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解读斯大林

解读斯大林

时间:2011-03-14 14:41:04    下载该word文档

解读斯大林

盛世良

他做了两件大事,留下一个模式

斯大林曾狠下工夫钻研马克思著作。早在神学院读书时,他就秘密转抄过整部《资本论》。

他毕生成就了两大功劳——建成社会主义和战胜德国法西斯。对前一件功劳,俄罗斯人现在看法不一;对后一件功劳,大家几乎毫无异议。

他为后人留下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对这个模式,现在争议极大。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斯大林领导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具有鲜明的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

这种高度中央集权型的体制是苏联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曾有力地推动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高速发展。

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弊端: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缺乏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文化上过于划一,行政干预过多,缺乏宽松环境。如果说,这种体制在战前和战时环境中能充分发挥优越性的话,那么在和平建设条件下,弊端就暴露得十分明显。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和推行,有其复杂背景和深刻原因。

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和“十月革命”后任政治局委员的布哈林(18881938),各自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套理论、方针和政策,即所谓斯大林模式和布哈林模式。

斯大林主张,按战备经济的要求规划国民经济,高速度、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用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通过暴力消灭富农阶级,开展群众性政治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

布哈林主张,坚持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改造方面持稳重方针,在加强国家控制的条件下允许资本主义成分较长期存在,在对经济实行计划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调节作用,使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需求的增长”,而不是阶级斗争。

斯大林在处理同布哈林的分歧时,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发动全国性政治运动,把布哈林作为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作为右倾机会主义集团的头子一棍子打死,把他的主张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理论一概否定,把自己原本就。左”的方针引向极端。“斯大林模式”成为唯一正确正统的模式。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斯大林模式的两重性充分显现: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也暴露出严重弊端。由于集体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发生动乱,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和国民经济混乱;对党内反对派残酷斗争,大批人被开除出党,不少人被捕被杀,冤假错案遍及全国,党内外干部群众普遍不满。。

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为代表的党内有识之士要求纠正“左”的错误,改革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933年下半年,在形势的推动下,斯大林对政策和制度作了调整。1934年开始制定新宪法,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宽松政策。

当年121日基洛夫遭暗杀,形势发生逆转。斯大林认为基洛夫遇害是帝国主义策划,由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直接领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反革命政治阴谋,必须发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肃清反革命,保卫社会主义。党的指导思想重新以阶级斗争为。革命动力”。1935年~1937年的大清洗运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使早已出现的个人崇拜恶性发展。期大林成了真理的化身,他的模式成为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不可批评,不容改革。

19455月,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苏联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国际环境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起点。当时如果斯大林能顺势利导,逐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斯大林模式本可得到改善,再现生机。但是,苏联又一次错失良机,原先体制更加僵化。

斯大林模式在后期确实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但把斯大林死后38年才发生的苏共败亡、苏联解体归咎于斯大林模式,这恐怕既不公道也不厚道吧!

他的个人崇拜

20世纪30年代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刊里。他的大名被授予坦克、工厂、农庄、街道和城市,作为最高奖赏。

在那场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中,战士们高喊着他的名字投入殊死搏斗;斯大林格勒全城化为瓦砾,牺牲了全体市民,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没有向敌人屈服。

在他默许的政治审判中,受害者临死前高呼斯大林万岁。

根据他的旨意驱赶来的数百万劳改犯,用数以万计的尸骨为代价,令群山让路,让江河倒流,在北极圈内的冻土地带建起新城。

在那22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到处是他的画像和雕塑。

对他的崇拜,也表现在电影中。中国同胞熟悉的影片(《攻克柏林》的结尾,被加上一个有悖史实的情节:斯大林身穿白色大元帅服,坐专机飞降攻克后的柏林,走向翘首盼望他的劳苦大众。人群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乌拉”声,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赞美斯大林,歌声响彻云霄:跟随您,我们踏上胜利的康庄大道,奔向美好的光明未来……电影剧本如此写道。

