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时间:2021-01-08 14:49:05    下载该word文档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目  录

第一篇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8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9-11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14

第二篇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开始变化时期 15―17

第五单元 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第六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3―25

第三篇 中国现代史

第七单元  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   26―29

第八单元 政治上的抗争与探索  30―34

第九单元 外交发展的曲折演变  35―38

第四篇 世界古代史

第十单元 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第五篇 世界近代史

第十二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十三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十四单元 近代世界思想解放运动

第十五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六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第六篇 世界现代史

第十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十八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十九单元 世界现代科技和文化

第一篇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 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

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

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

四、隋唐时期(581~907 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五、宋元时期(960~1368 年):

阶段特征:

2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经济重心南移,

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

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时代特征:封建制度趋于衰落,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5、文化:承古萌新;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图书编撰成就突出;西学东渐一度出现;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二、商朝

1、内服与外服制度;

2、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重点)

(一)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1、含义: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对象: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4、内容:

①权利:诸侯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②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如派兵戍守、随王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5、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6.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7、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二)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及特点:

1)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3)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三)礼乐制即“周礼”,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背景——春秋战国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⑴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朕、制、诏、玺等特定说法和规定),

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⑵中央设三公九卿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关系: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方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大权集于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推行: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内容:地方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③与分封制的四个区别:

划分依据从血缘到地域;地方从分权到集权;统治者从贵族到官僚;地方官员从世袭到中央任免,是历史的进步.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初中、人物选修):

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③军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④交通:修驰道,开通灵渠

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

(1)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经济上——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承。

(2)消极:政治上——易形成腐败和暴政;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文化专制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发展。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

1、秦朝:三公九卿

2、汉: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中外朝制度)

3、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分割相权)

⑴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

⑵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⑶评价(作用):互相牵制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

4、宋朝:“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

二府:一为枢密院,掌管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长官为宰相,掌管行政。

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5、元朝:一省制(相权有所加强)

只设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

6、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发展: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成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性质和地位: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后来职权渐重,拥有“票拟”权力。

7、清朝:设立军机处(顶峰)

⑴清初:内阁(处理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但限制了皇权)。

⑵雍正:军机处

A.起因: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实质是加强皇权)

B.职权和地位:参与处理军国大事,但无决策权力,只能跪奏笔录。(与明内阁相同点:参与机要,但无决策权)

C.影响:简化了行政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是皇权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

二、选官制度

1、西周:世卿世禄制。(血缘)“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2、春秋战国:军功爵制。(军功)

3、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德才)“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5、隋唐:科举制度(考试成绩)——意义3点: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

演进趋势:选官标准从重视出身到重视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到统一考试,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对皇帝):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

3、评价:

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

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

1、汉朝——王国问题

⑴根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

⑵解决: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汉武帝设刺史对全国13个州郡实行监察,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⑶结果:东汉:“刺史”改为“州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2、隋唐——藩镇问题

1)根源: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解决: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

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分割地方军权)第一,杯酒释兵权,兵权收归中央;第二,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三,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

(2)削实权:(分割地方行政权)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

(3)制钱谷:(分割地方财政权)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到京师;

(4)特点:通过分权的方法实现集权。

(5)影响: 利:改变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造成“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4、元朝

⑴措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⑵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图表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期

中央官制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特征

秦朝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御史大夫

军功爵制

确立

西汉

①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设中朝(内朝)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中央:御史府地方: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

察举制、

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巩固

隋唐

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道州县三级制

唐中期设节度使

门下省

科举制

完善

北宋

二府三司 (相权进一步分割)

二府:一为枢密院掌军政;一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掌管行政。

三司:指度支、盐铁、户部,掌管财政。

路州县三级制

谏院

加强

元朝

一省制:

①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行宰相职权

②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

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宣政院

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朝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明成祖:设内阁

设三司

中央:都察院

地方:按察使司

强化

清朝

①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

②康熙: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

③雍正:军机处(皇权到达顶峰)

省、道、府、县

顶峰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2、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君主,且趋势不断加强,核心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本质是人治。

3、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通过分权和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地方,中央在对地方的斗争中占据上风,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

4、皇权借助神权、宗法制和儒家伦纪纲常逐步加强,在对相权的斗争中皇权不断强化,矛盾在明朝解决。明清时期出现的特务机构、军机处等非正常集权手段是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起源: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地域差异:黄河、长江流域-------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

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主要表现

1、生产工具的变革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远古和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春秋战国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汉代:犁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曲辕犁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2、水利设施的完善:

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3、经营方式的变化(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千耦其耘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

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战国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男耕女织,自己自足

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在明代以前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评价:

积极:

1)较稳定,自给自足,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2)前期,促进经济发展。

消极:

1)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2)较脆弱,遇天灾人祸,易破产;

3)后期,阻碍经济发展。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春秋战国以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5、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长期并存。

第6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演变:

原始社会:公有制

商周时期:井田制

春秋战国以后:私有制含君主、地主、自耕农三种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主要形式。

2 井田制瓦解(春秋)和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 根本: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牛耕)

直接:各国的税制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则在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客观: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劳动力减少。

影响: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经济:土地兼并;小农经济形成

思想:百家争鸣

二、土地兼并

1、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

1)战国时期土地兼并的主要方式:公卿贵族将公田转化为私田;立军功的人受到奖赏成为地主;一些商人通过买卖成为地主(新兴地主的三种来源)

