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珠江上的桥梁

珠江上的桥梁

时间:2020-05-11 08:08:04    下载该word文档

广州大桥

广州市广州大桥

广州大桥位于中国广州市,跨越珠江主、辅航道及二沙岛,连接广州大道南北两段,北端东侧设有环道与二沙岛连通。因是广州第三座横跨珠江的桥梁,固原称广州珠江第三桥。 广州大桥长988.4米,宽24米,其中车行道20米,双向六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主航道通航净高8.7米,主桥有三跨,北端的东侧有环道与二沙岛连通。于1983年4月动工,1985年5月建成通车。 由于广州大道、广州大桥是广州市一条南北重要干道,每日有许多车辆通行,交通堵塞严重。广州市政府已着手兴建新光快速路,以疏导广州大道的交通压力。 

相关资讯

广州大桥拓宽工程正式纳入今年的城乡建设项目,项目将投资10.6359亿,由城投融资。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以及立项还需要一个过程,广州大桥拓宽工程年内动工的可能性不大。

扩展信

广州大桥旧桥加固前后将花近94万做体检

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广州大道系统工程—广州大桥扩宽工程旧桥加固前后专项检测服务项目》,将为广州大桥现有的旧桥在加固维修的前后进行“体检”,这项体检工程的招标控制价为93.95万元。

广州大桥通过竣工验收预计在春节前通车

据了解,广州大桥位于梅城东南部,西起站前东路,与金燕大道(梅湖路)相交,东接芹洋片规划路,跨越梅江河,全长约1.285公里,其中桥梁全长876米(含两端引道、引桥和主桥),主桥最大宽度33.5米,最大跨度139米,双向六车道单塔斜拉索桥。该桥于2010年1月15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

海印大桥

海印大桥连接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跨越珠江,北接东湖路,南接东晓路,并建有引桥连接沿江路及滨江路。桥面为双向6车道,两傍更设有自行车道及人行路。该桥为一座双塔式斜拉桥,亦是广州市第一座斜拉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双塔式单索面斜拉桥,桥塔呈倒转了的Y字。自从海印大桥取消收费,纳入年票制度后,每天有许多车辆行经该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海印大桥

动工兴建时间 1985年6月

位置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大沙头

通车时间 1988年12月

"海印大桥"

海印大桥,因为桥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大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钢索星形拉固,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大桥一艘双桅船在旭日初升时扬帆远征,夏夜像两把巨大的竖琴伴随着孱孱流水奏响悠扬动听的乐章。是珠江河上别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桥。

海珠桥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设计荷载为二列10吨汽车,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主引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靠近主桥第一、二跨为钢筋混凝土变高度简支T梁,北岸跨径L=7.0米,南岸跨径L=11.2米。其它跨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跨径L=4.6米。北引桥19孔,总长91.6m,南引桥15孔,总长82.2m。

"海印大桥"扩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1975年对海珠桥进行了扩建,在该桥东、西两侧各拓宽7.83米,连同原钢桥人行道合为11.24米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跨度与主钢桥一致。

边桥主桥为双悬臂带挂梁变截面预应力箱梁结构,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11.26m。边桥北引桥为7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南引桥为6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跨径9.3m。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8.4m。

1995年,广州市市政局组织对海珠桥主桥钢桁架进行维修加固,采用自锚式悬索吊桥加固方案,经体系转换后,主桥设计荷载为汽-15。

海印桥位于广州市二沙头西侧。它的北边是大沙头,南边是滨江东路,是连接广州市南北的一座跨江桥梁。它于1985年6月开始建,1988年12月完成并通车。海印桥全长1125米,主桥长346米,宽35米,非常雄伟。海印桥桥下有三个孔,中孔的跨度为175米,边孔的跨度为85.5米。主桥采用现在世界上先进的墩塔、梁固结的结构体系,是一座单面双塔斜拉式砼桥。桥墩采用双排柔性墩,主桥梁为倒梯形三箱式。索塔高57.4米,呈倒Y型结构,顶部以羊造形。双塔上斜拉着186条钢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扇骨格局。这可是中国的第一座双塔式单索面斜拉桥,结构新颖,造形独特,非常有创意。这使海印桥成为了为广州有象征意义的桥梁之一。

"海印大桥"夜景

夜晚的海印桥金碧辉煌,犹如两只展翅高飞的蝴蝶 (海印桥的扇骨格局像蝴蝶的翅膀) 。

"海印大桥"周边

西贡渔港、海印电器城和海印大桥比邻。西贡渔港,是广州有名的海鲜食府。这里的海鲜每天都从南海的鱼港中运来,各个酒家的烹调手艺各具特色,表现出浓郁的广州风味,其价廉物美,引来了众多的外国游客和海外、港澳同胞到此品尝海鲜。它是广州市品尝海鲜美食的好又一好去处。

西贡渔港往北的就是广州目前最大的电器市场——海印电器城,它是响誉东南亚的著名电器城,在这里可以购买到国内外最先进和最齐全的家用电器产品。

"海印大桥"旅游

海印桥游是广州市客轮公司独家经营的具有南国特色的旅游项目。珠江包括东江、西江和北江等支流,汇合至广州河段,景色十分秀丽。入夜,华灯璀灿,"珠江明珠"号旅游船搭载游客从人民桥附近西堤码头出发,向东行驶,经解放大桥、海珠桥.江湾大桥、海印大桥、广州大桥、鹤洞大桥,而后回程。沿途景观有珠海丹心、东湖春晓、黄埔云樯、鹅潭夜月等"羊城八景",还有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江湾大酒店、二沙海珠广场花园、白天鹅宾馆,沙面洋房建筑等。全程两个小时左右。 珠江全长2129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中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 珠江河上10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店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

珠江大桥 

珠江大桥是位於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跨江桥梁,于1958年10月19日动工建设,1960年6月15日主桥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通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珠江大桥

