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必做答案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必做答案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护理教育学必做作业集参考答案(2010一、名词解释
年)
第一章护理教学导论
1.广义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领域中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二、简答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1)受教育者,理解:①人是需要教育的,也是完全可以接受教育的。②人从什么时间开始教育。儿童在1岁以前由于大脑及思维的发展尚未超出动物的水平,时的教育实际上更多是一种模仿,或者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③从人的生命历程上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变化的。2教育者,从广义教育角度讲,凡是有意图向他人施教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一般教师就是教育者,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一些行为举止和态度也会对教师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教师的某些教学意识和方法。由于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常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所发挥的作用,称为主导作用。3)教育中介,包括①教育内容;②教育方法、手段;③教育组织形式;④人文环境。
2.护理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1)护理学是护理教育学生长的土壤或者说母体,两者是母科学与子科学的关系;2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构成护理教学的基本内容;3现在的或未来的护理专业人员是护理教育的基本对象;4护理学的发展为护理教育学的发展营造新的契机和提出更高要求。
3.教育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1)教育学关注教育活动中一般的、共同的规律,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护理教育学是以护理教育现象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示护理领域中教育的特殊规律。3)教育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研究护理领域中特殊教育活动以及寻求其规律时,必须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护理学的学科特点,根据卫生保健事业现代化建设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探索护理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课程实施方案与评价手段以及课程管理与改革中的特殊规律与原则。

1

4.护理教育的教学任务:1)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教学。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只有具备宽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才能有一个较好的个人专业发展基础。2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研究紧密结合。护理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现代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科的最新成就和进展,引导学生接近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校教育内容始终与学科发展和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使护理教育面向未来,就必须重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交流和竞争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4注重学生专业精神的教育。
5.护理教育的研究任务:1)护理院校教师直接参与重大护理研究项目和课题,积极发挥高校在科研工作中的优势,促进护理研究成为推动护理工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并应及时将研究结果与高校教育内容相结合。2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护理教育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护理教育实践,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不断完善护理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绩效。3指导护理学生投身于校园中的各类科研创新项目。护理教师能热情的支持与帮助,能给学生增加参与竞争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4通过教师参与科研过程的经历影响和启发护理学生的科研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护理科研的兴趣。三、讨论题(参考答案)
1.护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体现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1)交叉学科,护理教育学是由于护理学与教育学关系的确认而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2)应用学科,第一,在护理教育学起步阶段,它以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成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特点,通过此应用过程在指导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各类教育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护理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教育实践的品质。第二,在护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阶段,其应用性又体现在两个过程:①应用护理教育研究结果指导护理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护理教育过程;②将护理教育的实践经验向其他相关学科推广和应用。
2.你如何展望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请对下列方向谈个人的认识和拓展)
1)拓宽教育途径,加强国际交流。新世纪,社会的前进步伐在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从目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如何把握好目前护理教育良好的发展机遇,发挥国内现有的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和经验,是现代护理教育的时代抉择。

2

2)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高等护理教育的灵魂。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的社会活动,必须以培养满足21世纪新型卫生保健体制需要和社会公众健康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为根本目标。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应结合教育科研成果,重视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科研理论,修订并完善中国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而在于适时教育、终身教育。
3)调整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色。课程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课程框架受护理程序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影响较大,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根据护理理论和对社会需求的认识来构建课程体系,护理专业特征不明显。我国高等护理课程的设置必须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情感的内化,改变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传统护理教育观念,增加社会、人文知识和专业思想方面的新课程,并针对高级护理人才教学、科研、管理的职业定位,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以适应护理实践范围的扩大和护理人员功能多样化的需求。此外还应强调的是,护理是实践性学科,要改变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重视发展学生的临床能力,探索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合理衔接的方法。
4)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效果。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护士角色和功能日益多元化,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必须塑造护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学科的发展。教育者应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学习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兴趣,鼓励学生通过数据库和多媒体直接接受信息和学习,高学生的知识内化程度和学习能力。从应用的角度,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可考虑采用综合考评的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如根据护理学理论考试、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文献综述、护理活动设计、护理讲课等进行综合考查,以能更好地体现护理本科生培育目标和整体素质。3.你认为护士学习护理教育学的现实意义
1)认识护理教育的客观规律,指导护理教育实践:护理教育学是护理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与科学抽象,是对护理教育实践的深刻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而能指导护理教育实践。众所周知,任何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都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护理教育实践也不例外,随着护理教育实践的发展,护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愈来愈重要。重视和加强护理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当代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培养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实际技能:
护理教育工作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要把学生培养成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

3

知识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能的护理工作者,关键在教师。学习护理教育学,可以帮助护理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运用教育的科学原理,规范护理教育实践的一切行为,掌握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的教学技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护理教育过程真正成为科学的过程。
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重要的工作内容。学习护理教育学,可帮助护理人员选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身心状态的患者实施针对性强、耗时少、效果佳的健康教育,满足人们在疾病状态下的认识需求,进而调动他们参加对自身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效果。3)打好从事研究性、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学习护理教育学理论,还将使我们逐步学会对护理教育领域中各种矛盾现象作用正确的解释与科学分析,学会把护理教育的实际经验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进一步发展、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教育学,从事创造性护理研究活动作好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2.学习理论:是对学习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条件和规律的系统阐述,其根本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
3.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组成。二、简答题
1.主要学习理论的观点: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在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个体头脑中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变;3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观察学习,强调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进行的;4建构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2.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四大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探索者,知识传授者的作用是要创造一种使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2强调直觉思维。知识传授者在学习者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想象,止过早语言化。3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习者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使他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基础
4