2)汉代:土地兼并的主要途径是土地买卖

3)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

4)明清: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2、土地兼并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的存在

2)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土地保值增值,商业资本购买地产

3)宋以后政府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4)社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3、影响

1)农民失去土地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经济政策;

2)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引起农民起义;

3)大量少地、无地农民沦为佃农,租佃关系出现并逐渐普及;

4)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

5)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6)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威胁中央,社会动荡不安

7)商业资本购买地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统治者措施

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

4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制度的存在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随土地兼并的发展而发展)

战国产生,汉代普遍,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多采取契约纳租方式。明清时期因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减少,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成为居主导地位的经营方式

在租佃个系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斗争:

①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发展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 租佃关系产生并且普遍化的原因: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

第7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主要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成就

1、金属冶炼炼技术

①青铜冶炼技术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

钢铁冶炼技术的演变

技术: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南北朝时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灌钢法

冶铁燃料:春秋时期用木炭冶铁;

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于冶铁,北宋普遍流行;

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开来。

2、纺织技术

丝织技术:黄帝时期发明了丝织技术;

西周丝织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棉纺技术:宋末元初: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元明时期: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从烧陶到制瓷

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制瓷技术: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用品。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清:工艺丰富多样、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二、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

生产目的:不入市场

发展:官营手工业强制工匠服役,唐宋时期,出现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

地位: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不足: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

2、私营手工业

兴起:春秋时期

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生产目的:为市场生产

发展:明代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家庭手工业:

产生:春秋战国

生产目的: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评价:对于稳定小农经济有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第8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 商业的发展

产生:原始社会末期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商朝: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政治上的大一统和大运河的开凿)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代:纸币广泛流通;

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等大商帮。

二、城市的繁荣

1、周秦至唐

城市特点: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坊市分置。

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宋代:

城市特点: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打破市坊分置的格局,突破了空间(街市和草市)和时间(夜市和晓市)的限制

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除广州外,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

3、明清: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兴起地点: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主要代表: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

三、重农抑商

1、产生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

2、产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演变:

汉代:汉高祖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的打击商人的措施

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4、评价:

前期:稳定了小农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后期: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的前提。反过来,商业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3、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外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实行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贡赐贸易。

4、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

5、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第9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水稻产量提高玉米、番薯等广泛引进和种植,广泛植棉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商业: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江南地区发展起众多工商业市镇

国力强盛: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条件:机户拥有资本购买劳动力,增殖财富;工匠脱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

3、特征:①自由雇佣(本质特征)②商品生产、增值利润③手工工场 

4、概况:苏州: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

景德镇:常年受雇者按年或按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钱;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和劳动效率较高

5、地位:只局限于江南、广东等地区,局限于丝织业等个别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6、阻碍因素 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3)专制统治的阻碍,如: 海禁”“重农抑商

三、抑商与海禁措施

1、抑商:

表现: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颁令实行禁矿,限制商业活动

后果:强化了农耕经济形态,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变革

2、海禁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以“天朝上国”自居;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3、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4后果: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丧失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中国被工业文明遗弃,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近代前夜的危机

1、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统治者对外对外禁闭国门,对内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

2、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西方国家展开对外殖民扩张,建立殖民统治

3、表现:中西国力兴衰易位,落后于西方国家,开始成为西方国家殖民的对象,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1、  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形成)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需要人才

         (3)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

         (4)思想文化: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5)时代特征: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代表:

  (1)儒家:建立:孔子(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主张:核心:仁、爱人;

治国:以德治民(民本思想)

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恢复礼乐制度

人性论:性相近

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发展,蔚然大宗,战国时期,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孟子: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孝悌忠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性善论

  荀子: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礼法并施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2)道家:建立:老子

主张: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发展:庄子:相对论

(3)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

      将君主的权力达到极点,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3、影响:(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三种治国思想:

  儒家:人治、德治,偏重人的作用

  法家:法治,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无为而治,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

 1、秦朝:受到打击,焚书坑儒

 2、汉朝:复兴→正统、主流

  (1)原因:汉初,经济实力的恢复(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危机出现(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匈奴问题),社会需要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新儒学体系:董仲舒

       构成:儒、道、法、阴阳五行家

著作:《春秋繁露》

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上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的统一,但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神化皇权,但限制君权,防止暴政,实施仁政

为人处世:三纲五常

伦理道德,等级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针对土地兼并: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影响:符合时代的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国家统一

  (3)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

        措施:思想上:肯定董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上:察举制,起用儒者参政

教育上:教科书和教官,教育为儒学垄断

           兴办太学,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的独尊地位

        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地位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也限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

3、魏晋南北朝:佛道兴盛冲击儒的主流地位

4、隋:三教合一(三教合归儒)

5、唐:三教并行,正统地位受挑战→复兴

6、宋明理学:高潮(融合)→僵化

(1)构成: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2)代表:

    程朱理学:二程(北宋)和朱熹(南宋)

    主张:世界的本原:天理

          理体现在社会上:儒家的伦理道德(二程:人伦者,天理者;朱:三纲五常)

          理体现在人身上:人性(朱: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向外探求得天理)(客观唯心主义)

       影响: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成为南宋以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