外文名称 Pearl River Bridge

动工时间 1958年10月19日

主桥竣工时间 1960年6月15日

 通车时间 1960年10月1日

位置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性质 一座跨江桥梁

简介

珠江大桥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跨江桥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大桥分为东桥及西桥,东桥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岛,长约336米,通航净高8.5米;西桥由大坦沙岛跨越珠江接广佛公路和芳村大道,长约415.5米,通航净高6米,桥宽23米,两桥距离为1.5公里,中间是一条双轨铁路-广三铁路,两侧为单线公路及人行路。建成以来,一直是广州通往粤西地区的必经之路,并且是芳村维珠江大桥一的陆路通道,自从珠江隧道鹤洞大桥通车后,大桥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车辆可改行其它通道,市民更可乘搭地铁,但由于交通极为繁忙,大桥每天仍然是车水马龙。珠江大桥已建新桥,旧的已经封闭了。

历史

位于荔湾区西边的泮塘、大坦沙、滘口之间,有珠江东西两条支流,那里是广州通往西南的要道。1933年左右,被称作"南天王"的陈济棠统治广东时,曾着手在那里兴建一座桥,当时名叫"西南大桥"。可是经历几年,仅仅是筑起了四个桥墩就停工了。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决定在大坦沙动工兴建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8年,政府动员了万名民工,尤其是动员了广大的荔湾区人民,他们提出"家家无闲人"的口号,动员了千家万户的市民,投入了珠江大桥的建设行列,日夜奋战,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起了一座横跨珠江两支流,全长500米,两岸引桥长达247米的大铁桥,从此打通了广州与西南地区的通道,加快了城乡的物资交流,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珠江大桥

这座大桥被命名为"珠江大桥"。1963年,在评选新羊城八景的活动中,由于珠江大桥象天上垂下的两条彩虹,跨在银光闪闪的两条珠江支流上,四周的田野一片翠绿。而入选新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

加装防撞系统

桥墩将穿上百橡胶护弦

从广州市城建有关部门获悉,珠江大桥桥墩将加装防撞系统。

据城建部门介绍,市内各大桥梁至今都是安全的,但从历史记录来看,被船只碰撞得最多的就是有着47岁高龄的旧珠江大桥,为此市政部门现正启动珠江大桥加装防撞系统,投资高达400万。

位于广州市西部的珠江大桥是连接广三铁路和广州市区与珠江西岸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大桥由东西两桥联袂,东桥由中山八路跨珠江至大坦沙岛,西桥从大坦沙岛跨珠江接广佛公路与芳村大道。

广州丫髻沙大桥 

广州丫髻沙大桥(Guangzhou Yajisha Bridge over Pearl River)--拱桥:丫髻沙大桥是广州环城高速路西南环段跨越珠江主、副航道和丫髻沙岛的特大桥梁。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其主跨以360米一跨跨过珠江的主航道。大桥建成后,桥面是双向6车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广州丫髻沙大桥

外文名称 Guangzhou Yajisha Bridge over Pearl River

位置 广州

长度 1084米

车道 双向6车道

动工时间 1998年7月

建成时间 2000年6月

工程概况

广州丫髻沙大桥主桥为76m 360m 76m的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其主跨以360米一跨跨过珠江的主航道。主桥基础均为钻(挖)孔灌注桩,主墩承台为上、下游分离式的群桩布置的刚性承台,墩身为实体式钢筋混凝土拱座。主拱拱肋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双肋悬链线无铰拱,计算跨度344m,矢高76.45m,矢跨比1/4.5。边拱拱肋为上承式双肋悬链线半拱,采用钢管劲性骨架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单箱单室等截面。

大桥建成后,桥面是双向6车道。该桥98年7月动工,2000年6月建成。

领先技术

丫髻沙大桥采用桥梁主拱由两岸地面拼装———垂直提升— ——水平转动———对接合龙的建桥新工艺,创下4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桥跨度第一,主跨达到360米,为当今世界同类型桥梁中主跨度最长;大桥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不仅居国内第一,也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工艺方法世界领先,两拱对接时偏差仅为2毫米,精确度十分惊人;大桥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风力国内领先。

丫髻沙大桥施工采用竖转与平转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即在两岸支架上拼装主拱肋和边拱劲性骨架,利用先进的同步液压提升技术,通过临时索塔及扣索等将两主拱肋提升247度,然后通过转盘、滑道及平转牵引索先后将两岸转动体系分别平转92度和117度,沿桥轴线就位,利用合拢装置调整拱轴线而合拢成拱。 施工时将主桥一分为二,顺河堤方向,在两岸岸边卧拼主拱成型,在拱座上设置索塔,利用锚于主拱肋的扣索和边跨作平衡,在边跨尾部张拉,先将主拱桁架竖转到设计标高,形成全桥宽的前后平衡整体结构。再利用布置于承台上的转盘平转牵引系统,平转合龙。整个转动体系分竖转体系和平转体系。

竖转施工先在两岸岸边顺河堤方向卧拼半跨主拱桁架,拼装边拱劲性骨架和索塔,浇注边拱钢管混凝土和配重节段混凝土,然后安装扣索、平衡索。采用液压同步千斤顶在边跨尾部连续张拉扣索,使主拱脱架,并连续竖转到设计标高,在整个竖转过程中实行索力和标高双控,即整个竖转过程均保证1号扣索与2号扣索索力的合理比例关系,同时保持2条主拱肋相对高差和实际高程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平转施工是在主拱竖转到位后,拆除边跨支架,通过扣索、平衡索形成前后平衡体系。在承台与拱座之间设置临时分离的上下转盘,通过张拉牵引索,使上转盘(拱座)旋转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主拱和边拱平转到位合龙,然后封固转盘,完成主拱肋合龙成拱。

采用“在栈桥上拼装、横移就位法”架设为水河桥5孔128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变高空水上作业为陆上作业,减少了该处大风力对钢梁架设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又提高了钢梁架设速度;采用滑道法实施钢梁横移,将钢梁纵移减少至最短的距离。在架设前,先摆放钢梁正式支座,作为钢梁横移下滑道的支点,简化了作业程序。采用本方案架梁,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小了施工难度,并提高了安全度,为今后铁路、公路大跨度简支钢桁梁的架设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拓宽了钢梁架设思路。本方案架梁在大距离横移、横移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荣誉