们有一种寻求才能的内驱力。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在于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4调信息提取。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有利于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3.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学习者表现出一种在新学习的内容上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结果是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②学习内容本身能够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具有某种潜在意义,而且这种“联系”应该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的联系是在某种合理的和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或靠机械背诵的。只要符合了这两个条件,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就应该尽可能进行意义学习。
4.学习动机的作用:1)学习动机对于学习过程的作用有三种:①启动作用,使学习行为从无到有。学生有了学习需要,无论是源于认知内驱力,还是自我提高内驱力,或是附属内驱力,都会努力进入学习准备状态,集中身心能量来启动相应的学习行为。②维持作用,学习动机能使已有的学习行为朝着既定目标持续进行。③监控作用。指学习动机能使学习行为处于意识控制下,并进行必要的监察和调控。2对学习效果的作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第一,学习任务比较容易时,学习效果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第二,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效率反而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下降;第三,学习任务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加会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5.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1)认知阶段。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他人示范的动作模式,或自己按照操作说明的要求,试图对所学技能的任务、性质、要点进行分析、了解和领会。认知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动作技能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动作技能越复杂,其认知阶段就越长。2联系形成阶段。联系形成阶段是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从认知方面转向动作技能方面,最后形成连贯的动作系统。在此阶段,重点是使客体刺激与动作反应形成适当联系,为此要排除过去经验中习惯的干扰以及局部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3自动化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完整的自动化动作系统,成为有机整体固定下来,整套动作序列依照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三、讨论题(参考答案)
1.护理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

1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念来理解教育,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中间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对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等学习和教学中现象和实质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教育心理学解释了人类获得知识的类型及其特点,初步揭示了学生在各学科领域不同能力的实质。护理教育中要想快速把学生培养成为护理领域中的专家,键问题不是告诉她们多少知识、多少技能,而是缩短其头脑中知识结构、技能操作与专家知识结构、技能操作的差距。知识学习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单个学习的组合,除了关注学习的外在行为变化外,还应关注个体在学习中内在认知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的社会文化属性。2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教育心理学已经归纳了很多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比如,知识在头脑中的编码质量,直接影响个体对该知识的提取;学会如何学习的内在认知机制关键在于元认知、自我调节、反思能力的形成;这些规律的揭示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同时,教育心理学还提出了很多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研究认为,几乎不存在通用于各领域的一般教学理论,更多地是适合于某一类知识、某些学生、某个情景的特殊的教学理论。比如:对于简单、低级的学习,可以采用行为主义观中的强化和惩罚手段;对于高级的、复杂的学习,可以采用学习认知观中一些促进理解、编码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对于具有较强社会性质的学习,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认知师徒法、合作学习和教学对话等比较合适。3)护理教育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符合与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2.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真诚相信的传递,人本主义认为,学生尤其受老师和家长无意识或有意识流露出来的态度的影响,如果老师真诚流露出的是“信任和相信”,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会被激发,不在当时也会对其以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2)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关键在于问题情境必须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且力所能及。它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而好奇是人类的本能。
3)及时提供反馈,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提供反馈能明显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4)培养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充满自信,倾向于选择挑战性任务,敢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困难,不焦虑不害怕。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缺乏自信,回避挑战性任务和困难,且常焦虑甚至恐惧。
5)恰当进行奖惩,恰当的表扬、奖励或批评都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当然,奖励的效果一般优于惩罚。进行奖励和惩罚时,应考虑:①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不能滥用,必须客观而公

6

正;②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后进生,更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其点滴进步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内向的学生对批评更敏感,外向的学生对表扬更敏感;成绩差的学生对表扬反应更积极,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要更严格。
3.影响有效护理操作练习的因素:(结合自己工作对其中内容提出思考和建议)
1)成熟与经验。研究表明,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掌握简单操作技能的能力随着年龄及经验增长而提高;而复杂操作技能训练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2)确定学习的目标。确定练习的目标有三方面的意义:使练习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巨大的热情;使人对练习的结果产生积极的期待;为检查和校正练习的结果提供依据;
3)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当一种技能容易分解为个别、局部的动作时,采用分解练习法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技能较简单的,采用整体练习效果好;技能非常复杂时,则用分解练习的效果好;在技能形成前期,适宜采用分解练习法;随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应更多地采用整体练习法;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集中练习。一般来说,分散练习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
5)练习要有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反馈信息对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获取反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活动本身结果的反馈;二是指导者告知练习结果。反馈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及时反馈最好。
6)技能的相互影响。影响动作技能迁移的因素有:一是增大训练及工作情境的相似性;二是提供给练习者更多作业、技能观念的实例;三是练习者的态度,确认获得的新技能可以应用在工作环境中。
第三章护理教育的目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体要求。是由国家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2.培养目标: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分别设定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是总体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合作完成的目标,包括课程教育目标和单元教育目标。
4.技能目标:指学生在学习职业技术时所要达到的行为性目标,它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实
7