对他的崇敬和慑服有时到了悖理的地步。

克里姆林宫旁的莫斯科饭店在2 l世纪初翻盖前,曾是世上少见的古怪建筑,前后左右都不对称:对着红场的南侧高10层,对着练马厅广场的西侧高16层,东侧和北侧都只有6层。曾长期在苏联学艺的李德伦先生在世时对我道出个中奥秘。1930年决定建造莫斯科饭店时,建筑师休谢夫设计了正门的两个方案,一个面向“世界革命心脏”红场,另一个朝着全市最大的广场练马厅广场。由于这是苏联建造的第一座大饭店,“兹事体大”,两个方案报请领袖定夺。日理万机的斯大林看都没看,就在两个方案上都签了名。于是这栋古怪楼就应运而生。

至于莫斯科地铁环行线起源于个人崇拜,那就纯属笑话:20世纪30年代在制定莫斯科地铁总规划时,设计了8条放射线,报批时,斯大林随手把茶杯放在图纸上,压出了一个圆圈。设计师拿回批件后,赶紧增加了领袖钦定的这条地铁环行线。

斯大林在战后获得大元帅称号,此前俄罗斯仅苏沃洛夫享此殊荣。

然而,斯大林在许多方面却又相当谦逊简朴。

我在格鲁吉亚哥里市参观过斯大林故居。那是一座木结构平房,面积大约30平方米。小间不到10平方米;约16平方米的大间里,中间是一张方桌,放着一只粗陶水瓶,五斗橱上有一只茶炊,除了一张床和两条板凳外,再无其他家具了。斯大林18791221生于那里,并住到1883年。

斯大林纪念馆建于1953年。一进门就能看到他的语录:你们对我的赞扬,我连一半都担当不起。斯大林得过两枚金星英雄奖章,但是他终身只戴一枚,不像勃列日涅夫,自我授受的五枚金星奖章分两排挤满衣襟。

纪念馆里有一具金光闪闪的T-34式坦克模型,它既是精美的座钟,又是高级收音机。这是卫国战争胜利时军工厂工人送给胜利缔造者斯大林的礼物。献礼时朱可夫元帅见了爱不释手,斯大林当时微微一笑。等朱可夫回到寓所,“坦克”已经摆在他的书桌上了。

馆内陈放着从莫斯科“老广场”苏共中央办公楼(现为俄总统办公厅)斯大林办公室搬来的家具:一张结实的办公桌,一大一小两张沙发,六把木椅,朴实无华。

桌上并没有放烟斗。斯大林最常用的烟斗在名导演恰乌列利博物馆。恰氏在卫国战争中罄其所有,捐献了一辆坦克。斯大林接见时问他要什么纪念品。恰说:“烟斗。”斯大林让秘书找了个精美的新烟斗。“不,我就要你嘴上的那个”?于是,斯大林用了多年的那个旧烟斗连同里面的残余烟丝,成了恰乌列利毕生的瑰宝。

斯大林博学多才,早在读书时就把格鲁吉亚长诗《虎皮骑士》译成俄文,被认为是最传神、最有文采的译本。他说俄语略带格鲁吉亚口音,但相当流畅。

跟苏联早期其他革命领袖一样,他不论写文章,还是拟讲稿,都亲自动手,无须秘书操刀。

他不轻信任何人

马克思说过,他最能原谅的缺点是轻信。然而,同世界上许多伟大领袖一样,斯大林也不具备这个最能被马克思原谅的缺点。

斯大林连自己的亲密战友和党中央档案馆都信不过。在他倡导下,苏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决议:政治局有关极其重要问题的决定不写入正式记录。

没有文字记录,当然就不存在泄密的危险或解密的麻烦。不论是阴险的敌对分子,还是求知心切的后辈学者,要想洞悉苏联的核心的机密,不得其门而入。

也许是由于长期处于内外敌对势力包围下,没完没了地同各种敌人斗,斯大林养成了多疑的习性。即使当了国家最高领导后,他也担心遭人暗害,轻易不看病,碰上头疼脑热,就自己看医书,让保镖上街买几种药来,两人共同试服,如有效,下次生病时如法炮制。

