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第五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时间:2019-09-13 17:16:04    下载该word文档

第五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内容的设计要领

3、学习设计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需要的教具

教学课时:十八课时

教学方法:

观摩、讲授、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3、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 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1、感知集合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以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相等和不等

初步感知集合间的交、差集关系和包含关系

210以内的数概念

10以内的基数(包括数的实际意义、认数、数的守恒、相邻数和10以内 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10以内的序数

1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3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认识几何形体

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5、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

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特征

量的正、逆排序

量的守恒

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

自然测量

6、空间与时间概念

初步认识空间方位:上 、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

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区分早晨、晚上 ;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

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二)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见书p25-27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一)操作法

1、操作法的含义

指提供给幼儿何时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2、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2)创设操作条件

为每个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可以选择、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也可以发动幼儿自己动手自制一些简单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合适的场地及足够幼儿摆弄物体并思考、探索的时间

操作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讨论

3)交代操作规则

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先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4)评价操作结果

5)体现年龄差异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二)游戏法

1、游戏法的含义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数学教育中的游戏是有规则的游戏,游戏中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教师可以将要求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规则和动作中去,使幼儿在操作游戏规则和动作的过程中引起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

2、种类

(1) 操作性数学游戏

(2) 情节性数学游戏

(3) 竞赛性数学游戏

(4) 运动性数学游戏

(5) 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6) 数学智力游戏

3、运用时的注意点

每种游戏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请参见书上的案例介绍。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从而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比较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两种,参见书上的图例。

(四)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也可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它能够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从而促进分析、归纳,有利于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形成及思维的发展。

讨论应该以幼儿的操作体验为基础,讨论中要注重过程,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讨论,教师要注意倾听,了解幼儿的思维形式和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五)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运用发现法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为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能让幼儿在一定材料中操作、发现、讨论、验证,从而学得概念与技能。

(六)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的语言必须做到:突出讲解的重点,语言简练、准确、形象、生动;演示的教具要直观、美观、稍大些,但不宜采用过于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七)寻找法

寻找法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其接触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寻找法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可以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还可以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运用寻找法要利用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情节及游戏的场景启发儿童寻找,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

第3、四课时 第二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

——之一物体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的含义及常见的分类形式

2、掌握分类教学在不同年龄班的内容与要求

3、掌握分类教学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分类的含义及常见的分类形式

(一)分类的含义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特征)的物体归并在一起。

分类活动是幼儿数概念形成以及正确计数的基础,同时,分类活动所涉及的思维的分析、比较、观察、判断等基本过程也能够对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常见的分类形式

1、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即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

3、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

即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差异分类

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5、按物体的材料分类

6、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7、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

8、按事物的其他特征分类

二、物体分类教学的要求

(一)小班:

按范例和口头指示从一堆物体中拿出

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数量在5 以内

(二)中班

能按否定方式分类

能按物体量的某一特征(高矮、粗细、厚薄)分类

能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三)大班

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学习自由分类

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三、各种分类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小班分类教学的设计

1、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

目的:学习从一堆物体中,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并放在一起。

程序: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名称的物体——排除物体的大小、颜色等干扰,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名称的物体——按语言要求,独立地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同名称的物体。

基本步骤:

教师介绍所有的物品——教师示范,拿出范例——幼儿操作分类——幼儿用语言描述分类的结果

2、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材料的提供:除了要分类的特征存在差异,其余特征要相同,每一类数量不超过 5 个。

基本步骤:

整体出现材料,介绍其特征——提出分类的要求,简单示范——幼儿操作,进行分类——教师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二)中班分类教学的设计

1、教学要求:

2、材料提供:需要幼儿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步骤:与小班基本相同,示范可以减少

(三)大班幼儿分类教学活动的设计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分成后的类别要具有两个同样的特征。

2、幼儿自定标准分类

3、按物体用途的分类

分类时应注意分类后的物体摆放要相对集中,并用手划圈,表示一个集合

教师对小班分类教学进行示范讲解,请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及教具的运用。

第五课时 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一对应教学的意义

2、掌握一一对应教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的意义

1、有助于对元素及数量的正确认识

2、有助于掌握计数

这个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学习将两个集合中元素进行一一对应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是幼儿学习计数及理解数概念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准备。因为计数活动的过程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的集合建立一一对应的过程。

3、有助于感知理解对应法则

见书114-116页图示

二、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的活动目的

帮助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三、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方法:

1、重叠比较

将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将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一组物体上面,让幼儿观察发现并比较它们的多少。

2、并放法

两组物体是并排摆放

四、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的组织

一、教学步骤:

1、先出示一组物体,用重叠、并放的方法,摆放第二组物体,教师用语言表述对应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别两组物体的多少,说出“一样多”“不一样多”“多些”“少些”。

3、幼儿用操作材料进行操作比较。

注意:

1、所比较的两组物体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2、排列方式要多样化,并注意摆放时的对应关系,

3、要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情节。

第六课时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1和许多的教学目标

2、掌握区别1和许多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区别1和许多教学的目的

1、能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物体,一个一个------物体可以合成许多物体

二、区别1和许多教学的组织

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别1和许多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通过视觉的观察比较来区分和判断物体是1个还是许多个,初步理解1个和许多都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在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大小等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区分判断,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

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视觉,其他还要哪些感官可以感知判断1和许多。

听觉:

触觉:

运动觉:

3、通过寻找物体的活动,加深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

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进行——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引导幼儿通过记忆进行寻找

4、通过分与合的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操作活动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还要在语言表达中,强调1和许多的关系。

操作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游戏性。

分析教材中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分的活动是如何体现1和许多关系的,体现的是什么?合的活动是如何体现1和许多关系的?体现的是什么?

教师讲解:分体现了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

合体现了1个、1个、1-----合起来就是许多

第七、八课时 第三节 10以内基数教学的设计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及基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

2、了解基数教学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不同要求

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特点

计数的手段是数数,结果是以数的形式出现。

(一)内容方面

1、口头数数

口头数数是指按自然数数序来数数的能力。

一般三岁左右的幼儿能凭机械记忆,按一定顺序背诵这些自然数的名称,但他们并不理解自然数的意义,往往不能正确地用这些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即我们常说的“唱数”,手口不一致。

2、按物点数

是指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逐个说出数词,使说出的每个数词与手点的一个物体一一对应。

这个阶段幼儿能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但往往说不出总数。

3、说出总数

是指在计数过程中按物点数之后,能将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来代表所数过物体的总数。一般四岁以后的幼儿大多能数出10以内物体的总数。

幼儿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标志着他已经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即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

4、按群计数

指计数时不再依赖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以数群为单位,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一般五岁以后幼儿逐步发展起按群计数的能力。

以上阶段反映了幼儿计数活动的三种水平:

死记硬背式的计数——理性的计数——持久等价的计数

()动作方面

1、手的动作

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

2、语言动作

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二、幼儿掌握数概念的标志:

(一)说出数目名称(总数)

(二)知道某数在自然数序中的位置(相邻数)

(三)数的组成

三、各年龄班基数教学的目标

(一)小班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教学的目标

1、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

(二)中班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教学的目标

1、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10以内)

3、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

4、初步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

5、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

(三)大班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的目标

1、认识零

2、学习单、双数和相邻数,了解10以内相邻数间的等差关系

3、学习目测数群及按群计数

第九、十课时 10以内基数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习数数并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能正确示范和讲解点数的要领

3如何利用教具帮助幼儿获得守恒概念

教学内容:

四、10以内基数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帮助幼儿掌握点数的正确方法——按物点数

1、教师示范、讲解点数的正确方法

教师利用教具进行示范点数,点数时要明显地做出点数的动作,并用语言讲清点一个数一个

教师可以再次示范,并提醒幼儿观察教师是如何数的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再次强调点一个数一个

幼儿自己点数,教师指导(要求幼儿能做到手、眼口的协调一致)

2、教师要变换多种点数方式

如出示一个物体数一下,移动一个物体数一下等

3、幼儿运用操作材料自己练习

教师要交代清楚点数的要求

幼儿的操作材料应生动有趣

尽量创设一个有游戏情节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点数的任务

(二)说出总数

1、帮助幼儿理解点数的最后一个数就是总数

2、点数到最后要用手划圈,表示总数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含义。

3、在点数完后要引导幼儿说出总数

教师对以上的教学方法及步骤进行演示讲解,请同学关注一些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语言,如何突出重点。

(三)提供机会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来进行数数

请同学们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感官来进行计数?我们可以创设哪些有趣的活动提供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计数?