2001年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2年全国工程设计银奖

2003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入选首届<中国十佳桥梁>,位列桥梁第二名

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新光大桥

基本资料

新光大桥的桥梁造型与景观功能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既有完善的交通功能,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及美学价值的大桥,具有本身的结构美和造型美,桥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该大桥拱部曲线优美轻柔,梁部直线刚劲挺拔,构成飞雁式三跨中承拱桥。桥的动势,赋予了桥的生命力,桥的整体恰似一支从珠江腾飞而起的大雁,象征着广州的发展腾飞。

大桥受力特点

结构受力体系为先简支到后连续转换,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在新光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大段整体提升法、大江大河内的深水围堰、钢-混凝土组合桩、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工艺、新技术正在施工中得到运用。其中运用的深水围堰为目前国内大江大河最大的深水围堰;运用的大段整体提升法为国内首创,最大提升段达3000余吨,提升高度80余米,开国内桥梁建设应用此类工艺施工先河。此外,新光大桥还在广州市首创了“人行道外置”的建设方式,将人行道设在钢桁架以外,相当独特。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钢拱与V型钢构组合而成的飞雁式三跨中承式拱桥,其优美独特的造型成为广州的标志之一。

意义

新光大桥项目是我国首座大跨度钢桁拱与混凝土三角刚构的新型组合桥(177+428+177=782m),实现了钢、预应力混凝土、普通钢筋混凝土等不同材料以及钢桁拱与三角刚构不同结构形式的有机结合,具有独特的造型。其拱肋大节段提升安装集多种现代桥梁建设的先进技术于一身,保证了施工期间珠江主航道的正常运输,大量的高空水上作业转换为地面作业,缩短了建设周期6个月,节省投资及施工成本5110万元,大幅度提高了大跨度拱桥的成桥品质,对推动行业进步有重大意义。

广州人民桥

人民桥位于中国广州市,为跨越珠江两岸的一座桥梁。其北起六二三路、与康王南路相连,跨越珠江,南至洪德路、与工业大道北相连,是一座3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构桥。大桥全长701.2米,主桥长182米,宽18米,其中行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南北引桥长519.2米,宽12米,但引桥不设人行道,由4座步梯连接主桥供行人、自行车上下。

民国21年(1932年),曾提出在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西濠口建筑西堤铁桥。民国24年(1935年),工务局亦进行筹划并选取桥式,但桥未筑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珠江南岸工业发展迅速,海珠桥难以承受日益加大的交通流量,急需建设新桥。1965年4月,经国家计委和建工部批准兴建人民桥,同年11月4日正式动工,于1967年5月1日竣工通车。1984年在人民桥南端建成洪德路立交桥疏导车流。1988年在人民桥北端,建成东、北、西3条匝道,分别连接沿江路、六二三路及沙面旧东桥。2000年在人民桥东侧建内环路,及拆除桥北三条匝道。

江湾桥 

江湾桥,全称是广州江湾大桥,位于海珠桥与海印桥之间,是跨越珠江的一座桥梁,连接越秀区和海珠区。1994年11月动工,1998年1月通车。大桥北端与东濠涌高架路连接,设置匝道与东华南路相接;南端跨越滨江路后与江湾路相接,设置匝道与滨江路和纺织路相接,是内环路的跨江大桥之一。大桥全长9 1 0 米,宽2 8 米,为双向六车道。主桥长2 9 4 米,为变截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江湾桥

总投资 8.1 亿元

 通车日期 1997年12月28日

开发商 香港新世界集团属下公司

1997年12月28日上午,广州江湾大桥上彩旗招展,气球高飘。经过两年的艰苦建设和紧张施工,江湾大桥正式通车。

江湾大桥由香港新世界集团属下公司与广州市隧道开发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8 .1 亿元。

江湾大桥的建成,可通过广州东濠涌高架路快速疏解珠江两岸交通,并通过与海珠桥、人民大桥、广州大桥、海印桥与解放大桥等五座桥梁构成更完善的交通网络。

1999年底建成的内环路把江湾桥纳入了内环路系统的主干部分。江湾大桥北接东濠涌高架路和东华南路,南接江湾路、南田路、仲恺路。内环路(江湾桥以北)建在东华南路、东华北路、中山一路上方,有达道路、东华南路、黄埔大道出口;内环路(江湾桥以南)建在江湾路、南田路上,有仲恺路(接东晓南高架路)、江南大道中、宝岗大道出口。

江湾桥的建成,使得大沙头以西、东堤以东的江湾桥底的地带被广州人习惯上成为“江湾”。

琶洲大桥 

琶洲大桥是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至天河区的一座跨越珠江桥梁,属于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配套工程,前称黄洲大桥,于2003年8月30日通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琶洲大桥

外文名称 Pa zhou bridge

 通车日期 2003年8月30日

地理位置 广州市海珠区至天河区

简要

琶洲大桥是中国广州市的一座跨越珠江桥梁,属于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配套工程,前称黄洲大桥,于2003年8月30日通车。大桥位于市区东部华南大桥东圃大桥之间,北起天河区科韵路黄埔大道的交叉口,跨珠江,经琶洲,与新港东路相交,南止于海珠区新滘南路,与新港东路交汇,是城市快捷路的跨江桥梁。全长3.6公里,行车道宽度60米,双向六车道。其中大桥长1205米,桥宽32米,通航高度20米,大桥属V型支撑连续钢构大桥;通车后将可分流广州大桥之车辆。