他每星期要举行好几场工作晚餐,让文武高官在饭桌旁畅所欲言。格鲁吉亚葡萄酒、亚美尼亚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酒敞开了喝。他自己沉默寡言,而且只喝放在跟前的水晶瓶里的白酒。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什捷缅科年轻好奇,一心想偷尝最高统帅的私房佳酿,一次,趁斯大林暂时离开餐桌的良机,抓过他的水晶瓶就往自己杯里倒。一尝,原来是白水!明白了,领袖是想让部下酒后吐真言。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搞肃反时,苏联经常追查反动标语和地下出版物,于是就产生了一段黑色幽默:

内务人民委员部一干部路遇中学班主任:“老师,您怎么愁容满面?也许我能帮忙。”

“这事你那个部门无能为力。那天我在课堂上问彼得罗娃,《叶夫根尼?奥涅金》是谁写的,她说:‘不是我。’又问伊万诺夫和西多罗夫,也说:‘不是我。’这样的学生,我能不发愁吗……”

第二天早上,老师接到电话:“您甭犯愁了!那仨小子都招了,承认《叶夫根尼?奥涅金》是他们写的。”

苏联解体后解密档案显示,仅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对高级官员的电话窃听记录就达58卷,窃听对象既有布琼尼、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元帅,也有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政要。

斯大林的老战友莫洛托夫在70年代回忆道:“我终身都被窃听。跟我关系很好的肃反人员曾私下提醒,谈话要小心。”

斯大林曾两次让莫洛托夫的夫人、老布尔什维克热姆丘任娜品尝铁窗风味,先后把自己的私人医生和跟随自己10多年的保镖投入监狱。

1949年,他曾想通过犹太人案件揪出莫洛托夫,把他作为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理人审判,然后通过莫洛托夫牵出其他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将领。

仅根据贝利亚提议于1953328实行的那次大赦,就有120万人出狱,40万宗案件停止审理。

据后人分析,斯大林这样做纯粹是出于美好的革命动机:挖出一切潜藏敌人,使苏联社会坚如磐石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巩固并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最终把全球变成巨型苏联。

生性幽默的俄罗斯人,多年后以政治笑话回忆那个恐怖时期:

英国人、法国人和苏联人交流对幸福的看法。

英国人:幸福莫过于冬天晚上回家,穿着羊毛裤坐在壁炉前读莎士比亚。

法国人:幸福莫过于跟金发美女一起去地中海别墅销魂,然后好合好散。

苏联人:幸福莫过于半夜有人敲门,来人说:“伊万,你被捕了!”你却告诉他:“您弄错了,伊万住隔壁。”

他不乏人情味

赫鲁晓夫描绘的斯大林阴郁多疑,冷酷无情;实际生活中的斯大林却感情丰富,机敏风趣。有几则小故事为证。

“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

1956年秋,西方盛传斯大林重病不治,溘然长逝。合众社记者查尔斯?尼特决心挖到第一手消息,到克里姆林宫接待室,请秘书把他的信交给斯大林。信中恳求斯大林对上述谣传予以肯定或否定。

斯大林在102 6日的复信中说:“据我从外电外报获悉,我早已脱离人世,移居天堂。您既然是文明人,对外电外报倒是不可不信。敬请相信这些报道,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顺致敬意。”

“你只能眼馋呗”

卫国战争期间,方面军军事委员梅赫利斯(1 8891 955)在报告了前线形势后,提到风流倜傥的罗科索夫斯基(1 8961 968)元帅有“生活作风问题”。斯大林听后毫无反应。

梅不死心,执意要扳倒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帅,临走时再进谗言:“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搞女人太得心应手了,我们该怎么办?

斯大林不爱纠缠干部小节,更不喜欢听小报告,反问道:“怎么办?你只能眼馋呗!

“没错,上校同志”

卫国战争结束时,有位上将向斯大林报告战况,最高统帅听后很满意。上将说完后欲言又止。斯大林问:“您还有什么话要说?

“呃,是件私事……我从德国搞了点我感兴趣的玩意儿,但被边境岗哨扣下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回来......”

