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宁波城隍庙 - 宁波印象(二)

宁波城隍庙 - 宁波印象(二)

时间:2020-12-17 08:22:24    下载该word文档

宁波城隍庙 ---宁波印象

宁波城隍庙

宁波印象 宁波府城隍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 之一。建于明洪武四年( 1371 年),建成后屡遭火灾,现存 的庙殿是清光绪十年( 1884 年)重建的。 城隍庙又称宁波郡庙,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郡庙有照壁、 头门、二门、戏台、大殿、后殿,建筑完整,气势宏伟。 戏台建得尤其精美。戏台是单檐歇山顶,藻井呈鸡笼形,雕 龙画凤,朱金装饰,远远看去,熠熠生辉。郡庙内保存着 30 余块碑刻及宋井等古迹。如今,城隍庙已经成为宁波最大的 购物中心,这里商店林立,小吃遍布,实为了解宁波民间风 情的一大好去处。

宁波府城隍庙整体由照壁、大门、仪门、戏台、大殿、后台 及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组成。

大门是一座建筑气势的象征。城隍庙三道黄铜铺首的朱漆实 榻大门尽显了城隍庙的尊贵和威严,整座大门不仅庄严肃穆, 而且十分精美。 三重如意斗拱把门檐高高的托起, 横空“出踩” 近二米之多。

大门外的斗拱的外观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见的横竖交错、互为 重叠的式样,而是由钭向互交网格所组成的美丽图案。这种 形式的斗拱称为“花拱”,花拱是斗拱中的别类,十分珍贵和 少见,是古代浙东特有的建筑工艺,然而即使是在浙东,目 前也所见寥寥。只有宁波、宁海和奉化的个别古建筑中沿有 遗存。城隍庙大门外的花拱历经百余年,依然契合如初,密 丝密缝,堪称古建筑中的杰作。 花拱的如意云头, 斗角贴金, 百年风雨,朱落金销。 1983 年大修,原来贴金的斗角都被 漆成栗色,今天只有在两侧的角落处,尚能依稀找到残留的 金箔,让后人去想象整座大门当年那金碧辉煌的气派。 大门的正中是一幅宽 3 米、高 1.7 米的《宁波府城隍庙》金 字大匾。六个贴金大字为近代书法大家钱罕所书。“文革”期 间,天一阁的工作人员悄悄将此匾藏于阁内,又以大字报复 盖,才使其逃过一劫。城隍庙修复,匾额方物归原主。因其 珍贵,当时的郡庙修建组通过繁琐的手续,向北京的中国人 民银行特批了三线金箔,又请名师装贴,遂使这一文物旧貌 新辉,重耀门楣。

城隍庙大门前原有一对巨大石狮的,“文革”时不知去向。 一九八三年重修城隍庙时,经市文保处的帮助,从南门外钢 锯厂的废铁堆里找来一对被弃的石狮。目前我们在大门外看 到的石狮虽然体积不大, 瘦骨嶙峋,但扬头瞪目, 风采奕奕。 钢锯厂原为“康将军庙”遗址,这对狮子也算“出身名门”,资历 不凡。左狮的前肢虽残,但威武不减,腹下至今尚留大片的 锈迹,给人多少带来历史沧桑的感慨。

大门的门楣和两侧墙上,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精美的木雕、砖 雕和石雕作品。左右大门上各有两块精致的云龙和双狮戏珠 木雕,其中的云龙一直被奉为木雕中的精品,而今惜为挂匾 所遮,仅见一角外露。两侧的砖墙上各有寓意“喜上眉梢”的 喜鹊梅枝和寓意富贵吉祥的“蝴蝶恋花”等砖雕,以及其它花 鸟、风景、人物等作品。 这些砖雕作品线条流畅, 刻工精细, 形态各异,都是前人留下的杰作,可惜在近年的修葺中,施 工者徒求形式,弄巧成拙,用烟灰浑浆将一幅幅精美的砖雕 污损得面目全非,使人们再也难以看到作品原来古朴精巧的 风格了。