历史回顾

2003年7月底 琶洲大桥正式通车,成为连接广州东部南北枢纽的重要通道。

2004年5月 琶洲大桥封闭检修,实行交通管制,车辆需要绕行华南快速干线-华南大桥、东环高速公路-东圃大桥、广州大桥等路段。

2004年7月 琶洲大桥重新开放通车。

2005年3月 琶洲大桥开始收费。

2006年3月 琶洲大桥双向共10个收费亭全部如期停止收费。

洛溪大桥

洛溪大桥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番禺区之间的珠江沥滘航道上,是广州市区连接番禺的交通要道。该桥全长1916米,宽15.5米。主桥长480米,双向四车道,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建成通车,北端连接广州大道,南端连接105国道,收费广场位于番禺区。洛溪大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捐出1千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并由番禺路桥公司负责管理。该桥在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排名更是全球第六位,更有"洛溪飞虹"的美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洛溪大桥

地理位置 广州市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

桥长 1916米

桥宽 5.5米

动工时间 1984年10月

 建成时间 1988年

全球排名 全球第六位

收费年限 17年

终止收费 2005年7月1日零时起

概述

洛溪大桥位于广州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珠江沥滘航道上,是广州市区连接番禺的交通要道。该桥全长1916米,宽15.5米。主桥长480米,双向四车道,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建成通车,北端连接广州大道,南端连接105国道,收费广场位于番禺区。洛溪大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捐出1千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并由番禺路桥公司负责管理。该桥在当时是亚洲同类桥梁之冠,排名更是全球第位。

交通问题

洛溪大桥通车后,成为广州市区通往番禺、顺德、中山等地区的必经之路,随著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迅速,过桥的车辆日益增加,当年设计车流量为每日3万辆,但现在实际流量达7万辆,严重时更达每日10万辆,远远超过设计流量,每辆车更收取至少 5元,20多年来应该清还所有借贷,但仍然继续收费,而且因收费而使本来已相当庞大的车流,更为拥挤,所以洛溪大桥经常大排长龙;有见及此,政府兴建了番禺大桥,希望能分流洛溪大桥的车辆,但由于番禺大桥的通行费用昂贵(小型车收费为15元),比洛溪大桥的收费高出3倍,所以有许多司机仍选择洛溪大桥。

解决方法

洛溪大桥已收费了17年,收费未完,争议不断;最后,广东省政府宣告从2005年7月1日零时起终止收费,结束了17年的收费历史。为分流来往的车辆,及纾缓免费后洛溪大桥的车流量,政府对洛溪大桥实行交通管制,禁行的车辆需绕道番禺大桥及南沙港快速路,使大桥的交通压力逐渐降低。

猎德大桥 

2009年7月30日10时15分,横跨珠江的猎德大桥系统主线工程及四条匝道将正式开通,设计时速6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从天河区到番禺区市桥,可实现全程高速,耗时约半小时。同时,南北向车辆也可从海珠区江海大道直行至天河区花城大道,从而直达琶洲会展中心区域,有望缓解广州大道的交通压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猎德大桥

工艺 独塔双索面空间自锚式悬索桥

 开通时间 2009年7月30日10时15分

系统线路: 约4.3公里

基本简介

猎德大桥,大桥主体将于2007年10月建成,届时,从天河去海珠、番禺,将通过猎德大桥与新光大桥一路直达。

猎德大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式猎德大桥,是同类桥梁中的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桥,大桥索塔的高度将达到130米,塔身外观为两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身上有圆孔,塔的两侧各有一条铁索,连起桥面的多条钢线,并设有人行道。

随着大桥正式通车,今后从广州天河到番禺市不再需要绕行。 “猎德大桥开通以后当然方便多了。”家住番禺的林先生说,“以前从番禺来市区要从广州大道绕远路,大概需要50多分钟的时间。现在从家里到珠江新城上班,最多只要20分钟。” 据工作人员介绍,猎德大桥作为沟通番禺、海珠和天河3区的交通结点,该路线将成为连接会展中心、新电视观光塔、珠江新城核心区等地标建筑的主干路。

地理位置

猎德大桥位于广州大桥与华南大桥之间,北岸与猎德路相接,南岸与新港东路立交相接。根据规划,它将成为广州东部除海印桥、广州大桥、华南大桥之外的又一条重要的中心区跨江桥梁。届时,市民从天河去海珠、番禺,将通过猎德大桥与新光大桥一路直达。

2003年12月,北接新港东路、南至番禺区市桥光明北路的新光快速路一期工程正式动工。但此后出现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此一来,从天河区去海珠区仍需借步广州大桥。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不拓宽广州大桥,要不在北沿线直接建桥或过江隧道。最终,有关部门于2004年8月正式确定新光快速路的北沿线过江方式:在广州大桥东侧再建一条横跨珠江的大桥———猎德大桥。从广州路网规划图上看,紧邻猎德大桥的都是几条重要城市主干道,自北向南分别有花城大道、临江大道北、临江大道南、琶洲双塔大道、新港东路。猎德大桥北引桥直接连接的是猎德大道,此处与猎德大道相交的有花城大道和临江大道,都是天河地区主要的交通性和景观性干道;猎德大桥南引桥直接连接的是石榴岗路,石榴岗路往南延伸将与江海大道和新光快速路相接;南段跨越滨江东路延长线(阅江路)、双塔路以及新港路等主要干道,新港路与猎德大桥系统的节点是海珠区与天河区、番禺区交通转换的重要枢纽。猎德大桥连接众多城市主干道,身处新城市中轴线上,其开拓广州东部交通新格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桥概述

2009年07月30日上午10时15分,广州猎德大桥通车。猎德大桥系统工程南起海珠区江海大道与新光快速路接顺,向北沿江海大道高架桥跨越新港路、双塔路、阅江路后接猎德大桥跨越珠江、临江大道,在猎德大道下地后以隧道形式下穿花城大道至天河区金穗路以南止,线路全长约4.3公里。除了沟通番禺、海珠、天河三区,大桥还可以为琶洲会展中心、新电视观光塔、珠江新城核心区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