“行,你打个报告,我批条。”

上将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写好的报告,斯大林批道:

把那堆破烂还给上校。约?斯大林。

上将千恩万谢。斯大林说:“不客气。”

上将看了批件后诚惶诚恐地问:“这是笔误吧,斯大林同志?我不是上校,是上将……”

斯大林答:“没错,上校同志。”

斯大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喜欢吃家乡菜,喝格鲁吉亚酒。他的至爱食品有香软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鲜美的核桃仁茄子卷、醇厚的“哈尔乔”羊肉汤和清香的“佐利卡乌里”红葡萄酒。这几样美食我在格鲁吉亚有幸多次品尝,非常配中国人胃口。后人评价不一。都认为他是个人物

对斯大林的一生有各种评价。毛泽东认为他的过与功三七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评价比较形象: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斯大林很亲切,因他是格鲁吉亚(英语中发音为“乔治亚”)人而称他为“乔大叔”。

斯大林个子不高,约166。标准像上的他,双目微眯,不怒自威。

对斯大林的敬畏,丘吉尔在回忆录里写得很生动:“当斯大林走进大厅,出席雅尔塔会议时,人人都像接到口令一样站了起来。而且奇怪的是,大家都两手贴着裤缝肃立。”有一次,丘吉尔打定主意不起立。可是,斯大林一进门,丘吉尔就像被一股超自然的力量拉了一

把,还是身不由己地站起来……

我的故友,在苏联和俄罗斯34部大片中饰演过斯大林的亚美尼亚族演员萨基扬,跟我讲过“斯大林大元帅”余威的奇效。

苏联年代,他在能源研究所工作期间,上级部决定撤掉这个所。得知部长涅波罗日尼十分尊敬斯大林,研究所就派他去“做思想工作”。萨基扬把该所的重要性说得头头是道,部长终于听从“领袖的规劝”,收回成命。

还有一次,他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戏,消防队来检查,说是摄影棚电线布设有违安全规章。厂长和制片主任轮番解释,中尉消防队长不为所动。这时,“斯大林同志”举着烟斗缓步走来:“中尉同志,不要妨碍我们工作。您是在浪费宝贵的进口胶片。停止无谓的检查,立即回去办正事!”中尉见状,顿时脸色发白,嗫嚅着说:“是,斯大林同志,请原谅……”

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等大城市一度恐怖袭击频发,车臣人等高加索脸型的人最容易受警察盘查。一次在车站附近,两个年轻警察拦住萨基扬要查证件。这时,一位民警大尉走来制止道:“你们怎么啦,连‘斯大林’都不认识吗!”说完向萨基扬立正,行军礼。萨基扬假戏真演地表扬“两个小同志警惕性很高”,最后补上一句:“斯大林同志也是高加索人嘛!

如今俄罗斯人对他的评价虽然不及普京和列宁高,但远远胜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苏联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俄罗斯前不久的民调显示,53%的人认为斯大林对国家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奠定了现代化基础,把俄罗斯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工业强国。

我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次到格鲁吉亚采访。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在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人始终尊敬他们伟大的同胞斯大林。即使在赫鲁晓夫把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全盘否定斯大林后,格鲁吉亚哥里市斯大林大街上的斯大林故居博物馆和斯大林纪念馆照样每天开放,斯大林巨像依然耸立在市中心广场上。

今天,格鲁吉亚人对斯大林依然是肯定多于否定,而且肯定的幅度远远大于苏联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把他看作是苏联和格鲁吉亚的民族英雄,不过,多数知识分子虽然肯定他振兴国家、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功绩,但对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在结束这篇挂一漏万的文字时,我想用苏联末期流传的一则政治笑话,粗线条地概括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个性特点:

历代苏联领导同坐火车。走着走着,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列宁:“发动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抢修铁路!

斯大林:“调1 00万政治犯来,修不通铁路,不许吃饭!

赫鲁晓夫:“把后面的铁轨接到前面,火车继续开!

勃列日涅夫:“拉上窗帘,闭上眼睛,摇晃身子,大家就会觉得火车并没停!

戈尔巴乔夫:“不得了啊!火车停啦!西方哥们儿,快帮帮忙,让我搭你们的末班车!

摘自《看世界》2007/6/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解读斯大林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