分别举例演示不同感官的计数方法

1、利用听觉进行计数

2、利用运动觉进行计数

3、利用触摸觉进行计数

(四)按数取物

1、按实物找点卡

2、听铃声数拿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3、给予数词,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按所给予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五)比较相邻两数的相等与不等

1、教具演示

中班的幼儿基本已经掌握点数的方法,在学习6-10的数的实际意义时,我们主要是利用教具对相邻两个数的比较来进行

教师先出示两组相等数量的教具,然后在第二组添上一个,让幼儿实际感受,在原有的数量上添一,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数。

2、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教师可以出示两组数量相差1的教具,让幼儿想办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从而使幼儿理解相邻两个数的多1和少1的关系。

(六)数的守恒

45岁的幼儿在判断或比较物体数量时,往往容易受到物体大小或排列形式等的干扰,不能正确地对物体的数量进行判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幼儿不同排列形式和空间大小的计数材料,使幼儿逐步学会不受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或排列形式的干扰,正确地判断物体数量,掌握数量的守恒,从而真正理解数的意义。

1、排除颜色、大小、形状的干扰

如书148页图610

2、改变教具的排列形式

3、改变教具的距离

如书149页图6-11

4、改变教具的排列位置

如书149页图6-126-136-14

第十一课时 10以内基数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相邻数的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相邻数的概念

2、掌握相邻数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

(七)相邻数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

1、什么是相邻数

相邻数是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即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数(除10)比前面一个数大1,比后面一个数小1

相邻数教学的方法:观察比较

3、相邻数教学的步骤:

1)将三组教具并列摆成直线式,引导幼儿比较观察

以复习数数、认数的方式出示相邻数教学的教具和数字

2)引入观察,比较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讲解来让幼儿了解三组数之间的关系。讲解的关键是以中间一组为中心,先与前面一组比较,再与后面一组比较;讲解的难点是以中间数为中心,要讲清楚数量是多一个还是少一个 ,数字是大还是小,还要讲清楚中间数与前后两数的位置关系。

讲解举例:

提问:“红苹果与黄苹果哪个多哪个少?多几个?少几个?”

小结:3个比2个多一个,32小,3排在2的后面,2排在3的前面。

与后面的比较同上。

三个数关系的小结:321,,32小,2排在3的前面,3414排在3的后面, 所以,3的好朋友(相邻数)是24

3)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4、相邻数教学需注意

相邻数的教学是从2开始逐个进行的;学习5以内相邻数进度要慢些,多做练习,让幼儿逐步认识相邻数的规律;6-10的相邻数学习可以让幼儿寻找规律,运用类推法来掌握新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不用直观教具来进行。

第十二课时 第四节 10以内序数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

2、掌握10以内序数教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设计简单的教学活动并制作教具。

教学内容:

一、学习10以内序数的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会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二、学习10以内序数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演示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

教师应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在游戏情节中让幼儿对物体的排列次序进行判断;要示范用点数的方法进行判断,并且要先数一共有几个,然后再确定每个物体的排列位置,用语言表述;要多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判断。

在让幼儿判断物体的排列次序前,一定要明确物体的排列方向,可以用语言和标记来表明。

给出五个小动物,请大家设计序数教学的情境。

(二)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利用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让幼儿练习,也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亲自感受序数的含义,来加深对序数的认识,同时,要提醒幼儿能准确地运用序数词。

幼儿的操作和游戏应在整个活动中占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三)结合其他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练习

请同学们想象哪些教学活动与序数联系密切,幼儿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与序数有关?

(四)10以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具排列多样性

2、用一定标记显示序数位置

1)用同类不同的物体,如鸡、鸭、鹅等。

2)同类物体以颜色或形状的不同显示序数的位置,如红花、黄花、兰花等。

3)用数字显示序数位置

3、在判断次序前,一定要让幼儿明确从哪里数起,按什么方向数的问题(可用语言和标记)

第十二课时 第五节 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教学目标

1、如何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字;

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正确书写习惯。

教学内容:

一、10以内数的认读与书写的教学目标

中班:会认读阿拉伯数字1-10,并能用数字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大班:会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1-10,掌握正确的笔顺,字迹工整、规范,姿势、握笔方法正确。

二、10以内数的认读与书写的教学方法

(一)认读阿拉伯数字1-10的教学方法

1、结合数数,利用多种教具,出示数字符号进行讲解

在基数教学中,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过程活动里,就会涉及到数字。幼儿通过数物接龙、数物相联、按数取物等操作练习等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

2、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记住字形

3、让幼儿跟读,念准字音

读要准确,对幼儿念不准的要及时纠正。

4、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对数字的认读和理解

(二)书写阿拉伯数字1-10的教学方法

1、写字前对幼儿进行写字常规及写字姿势的教育

书写常规和书写姿势对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正。

请同学们说出正确的书写常规和书写姿势。

2、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讲解所写数字的字形特点与结构,数字在日子格中的位置比例,缩写数字的笔顺,以及书写数字时的起笔、转笔、停笔等。