建筑风格

取代隧道方案穿过珠江的猎德大桥正式确定为“独塔自锚式悬索式”,建成之后将成为此类桥梁中的中国第一大桥,全球第二大桥。猎德大桥还将改写广州没有悬索桥的历史。

猎德大桥索塔的高度将达到131米,塔身外观为两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塔身上有圆孔,塔的两侧各有一条铁索,连起桥面的多条钢线,并设有人行道。从外形上看,很像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只是金门大桥是双塔,猎德大桥将建成单塔而已。

整个大桥连接临江大道和阅江路,中贯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成为广州大道与华南快速干线之间的又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是广州“南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其中,跨珠江水域600多米桥面按照双向6车道考虑设计,主跨达219米,可抵抗6-7级台风。

方案能胜过另一个备选方案“中承式系杆拱桥”,主要是由于造型比较独特以及结构比较合理。而等大桥建成后,将成为“珠江夜游”的又一道风景线。

猎德大桥预计工程造价3亿元,等级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施工工艺

猎德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空间自锚式悬索桥,采用47米+167米+219米+47米的跨度布置,长480米。大桥贝壳状三维

曲面塔身造型独特,主跨跨径219米,位居同类桥型排名在世界第二以及全国第一。

工程在施工工艺方面有许多创新:“珠江之贝”三维曲面清水混凝土索塔的施工工艺难度很大;大断面钢加劲梁顶推施工工艺较新;非对称空间自锚式缆索系统施工工艺复杂。2008年10月20日,随着全桥空间非对称主缆安装完成及吊索张拉和索力微调的全部完成,标志着猎德大桥三大技术难点已全部攻克。

核心数据

系统线路:约4.3公里

桥梁长度:主桥长480米,主跨跨径219米

车辆限速:60公里/小时

大桥造价:3亿元,未超预算

通行效果:全线通车后,从天河去海珠、番禺,不超过半个

小时

索塔高度:128米

行车路线:南北通行路线

南往北方向:从江海大道上高架后向北行驶,既可通过D匝

道下至阅江路前往琶洲会展中心区域及电视 观光塔区域,也可过桥过珠江至花城大道右转东行至马场路;但因该段道路上地铁五号线猎德站仍在施工,车辆禁止左转西行进入花城大道及直行进入金穗路;同时由于北延线金穗路东西向车行隧道正在施工,暂不开通花城大道隧道。

北往南方向:从冼村路进入花城大道东行至猎德大道右转,或从马场路进入花城大道西行至猎德大道左转,上桥后过江往南行驶,既可通过A匝道下至阅江路,前往琶洲会展中心区域及电视观光塔区域,也可沿主线向南至江海大道下地接新光快速路。

四条已通匝道

A匝道:主线北向南方向,可从A匝道下到阅江路前往会展及电视观光塔区域。

B匝道:会展及电视观光塔区域车辆,可从阅江路通过B匝道上桥北行。

D匝道:主线南向北方向,可从D匝道下到阅江路,前往会展及电视观光塔区域。

E匝道:会展及电视观光塔区域车辆,可从阅江路通过E匝道上主线高架,往南抵达江海大道。

未开通匝道

其他匝道的开通日期尚难确定,C、F、G、H、I匝道,双塔路黄埔涌中桥,新港中路改造,猎德大桥北引桥进出临江大道辅道等工程均未完工。

猎德大桥那么多匝道都无法开通,主要是拆迁难和工期排不过来。

临江大道的上下桥匝道,主要是因为猎德村拆迁问题;花城大道隧道匝道,也涉及拆迁问题;花城大道西往南上桥匝道,则因为地铁五号线施工而被阻;C、G、H、I匝道也都是因为征拆问题未解决而无法开通。

广州解放大桥

解放大桥建于1994 年,于1998 年建成通车是广州老城区南北向交通主干线解放路上横跨珠江的特大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广州解放大桥

著名景点 广州解放大桥

开放时间 1994 年

 占地面积 976.5m

地理位置 广东广州

北起越秀区解放南路,南接海珠区同福路、同庆路。全长976.5m,其中主桥长724.5 m,匝道长252 m;主桥宽25 m,设计标准为汽-超20、挂-100。主桥采用55+83.6+55 m三跨连续无风撑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杠拱结构。边跨矢跨比为1:4.5,中跨矢跨比为1:5,拱轴线均为抛物线,两拱肋中心距为18m。主桥桥面系由9+15+9=33对吊杆、33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普通钢筋混凝土加劲纵梁、钢筋混凝土槽型板、后浇混凝土结构层和钢钎维混凝土铺装层等组成。双向4车道,两侧各有3米宽的人行道。

黄埔大桥

广东省广州市珠江黄埔大桥被誉为"华南第一桥",全长7016.5米。其中南桥为主跨1108米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北桥为主跨383米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塔高列国内第二、岭南第一的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主塔,黄埔大桥建设取得了标志性的重大胜利。

黄埔区番禺区,10分钟就能抵达。珠江黄埔大桥与北二环西二环及广明高速(广州段)连成一体,连接包括京珠高速、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广清高速、新机场等八条。大桥主跨全长1,108米,世界排名17,主塔高226.14米,世界排名18。大桥属于广澳高速公路以及广州绕城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埔大桥

大桥全长 7016.5米

 地理位置 广东省广州市

主    跨 1108米

大桥简介

广东省黄埔大桥珠江黄埔大桥被誉为"华南第一桥",全长7016.5米。其中南桥为主跨1108米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北桥为主跨383米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建成后,从黄埔区开车到番禺区仅需10分钟。

塔高列国内第二、岭南第一的黄埔大桥北汊斜拉桥主塔,黄埔大桥建设取得了标志性的重大胜利。08年11月,该主塔88根斜拉索将吊起长705米、重1.5万吨的"华南第一桥"。

