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从泛民族理论的视角探究跨界民族问题的解决

从泛民族理论的视角探究跨界民族问题的解决

时间:2011-12-20 18:04:43    下载该word文档

从泛民族理论的视角探究跨界民族问题的解决

摘要 民族是指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特征,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由于传统的民族群体分布不可能与现实的政权国家绝对的吻合,所以导致的普遍现象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包含有数个,甚至数十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形成所谓的跨界民族问题。由于跨界民族与境外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相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因此极容易受到民族宗教极端势力的蛊惑,而引发边境地区的不稳定。本文拟从泛民族和质民族理论的角度,从本质上去分析跨界民族问题,以期寻求到消除民族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途径,维护好国家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及各民族的团结。

关键词 泛民族;质民族;跨界民族;国家安全;本民族主体国家

一、跨界民族问题的形成和普遍性

(一)跨界民族概念的界定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跨界民族是指跨两国乃至多国边界而居的历史上的同一民族由于历史上的国际冲突及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使国界线和国籍发生变更,导致同一民族隶属于不同的国家。这些民族本身被政治疆界所分割,他们之间有相近的民族渊源、很强的族群认同和地理分布上大体相连。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国际关系中‘现行政治疆界不变’、‘国家主权高于一切’、‘综合国力较量‘等理论、准则、理念的制约和影响,跨界民族的民族过程趋向分解,而不是联合。”

(二)跨界民族的分类

学术界按不同的标准,对跨界民族进行了分类。按地理性质,可把跨界民族划分为陆界跨界民族和海界跨界民族两大类。按所跨国家数,可分为“双边跨界民族”和“多边跨界民族”。而另一种分法,则是按照跨界民族在所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影响力大小为尺度来进行划分的。可以划分为单边主体跨界民族、双边主体跨界民族和双边均非主体跨界民族。如:朝鲜半岛的南北朝鲜族,属于双边主体民族。而例如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土库曼族,均属于单边主体民族。

三)跨界民族形成的原因

跨界民族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00多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交错分布在仅有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132个国家中,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仅12个,拥有一个占本国人50%以上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有81个,而各民族人口均在50%以下的多民族国家有39个。在这132个国家中,包含5个以上民族的国家达53个。由此可见单一民族国家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分布有数个不同的民族。

跨界民族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人群共同体的民族范畴与人类社会国家范畴的交错重叠,而产生的一种普遍民族杂居现象。跨界民族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人口迁移”和“边界划分”两方面原因。一些民族在历史上较早时期,由于游牧、游耕,居住地发生小范围变化,成为分布于传统边界两侧的跨界民族。人口迁移的另外一种也可能是由战争外族入侵和民族或国家内乱而造成。如中亚地区的东干人、回族,主要是在19世纪60年代陕甘回民起义之后,与新疆的部分回族民众一起被迫迁到中亚地区。

二、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跨界民族问题是诱发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

跨界民族除了符合上述的一般民族问题外,更多的涉及到了民族间关系的恶化和民族矛盾的升级,甚至相互间发生冲突、民族分列式运动,以及国家间的领土争端等政治问题。其中当一个民族在本国家内处于非主体地位,而境外同民族又在毗邻的国家建立了一个该民族主体国家时,则这些民族的分离倾向就会极大的膨胀。在一国处于少数和弱势地位的跨界民族,在维护其民族权利的时候,总会与国界外的同一民族相比较。当其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总想得到境外同一民族主体政府的帮助,甚至是希望民族统一。由此可见,跨界民族问题引发的国家间争端是民族分裂主义滋生的肥沃土壤。

(二)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使得跨界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化

跨界民族不但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有着直接的联系,还与境外的同一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受宗教影响较深的民族中,宗教因素更是民族机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同时也使一般社会问题政治化。在一些地区,跨界民族的公民权利,因为宗教信仰被人为地渲染成民族的利益问题和宗教问题,被打上政治烙印,进而减弱对国家的认同感,产生民族分离主义思想和行为。而民族分裂主义者的插手,则使得跨界民族问题更加复杂。