3、带领幼儿书空练习

4、幼儿书写练习、教师指导、讲评

教师不仅要指导幼儿将数字书写规范,同时也要指导幼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

第十三、十四课时 第六节 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数的组成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熟记10以内组成的教学目标

3、掌握10以内组成教学的基本步骤并能设计相关的教具

教学内容

一、数的组成的含义及学习的意义

数的组成是指数的结构,包括分解与组合两个过程。2以上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数,这些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对与幼儿来说,只要理解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

学习数的组成可使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数该你那的理解,并为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而幼儿是否掌握了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数概念的重要标志。

二、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目标

1、理解数的组成含义,知道2以上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

2、知道一个数比它分成的两个数都大,分成的两个数都比原来的数小。

3、懂得分成的两个数之间的互换和互补关系,掌握10以内各数全部组成形式。

三、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的步骤

(一)利用操作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

1、幼儿动手操作,体会分与合的过程

教师给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提出操作的要求,让幼儿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感受一个整体分成了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又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活动要有分有合,在基本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操作正反两面不同的卡片等材料,进行随机分合,并记录自己的分合结果。

介绍一些常用的操作材料和使用方法,并请幼儿根据日常生活设计一些材料和方法

2、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用教具进行展示

可以用与幼儿相同的材料,也可以用圆点代替

教师的演示材料一定要大,保证幼儿可以看清楚

3、由教具分合式引入数字分合式,讲清数字及符号的含义

讲解时要将数字与实物和操作过程进行对应,帮助幼儿理解数字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4、将分合式排列整齐,并完整念读分合式

(二)启发幼儿探索互换与互补规律

先将分合式整理整齐,然后根据教具图演示讲解两种规律。

1、互换规律

互换规律: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位置互换,结果不变,还是合成为原来的数。

启发幼儿找出圆点数一样而位置不一样的教具图——拿走其中的一组,讲解可以联想起另一组——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几组——教师总结,以对应的方式排列

2、互补规律

互补规律: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一边逐一减少,一边逐一增加。

启发幼儿观察两边教具之间的关系,即左右两边自上而下的数字大小变化关系——讲解这样分的优势:整齐、有次序、便于记忆、提高分的速度

(三)用组成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

1、利用互换规律来学习

教师利用教具的特征,先分出一半分合式,让幼儿根据互换规律,讲出另外的一半分合式,从而掌握全部分合式。

2、利用互补规律来学习

教师可以直接用数字卡片或口头说数的方式进行,如先复习8的全部分合式,按互补规律列出,然后,让幼儿根据8的组成式中左右两边数字的规律,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9的全部组成形式。

(四)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一个数的组成,要先让幼儿感知这个数

2、操作和演示活动,要有分有合,先分后合,对这个数的有一个完整的分合式的概念

3、从实物的分合到数字的分合要正确地用语言表述

(五)幼儿进行组成学习的各种练习形式

口头练习:如碰球游戏

找数配对:利用数字卡,找座位、找朋友

实物配对:如猜猜有几个

第十五课时 第七节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10以内数的加减教学的目标

2、学习设计简单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含义

3、熟悉设计加减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

一、10以内数的加减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掌握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

3、学会解答简单的口头应用题

二、10以内加减法教学步骤

(一)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1、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利用直观教具,编加减法应用题

教具一般用直观的三幅连环画的方式来表现合并或去掉的过程

加法:用动态表现过来,有合并的含义

减法:用动态表现离开、去掉------,有去掉的含义

减法的教具还可以用痕迹保留法来表现。

请同学们设计思考如何用痕迹保留来表现减法的去掉。

(二)分析题意,帮助幼儿理解加减含义并确定运算方法

教师要带领幼儿读懂题意,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加法要强调和突出:求一共用合并,减法要强调和突出:求剩余用去掉。

例如加法题目:树上有两只小鸟,有飞来一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教师分析: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鸟,就是要把原来的两只小鸟和后来飞来的一只小鸟合并在一起,这种方法就是加法

教师用教具演示合并的动作,并要点数总数。

减法教学同上

(三)学习加减法的列式运算

1、根据口头应用题引入列式运算

这部分的重点是用语言讲清算式中的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让幼儿认识理解加减符号和等号的含义,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算式的含义。

2、分析题意,把题中的两个已知数和得数用数字表示

3、分析运算方法,出示运算符号进行介绍

加号表示合并,减号表示去掉,等号表明算式两边相等

4、幼儿跟读算式

5、教师继续利用口头应用题,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并列出算式

(四)利用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

1、利用组成知识列出算式

讲清组成分合式的分合与加减的关系,引导幼儿根据组成式列出算式

2、利用组成式想得数

帮助幼儿能更加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加减法得数

3、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列式运算

(五)学习自编口头应用题并解答

这部分教学重点是帮助幼儿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自编简单的口头加减应用题,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题意。