坚固雄伟

减震措施可抗12级大风

要上80层楼高的"岭南第一塔",需转乘两台施工电梯,攀爬10米的软梯。昨日上午11点18分,主塔完成封顶。据中铁大桥局总工程师艾占祥介绍,珠江黄埔大桥在广州远洋修船厂与菠萝庙船厂之间跨越珠江北汊菠萝庙水道,经大濠洲后再跨越南汊大濠洲水道,最后进入番禺区化龙镇。珠江黄埔大桥是由北、南汊大桥及引桥组成的一座特大型桥梁,被誉为"华南第一桥"。珠江黄埔大桥两过珠江,北汊桥为斜拉桥,南汊桥为悬索桥。而北汊桥的主塔自承台顶起高226.14米,排名国内第二,成为目前岭南第一高塔。

地处南方的广州常有大风、雷雨,大桥如何确保安全呢?据介绍,主塔在施工时就在塔心预埋了避雷针。此外,连接大桥和塔的88根斜拉索采用减震设施,通过各种减震措施可以抗12级大风。

未来黄埔区到番禺区只需10分钟

从黄埔区到番禺区,10分钟就能抵达。珠江黄埔大桥与北二环、西二环及广明高速(广州段)连成一体,连接包括京珠、广深、广惠、广清、新机场等八条。

高速公路和广园高速、南部高速、新光高速三条城市快速干线及G105、G106、G107、G324四条国道一级公路,直接沟通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番禺区和南沙开发区,填补了广州东部南部地区没有跨江大桥的空白。

2008年12月16日,珠江黄埔大桥建成通车。

华南大桥 

华南大桥在广州市内,是广州目前通车和在建的桥中桥面最宽的桥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华南大桥

大桥总长 1610米

 地点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总投资 21.50亿元

简介

位于广州大桥东面,北接珠江新城,南通新路。主桥全长410米,宽36米,双向8车道,为广州目前通车和在建的8座跨江大桥中桥面最宽的

大桥总长 1610

地点  中国

坐    标 23.107778°N 113.351389°E

大桥北端位于天河区猎德村,桥南端位于海珠区赤岗磨碟沙的海军码头。大桥总长1610,主桥长410米,桥宽36米,双向八车道,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是目前广州珠江前航道上桥面最宽的桥梁。大桥采用三跨预应力连续刚结构,中跨190米,两边跨各113米,桥下通航净高20米,净宽120米。南引桥长400米,北引桥长700米。 1996年12月动工,1998年11月建成通车,总投资21.50亿元

鹤洞大桥 

鹤洞大桥,位于广洲市海珠区和荔湾区之间的珠江后航道上,东连海珠区昌岗路。

鹤洞大桥简介 

鹤洞大桥位于广州海珠区荔湾区之间的珠江后航道上,以当地的名字来命名(地处芳村白鹤洞)的鹤洞大桥是跨越珠江后航道,连接海珠区与芳村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工程,东侧连接海珠区的昌岗路,西侧连接荔湾区的鹤洞路,把海珠与芳村连在一起,担负着两地之间主要的交通运输,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广州市跨江大桥中技术含量最高、跨度最大、工艺最复杂的一座双塔双索面复合斜拉桥。

大桥全桥总长2300米,主桥为双塔空间索拉复面斜拉桥,长648米,主跨为360米,桥下通航净高34米。桥面宽30.3米,其中行车道22.5米,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于1998年7月建成通车。

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

鹤洞大桥是九十年代广州市跨江大桥中技术含量最高、跨度最大、工艺最复杂的一座双塔空间索面复合斜拉桥。由于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日照影响等等也能造成它们的变化,这就有可能使实际施工的索力、标高与设计不符。传说当时进行了施工控制,而合拢段则采用自然合拢方法。为保证大桥能在自然状态下合拢,选择的温度持续时间要足够长,据广州市中心气象台提供的广州市1995年至1997年三年来1月份的温度变化情况,并预测1998年1月份中、下旬温度,最后确定合拢温度为10℃。

夜晚的鹤洞大桥如梦如幻

碍于其安装及维修上的困难,以往拉索上是没有灯光效果的。而在鹤洞大桥上,经隧通公司与有关方面的反复论证,并听取上海等地国内光亮工程方面的专家意见,采用长寿命发光二极管(LED)安装在斜拉索上;同时桥身采用300多盏蓝色金卤灯作侧光灯。技术上的突破才使得如今的鹤洞桥,每当亮灯时分,格外迷人:1000多盏泛光灯展示了鹤洞桥主跨360米、一跨过江的宏伟气势,新装的蓝色侧光灯和拉索灯,在其他光源的配合下,显得瑰丽迷人,如梦如幻,给人以丰富新颖的视觉享受。

把海珠与芳村连接起来

鹤洞大桥建成前,旁边有个白蚬壳码头,有小渡轮来回接渡市民过江,渡轮可以载人也带自行车,行人每次过江只要五毛钱,带自行车过江多五毛。现在有了鹤洞大桥,不用再坐船了。现在去芳村只要十来分钟。鹤洞大桥的建成使海珠与芳村相连接,使该地区与整个广州紧密相连。

大事录

鹤洞大桥是广州市重点工程,1995年破土动工,并于1998年7月23日建成通车。

1999年鹤洞大桥获得广州市改革开放二十年十大建筑提名奖。

2002年底,市政府进行鹤洞桥二期、三期光亮工程改造。

2003年,鹤洞大桥曾因混凝土桥面出现破损进行过局部维修。

2007年,为了避免鹤洞大桥石碴掉落伤及路人,维修公司挂上了大网。

2009年,有关部门开始计划对鹤洞大桥进行大规模整修。

海珠桥 

海珠桥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设计荷载为二列10吨汽车,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海珠桥

竣工时间 1929年

开放时间 1933年

名称 海珠桥

 位置 广东省广州市

建筑年代 1929年

建筑公司 美国马克敦公司

设计者 林克明

大桥简介

1938年日军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日军还把整套设备盗走。

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海珠桥

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海珠桥是当时广州市区唯一跨江大桥,它的建成方便了珠江南北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并以"珠海丹心"的名义入选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

历史沿革

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于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2月建成通车,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由马克敦公开承建称之为:"珠江大铁桥"。

