,主人公又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了。前为听觉,后为视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无道路指天刚破晓,雾气很浓,看不清道路,所以接下去,就是出入高下穷烟霏的镜头。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是一片烟霏的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都浮动着蒙蒙雾气。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又入于高处,时高时低,时低时高。此惰此境,正是饶有诗味,富于画意的。烟霏既尽,朝阳熠耀,画面顿时增加亮度,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景就闯入主人公的眼帘。而时见松枥皆十围,为那山红涧碧纷烂漫的画面添景增色。这些都是视觉。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诗人穿行于松栎树丛之中,清风拂衣,泉声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于是他赤着一双脚,涉过山涧,让清凉的涧水从足背上流淌,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水声激激是听觉。从声色角度来看,写月而冠以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后的月儿。写朝景,新奇而多变。烟霏,阳光普照,就看见涧水经雨而更深更碧,山花经雨而更红更亮。于是用山红涧碧加以概括。山红而涧碧,红碧相辉映,色彩已很明丽。但由于作者敏锐地把握了雨后天晴,秋阳照耀下的山花、涧水所特有的光感、湿度和色调,因而感到光用”“还很不够,又用纷烂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红涧碧的美景表现得鲜艳夺目。

【点睛】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作者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常借酒抒发情怀。杜甫在《登高》中感慨____________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高唱___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曹操英雄风采。

【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今日听君歌一曲 (4). 暂凭杯酒长精神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繁霜鬓”“潦倒”“”“”“”“”“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 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摒弃什么?著名学者王充闾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老根底,我们要有新眼光,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名嘴们去讲,应该考虑如何在诠释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更多创造性的努力,使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现代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之更接地气,更多地关照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有些传统文化的确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做改变,人们会觉得它游离于生活之外, ,桎梏在书本中、书店里。换言之,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载体,赋予其更多现代的意义与内涵。( )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

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它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散文的形式阐释中国人文传统,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 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 的生命力。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

B. 解决当今难题,必须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

C. 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

D. 通过读史通心,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难题。

18.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浩如烟海 高山仰止 身临其境 生生不息

B. 包罗万象 仰之弥高 设身处地 生机勃勃

C. 浩如烟海 仰之弥高 身临其境 生机勃勃

D. 包罗万象 高山仰止 设身处地 生生不息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之所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是因为《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B.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C.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D. 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采取从文中抽取一句话的方式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语气。根据语境,后文说让人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可见前面应是说可以达到这一结果的方式或方法;让传统成为一种认同,一种精神给养,这是古典智慧解决现代问题的结果,空格处的内容应与之相关先说读史通心,这是大前提,然后才能借鉴古典智慧,最终解决当今的难题,而后面的句子就是解决当今难题的结果,A项,借鉴古典智慧,解决当今的难题,因为读史能通心,选项把读史能通心放在后面,不如解决当今难题与后文连接更自然;B项,先从解决难题入手,然后谈做法,这与横线后面的内容不连贯;D项,通过读史通心滥用介词通过让句子缺少主语,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第一处修饰传统文化,故用浩如烟海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第二处,用来修饰传统文化,故用高山仰止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第三处,用来修饰感受,人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故用身临其境生生不息”,世间万物新陈代谢,永不停止。生机勃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第四处,修饰生命力呈现出的永不停止的状态,故用生生不息。故选A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人们,而为了……”一词引导的是目的性状语,故该句没有谓语动词,句意还没有表达完整,下一句就另起话头,以《国粹》这本书为主语,这是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为了一词引导的是目的性状语,《国粹》这本书问世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故可以改成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国粹》这本书问世了”。A项,因果关系不当;C项,前一分句成分残缺,应是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D项,为了给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文传统中介词使用不当,或者后缺少宾语中心词,一般是……机会。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某单位一封投稿证明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投稿证明信

兹有我单位赵正同志撰写的题目为论微课下的教育教学普及的障碍及优化的稿件,经单位检查,不包含保密内容,可公开发表。作者签名无争议,同意推荐给你刊发表。文章未有一稿多投情况。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某某中学