际环境中的训练达成。二、简答题
1.简述护理教育目标的特征:1)预设性,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人们就已经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对象设计好了规格和质量,并预想到了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2)观念性,教育目标是主观意愿,属于精神和意识的范畴(3超前性,教育的结果是受教育者素质的一种未来存在,因而教育目标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设定应该基于受教育者目前已具备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度超前于其发展现状。4可能性,育目标毕竟只是对教育结果的一种想象和设定,它还没有成为现实,所以只能说它具有可能性。
2.简述教育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和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2)控制功能。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育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可以凝聚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力量,使之为达成目标而努力。3中介功能。教育目标的中介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准则的联结纽带。4测量功能。教育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育结果,同样是检查、评价教育成效的尺度和标准。3.教学目标的特征:1)具有行为性特征。教学目标的表述是以学生的行为变化为依据。2)具有层次性特征。由于学生的行为变化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到高层的认识规律的。3)具有直观性和可测性特征。
4.布鲁姆的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分类结构: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主要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功用等。2)定势。包括心理定势(知道技能动作的程序、步骤和条件)、生理定势(在感官、姿势上做好准备)和情绪定势(在态度和情意上做好准备)3)指导下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即在指导下完成技能动作,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4)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水平完成动作。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涉及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但动作模式并不复杂。5.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步骤;1)分析和判断上层目标的类别与层次。首先应该将上层目标中的认知、技能和情感三大类目标区别开来。2)研究教学内容。一般而言,上层目标比较宏观笼统,抽象性较高。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提供的教学内容中,学科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个知识点在教学中占据的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根据上层目标的要求,编制下层教学目标。3)描述教学目标。4)复查目标编制是否符合原则。包括复查目标是否相关一致、有没有疏漏,是否全面包容和互不交叉。6.护理教学目标编制的基本原则:1)系统整体原则。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终端目标,

8

也是目标体系的整体性要求,是所有课程共同承担的教育和教学任务。2)全面包容原则。在目标编制时,教学目标须包括本学科中全部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点,同时上层目标要全面覆盖下层目标;下层目标的内容之和,要等于或相当于上层目标,即不能遗漏,也不应超纲。3)可行可测原则。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能力水平、教师的经验能力、教学资源的可利用度以及教学时间的多少为依据(4)与非目标教学结合原则。教师的情感情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格态度的非目标教学作用,在我们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7.建立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意义:1)首先分类可以使目标更明确、具体,只要教师和学生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他们就会更深入地思考应该做什么及应该如何做,并自觉地把要做的和要达到的联系起来。2分类可以使目标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从任何角度介入教学的人员(包括教材编写人员、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只要熟悉了这种规定性,他们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更广泛和更有意义的交流。3适当的目标分类可以使检测较易进行,且结论比较准确,这样既可以鉴定教学成绩,还可以通过反馈更有目的性地改造教学工作本身。三、讨论题
1.试分析教育目标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程度可分为哪些类型,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1)教育目的。又称为教育总目标,它是对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体要求。2学校(专业)教育目标。又称为培养目标,它是教育目的在某个教育机构的具体化。3课程教育目标。这种目标体现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之中,它具体规定了教什么内容、用多少时间,并规定总目标和分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
4)单元教育目标。是以单元作为教学基本单位而设定的教育目标,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基点。这四类目标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目标链,形成了一个目标金字塔:底座是具体性最突出的单元教育目标,越往上去,目标的概括性、抽象性越强。无数个塔底目标,环环相扣,组成一个层级,进而由低一层向高一层递进,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2.讨论我国学者对认知教学目标的分类,并且编制认知领域各分层教学目标一条。答:1)记忆性目标。“记忆”指的是大脑对知识的储存和回忆。其行为标志是学习者能对所学知识达到持久的记忆,必要时能够重现。记忆性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说出、划出、画出、指出、列举、背诵、复述、默写等。举例:复述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步骤。
2)理解性目标。“理解”指的是对事物的属性、联系、本质及其规律原理的认识。其行为标志是学习者能否解释所学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否揭示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及

9

其与相关事物的联系;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知识时有所压缩或扩展;能否就学习材料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否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所学事物进行归类或分类;能否将新知识融入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理解性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解释、概述、详述、简述、说明、分类、比较、判断、提出(问题)、阐释等。举例:简述热力消毒灭菌的灭菌效果和适用范围。
3)运用性目标。“运用”指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整合后,对学习的材料能进行深层次地认识和评价,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其行为标志是将学过的事例、术语、念、方法、原则、规律等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运用性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有:应用、运用、评价、讨论、归纳、制定、完成等。举例:运用平衡膳食理论和方法评价某人群营养状况。
第四章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指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就,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序的学习和经验。广义课程定义从学科的教学内容扩展到学校指导之下提供给学生的全部经验,它是学科教学与学生活动的集合体。
2.学科课程,或称分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科学中选取一定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
3.课程计划,即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的培养要求来制定的,它必须反映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体现专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4.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规范一门教学科目的指导性文件,是联系课程计划和课程教学的中间桥梁,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5.学年制,又称学年学时制,是高等学校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年限,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6.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修满所规定的最低学分数作为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二、简答题
1.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需求。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
10