左右大门的两边,各有一块小小的石碑。右边是郡庙被定为 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告示牌, 落款是“宁波市革命委员 会, 1981 12 5日公布并立”。左边则是重修郡庙的记 事碑:“郡庙于1982 11 月动工重修, 1983 11 月竣工。 投入二万六千余工, 共计人民币 55 万元。 ”落款是“宁波市镇 明区人民政府, 1985 年。”这两块石碑虽然不大为人注意, 实际上都十分重要并值得关注。它们见证并表达了一段历史 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大门的西墙下,还有一块花岗岩刻的小碑《宋景福律寺遗 址碑》,题字的是友人村上博优。村上是高僧和学者,是日 中友好使者, 自 1979 年至 2005 年间, 他先后百次访华, 问宁波市达六十次之多,为日中友好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 先后促成了许多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宁波的历史文化, 尤其是对浙东的佛教文化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据其考证, 日中交往自唐至宋,宁波一直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尤其是 南宋移都临安以后,宁波更成了日本前往中国的必经门户。 而曾建立在城隍庙今址上的宋景福律寺,则是日本人在宁波 的必到之处,该寺在当时对于推动和促进日中交往曾起过十 分重要而特别的作用。

大门的前门里,东西各保存有古碑一块,西边为清嘉庆二年 所立,碑文严重残损,文字不清。东边一块为明正统十一所 立的《宁波府城隍庙之碑记》 ,这是城隍庙现存最古老内容 最丰富的一块石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宁波城的历史沿革以及 建庙因由,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大门的门厅为四柱三弄结构。不大的屋顶,却南北二分,南 台梁,北卷棚。台梁上为人字坡顶,卷棚上为美丽的海棠轩 顶,南红北绿,南直北曲,美丽异常。这种形式在古建筑中

称为“鸳鸯制作”。一方平平常常的屋顶,经此鸳鸯组合,顿

显得空中变幻,美丽而生动。门厅的台梁雀替,更是深雕浅

刻,极尽渲染。虽只是小小门厅,一方小小的空间,先辈们 却巧妙构思,精工创作,足见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先 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跨越了三个世纪,城隍庙的大门迎送春夏秋冬,守望岁月沧 桑,观览时代风云,今天,不仅依然为你我开启生活,还为 我们记录着宁波丰富的历史。

照壁即城隍庙大门外所立的一堵大墙,这墙北方人则称为影 壁,古时又称“萧墙”,因而过去有“祸起萧墙”之说。城隍庙的 照壁是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它的作用一是挡风、遮蔽视线,二是为避煞,三是可以烘托 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反映出古人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 心理。

城隍庙的照壁很有特色,它的宽度有 18 米,高 9 米,几乎 与庙的整体建筑宽度相等,是宁波现有古照壁(如城内居士 林照壁和秦氏支祠照壁)中最大的一座。照壁左右两旁各有 一道圆洞形拱墙与庙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成为县学街上一 道独特的街景,在我国也十分罕见。

城隍庙外两道拱墙 ,走进城隍庙大门便是明堂,在明堂的南 北两面檐下有两幅大型的讲述三国、西游记故事的金粉画, 是 1989 年大修时装饰的。明堂后为仪门,仪门两侧有楼连 接着戏台。 城隍庙的戏台非同凡响,是整座城隍庙最为耀眼的地方。戏 台是单檐歇山顶,虽然只有 40 平方米,但结构精美、朱金 浮雕,是宁波特有的传统工艺。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戏台顶 上面的一只圆形拱顶,称作“藻井”,它总共由 988 块香蕉形 斜拱木叠置,与镂空的花板相互拼接而成,并一层层逐步盘 旋向上,最后集结于一块直径 50 厘米的铜镜上。藻井全部 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用榫头相接,让人对其构思及工艺叹 为观止。而且这种圆形的穹顶与方形的台面结构和形式,巧 妙地展示了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境界。 城隍庙戏台上的“藻井” , 制作精.在美戏台中能起到的作用 : 第一,可以扩大戏台上面的空间。演员在戏台上演出需要立 体式空间,才可完成优美动作。如演京剧,演员在有藻井的 戏台上向上翻腾 3 米高度的筋斗也不会碍手碍脚。 第二,具有音响效果。由于旧时没有现代音响设备,台下离 得稍远的观众就听不清台上的声音,有了藻井,当演员在台 上高吟低唱时,穹顶和藻井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共鸣作用而将 演员的声音放大,观众在看演出时陡然会有一种余音绕梁的 享受,闻之让人拍手叫绝。

