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时间:2020-02-17 13:06:35    下载该word文档

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20 分)

材料一 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 1967 年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各种挣扎但却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反复之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那么,狗会逃出门去躲避电击吗?答案却出人意料。

(节选自百度百科,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二

“走了,走了,该上篮球课了!”

“可我一点也不想去,我已经绝望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室友用力裹了裹, 如同蜷缩的婴儿一般。

室友当时心血来潮选了门篮球,用他的话讲就是一条深似海的不归路。的确,他所选的篮球课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课程考核是定点投篮,作为一个新手,他的命中率仅为15 ,而及格标准是60 。哎,只有含泪屡战屡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最后是无能为力的绝望。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比如一个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运动员在比赛中反复失利,学生在考试中多次考不好,儿童总在一个游戏中表现不好,幼儿总在一项技能学习中无法掌握等等。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其面对困难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其实,这个人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沼。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7 11 月(下))

材料三

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 10 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很多人都是希望有个完美的结果,始终迈不出步子。实际上,完美的结果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是修修补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让结果相对趋近于完美。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

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是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Garol·Dweck 女士最早开创的。她通过给小学中年级学生不断增加难度的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游戏,发现有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败时,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可真傻”,“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每个都比我强”。这似乎正印证了归因理论,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智力是稳定的,失败的解释就是自己太差劲。然而故事却有了转折,德韦克发现还有些儿童面对难以完成的游戏时,他们并没有归因自己太差了,甚至都不去归因,而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喜欢接受挑战”,“差一点点我就做出来了”,“之前我就成功过,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的”。德韦克大为吃惊这些成功儿童的做法,甚至改变了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她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固定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自己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就是个 Loser;而成长型恰恰相反,只要自己努力,所有的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提高自己,即使失败,也有收获。固定型会在事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不顺利时就抱怨世界,因而他们畏惧一丁点的失败;而成长型会在苦苦上下求索的时候也感觉不错,觉得就快找到方法了,因为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这样说起来,同样有一句也挺适用于德韦克女士的理论:失败者找原因,成功者找方法。

(节选自知乎)

1.根据上述材料,将“习得性无助”产生过程图补充完整。(4 分)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 分)

1)由于一直感到挫败,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3 分)

2)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3.材料二的前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 分)

4.心怡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自进入初三以来,课程科目的增加,作业量的加大,使得她感到手忙脚乱,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这几次月考中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她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开始走神,作业也不按时完成,甚至想放弃中考了。作为好朋友的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她提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3 分)

5.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 )(3 分)

A.一直穷困潦倒,沦为他人笑料,最后在酒店看客的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

B.侠义心肠,帮助金翠莲父女,自己却因此获罪,只得在寺中避难的鲁达。

C.之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却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变得自私、堕落的祥子。

D.从小被拐卖,嫁给薛蟠之后又受尽欺辱,仍然在诗歌中找寻安慰的香菱。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610题。20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有言:勇者前行,智者远行……

【材料一】

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而对于老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当你不懂一国语言时,就可以旅行到那里去学习。假如一个年轻人在旅行中,身边有一个了解别国语言和风情的向导,那对他将是大有助益的。否则,他就可能像只蒙着头的鹰,很难说会看到什么了。

在海上旅行时,尽管除了天就是海,航海家却总要写航行日记。而在陆地上,尽管有许多层出不穷够新奇事物,人们却常常忘掉写日记。这是很奇怪的,难道一览无余的东西倒比应该认真观察的东西更值得记录吗?所以在旅行中,日记是应该坚持写的。

在旅行一地时,要注意观察下列事物:政治与外交,法律与实施情况,宗教与教堂,港口与交通,文化情况,船舶与海军,雄伟的建筑与优美的公园,军事与兵工厂,经济设施,体育以及剧院、艺术品和工艺品之类。留心观察一切值得纪念的事物,并且访问一切能在这些方面给你以新知识的老师或人们。相对而言,有些典礼、闹剧、宴会、红白喜事等热闹一时的场面,倒不必过于认真,当然也不应忽略不顾。如果一个年轻人想通过一次短促的旅行迅速得到一些知识的话,以上所谈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在每一地逗留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提供知识的价值来决定,但最好不要耽留过久。在一地住下时,如果可能,最好能经常换换住所,以便更广泛地接触社会。

在交际方面,不要只找熟识的同乡。要设法接触当地的上流社会和人士,以便在必要时能获得他们的帮助。如果能设法得到各国使节之秘书的交往和友谊,那就还能得到许多不同国家的知识。

(选自《培根随笔·论旅行》,有删改)

【材料二】

第一,旅行的真正动机应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较为诗意的说法,旅行以求忘却一切。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流浪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以便可以幽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

而另一种旅行——不为看什么事物,也不为看什么人的旅行,而所看的不过是松鼠、麝鼠、土拔鼠、云和树。我有一位美国女友曾告诉我,有一次,她怎样被几个中国朋友邀到附近杭州的某山去看虚无一物。据说,那一天早晨雾气很浓,除了浓雾之外,不见一物。她很失望。不久,只看见远处一块被云所包围的怪石,别人都视作好景。那里是什么?她问。这就是倒植莲花。她的朋友回答。她很为懊恼,就想回身。但是顶上还有更奇的景致哩。她的朋友又劝说。最后,她们已达山顶,四围只见一片云雾;和天边隐约可见的山峰。但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可看啊。她责问说。对了,我们特为上来看虚无一物的。她的中国朋友回答她说。