因素;2课程内容是从人类积累的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3学生身心的发展,课程是要学生能掌握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所以就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
2.隐性课程的类型:①物质性隐性课程。如学校建筑及其结构和内涵、校园人造自然环境及其结构和内涵、校园生活水平及其结构和内涵等。②制度性隐性课程。如人际关系准则,包括教师、学生、职工、领导相互之间的关系准则,学术交往、朋友交往、恋爱交往等准则等。③心理性隐性课程。如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3.编制护理课程计划时应注意方面:①认真分析学校教育目标,充分考虑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课程的要求;②认真研判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与课程类别和内容之间关系;③必须考虑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课程计划的基础条件;④关注国内外护理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作为课程调整的依据;⑤科学有序地安排课程顺序、开设时段,规定教学内容、范围和时间。
4.制定护理课程标准时应注意方面:①根据课程计划要求明确某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教学重点难点应属于护理工作范畴;②要保证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严格实现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内容,及时将学科发展结果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注意前置、后续课程中的连续性;③分析学生需求,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和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使学科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匹配;④注重反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要求,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并尽可能清楚地表明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使护理实践教学规范化、科学化;⑤选择课程评价方法应与培养目标一致。三、讨论题
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与关系:
1)区别: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在课程指南或学校计划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换而言之,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显性课程是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显性课程具有直接的目的性,这就是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
2)联系:①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伴而生,学校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获得学习经验的时候学习者又得到了一些潜意识的产物。②隐性课程对显性课

11

程的教育效力的影响却不一定是积极的。有时它反而会将显性课程的教育效力抵消,使得有计划安排的正式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③有意识地规划隐性课程,使之成为促进课程正常发挥教育影响的一股力量,这是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关心的问题。2.比较学年制与学分制的优缺点:
1)学年制是高等学校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年限,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纯粹的学年制存在着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过程一刀切,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对于不同情况,不同智力的学生不能因材施教的弊端。但是,学年制也有一些长处,比如培养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作保证、其先行课后续课层次分明以及对教学的衡量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尺度等等。
2)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修满所规定的最低学分数作为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优势:①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各类型的人才。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实行学分制后,广大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仪器设备等资源开设一些本专业外的特长课,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五章护理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下,通过教和学的双边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2.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学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共同活动的全过程,是促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技能、完善职业素质、培养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
3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在总结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提高而制定出来的指导教学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
4.护理教学原则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护理教学的目的和规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教学经验,吸收国外先进的护理教学理论和总结我国护理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符合护理教学实践的原则体系
12

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6.教案:是备课笔记、授课计划的简称,是以授课单元为单位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二、简答题
1.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1)护理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护理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学生学习护理知识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这样可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了对护理知识掌握的过程。2护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护理知识的过程:护理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引导进行的。教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实质是引导转化,把前辈积累起来的护理知识转化到学生个体认识中去。3)护理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护理教学过程不应是单纯知识的灌输,还应该包括护士职业人格、职业个性、职业品质的塑造。
2.护理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2)启动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实践阶段——学生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教学内容的过程;4)评价阶段——对护理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定
3制定护理教学原则的依据:护理教学原则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依据护理教学实践经验、按照护理教学目的并遵循护理教学规律提出来的。1护理教学原则是护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护理教学原则是护理教学规律的反映;3护理教学原则受护理教学目标的制约。
4.护理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2)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7)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8直观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9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10)巩固性与质效统一的原则。
5.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常见的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的方式:提供直观的感性教材;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培养

13

观察力;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经验;唤起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经验;复习学过的基础知识,进新旧知识连接,引发联想,产生新的表象。
7.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技巧:丰富和利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所必须的感性材料、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丰富清晰的表象;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教学内容,并进行比较;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安排问题的难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安排,促进知识的保持和迁移;设计使用符号标志,使教学内容结构层次分明。8.教案书写的程序:确定教学的章节、目录;制定明确、具体、可检测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确定上课类型;选定教学方法;准备教具。三、问答题
1.列举3~4条护理教学原则,并指出其应用要求。
答:(一)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应用要求: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②结合护理学科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④研究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二)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同步;②注重各门课程和各种教学活动的整体化效应;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必备的能力结构。(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以理论为主导,结合实际进行教学;②通过实践性教学,强化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③根据学生特点,确定理论联系实际的量与度。(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②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③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注意护理知识的规律性;②注意教学方法;③根据护理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学阶段和教学对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教学内容应反映护理学和相关学科的新成果;②结合教学进行科研方法、态度和伦理道德的教育;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指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③注重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八)直观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直观手段;②遵循人类的感知规律;③直观手段的运用与教师语言讲解相结合。(九)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应用要求是:①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

