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时间:2017-11-29 15:43:22    下载该word文档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为促进教师整体把握要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审视课程实施资源与条件,科学规划课程评价,实现有效教学,郑州市教体局下发了《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并要在开学第二周对全市各中小学进行检查。为了我市中小学下学期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下面我从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编制意义,《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表的区别,《课程纲要》的叙写格式,编制《课程纲要》的具体要求等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课程纲要》及其意义

(一)何为《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从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包含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学程的大纲或计划书。这里,主要取其狭义,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某学期某门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纲要。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学材(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与教师的计划纲要。

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教案和教学进度表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每位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必须上交一份任教学科在本学期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与同行评议。在新学期的第一次上课时,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学生知道本学期本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

(二)《课程纲要》的意义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必须考虑到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以及各方面的总体协调等情况。正因为《课程纲要》的撰写要涉及到这些方面,因此《课程纲要》的撰写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而言就有多重意义。

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实际上也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实践中,教师常常会犯这样一种错误,那就是非常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但也往往忽略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的目标,从而失去了对任教学科的总体把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易使教师忽略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目的所在。在撰写本学期的课程纲要时,教师必须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整体。反过来,在把握学科知识整体轮廓的基础上,教师更清晰单个知识点的作用与意义。

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

教学进度表往往只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教学实施所需的条件。《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对教学实施的预期,必须充分地包纳了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仪器与其他资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等。这些条件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必须在《课程纲要》中加以明确。教师在编制课程纲要时就是对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的审视。如果说,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只涉及到教师个体对教学条件的审视,那么教研组对《课程纲要》的集体审议就是一种共同体的行动。《课程纲要》审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估课程纲要实施的可行性,并把审议的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这样一种个体和共同体共同进行的审议活动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实施的合理性,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

3.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纲要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我们要求教师在每一学期的第一堂课就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实践表明,这样一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而提高课程学习方面的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课程意识的淡薄,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基本上只局限于教学进度管理——教师填写、上交教学进度表,而这种进度表往往只被当作一种用以积累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管理实际上变成了教学进度管理,课程管理被严重窄化。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对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而课程纲要确定过程中的集体审议程序保证了课程的全部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被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范畴之中。教研组和教师个体在课程纲要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使得课程纲要的确定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有助于成功地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行政化的倾向。

总之,《课程纲要》的撰写不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它不但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对于老教师或新教师,它都是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花一些时间来撰写《课程纲要》是很有裨益的。

二、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的叙写一般有两种格式:一种是按上述的顺序呈现各个课程元素,一些没有课程标准作依据的课程设计经常采用这一种方式,如校本课程的一些课程纲要;另一种是按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来呈现的,即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课程纲要。

(一)、《课程纲要》的撰写具有一定的要求,它必须包括一定的构成要素。组成《课程纲要》的要素包括: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2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二)、撰写《课程纲要》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对学材及其它资源的分析把握,具体撰写的要求有:必须全面、适当、清晰;一般用4-6点的方式来描述;涉及的目标包括三大领域与确切的认知要求/水平。

2. 总体把握学材内容难点、重点。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 明确表述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课程实施的叙写要含有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课程评价应当既包括学的评价,也包括教的评价,教师要确认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式或手段。

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则针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

(三)各要素撰写的要点

1、目标:目标的撰写应体现“三阶”,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叙写应可评、可测,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必须可测量,可把握;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应是最低要求。目标可以分两类,一类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二类体验性目标(经历、反映、领司)。语文学科可以从“字、词、句、篇、阅读、情感”等入手,数学学科可以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应用”等入手。

2、内容与实施:尽可能依据教材的编排,可作适当调整,但应有足够的理由能予以证明。第一课时应该是“课程纲要”分享;全学期的课时应有明确分配。内容的撰写不同于之前的“教学进度”,内容安排等同于“教学进度”,但这还不够,还应增加实施。实施过部分可以是给教师的建议,也可以是给学生的建议。这是针对每个单元的,如果有共性的建议则可以在内容安排下面再加以说明。这些实施建议是为了目标达成服务的,更多的可能还是要从目标上来考量。

3、评价:评价应该是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困惑最大,难度最大的。就我个人理解来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最后我们想给学生何种评价;二这种评价从几方面来考量,如何分配比值;三是每项评价的分解成哪几项具体操作的项目。四是这样的评价是否可以达成目标。