这座戏台曾吸引众多文物、文化和美术专家慕名前来观赏, 1955 年,著名工艺美术教授邓白来城隍庙参观时,也盛赞 这座戏台藻井是“鬼斧神工之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出 版过一本专门介绍我国古建筑艺术的图册,城隍庙的这座戏 台照片也清晰地列入其中。据有关资料记载,城隍庙的戏台 是清朝光绪十年由宁波著名匠师徐筱照建造。

旧时,城隍庙的戏台是城隍庙民俗活动的中心,各种戏班子 争相登台表演。在演出中有的是单纯的文艺活动,有的是按 照旧习俗在各种传统节日谢神还愿演出,而更多的是工商业 各界行会举行喜庆活动所邀请的戏班子演出,不卖门票,任 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去观看,为的是扩大行业影响。每当有演 出时,庙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民国初年,从 天津请来一个被称为“大四喜”的京戏班子,在城隍庙里演出 连台戏《宏碧缘》 。开锣第一天,观众就将城隍庙戏台围了 个水泄不通。当夜,是由红武生王大麻子和小麒麟分别饰演 正、反主角,两人在台上翻腾扑打,精彩异常,看得观众不 断齐声叫好喝彩,情不自禁地踮脚引颈、争相涌向台前看热 闹,最后竟把一只放置在正大殿前重达千余斤的铁香炉掀了 个底朝天。此事后来引为甬城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旧时文化活动不多,市民除在城隍庙烧香拜菩萨外,还将城 隍庙当作大众娱乐场所,凡到宁波来的人都喜欢逛逛城隍庙, 所以城隍庙是宁波人气最旺的地方。平时庙内有许多摆摊的 和民间活动, 如有测字、 看相、 唱宁波滩簧、 说书、 变戏法、 看哈哈镜等等。明代末年有一首《城隍庙》诗,也可以作为 宁波城隍庙的一个写照: “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西 (亦 作两)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清代末年开 始,城隍庙又多了卖字画的活动,本地和外地的书画家现场 作书画现卖,给庙市增添了文化气氛。当年,尚未成名的萧 山人任伯年也在城隍庙卖过画,一天,正在城隍庙观画的宁 波诗人、书画家姚燮看了任伯年的画之后,邀请他到镇海姚 氏大梅山馆做客。在姚燮的精心指导下,任伯年画艺大进, 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画家。

城隍庙是城内外人员聚集地,流动性也大,因而官府或民间 组织就经常利用这个大众场所开展宣传和传播信息。对一些 临时性的公告,就写在纸上张贴于庙内显眼处;而对需要人 们长久知悉的事,则将内容刻在石碑上,这样便渐渐在庙内 形成了一种石碑文化。 旧时,城隍庙内有大小碑刻 30 余块, 记载的内容除城隍庙本身的兴衰历史外,还涉及宁波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风土人情等,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如“城隍庙 碑记”为明代正统十一年刻立, 记录了明代以前宁波府城隍庙 的创立和沿革,是一本宁波府城隍庙的档案资料,同时也是 城隍庙的宣传词,对人们了解城隍庙、信仰城隍神发挥了作 用。有的石碑则是地方乡规民约公示,如一块清代光绪年间 刻立的石碑中记载了船民抚恤基金的建立及实施办法。当时, 宁波江北岸设有一个“通顺乌篷船局”,属这个局管辖的船有

60 多艘, 船民在往各地运输过程中, 遇到风浪天灾时, 常常 会有人因失足或翻船而死亡。发生这种悲惨事故后,船民的 家属往往没有钱安葬亡民,为此,由各船户船主商议制订出 凑钱体恤的救助章程,勒石公示,要相关各方共同遵守,这 大概算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吧。

城隍庙历来是饮食摊、店的集中地。这里的各色小吃既有宁 波地方特色,又兼顾南北风味,馄饨线粉、宁波汤圆、荤素 面食等应有尽有,今日仍是宁波市民最喜欢光临的小吃场所 之一。

城隍庙内各色小吃摊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宁波城隍庙 - 宁波印象(二)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