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2019-06-14 20:36:47    下载该word文档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4)

1隋唐时期,形成了一整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各项政务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这说明唐朝中央职能部门

A.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B.中国古代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强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则的体现

D.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废除了宰相的权力

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如图,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4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6某校高一年级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7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该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9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10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 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

12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

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B.国家权力相互平等与制衡

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

13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2011627,奥巴马与国会参议院领导人就提高债务上限举行会谈……81,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82,参议院也通过了这一法案。此后,法案交由总统奥巴马签署。这表明美国

A.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1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5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 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16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17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18《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19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2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21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2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和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A.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要坚决防止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23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6.新中国建立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破产的标志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与苏联等17国建交

D.中美建交

27.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

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 重返联合国 加入WTO

II卷(非选择题,2818分,2928分,共46分)

2818分)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色各样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

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梅宁华《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29.(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 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他在病重时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了争取和 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现在,我愿趁此机会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 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摘自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握手,体现合则两利的两次重大事件和各自最主要的影响。(8分)

⑵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2分)说明什么问题?(2分)

⑶材料三中,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可以概括出什么方针政策?(2分)该方针政策的提出有何意义?(4分)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央政府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政策有什么不同?(2分)

⑷材料四所示历史性握手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从国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什么重要认识?(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1ACAAD

6CDDDB

11BADBC

16DCCAD

21CDBCA

27AA

29

1)重大事件: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4分)

2)意愿: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2分)说明: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分)

3)方针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6分)不同: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分)

4)意义: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促进国家统一的进程,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4分)

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俱伤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略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