三、撰写《课程纲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明确纲要阅读的对象

《课程纲要》一是给学生看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用的学习方式、最后学生得到的几个方面的评价。二是给同年级组老师看的,是要同年级任课老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安排、教学中的注意点、怎么评价学生等。三是给学校管理部门看的,是告之学校管理部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需要得到的帮助等,所以纲要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三方阅读者的需求,要让他们看得明白、看得清楚。

(二)、以课程视角撰写纲要

《课程纲要》不同于以前的学科教学计划,它更多的是从课程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课程,即要充分体现课程的四大元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这不是简单地以我们之前的教学经验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要我们从课程标准、社会需求、学科专家建议、学生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当我们完成课程纲要的时候,其实应该是想通了一学期,这门课程开设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而且是指导我们每月、每周、每天、每课时的教学的。

(三)、课程四大要素保持一致

课程纲要最难的是所包括的四大要素要保持一致性。所以,我认为首先还是需要考虑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研究决定课程目标。其次是内容与实施,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的,这几方面显然保持一致是也是可以做到的。而最难的其实还是评价,评价应基于目标、内容与实施三方面协同考虑。

四、撰写课程纲要对教师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必须能够高质量地编制所任学科的《学科课程纲要》。这是一个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实践与理论都表明,教师从写“教案”、“教学进度表”到撰写“课程纲要”是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一,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本学期学科教学实施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逻辑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

    学科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过程,也是对实施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的审视过程。教师个人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只是教师个体对教学条件的审视,教研组对《学科课程纲要》的集体审议则是对《学科课程纲要》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的集体评估。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可或缺的过程。

   《学科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它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这是国家课程生本化实施的必然要求。

    第二,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具备四项基本的教学素养。学科教师要编制高质量的《学科课程纲要》,一是必须回答好3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二是必须具备3种基本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回答不好这3个问题、不具备这3种基本教学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三是必须把握3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3个前提,《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设计就无从谈起。四是必须做到3个读懂:读懂课标和学材(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这是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基础的基础。

    第三,编制和完善《学科课程纲要》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课程纲要是分发给学生的,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编制设计,最好使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程纲要设计与完善过程中的作用。

    一份编制质量高并被有效使用的课程纲要,能够规范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并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而是一种低碳高效、规范教学行为、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五、《课程纲要》的呈现: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纲要》的呈现形式,下面提供几个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第五册)

设计者: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五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月第7次印刷)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

授课时间:课文 48课时

古诗诵读 8课时

综合练习 16课时

作文 16课时

机动 32课时

总计   120课时

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336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有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习惯。

2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举例、查字典、近义词替代、反义词转换、联系上下文)重点练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正确搭配,尝试运用教材中部分理解积累的词语。

3、学习圈画句中的关键词,学习抓句中关键词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能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了解比喻、拟人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4、了解承接、总分、概括与具体、并列等段落结构(自然段)。学习用摘录关键词句,根据一定的提示等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承接、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总分),初步认识逻辑段。

5、能围绕一个意思用总分(或概括与具体)的方法写段;能用上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按做某件事的先后顺序把一段话写清楚,写连贯;学习根据单幅图展开合理想象,写清楚一件事情;能用日记经常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的生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连贯,意思清楚,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6、能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询问;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意思清楚,语句连贯;能具体地讲述所学过的故事内容,能正确地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

7、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段落。

8、能主动根据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训练

重点

学习

目标

课文

题目

课时

安排

1

童年生活

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41个,积累词语33,学习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信》全文、《茉莉花》的第4节。

3、结合课文进行组词、造句及比较词语、积累词语和句子等练习;

4、有观察周围生活的兴趣,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5、能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小猪学好样》), 给每幅图配上二三句话,再连起来写一段话。

1

2 茉莉花

*3 我画什么

4 刮脸

5 给妈妈的礼物

6 童年的朋友

15

2

热爱科学

爱护生物

1、在阅读中认识汉字42个,积累词语39个。学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做到不出声、不动唇地默读。

3、结合课文进行组词、选词填空及比较句子、把句子写完整等练习。

4热爱科学、珍爱植物动物,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感受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

5、练习写段:观察别人做某件事(如烧菜、吹泡泡),按先后顺序并用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的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