14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解决难点;③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十)巩固性与质效统一的原则:应用要求是:①确保教学质量;②努力提高教学效率;③追求教学质效的统一。
第六章护理教学方法与媒体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
2.讲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是指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
3.小组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题目,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相互分享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4.演示法:是指通过教师对某一实验程序或操作技能的示范,配合适当的讲解、实物展示或一些直观教具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5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PBL通过问题引导和自学,使参与者既可依赖小组的互相帮助,又能发挥独立思维的学习过程。
6.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启发及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和情境想象,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及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
7.情境教学法:又称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设置真实具体的模拟场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技能及各种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8教学媒体:是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从本质上看,教与学过程是一种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储存与传递教学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作为教学媒体。二、简答题
1.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特征;教师的自身风格;教学资源和条件情况。
2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方法目的上的改革趋势,表现为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
15

合能力方向发展;在教学方法指导思想上的改革趋势,表现为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发展;在教学方法结构上的改革趋势,表现为由只注重理论讲授到同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媒体的改革趋势,表现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
3.讲授法的教学步骤:准备阶段(制订明确而具体的课堂目标、了解学生、拟定和准备教学内容、制定一份详尽的授课计划)、讲授阶段(导课、授课和结课)和反思阶段。4提问的应用技巧:常见的有①根据教学需要在关键处设置问题;②问题的难度适中,使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努力回答出来;③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④一般可以先提问中等水平的学生,同时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待中等生回答后再请优等生补充,切忌先点人后提问或专门提问优等生;⑤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发问顺序上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等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如何完整地回答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提问后的“第一等待”和“第二等待”;⑦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准确时,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点拨学生,例如通过分解难点、变换角度、适当提示等来化难为易。
5.讨论法的教学步骤:确定讨论目标、选择讨论内容、明确讨论题目、指导分组、组织实施讨论、概括总结、效果评价。
6讨论课时的引导技巧:①对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些有意义或需要澄清的问题做简单的笔记;②把讨论的主题或问题写在黑板上,以随时提醒学生讨论集中于主题;③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控制讨论的进程;④如果发现讨论离题了,应该及时制止;⑤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当有精彩独到的观点时应表示鼓励;⑥避免讨论恶化为激烈的争论;⑦如果学生注意力有些涣散,讨论变得沉闷时,可以引导换一个话题进行讨论;⑧讨论期间最好有1-2次短暂的休息,让学生有喘息的机会和思考问题的时间。
7.演示法的教学步骤:提出主题,引起学生兴趣;说明目标;进行演示;练习强化。8演示过程中的应用技巧:演示重要的操作技能前可以先将整个技能的基本步骤按先后顺序写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教师示范时,动作不能过快,每一个小动作都必须完整正确;教师应一边示范,一边口头解释;采用录像示范时,应先以平常的速度将全部内容放映一遍,使学生先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然后再以慢镜头展示每一个动作或配合教师示范;示范时,教师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合的位置示范。
9PBL教学的常用的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问题;分组分工;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归纳讲评。10PBL教学的优缺点:

16

优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有利于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养成问题探究的学习习惯。
缺点:对问题情境和问题的设计困难、对老师要求高、无县城教材,学生获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特点不同、教学资源和经费要求高、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困难。
11PBL教学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帮助者和向导;以自主、合作学习为知识获得途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学习形式;以问题为组织学习的纲领、激发兴趣的刺激物、培养能力的载体;以培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
12.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指导并帮助参与者分析个案,提出问题;应保证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小组进程中来;提供引导,保持学习过程的活跃;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掌控小组人员互动关系;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以自我为主导的学习者。
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主动获取知识并自我建构;体现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群体意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13.教学媒体根据表现教学内容的需要的分类: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如印刷品、图片、黑板等)听觉媒体(如口头语言、录音机、广播等)视听觉媒体(如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这种分类方法从教学内容出发,清楚地表明了教学媒体的信息表现能力与特点。根据这一分类的结果,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媒体来展示教学内容。
14.教学媒体的六大特征:①传播性: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的信息传送到一定的距离,使信息在扩大了的范围内得以展现;②工具性:教学媒体是人们获得和传递信息的工具;③表现性: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④重复性:教学媒体可以将教学信息记录和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多次被使用;⑤可控性:教学媒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使用者自由操纵控制或者组织;⑥普遍适用性:教学媒体适用于各个年龄层、各个专业的多种教育。
15.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助于真实、直观地再现知识的重点或难点;缩短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授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便于使用与保存。缺点: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散学生注意力、师生对课件的依赖性过强、多媒体课件缺乏统一标准、对教师和学校设施要求高。
16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①运用多媒体教学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应努力深入研究电教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②使用现代教育媒体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做到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③要充分利用