1教师示范编题,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2、逐步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

1)教师提供教具图,引导幼儿根据图来编题

教师要先帮助幼儿理解图的含义,再提出编题的要求

幼儿编题并列式解答

2)根据算式编题

编题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找出一件事情、两个数,还有就是要会提出问题。

第六课时 第八节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十

1、掌握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的目标

2、掌握帮助幼儿掌握几何形体基本特征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 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

(一)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目标

1、小班: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不受颜色、大小影响进行分类

2、中班

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的影响,辨认和 分类;进行简单拼合活动

3、大班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名称和基本特征;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

(二)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方法

1、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

1)运用视觉和触摸觉感知物体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引导幼儿抚摩、观察物体的面,感知面的轮廓

出示与物体的面相似的几何图形,介绍名称、特征

2)出示颜色、大小、排放形式不同的图形,巩固认识

3)运用重叠比较法认识图形

这种方法是在已经认识了某些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适用于中班。主要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比较、椭圆形与圆形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比较。

4)通过对图形分割和拼合的操作活动,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5)用多种方法练习,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给平面图形涂色

折叠

分类

数图形

拼物体形象

(二)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方法

1、运用触摸觉感知形体及其特征

2、通过自然测量认识形体及其特征

如可以用小棒测棱的长度进行比较――――――――――

3、运用重叠比较认识形体及其特征

主要是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比较

4、通过粘贴活动,认识形体及其特征

第十七课时 第九节 量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量的概念

2、掌握量的教学目标及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量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

它可以分为不连续量和连续量两种,幼儿初步认识是生活中一些连续量,如多少、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等。

二、认识量的教学目标

(一)小班

大小、长短差别较明显

(二)中班

粗细、厚薄、高矮等,简单描述

(三)大班

会用目测和自然测量 

会正确运用宽窄、远近、轻重等词汇描述物体

三、认识量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比较

1、目测

2、触摸觉感知比较

3、运动觉感知比较

(二)运用重叠、并放法比较

要注意一端对齐

(三)运用寻找、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

(四)游戏练习

(五)量守恒的教学

量的守恒主要是通过变换图式和添加干扰因素来进行

1、变换图式

2、添加干扰因素

量的守恒的教学可以让幼儿通过比较或数数来理解,需要幼儿运用逆向思维。

(六)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进行的直接测量。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测量步骤及注意事项

明确测量对象及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起点、终点、移动及其记号——算出量的结果——重复测量加以验证

2、幼儿操作

四、量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量的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不同量的物体的比较来认识的

2、认识量的相对性

3、教具的选择与使用要正确

在给幼儿提供的教具中,要突出要比较的量的特征差异,其他尽量保持一致

4、教具的摆放要注意

被比较的物体应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若重叠比较应该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

第十八课时 第十节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时间和空间方位教学的目标

2、掌握时间和空间教学的大致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

一、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一)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目标

1、小班:

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并说出上下、前后方位。

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中班

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并说出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

学会按指定方向运动。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

3、大班

能从自身出发,区别并说出左、右。

知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是可以变换的。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左、右”这些词汇。

(二)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方法

1、教幼儿感知自己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部位

让幼儿直接感知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在配合适当的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位词的含义、认识空间方位。

2、教幼儿以自己身体为中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布置好的环境中观察自己不同方位的物体,判断其方位。

3、教幼儿以客体为中心上下、前后、左右

以客体为中心认识左右时,实际上还是以幼儿自己身体为中心去分辨这一客体的左与右的。

4、教幼儿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1)以不同的物体作主体,确定客体的方位

2)改变主体与客体的位置关系,认识方位的相对性

3)教幼儿判断上下、前后、左右的活动方向

二、认识时间教学的活动设计

(一)认识时间的教学目标

1、小班

2、中班

3、大班

认识钟表及其用途。知道时针和分针的名称、通途和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学会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7天的名称及顺序,能确定当天是星期几,昨天和明天是星期几。

(二)认识时间的教学方法

以认识时钟为例

1、出示时钟讲解用途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钟面的结构

钟面结构:时针和分针、12个数字

3、演示讲解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及规律

把两根针同时都拨到12上,然后按顺序拨,让幼儿观察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

4、演示讲解整点和半点

让幼儿观察整点和半点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5、幼儿练习、巩固

让幼儿用自带的时钟拨出教师规定的时间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