7 照片上的马活了

8 新型电影

9 网上呼救

*10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

11 去年的树

12 生死相随的海鸥

15

3

热爱自然

珍爱生命

预习课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41个,积累词语41个。学习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

2、学习预习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向别人请教。

3、结合课文进行按要求积累词语和句子、选词填空、造句、照样子改写句子等练习。

4、根据单元内容,学习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同学介绍。

5、从这两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练习写段:观察秋天里的植物,通过一段话,把一种或几种植物在秋天里的变化写清楚,或按一定的顺序,把菊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写清楚(《我眼中的秋天》、《菊花》)。

13 旅行家树

14 瀑布

15 天鹅的故事

16 海底世界

17 小狗杜克

*18走路的奥秘

15

4

名人小时候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38个,积累词语43个。学习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结合课文进行按要求积累词语和句子,认识描写人物语言时,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

4、根据单元内容,学习用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向同伴介绍有关内容。

5、学习名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6、练习写段《玩……》: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把玩具的样子和怎样玩的过程写清楚。

19 “神童”的秘诀

20 梅兰芳练功

*21 不替你刷鞋

22 爱迪生孵小鸡

23 牛顿在暴风雨中

24 第一次登台演出

15

5

世界风情

理解词语

1、在阅读中认识汉字43个,积累词语41个。注意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

2、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3、结合课文进行组词、填空或仿说句子、仿写句子等练习。

4了解世界各地风情,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勇敢。

5、练习写段《假如我会飞》:展开想象,通过一段话把自己想飞到哪里,到那里看见什么或干什么写清楚。

26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27 悉尼歌剧院

28 迪斯尼乐园

29 一座铜像

*30 圣诞老人的故乡

15

6

智慧故事

1、认识生字34个,积累词语45个。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积累词语45个。

3、结合课文学习听写句子,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能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情感色彩。

4、体会智慧的重要性,懂得遇事要沉着冷静,善于思考。

5、练习写短文《聪明的……》:

挑选一个聪明人,通过一件事,把这个人聪明在哪里写出来。

31 饭钱

32 镇定的女主人

33巧取报酬

*34公仪休拒收礼物

35 会摇尾巴的狼

36 离奇钻石案

15

7

走近名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32个,积累词语39个。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结合课文理解字词的意思;学习用关联词写句、学写比喻句和听写句子等。

4、走近名家,阅读名家作品,

5、练习写短文《一件可笑的事》:

先用一两句话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然后按先后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可笑”在哪里。

37 雨后

38 葡萄是酸的

*39 但愿人长久

40 猫是老虎的先生

41 爬山虎的脚

42 金香木花

15

8

生活中的科学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38个,积累词语44个。学写笔画较少的字。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课文内容,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继续复习多音字,辨别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主动地积累词语;。

4、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

5、练习写短文《护蛋的故事》:

参加一次“护蛋”活动;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护蛋的准备、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尝试写出护蛋过程中的心情。

43 看月食

44 用冰点火

45 动物的休眠

46 红色的报春花

*47 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48 智烧敌舰

15

课程实施

1、注重学习习惯、问题意识培养和学法的指导。

教学中,除了继续巩固主动、独立识字,认真书写,专心倾听的习惯外,从本册起,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勤查字典了解字义,认真预习,集中注意默读,边默读边思考,勤于提问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的好习惯。同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应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圈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来提问;抓住看似矛盾的内容来提问。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课前的预习,怎样集中注意默读等。

2、从单元的整体出发制定各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应注意从“单元”这一整体的高度来统筹、合理地制定单元总课时中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在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学习链,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较好解决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缺之间的矛盾。

如,第三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相似,细细分析可以发现每篇教材有各自的特点:13《旅行家树》和16课《海底世界》是写景状物的文章,课文写法相似,均由问题引发,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一个事物;14《瀑布》写景小诗;15《天鹅的故事》、17《小狗杜克》写的是动物,但并非写动物生活习性,而是写了动物真实感人的故事; 18《走路的奥秘》是学生的习作,看似是写动物的,其实写的是学生观察蚂蚁走路的校园生活。