17

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④正确把握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时机。原则是要少而精,不搞花架子。
17.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依据: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依据媒体特征、依据教学对象、依据教学媒体使用的环境与实际效果、依据教学媒体的使用成本。三、讨论题
1.请结合个人体会,谈谈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环节以保证讲授的效果?答:结合自己的体会,以下内容可参考。
1)讲授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掌握尽可能多的材料,及时补充新进展和新成果,将授课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
2)导课的应用技巧:导课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方式如下①直入主题式;②温故式;③故事式;④提问式;⑤演练式;⑥即兴式。
3)教学语言的应用技巧:讲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使用,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和非语言表达的技巧。
4)建立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穿插问答或讨论,以便了解学生是否听懂,进而调整或修正其教学进程。还可配合教材适时适量地使用教学媒体与教具。5)合理应用提问的应用技巧
6结课的应用技巧: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常用的包括①自然式结课,②设置悬念式结课;③提问式结课;④总结式结课;⑤发散式结课。
2.结合护理教学实际,谈谈小组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保证效果的措施。答:小组讨论法存在的问题:1)教学条件的限制: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对于所讨论的问题,事先若没有充分的准备,或未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往往只能对问题泛泛而谈或流于形式。另外,教室过于拥挤、学生人数过多或者座位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使讨论没法有效地进行;(2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可能会费时劳神,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3教学管理的限制:讨论教学法需要指导教师具有多方面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技能,包括讨论题目的选择、讨论过程的调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4讨论分寸的限制:相互讨论或彼此辩论,固然可集思广益,但若不注意民主风范,意气用事,往往各执己见,造成相互敌对的状态。应用技巧:1)制订讨论计划前先评估学生的讨论能力;2)讨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3讨论课的引导技巧:①对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些有意义或需要澄清的问题做简单的笔记;②把讨论的主题或问题写在黑板上;③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控制讨论的进程;④如果发现讨论离题了,应该及时制止;⑤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当有精彩独到的观点时应表示鼓励;⑥避免

18

讨论恶化为激烈的争论;⑦如果学生注意力有些涣散,讨论变得沉闷时,可以引导换一个话题进行讨论;⑧讨论期间最好有1-2次短暂的休息,让学生有喘息的机会和思考问题的时间。4)小组综合报告时的技巧:①若其他小组对该组的内容提出质疑时,需由该组的报告人或组内其他同学答复或补充说明;②要及时打断过于冗长的学生总结发言;③每组除口头报告外,一般要求要向教师提交书面报告;④在综合报告进行期间,教师可根据各组报告的内容及技巧等方面的表现,做出成绩的初步评定。5教师概括总结时的技巧:概括总结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对学生讨论内容加以归纳和评价;②补充教师对论题的基本观点,即带有结论性的意见;③对本次讨论课的评价,肯定和表扬优点,指出有待于改进的地方。3.请列出3种护理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局限性。答: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
1)讲授法:单向式教学,容易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无法考虑学生差异;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2)小组讨论法:①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所讨论的问题,事先若没有充分的准备往往只能对问题泛泛而谈或流于形式。另外,教室过于拥挤、学生人数过多或者座位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使讨论没法有效地进行;②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很可能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③讨论教学法需要指导教师具有多方面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技能;④相互讨论或彼此辩论,若不注意民主风范,意气用事,往往各执己见,造成相互敌对的状态。3)演示法:①演示法常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费用等;②较难把控学生的注意力;③受教学内容和教室环境的影响较大,演示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一般说来,演示法主要适用于技能性内容的教学。另外,教室环境也会影响演示法的实施,如果教室环境过于嘈杂或拥挤,学生听不到演示的说明或看不见演示的全过程,就可能会使演示流于形式;④对教师要求高。
4.请介绍演示法的概念,并结合护理教学实际谈谈演示法的作用及保证效果的措施。答:演示法是指通过教师对某一实验程序或操作技能的示范,配合适当的讲解、实物展示或一些直观教具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和掌握各种护理实验、操作技能以及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则等。
演示法的优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结合护理实际)
演示法的应用技巧: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教具展现要适时;3)演示过程中的应用技巧:①演示重要的操作技能前可以先将整个技能的基本步骤按先后顺序写在黑板上或用

19

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②教师示范时,每一个小动作都必须完整正确;③教师应一边示范,一边口头解释;④采用录像示范时,应先以平常的速度将全部内容放映一遍,使学生先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然后再以慢镜头展示每一个动作或配合教师示范;⑤教师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合的示范方式。4)练习强化过程的应用技巧:在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演示、复习等阶段检查学生是否明确了演示的内容;学生模仿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模仿练习到一定阶段时,教师最好能实施评价,如发现错误及时指出纠正。
第七章临床护理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临床护理教学: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2.临床护理教学环境:是指组成临床教学的场所与人员,是影响临床教与学的各种因素,由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部分组成。依据发生场所的不同,临床护理教学环境可分为医院临床教学环境、社区临床教学环境和其他临床教学环境。
3.带教制:是指一名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固定跟随一位护理人员实习的教学形式,是一种个体化的教学-学习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带教教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促进其专业角色的形成,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一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4实习生导师制:就是在实习期间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全面负责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业务学习进行指导,它既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
5.反思日记法:是学生在临床见习或实习期间,每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观察到的事物、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以日记方式记录下来,每周交给临床护理教师,教师阅读学生的反思日记写评语,在下一周发还给学生。
6.经验学习法:经验学习是指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不仅仅包括经历事件,还包括一系列进一步的反思过程。主要包括回到经验、专心感受和重新评价三个步骤。
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二、简答题
20