●1933年2月,大桥落成通车,当时的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以其临近"海珠石"改名为"海珠桥",为当时广州市区唯一一座跨过珠江的桥梁,旧海珠桥为开合式桥梁,方便船只通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落成时海珠桥的落款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胡汉民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日军还把整套设备盗走。从此大桥不可以开合,只能让小船通过,大船则泊于黄埔码头。后虽经修建,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

被炸毁的海珠桥●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败退广州前夕,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的行动口号,妄图变广州成为废墟,并以破坏海珠桥为主要目标。10月,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派遣军队和便衣特务,以汽车运载黄色炸药近100箱,置于桥墩、桥梁接合部。14日下午5时50分施爆,由于时间紧迫,竟未通知桥上人员撤离,造成400多名市民死伤,沉毁民船100多艘,震损房屋数百间,受灾居民3000多人,海珠桥被炸毁。

●1950年3月25日,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由衡阳铁路管理局技术员卓观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仅用六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桥上来回设有三线行车,两边亦设有行人路及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海珠桥●上世纪70年代,海珠桥上交通日趋繁忙紧张,1974年12月海珠桥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桥跨与原桥一致组合成一新的桥面体系。经扩建的海珠桥,新旧桥既独立又联体。现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

●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海珠桥在原桥上进行加固、维修。工程采用自锚式吊索方案,将中孔恒载转嫁到吊索上,原桥变为三孔连续自锚式悬索吊桥!

●2012年2月28日,海珠桥正式封闭,进行为期18个月的大修;途经海珠桥的22条公交线路改道绕行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及人民桥。

●2013年8月,海珠桥大修基本完成,此次大修拆除重建了两端地面上的引桥,并更换了主桥的钢材。而包括1995年加建的吊塔在内的加固结构也完成了使命全部拆除,基本恢复1950年原始结构。

●2013年8月31日,经过18个月漫长的等待,下午2∶00到晚上9∶00,开放海珠桥的主桥和引桥,行人单方向自北向南通行。

●2013年9月1日,修复后的海珠桥正式恢复通车。

地理位置

位于海珠、越秀两区交界,解放桥、江湾桥之间,曾是连接广州河南河北的唯一通道。

桥梁结构

主引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靠近主桥第一、二跨为钢筋混凝土变高度简支T梁,北岸跨径L=7.0米,南岸跨径L=11.2米。其它跨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跨径L=4.6米。北引桥19孔,总长91.6米,南引桥15孔,总长82.2米。

桥梁扩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1975年对海珠桥进行了扩建,在该桥东、西两侧各拓宽7.83米,连同原钢桥人行道合为11.24米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跨度海珠桥与主钢桥一致。边桥主桥为双悬臂带挂梁变截面预应力箱梁结构,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11.26m。边桥北引桥为7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南引桥为6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跨径9.3m。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8.4m。

1995年,广州市市政局组织对海珠桥主桥钢桁架进行维修加固,采用自锚式悬索吊桥加固方案,经体系转换后,主桥设计荷载为汽-15。

2012年大修

大修时间

海珠桥是中国第一座钢桥和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梁,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美国公 司兴建、使用英国钢材,于1933年2月正式通车,其后经历两毁两建以及1995年的加固工程。2012年2月28日,79岁"高龄"的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正式开始大修,计划耗时18个月、花费近3亿元人民币,是广州史上最大手笔的一次桥梁维修。

恢复原貌

此次大修以恢复1950年的历史原貌为基础,主桥由南、北边跨和中跨组成,其中,中跨原钢材100多年前的英国钢全部换成新钢件,而这些"古董"钢结构将会作为文物进入博物馆,供市民参观。经过此次"强筋健骨"后的海珠桥可再为广州人服务50年。

承载力加强

维修后的海珠桥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可承受20吨的汽车通过;桥面两侧的曲线拉长 ,坡度更加平缓;主桥通航净高抬高至8.7米,与珠江上其他桥梁达到同样高度;边桥增加了盲道,并设置记录着海珠桥六大历史事件的12块景观墙。

广州市建委负责人表示,海珠桥维修工程历经18个月,使用复杂工艺进行维修加固,拆装难度之大,不亚于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如今海珠桥的承载能力更强,交通疏导更合理,灯光照明更环保,防护性能更优化。

恢复开通

海珠桥历经18个月的闭关大修后,于2013年9月1日恢复开通。

广州市长陈建华当日携近千市民组成的"跨越"方阵,一齐缓步过桥,作为简单的复通仪式,近万市民现场围观。海珠桥当日中午12点正式通车;公交车将于9月1日夜班线路首班车开始恢复,日班车从2013年9月2日首班车起恢复,因大桥维修一度改道的市内22条公交线路全部"回家"。

防范措施

广州市有关部门已拟定三个方案包括涂滑水油漆、套刺人钢套、装静电金属板等,在尽量不影响海珠桥景观效果情况下做足防范措施,防止人为攀爬大桥。

相关电影

《珠江泪》:王为一首次独立执导的《珠江泪》,由广东著名剧作家陈残云编剧,这部影片从拍摄到公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时事环境非常适时。影片在创作过程中,曾得到著名电影导演蔡楚生的许多帮助,同年10月中旬,广州解放,摄制组即赶到广州,在许多地方进行了实景拍摄。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的广东珠江岸边的一个农村,一对农民夫妻在苦难岁月里的离合悲欢,这是一部以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矛盾和尖锐斗争为内容的影片,通过农民在地主迫害之下的种种不幸,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解放的迫切要求。影片现实主义的风格,再加上环境气氛的出色渲染,那广州特有的横街、窄巷、狮鼓、小食担、沿途卖唱的盲女、珠江河面上的帆影、海珠桥旁的人流、还有码头上停泊的航船,都是那样的富有南国风情和广州特色。《珠江泪》的艺术成就,奠定了王为一以"南国特色"见长的导演风格的基础。