教学中,可以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顺序作如下调整:131614151718,由于13课与16课,15课与17课在内容叙述、结构安排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可以先上1316课、再上1517课,1418可以单独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13-16两篇写景文章教学中了解有关植物、海洋方面的知识不是我们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描写方法的学习、了解上; 15-17课两篇写动物的文章也不是学动物知识,应以了解讲述故事为基础,渗透复述课文的方法的训练,并从具体的语言学习中感受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3、精心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体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达方式,学习迁移运用而精心设计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语文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指向必须明确,应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最近发展区,紧扣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和体悟来精心设计。

《镇定的女主人》一课教学时,可以围绕文中“吩咐”一词,设计这样一个语言实践活动:女主人到底吩咐保姆干什么?默读课文的3——6小节,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学生要能讲清女主人吩咐的话,就必须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内容。在学生独立阅读抓住相关内容说了一段话后,教师可以引导:想想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哪些内容是必须要对保姆说的?从而使学生关注当时“情况紧急”不容女主人说一大堆话,同时根据“吩咐”一词的意思——命令他人去做某事,因此女主人不必向保姆解释为什么要拿牛奶。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既认真地去读文思考,又练习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了对“吩咐”一词的理解,领悟到说话必须符合当时的情况,从而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4、树立篇章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了解文章是怎样表达的。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内容,感受文章住址,吸收积累优秀的、典范的书面语言,还要十分关注引导学生感受、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承接、时间、地点、总分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选取材料,怎样运用语言文字的,从而初步学习和感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文章的最基本的表达的方法,为写作打好基础。如,学习《海底世界》一文时,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了总分的叙述方法一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学习《爱迪生孵小鸡》一文时,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孵小鸡”的过程写清楚的。

5、重视仿说、仿写,关注片段训练,要求凸现基础性。

“模仿”是少年儿童学习语言,接受社会实践,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必经桥梁。通过模仿,学生逐步将别人的的写作技巧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内部言语发展还较弱,不善于将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连贯地表达出来,“言之无序”“言之缺理”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通病。因此经常性让学生仿照课文中比较典型的段落形式(主要是总分、承接、并列)来写段,有助于指导学生把话写连贯、有条理。如学习《照片上的马活了》一文,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第3节,用“先……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再如,学习《一座铜像》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第1节介绍小于连调皮可爱的样子的写法,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一位同学的某个特点等。

在习作要求上应注重凸现基础性,既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完整,写清楚,写明白,注意句子前后连贯、有条理、合逻辑,为以后的篇章写作打基础。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日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作业评语)为主。

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阶段性考查一般按两单元课程内容设计题目。

考查或考试采用百分制、等第制等定量评价方式。

2、评价方式

书面语测试、口语测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

书面语测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

口语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日常性评价。

3、评价内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对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表达和交流的表现。

学生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

案例二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数学第十册

设计者

日期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课时

77课时左右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学校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学习任务是比较重的。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比其他学校毕业班的学生小1岁,少读一年小学;另一方面,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圆”、“百分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小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学习内容比较多。因此,知识点的落实到位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犹为重要,除此之外,还将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1、数与代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会看比例尺,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比是成正或反比例;

2、空间与图形:认识圆、扇形、圆柱、圆锥;理解对称概念,会判断对称图形;会正确解答圆的周长、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及其应用;

3、统计与概率: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会应用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会初步制作简单统计图;

4、实践活动:结合“生活数学”课题研究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灵活的计算,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主题/

活动安排

学习主题:本册相关内容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圆的认识

7课时左右

百分数

15课时左右

比例

12课时左右

圆柱、圆锥

11课时左右

简单的统计

7课时左右

整理与复习

25课时左右

实施对策:

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2、空间和图形: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教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来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6、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7、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得分加入文明储蓄卡中;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

案例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适用年级:八年级

总课时:75课时左右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目标:

1、积累并默写生字新词,能复述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名篇名段。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讨并说出对生活,对自然,对民俗,对社会的看法。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大胆创新、展示成果,交流心得。

4、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让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5、每周至少两次练笔(读书笔记,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11课时)

1、藤野先生(3课时)

2、我的母亲(3课时)

3、我的第一本书(1课时)

4、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

5、再塑生命(1课时)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2课时)

第二单元:(共12课时

6、雪(3课时)

7、雷电颂(2课时)

8、短文两篇(2课时)

9、海燕(2课时)

10.组歌(2课时)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2课时)

第三单元:(共10课时)

11、敬畏自然(3课时)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1课时)

13、旅鼠之谜(1课时)