作者签字:赵正

(1)_______改为_______

(2)_______改为_______

(3)_______改为_______

(4)_______改为_______

(5)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 (1). (1)检查 (2). 改为审查 (3). (2)包含 (4). 改为涉及 (5). (3)你刊 (6). 改为贵刊 (7). (4)签名 (8). 改为署名 (9). (5)此致敬礼 (10). 改为特此证明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和暗示,如本题下面是某单位一封投稿证明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证明信是一种书面表达的应用文,故语言表达要得体严谨,需要用书面语,要求考生找出这五处并进行修改经单位检查检查不当,检查意思是查看,此处应使用审查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不包含保密内容包含不当,包含是指里边含有,此处应使用涉及涉及是指牵涉到,关联到。同意推荐给你刊发表你刊不当,称对方可用,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作者签名无争议签名不当;在书信、文件、文稿等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在著作发表或出版时,把著者的名字印在上面时,一般用署名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而此处是证明信,最后一般以特此证明收尾。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下面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徽标,请结合徽标所展示的信息,写一段话来介绍它的含意,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答案】徽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图形部分为大力神杯,象征足球的最高荣耀;文字部分,中间是英文写的世界杯,下面是世界杯的主办国家和时间。整个徽标寄予着对实现美好愿景的渴求。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就是徽标类图文转换的题目,然后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要求是结合徽标所展示的信息,写一段话来介绍它的含意”,这就要求考生要仔细阅读徽标的构图要素,包括徽标的线条、图案、文字、字母、数字等,再发挥想象和联想,结合徽标的特点和主题,理解徽标的寓意,也就是要紧紧抓住徽标的特色或体现的主题内涵。俄罗斯世界杯的会徽采用世界杯奖杯的轮廓,使用了红色、金色、黑色、蓝色等颜色,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俄罗斯传统的的圣像画配色,图形部分是大力神杯,这就象征足球的最高荣耀,而会徽上面还设计了三个可以望到星空的窗口,这则是在模仿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站造型。会徽的文字部分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英文写的世界杯,下面是世界杯的主办国家和时间可以说新队徽很好地把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融为一体。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董仲舒则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义利之辨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是义与利。义与利本是同源之水,若取之得法,如鱼与熊掌,亦可兼得。然而,金钱的潮流滚滚而来,我们被五彩的霓虹迷乱了眼睛,丢失了正义的指南针,陷入欲念的无穷泥潭之中,难以自拔。唯有明义利之辨,追寻义与利的和谐统一,才能冲破金钱诱惑的无底深渊,才能绽放正义的无穷光辉!

能明义利之辨者,古人有之。迂腐的儒生高居于庙堂,不识民生疾苦,空谈正义而摒弃利益;肮脏的小人为金钱所困,不识礼仪道德,追求利益而抛却正义。然而,学富五车不能满足物质的需要,家财万贯不能填补精神的渴求。唯有明辨义与利,才能实现正义与利益的完美融合,走到完美高尚的新境界。

昔陶朱公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天下,成为一代富豪,却亦能舍却万贯家财,扶危济困,终成一代豪侠,为世人所敬仰。而晋之石崇富甲天下,沉香铺地,龙涎照明,可谓人间极乐。然而树大招风,无尽的财富最终成了恐怖的祸患,身败名裂,尸骨不存。义利合一,才能不被祸患的沟壑吞并,使财富的涌流为自己造福。如若不然,必将招致无穷的灾祸,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得安宁。明义利之辨,让金钱凭借正义的力量,铸造出内心的安逸和物质的富足。

明义利之辨,必先修身正心。颜回居于陋巷之中,箪食瓢饮,亦能自得其乐。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陶潜居于东篱之间,浊酒一杯,便能幻化出无穷的诗意。我们虽居于尘世樊笼,不能在世外桃源中自得其乐,但亦能修身正心,脱俗于尘网之中,做都市中的隐者。然而野马若无缰绳的羁绊,终究会走失方向。单纯凭借人们心灵的自觉便想走到义利合一的境界,只能是痴人说梦。明定律例,让不义之利无处可图,让义利合一有了制度的保障方为治世之术。

明义利之辨,非空谈可得之。明辨大道,行于自身。从自己做起,让义利和谐统一,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两则名言,考生要分析两则名言的意思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这段话是说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董仲舒则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这段话是说天降生了人类, 并让人产生了义和利的念头。 利是用来给养自己的身体的, 义是用来修养自己的内心的。心中没有义, 就谈不上快乐;身体得不到利,就谈不上安适,由此可知,这两则材料包含的是义利之辨的问题,涉及的是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是先义后利,以义为荣,还是义利结合,平等看待?这是考生要思考的问题。写作时,文体一定要清晰,如写议论文,则要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思路清晰;如写记叙文,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考生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

第一,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想人格,克己修身而成就德性。

第二,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第三,在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即反对在主观动机上假借仁义之名而行牟利之实,但却接受在客观效果上因行义而得到正当利益特别是公共的大利。

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极端的情况即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义与利尖锐对立、只能做出非此即彼选择的特殊情况下,要更为注重道义而非利益的倾向。

推荐写作素材

舍小利顾大义的航天英雄们:航空航天事业中涌现了太多英雄,有名或无名,成功或失败,无一不重大义而轻私利。

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在上升过程中,航天员杨利伟的身体出现了共振问题,但他坚持了下来,神五载人飞行顺利完成。杨利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祖国需要,哪怕百分之一的生还机会,我也会义无反顾。这同时也是所有航天员,对生与死的认识,对义与利的认识。

神舟七号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出现了火警报警信号,为了不使神七的出舱任务失败,翟志刚坚持出舱,在太空中挥舞五星红旗。他在知道可能回不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犹豫,跨出舱门。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如何让战友安全返回,去完成任务,如何在太空展示我们国家的国旗。

1997年,陈冬报考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他从事飞行的第5年,身边的一位战友在驾驶飞机时发生故障,为了防止对城市造成损毁,他控制飞机驶往无人区,导致错过跳伞时间,英勇牺牲。尽管如此,陈冬没有后退,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心继续训练。只要是飞行员一天,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这就是航天员的故事,也是他们面对利与义的抉择,航天精神,是每一位航天员舍小利顾大义的最佳体现。义利之间,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会收获更深处的喜悦,宽若大地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