三、从泛民族和质民族理论分析跨界民族问题

(一)泛民族和质民族理论

对于泛民族的概念,在先前的文章中,许多的民族研究者提出过概念定义,他们大部分是从民族的本质概念入手,将泛民族的概念定义为同民族的一个集合体。其典型的泛民族主义思潮代表主要有:“泛斯拉夫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这种分法有着自己的根据和合理性,它实际上揭示出了跨界民族的病根之所在,即“在这种现代泛民族思潮诱发下的大民族主义。而作者所提出的泛民族理论和质民族理论,更多的是从当代政权对民族的影响力来考虑和定义的。

本文中所指的泛民族理论,在这里是指一种广义称呼上的民族整体,是一种宽泛的民族称谓,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实体概念内的民族界定,实质上并不具有明显的用于判定民族异同的血缘、语言、共同的心理等特征。这种分法更多的是考虑到世俗政权的长期政策、政治统治对其辖区内各民族实体的影响,以及各民族在对国家的忠诚度和境外同民族的认同之间的权衡变化。质民族也被称之为源民族,是指本源上的一种单一存在的民族。这种民族分类的判断的标准是:看该民族人数和影响力是否在国家的权力构成中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由此区别标准来划分泛民族和质民族。而分居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不能再被称为质民族,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所在国家泛民族的一部分。久而久之,甚至能够使跨界民族对国家的忠诚度高本于其狭隘的本民族利益,从而真正的蜕变为本国家政治实体内的泛民族分子。

(二)跨界民族问题中的伪“民族主义”幌子

我认为民族主义所强调的与民族政权相对应的民族,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具有独立政治实体权利的泛民族或者质民族,然而在国际社会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泛民族。例如在冷战后,前南斯拉夫境内的科索沃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问题、卢旺达的种族屠杀等跨界民族问题,就是由于跨界民族和主体民族之间“不和不同”的历史因素同现实政治纠缠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涉及到跨界民族社会认同的族群冲突和分离运动,表面现象是民族主义(nationalism),其实是族群主义(ethnicism)。

所以对于近代的民族主义应当理解为:在战争中被吞并的各原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的地位平等和各国家内部民族间的平等。而不是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所曲解的那样:号召每个民族都要建立一个单一民族的质国家。由此可见,跨界民族问题在本质上根本不符合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条件和要求。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同属于整个泛民族整体的一部分,并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实体权利这一性质。所以说从泛民族和质民族理论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借用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幌子,进行挑拨、蛊惑跨界民族分裂各主权国家的行径,是不具有任何的民族理论依据的。

四、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跨界民族问题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4个跨界民族。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藏族、俄罗斯族、回族、吉尔吉斯族、土库曼族、塔塔尔族等。中国跨界民族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原因。中国的跨界民族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第一,受跨界泛民族主义主要是跨界泛突厥主义、大土耳其主义、大哈萨克主义、大蒙古主义、大泰族主义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这些极端跨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影响极大。目前,中国以泛突厥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东突民族分裂组织达50多个,以“三蒙统一”为政治目的的蒙独分裂组织有30多个。

第二,经济发展滞后是其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中国多数跨界民族居住地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商品经济和文化、科技水平低,经济发展较慢。许多跨界民族存在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经济封闭和文化信息封闭。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和心理失衡成为诱发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第三,受宗教影响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中国不仅有从国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而且有本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教,及残存在民间的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传统宗教信仰,而且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二)解决我国跨界民族问题的几点对策

如何处理跨界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关系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首先,加快跨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凝聚力的物质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可见,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有效手段。

其次,积极开展地缘外交,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中国可以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入手,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争取实现与周边国家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交流借鉴、安全上对话协作。

再次,积极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从意识形态领域筑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加强边境民族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利益观。同时,在边境民族地区推行符合民族特点的民族教育政策,提高民族教育水平。

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民族的角度来分析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方法和可能性,通过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问题这一个切入点,论述了泛民族和质民族这一理论,使我们了解到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国际社会中的一些争端和问题的可能性。并让我们认识到通过运用泛、质民族理论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起人们对本国内和国际社会中民族因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6.

[2]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ume 22,NO.2,March 1999,p.218.

[3]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民族,1999,(1:19.

[4]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18.

[5] 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1,(1:6-8

[6]Lewis A. Coser, Introduction: Maurice Halbwachs, in On Collective Memory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7]揣振宇,龙远蔚.“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2003.6.7,政法专稿。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