14、大雁归来(1课时)

15、喂——出来(2课时)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2课时)

第四单元:(11课时)

16、云南的歌会(3课时)

17、端午的鸭蛋(2课时)

18、吆喝(2课时)

19、春酒(1课时)

20、俗世奇人(2课时)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2课时)

第五单元: (共14课时)

21与朱元思书(2课时)

22、五柳先生传(2课时)

23、马说(2课时)

24、送东阳马升序(3课时)

25、诗词曲五首(3课时)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2课时)

第六单元:(共14课时)

26、小石潭记(2课时)

27、岳阳楼记(3课时)

28、醉翁亭记(3课时)

29、满井游记(2课时)

30、诗五首(2课时)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2课时)

课程实施:

1  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

2  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4  开展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有方法可循。

5  每周至少两次练笔(读书笔记,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6  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7  文言文单元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对于经典名篇要熟读成诵。

8  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诗歌意境,让作出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案例四

《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八年级 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授课时间:36-40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一、课程目标:

《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八年级下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具体实例建构不等式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一般不等式并能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

第二章《分解因式》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能利用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进行分解因式。

第三章《分式》

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能表述出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第四章《相似图形》

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掌握概念,并能运用.

第六章《证明一》

学会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二、课程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其课程内容包括:

1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关系                  1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课时

不等式的解集              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            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课时

2第二章《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                  1课时

提公因式法                2课时

运用公式法                2课时

复习小结                  1课时

  3、第三章《分式》

分式                      2课时

分式的乘除法              1课时

  分式的加减法              2课时

  分式方程                  3课时

  复习小结                  2课时

4 第四章《相似图形》线段的比2

     黄金分割                1课时

     形状相同的图形          1课时

     相似多边形              1课时

     相似三角形              1课时     

    探索三角形相似形的条件   2课时

    测量旗杆的高度           1课时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课时

    复习小结               2课时

  5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1课时

    数据的收集               1课时

    频数与频率               2课时

    数据的波动               2课时

   复习小结                 1课时

  6、第六章《证明一》

你能肯定吗               1课时

     定义与命题              2课时

     为什么它们平行           1课时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1课时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1课时

     复习小结               1课时

三、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班班通系统,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外延伸:开展研究性课题

四、教学评价:

1、评价指标:

1)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

2)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

2、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

 2)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

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

案例五: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选编经典《弟子规》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外语学习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许多教师、学生、家长忽视了母语的学习,这对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必将有所影响。时代发展呼唤经典诵读,这也必将成为对教育的要求。

    最近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的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的关怀教育办学思想有比较深广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德育的层面上。我们倡导的五项关怀,即关怀自己,学会自立;关怀他人,学会体贴;关怀知识,学会学习;关怀自然,学会和谐;关怀社会,学会负责。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许多思想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关怀教育办学思想殊途同归。

    多年来,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书香校园文化相得益彰。我校致力于内涵发展,提倡师生读书,近年来启动向阳读书工程。学生中开展的古诗诵读小状元的评比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歌的积极性。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有力促进我校关怀教育办学思想和浓郁书香校园文化的特色的形成和深入。

    4、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爱学、会学、自主的学、合作的学。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培养学生实践、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写字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知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美的深刻内涵,掌握并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提高写字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欣赏水平。改变告状式的评价,推广互动式、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认真倾听、及时鼓励他人的习惯,形成自信、乐观的人格。

    3、教师发展目标:使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4、学校发展目标:营造读书积累的良好环境,利用诵读教学活动的优势,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三、课程内容

    背一背:以《弟子规》为主,辅以背诵名言谚语、歇后语、成语、对联、诗词佳句等。

    讲一讲:积累名人名言、成语等,以讲故事形式进行交流。

    读一读: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读本》,培养朗读能力。

    写一写:通过抄写巩固积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评一评:改变告状式的评价,推广互动式、鼓励性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

 四、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自主课时,每周安排一课时。

(二)开展培训与研究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搜集、提供信息资料。

3、组织经典文化与写字教研活动。

4、阶段性小结和经验交流。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上网浏览经典文化和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和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

1)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配合语文教师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采撷知识大比拼活动。

2)经常为学生读书,让他们在听书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3)在六一、元旦等重大活动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

 六、课程评价

(一)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

(二)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三)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如何撰写课程纲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