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时间:2016-03-08 04:43:07    下载该word文档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 大诗人。名,字元亮,自号“先生”,世称(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他少年时代就有远大志向,但黑暗现实使他大济苍生的志向不能实现 29岁出仕做官,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41岁出任彭泽县令 。因不满当时官场的黑暗丑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任彭泽令只有80天就辞官归隐田园,作《 归去来兮辞 》以明志 。他情操高尚,乐于同农民交往,安贫乐道,不慕名利,一生忧愤饥寒,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散文以《 桃花源记 》最有名
本文原是陶渊明《 桃花源诗 》前的序文,57岁时所作,因为此时正处于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他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能为力的思想矛盾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理想美好的境界,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
二、文章脉络: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写作方法: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
2.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 。“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 。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更大的悬念 ,为之迷惑不解
3.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理想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派官员到彭泽视察工作。来之前,送信给陶渊明,要他做好迎接准备(备好锦衣玉食)。陶渊明将信撕得粉碎,“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个家伙献殷勤!”说完,他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写了辞职书返乡。这是陶渊明刚直不阿、有骨气的表现。

《桃花源记》重要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一、 给划线的字注音。 
        
二、解释划线的词语  
溪行  落英 缤纷3)渔人甚 4)欲其林 5仿佛若有光(6)便船(7通人 

8豁然开朗 9)屋舍俨然 10 桑竹之11阡陌 交通 12)悉如外人 13黄发 垂髫

14怡然自乐 15)便还家 16来问讯 1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8无论魏晋 

1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0)皆叹惋 21)余人各复至其家 22)此中人 23)不为外

24)便 25)处处 26郡下(27太守(28)寻向所 29

30)欣然 31)未 32病终 33)后遂无问津
三、填空。 
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句子:

5)描写桃花源中人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的句子:
四、 重点掌握的内容。
1)《 桃花源记 》的出处:

2)《 桃花源记 》的作者 ,名 ,字 时期著名 家、 家。

3)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本文的写作顺序):

4)本文第一段中描写带有神秘色彩的桃林美景有什么作用?

5)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外的美景:

6)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人为什么大惊?

7)如何理解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后“不复出焉”的行为?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9)桃花源人为什么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桃花源外的现实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1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本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生活图景?)

1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既然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要写呢?(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13)文中写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4)有人评价《桃花源记》一文说:“在丑的面前高举起一面美的镜子”怎样理解?

15)根据《桃花源记》一文的内容得出一个至今延用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16)写出出自《 桃花源记 》一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用意

17)根据《 桃花源记 》一文的内容、主旨撰写一副对联:

18)你的心中有“世外桃源”(理想境界、生活图景)吗?请你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19)桃花源中世界和现在的21世纪,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0)结合与作者陶渊明有关的内容(文章、诗句、故事等),说一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2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舍:便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俨然      
寻:向所志,遂迷     未果,病终    
为:武陵人捕鱼    不足外人道也    

志:处处 寻向所

闻:村中人有此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作:其中往来种 设酒杀鸡

23)古今异义词: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桃花源记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