1.临床护理教学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行为导向性原则、教学形式直观性原则、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原则。
2.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教学组织的机动性、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可根据自己理解扩展)3.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
1)临床实践者;2)教育者:临床护理教师作为教育者指导教学的角色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授课和传递信息,而进一步延伸到包括评估者与计划者、组织者与管理者、咨询者与指导者、支持者与协调者、激励者与榜样者以及研究者与改革者等在内的许多角色。4.临床护理教师的条件:1)个性特征;2)职业态度与专业素质;3)知识和能力结构;4)教学意识与临床教学技能。(可根据自己理解扩展)5.带教制的主要优缺点:
1)优点:①可以协助学生发展临床及专业的本领,当操作中发生一些小错误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及反馈。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定的护理科研工作,培养其科研和创新能力;②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有助于增进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身价值。
2)缺点:①带教制给临床护理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包括责任重大教师常需要额外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等;②临床护理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常不能满足带教制的要求;③给参与临床带教的护理院校教师们带来难题,因为学校的护理教师通常不直接参与日常临床护理实践,可能得不到病人很好的配合,同时也很难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6.简述导师制的主要优缺点。
1)优点:导师制使学生有了归属感、踏实感;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师的素质。
2)缺点:导师制带教模式实施时间较短,导师的职责与考核尚不明确,有些导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主动沟通意识。因此,在今后的带教过程中,尚需不断完善带教环节,明确导师职责,制订导师考核细则,为学生与导师沟通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带教质量。7.临床查房的基本步骤:
1)查房前准备:查房前应制定详细计划,明确查房的目的和程序。教师主要负责预选病例(以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病种为主),与被选病人沟通好,请其配合查房,并提前通知学生。所有参加的学生均应提前熟悉病人病情,全面掌握近期演变情况,参阅教科书和必要的文献资料,带着问题参加查房;2)查房过程:查房时向参加教学查房的教师和学生发放

21

病例摘要,由学生床边汇报。随后主查者通过询问病人、必要的体格检查、查看护理病历等,评估学生采集的资料是否可靠、真实。主查者运用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展开讨论,促进理论深化及技能提高;3)分析与讨论:这是教学查房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由查房教师组织大家讨论护理问题,或对疑难、复杂的操作或新业务、新技术进行讲解和示范;4)归纳总结:教师应归纳总结学习内容与收获,必要时辅以讲解新进展,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加深理解。
8.经验讨论法的基本过程:先是师生共同精心选择某个经历过的护理实践活动作为主题,然后由当事人回顾自己对这一经验的反应,再在小组中分析、区分和讨论,并阐明这一经验,最后考虑这一经验对将来的护理实践所产生的意义。三、讨论题
1.请结合你的个人体会,谈谈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并提出有效措施预防与应对措施。
答:1)临床护理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临床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环境,由于不熟悉操作过程、不明确物品的陈列、对工作本身和学习目标感到紧张、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各项技能操作、担心实习单位人员是否欢迎、不知如何与带教老师相处、缺乏与病人的交流技巧、理想的教学环境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等因素的存在,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生理上出现出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而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影响临床学习。(可根据个人理解展开)
2帮助学生预防及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①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计划,做好实习前动员工作可减轻学生刚进入临床时的心理压力;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根据学习需要安排学生的临床学习;③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中,临床护理教师应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尽快消除不良情绪,以积极稳定的心态渡过实习阶段。临床护理教师应明确实习目的,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实习对象和实习要求确立实习目标,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环境,以预防及减少环境因素对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感。在充分评估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尽快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鼓励她们大胆实践,并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在工作安排上体现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慢而快等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意识培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实习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开放性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鼓励学生讨论在实习中的心理压力,指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并对她们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可根据个人理解展开)

22

2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学生是劳动力;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已经很强;学生对实习计划没有参与权;不需要重视学生的建议;不提倡鼓励式教育;不注意批评教育及处罚的方式方法。难点:临床情景应激性强、需要征求病人的同意、很难回答病人的询问、很难找到价值标准不同意甚至冲突时的解决方法、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存在冲突、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以上仅供参考,可根据个人理解和实际情况表述)
第八章继续护理教育(自学章节)
一、名词解释:
1.继续教育: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经常地进行扩展知识、提高技能的教育。
2.继续护理教育: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教育。
3.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继岗前培训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二、简答题
1.继续护理教育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的原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改革创新,讲求实效的原则。
2.继续护理教育内容的“四新”和“三性”“四新”是指一切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都是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内容。“三性”是指继续护理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将所学的基础性、典型性和先进性的继续教育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实际中的多样、复杂、综合和多变的病情中。3.我国继续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继续护理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继续护理教育领导、组织和管理;完善继续护理教育评估体系,确保继续护理教育质量;继续护理教育内容的多层次和丰富化;继续护理教育的现代化—远程教育;继续护理教育的国际化。
一、名词解释:
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前,为了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更适合教育对象的自身条件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而进行的评价。