番禺大桥 

番禺大桥是连接广州市市区与番禺区上主干道跨越珠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位于洛溪大桥下游 3.9km处。由于番禺区、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江门市、珠海市等地往来广州市的车辆日益增多,番禺大桥的建成将有效地缓解洛溪大桥交通压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番禺大桥

地理位置 广州市市区至番禺区

 兴建日期 1994年12月29日

开通日期 1998年8月12日

简介

番禺大桥是连接广州市番禺区主干道跨越珠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位于洛溪大桥下游 3.9km处。由于番禺、顺德中山江门珠海等地往来广州的车辆日益增多,番禺大桥的建成将有效地缓解洛溪大桥交通压力。

番禺大桥筹建录

番禺自改革开放以来,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了大、中、小桥梁300多座。尤其是建设了洛溪大桥和广珠东线的洪奇沥等特大桥梁之后,不仅改变了交通的落状况,而且改善了投资环境,有效地增强了地方实力,为番禺撤县设市创造了必不可少的良好条件。但随着外进一步开放,经济进一步发展,番禺的南北出口,只有洛溪大桥是不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1992年10月28日省政府决定兴建的虎门大桥和东线高速公路动工。番禺政府根据省政府对加快筹建洛溪二桥(番禺大桥)的意见,于1992年12月将番禺大桥方案上报广州市政府,1992年12月下旬广州市政府黎子流市长召集广州、番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番禺市领导梁伟苏、何桃到现场踏查,1993年1月26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印发了建设“广番大桥”(现番禺大桥)桥位方案现场会议纪要,初步确定番禺大桥位选址。

大桥的选址报告

1993年7月番禺市政府番府办(1993)189号发文成立番禺大桥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刘锡巨任组长,并从市有关部门抽调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番禺大桥的筹建工作。

1993年8月13日,市政府召开庆典筹备会议,确定将番禺大桥工程纳入奠基项目。 

1993年10月8日番禺大桥奠基。

为了筹措建设番禺大桥的资金,市政府决定向外招商。1993年10月13日番禺市市长何桃在香港招商会上与粤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实业投资公司、有荣(东南亚)有限公司、德雄集团国限有限公司、陈氏投资有限公司(陈瑞球)共同签署合作兴建和经营管理番禺大桥的意向书

1993年12月3日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提交番禺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三个桥址方案。

1994年1月4日广东省交通厅在番禺主持召开番禺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评审会议提出了新的选址意见。1月19日省交通厅印发了番禺大桥工程可行性形容报告评审意见函,肯定了建设番禺大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求设计部门在第二桥位以东、第三桥位经西,选出最佳桥位方案和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报省交通厅审定。 

1994年4月27日广州市规划局批复番禺大桥桥位最佳方案的报告。

1994年5月30日广东省交通厅向省计委上报番禺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申请立项。

1994年7月25日广东省计划委员会粤计交(1994)469号文批准番禺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立项。

1994年7月28日番禺大桥筹建办召开合作方股东会议,签署番禺大桥有限公司合同和章程(*见上图*)。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梁伟苏、原番禺市市长何桃、市政协主席叶才、人大主任谢权森和六家股东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共同签署了合作总合同书和合作章程。

1994年9月21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穗城规南片地字(1994)258号文批准广东番禺大桥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合同和章程生效。

1994年10月16日番禺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了广东番禺大桥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合作经营期限33年。

1994年10月18日广东番禺大桥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议成立,开始运作大桥公司的业务。

1994年12月19日广州海上安全监督局印发交穗海监(1994)280号关于番禺大桥通航标准问题的批复。

1994年12月29日番禺大桥工程正式动工,边设计、边施工。 

1995年8月2日广东省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番禺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1998年5月21日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粤外经贸资批字(1998)280号批准确认广东番禺大桥有限公司和批准增加投资3800万元人民币,增资后总投资增加至8.3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2.7亿元人民币。

1998年7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办函(1998)423号批复同意设立番禺大桥收费站,实行双向收费。1998年7月28日广东省物价粤价(1998)199号文正式批复番禺大桥收费标准。

1998年8月12日省交通厅主持召开交工验收会议,通过番禺大桥交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构造特点

大桥全长3467m,主桥为双塔空间从而密索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跨380m,桥跨组合为70+91+380+91+70m,主梁为边主梁DP断面,宽达37.7m,桥面设8车道 和人行道;通航净高34m,主塔为倒Y形,塔高自承台面起计140.3m;拉索采用HDPE热挤护套防护的平行钢丝束,共244报,塔上标准索距1.3m,梁上标准索距6m。辅助墩双边墩为空心薄壁柔件墩,既充当拉力墩,又作为抗纵向水平推力墩。主塔基础采用。直径钻孔灌注桩和大体积实体承台,对应每个塔柱有9根桩,一个塔共18根桩,桩身嵌入弱风化泥岩。 番高侧82#主墩位于水中,承台尺寸54x23.5x6m;广州侧83#主墩设于岸上,承台尺寸 48xl7x6m

东圃大桥

中文名 东圃大桥

全    长 1 093.5 m

桥面宽度 2×17.75 m

北连广深高速,南接广珠高速

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东圃特大桥全长1 093.5 m,桥面宽度为2×17.75 m。是一座由80米和160米跨度组成的两联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为双向6车道加应急车道。其桥式布置为:4×30 m简支梁+(51+3×80+51)m连续刚构+6.7 m+(106+2×160+106)m连续刚构+3×30 m简支梁。主桥的上部结构为160 m和80 m跨度的连续刚构,箱梁为变截面单箱单室结构,下部结构基础为1.5 m和2.0 m的打入钢护筒式挖孔桩,承台为水中高承台,主墩为双壁板柔性墩,边墩采用双柱式墩身。

东圃大桥是环城高速路的专用桥,北连广深(圳)高速,南接广珠(海)高速,在连接南北交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圃大桥是珠江前航道最东边的桥,此处江面宽阔,所以东圃大桥也是此段江面上最长的一座桥。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珠江上的桥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