观看景物和观看虚无,有极大的区别。有许多特去观看景物的,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景物,但有许多去观看虚无的倒反而能看到许多事物。所以旅行者所必须的行具就是金圣叹在《西厢记》的评语中所说胸中的一副别才,眉下的一副别眼。其要点在于此人是否有易觉的心和能见之眼。倘若他没有这两种能力,即使跑到山里去,也是白费时间和金钱。在另一方面,倘若他有这种能力,则不必到山里去,即坐在家里远望,或步行田间去观察一片行云、一只狗、一道竹篱或一棵树,也能同样享受到旅行的快乐。

(选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论游览》,有删改)

【材料三】

话说,前不久,蚂蜂窝旅行网发布了基于其平台内大数据及在线问卷调查数据所得报告——浪一代90后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该报告以旅行为切入口,深入观察了1827岁年轻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并总结了关于90后的旅行行为特征。

6.结合材料一,说说要在国外旅行中有所收获,应该做到哪几点?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材料三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两条结论。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我们拥有了一颗易觉的心和一双能见之眼之后,便会发现人间处处是风景。下面是大鹏在旅途中拍下的两张照片,准备分享到朋友圈,其中一张已配好文字,请给另一张也配上几行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用上修辞,句子要押韵)(4

石上之树:盘虬卧龙/枝繁叶茂/你的根把石头紧紧拥抱/你以矗立的姿态/彰显生命的骄傲

沙漠之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培根和林语堂对于旅行的认识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试作阐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

A.培根认为在交际方面,要尽量少找熟识的同乡,多设法接触当地的上流社会和人士,以便随时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B.培根建议旅行到一个地方,应该对当地政治、法律、文化、宗教、建筑、经济、军事、体育、艺术等方面都要注意观察。

C.在林语堂看来,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易觉之心能见之眼,就算足不出户,也照样能够享受到旅行的快乐。

D.林语堂举美国女友被邀到杭州某山看虚无一物的例子,论证了有许多特去观看景物的,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景物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纠结的校服

【新闻事件】

2014321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访问的镜头中,出现了学生们穿着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的画面。随即有网友跳出来吐槽,该校服太减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网上声音】

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网友们并非真正了解我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看法,总体来说,我们学生还是挺喜欢那套蓝白校服的,这是北师大二附中的一种标志,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还穿我们的校服,说明他们对那套校服还是很留恋的。

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

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

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继承者们》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

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

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

【调查统计】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

【两地采风】

材料1:重庆XX中学校服是学子最喜爱的服装。校服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家长、老师的观点与意见,让他们全程参与校服的研发过程。做到了学校德育理念和年轻学子青春风采的完美结合。他们的做法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被作为校服改革的典范向全国推介。

材料2:香港各类中小学校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每所学校均有校服自主选择权,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除夏装和冬装校服外,还有体育课专用服、西装礼服等。很多学校借校服来彰显自己的学校文化。不过,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很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

(相关材料摘自互联网)

11.对于校服,人们纠结哪些问题?请根据网上声音专家观点作简要归纳。(3)

12.佳洲市举办校服T台秀活动,其宣传标语校服——青春符号,流动名片获得好评。请结合文本,从内容角度推断其原因。(2)

1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

A.北师大二附中副校长王华认为,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喜欢那套蓝白校服,蓝白校服已是他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已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B.XX中学校服改革的做法之所以被央视作为典范向全国推介,是因为学校在校服设计中融入了学校德育理念。

C.“调查统计显示,家长与学生在校服关注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比较关注校服的实用性,而学生更在意校服的美观性。

D.香港有些普通学校的学生羡慕内地学生穿一样的校服,因为这样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是二、三流学校学生的身份;而内地一些学校的学生羡慕香港学生每人拥有多种不同款式的校服。

非连续文本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一)

1、A:努力,想要克服困难(2分)B:失去信心,即使有机会也无法抓住,选择放弃(2分)

2、(1)不能,“很可能”是几率很大的意思,表概率(1分),在文中意思是感到失败时有的人许诺努力的几率比较大,但不代表一定会放弃努力(1分),如果删去则变成人一感到挫败就一定会放弃付出努力,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1分)“很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我们遭遇失败、挫折时所产生的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1分),其实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心的脆弱(1分),而不是外部的困难力量有多么强大(1分)。

3、运用举例子(1分),举出室友选择自己不擅长的篮球课,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绝望,最终放弃的例子(1分),具体真实地(1分)说明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1分)。

4、(3分,每条1分)(1)对自己的这种懈怠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2)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努力去做就好。(3)不要总是归因自己太笨,多给自己积极暗示。(4)多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适合自己去学习方法。(5)积极取得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合理倾诉自己的烦恼,让他们理性地分析并帮助解决问题。

5C

(二)

6.  (1)身边有一个了解别国语言和风情的向导(2)坚持写旅行日记(3)留心观察一切值得纪念的事物(4)最好经常换住所以便更广泛接触社会

7.  (1)90后最想选择的旅伴大多是爱人和闺蜜,极少选择同事同学

(2)90后旅途中发朋友圈的频率大多很高

8.  蓬勃生姿/郁郁葱葱/你把身躯刺向蔚蓝苍穹/你用坚韧的毅力/诠释了生命的英勇

9.  培根认为旅行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获得知识的途径;林语堂认为旅行应以流浪者精神以求融合大自然,还应具备易觉之心和能见之眼。

10.  A

 

(三)

11.(4分)现有校服是否“太减分”;学生是否必须天天穿校服;校服设计应该注重美观,还是注重实用;校服是关注学生身份识别功能,还是突出其美育功能;校服是应该统一,还是各校自主选择;统一订购的校服质量到底好不好。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写出两点,意对即可。

12.(3分)C

13.(4分)“青春符号”恰当地反映出校服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需求,体现得体、青春、时尚这一时代要求。“流动名片”恰当地反映出校服是展示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的载体。

    评分标准:共4分,对“青春符号”分析推断2分;对“流动名片”分析推断2分,意对即可。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