23
第九章护理教育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活动结果进行的评价。4.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中,评价标准是固定的,在评价时,只要将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既定的标准进行对照,判定评价对象达成目标或标准的程度,从而作出判断。
5.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为确定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而进行的评价。相对评价的标准是根据团体的整体状况来确定的,通常是团体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二、简答题
1.护理教育评价的功能有:1)鉴定功能;2)导向功能;3)诊断功能;4)激励功能2.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1)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3)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3.教师评价的常见方法:①测验法,又可分为笔试、口试和操作考核。笔试法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内容的考核,口试方法适用于对学生沟通能力以及一些应急能力的考查,操作考核适用于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定。②观察与调查法,对学生情感、学习态度、道德水平的发展情况,一般可以采用观察和调查法。③表现性评价法,是对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时采取的一系列尝试行为所进行的评价。
4.主观性试题的主要优点:①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可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②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③可以看出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比客观题只凭最后的对错给分更为合理、公正;④命题时省时。
主观性试题的主要缺点:①主观性试题需要的答题时间长,因而,试题量不能太多,考查的覆盖面小;②主观性试题的评阅易受评阅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评分客观性低,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③主观性试题的评阅需要专业教师仔细阅读答案,酌情评判,因而费时费力。5.客观题的主要优点:①评卷客观、准确、迅速;②不一定需要专业老师评阅,可以用计算机评阅,节省人力;③题量大,覆盖面广,有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
客观题的主要缺点:①编制复杂;②答案可以猜测;③难以考核学生的完整推理能力、表达能力等。
6.选择题编制原则:①题干是一个问题或一份简短病历,措辞准确;②重复性短语应包含在题干中,而不应在每一选择项中重复出现;③否定性的题干不宜过多;④选项在4个以上,选项越少,学生猜对的可能性越大;⑤选择项在语法上应该与题干一致;⑥选择项可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排列,或者随机排列,正确答案在答卷上的位置不固定,以大致相等的频率出现;⑦干扰答案应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关,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合理;⑧一些特殊的被

24

选答案,如“都没有”“上述全对”等不宜过多使用。
7.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护理教学目标、护理教学态度、护理教学内容、护理教学方法、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学效果。三、论述题
1.陈述护理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答:教育评价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是:
首先,教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过程。这种价值的判断过程受评价者个体价值观的影响。评价与价值是分不开的,要给教育活动评定价值,首先要明确教育价值的内涵。育价值包含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各不相同,不同的团体、不同的个人对同一客体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因此,在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评价活动非常重要。
其次,教育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活动过程的现象和要素,可以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如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等,也可以是教育活动和现象,如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等。因此,教育评价从评价内容上有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教育管理人员管理评价等诸多内容。
再次,教育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全面地收集、客观地分析各种教育信息,在教育评价中需综合运用测量、统计、分析等各种手段。从评价技术性质上说,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最后,教育评价既要重视对教育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其原因有二,一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发展及其结果很难简单地进行判断,教育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完整地评价。因此,教育评价要重视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态度、趣和体验。二是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改进,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发展。2.试述成绩分布正态性检验的常见类型及意义。
答:成绩分布的类型一般有: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负偏态分布、平坡型分布、陡峭型分布、双峰型分布。
正态分布:说明测试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致,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合理。当考试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时,测量效果符合自然分布规律,试题质量较好。

25

正偏态分布:说明试题难度偏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比例偏大。负偏态分布:说明试题难度偏低,难度较低的题目比例偏大。
平坡型分布:说明试题中各种难度的项目比例接近,梯度较大。这种试题区分度较高,但分数之间的差异偏大。
陡峭型分布:说明试题中同等难度的项目较多,梯度偏小。这种试题几乎不能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分开,分数分布过于集中。
双峰型分布:说明试题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即难度偏高的和难度偏低的试题较多,而中等难度的试题偏少,试题难度的分布缺乏梯度,不够合理。这种试题可以区别中等程度的学生,但不利于区别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试述影响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主要要素及控制方法。答:结合自己的体会,以下内容可参考。
1)评价主体:评价者自身的因素是影响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评价者自身的业务水平;②评价者的工作态度;③评价者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否坚持公正、观的评价原则。控制的方法包括慎重选择评价者和统一评价标准。
2)学生:影响临床护理能力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焦虑水平。因此,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注意学生情绪的控制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可以减少学生的紧张心理:①在考核前让学生对考核内容有充分的准备;②考核前和考核中让学生有稳定情绪的机会;③考核中适当予以鼓励,增强学生自信。
3)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其客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不一样,在考核中要根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用考核方法,扬长避短,并注重多方位、多时段、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

第十章护理教育管理(自学章节)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全面控制教学质量的组织结构、实施程序和所需资源的总和,是教育评价、结构化与体系化的结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实现有效教学控制的重要保证。
2.教学管理:是学校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根据一定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通过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等过程,协调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建立
26

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以实现各项教学工作协调、高效率运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二、简答题
1护理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护理教育管理过程中除应注意以人为本、规范性、灵活性、创新性、有效性等基本原则外,着重应遵循方向性、科学性和民主性三个原则。
2.护理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从以管为中心趋向以理为中心、从一元转向多元、从效率理性走向价值伦理。
3.护理教育组织的特征:边界性、耗散性、价值性、学习性。三、讨论题
1.根据自己体会,简述我国护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可根据自己的体会对以下内容进行扩展。当前我国护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①先进的护理教育专业理念。②系统的知识结构:护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与护理学科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等;③良好的护理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沟通能力、护理能力、治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④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和忠于护理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
27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护理教育学作业集必做答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