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道德经》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释义解读

《道德经》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释义解读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43无为之益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注释】
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3、希:一本作,稀少。【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导读】
本章和十二章同样,都是讲人之尊严的,申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是谓微明之术。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解读】
在前章文字中老子提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观点,告诫人们过于刚强将会导致灾难,保持谦顺才是处世之道。于是本章中继续论述至柔驰骋于至刚的道理,指出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无为、不言的好处是不尽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空气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空气是柔弱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飓风,那种摇山撼地的力量,足可以摧毁任何阻挡之物。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穿过最坚硬的岩石,在大地的缝隙中不断前进,汹涌的海浪、大江大潮的力量更是足以拍扁最坚硬的钢铁轮船。光是柔弱的,但将其聚在一起,就能晒焦一切事物,甚至融化钢铁。
刚强和柔弱没有固定的界限,看似至刚的可能不堪一击,看似至柔的可能拥有想不到的力量。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他们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全天下的人都对其惧怕不已,可是也许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一个伶人就要了他的性命。历史上有无数的政权,它们占据了广阔的领土,奴役着天下的百姓,可是一声来自百姓的怒吼,就让它们消失得灰飞烟灭。

老百姓,是最普通、最柔弱的群体了,可社会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在向前发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柔弱之中。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用语言的教化,无为而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达到如此的。在第二章中老子就提到过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在道的基础上有为。不言也不是不说话,而是不乱说,不妄自颁发政令,使人民不需要多说,不需要多受指导,就能按照事物本来的自然规律,顺利地发展。它是要统治者们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统治百姓、教化人民。
贵柔无为都是老子提倡的基本观念。《庄子·养生主》里记载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梁惠王说:“!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晴去看,就像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头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且刀刃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其实,其中蕴含的何止养生之道,处世治国之道也在其中。刀子是刚强的,可如果它不知道不争的道理,成天和骨头硬碰硬,那么必然不能持久,正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做事、治民也同解牛一样,只有摸清事物的规律,顺着它们的条理,也就是柔软的肌肉缝隙前进才能使事情迎刃而解,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否则只能陷入困境,不仅事情无法解决,自己也将无法脱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不是说柔弱就一定可以战胜刚强,而是说的作用是无所不至的,顺之者必成,可以以柔胜刚,逆之者必摧,即使刚强也不能得到保全。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值得所有人深深思索。【哲理引申】

现实中争强好胜的人很多,尤其在如今这个社会资源有限,什么都要排队的时代。乘车需要拼命地挤,买票需要插队,吃饭、走路似乎到哪里都有一群竞争者,好像一慢下来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自己就只能吃冷饭。其实,有时想想,世界真的这么拥挤吗?资源真的那么贫乏吗?我们每天真的都很忙,不抢不争就没法过了吗?
也许,有时的确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赶忙,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的头脑里那种的想法在作怪。比如,排队买票、排队上车,大家一拥而上谁都很难受,大家如果能耐心排队反而效率更高。在生活中多点谦让之心,的确很重要,它不仅不会让自己吃亏,反而会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廉颇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很多城池,因军功被封为左上卿。他作战勇敢,用兵有方,在各诸侯国里以勇猛善战而闻名。赵惠文王得到了著名的宝玉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依靠国力的强大,派人给赵王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一块美玉换十五个城市,当然很划算。但是赵国人却不敢轻易送去,因为秦国背信弃义、欺骗诸侯是出了名的。赵惠文王与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白白地受骗;如果不送去和氏壁,又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
正在众人不知所措之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遇事灵活机动,是个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您是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这个差事呢?”缪贤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门客蔺相如阻止我,他问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我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所以我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才结好于你。现在您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主动向赵王请罪,或许侥幸能够得到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因此我觉得蔺相如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应该能办好这个差事。于是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派他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秦王果然打算食言,蔺相如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欺骗秦王,把和氏璧暗中送回了赵国。秦国君臣十分愤怒,但考虑到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于是,完成礼节后,让蔺相如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后来,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在渑池之会上,秦王故意侮辱赵王,多亏蔺相如智勇,没让秦国占到便宜。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右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对此,老将廉颇很是耿耿于怀,他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廉颇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他的门人都十分不解,觉得他懦弱,准备离去。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了蔺相如的话,十分惭愧,他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二人最后握手言和,成为刎颈之交,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