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 文综历史(解析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 文综历史(解析版)

时间:2020-04-14 17:20:02    下载该word文档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中后期,土地买卖和转让的现象开始出现,只是这一时期土地在进行转让时还要经

过必要的程序,以示此为天子所允许的行为。由此可知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王室地位下降

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诸侯争霸激烈

25.两汉时期,谏官主要职能是向君主陈明政务大事,此外还常常受于皇帝命令巡视各州,

其监察权远远大于刺史。这说明,两汉时期

A.谏官行政权力扩大 B.监察体系完备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谏官分割皇权

26.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

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27.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

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

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

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

28.据吴敏树《拌湖文集》记载,“茶,巴陵故少种,道光末,江广人贩茶之洋,名红茶。虑

茶伪,专取生叶,高其值,人争共市。而贸于本地者,名黑茶,乃取山中杂树叶为之,

极有无一茶叶者.于是茶值三倍往时,苦难得,始有自种”。这说明

A.巴陵业生产出现专业化特征 B.鸦片战争改变了巴陵人生活方式

C.巴陵茶叶生产受外国市场影响 D.茶叶成为巴陵出口西方主要商品

29. 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

维新派

A.开创西式教育先河 B.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C.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D.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30.1938-1942年短短五年时间里,西南地区的公路里程由6000公里左右增至16000余公

里,航空里程由不足1000公里增加到20000余公里,邮政、电信等信息传递更是发展迅

猛。这说明

A.战争需要推动西南建设 B.西南建设主导抗战进程

C.政府推行均衡发展策略 D.西南落后面貌得以扭转

31.成立于1993年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全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

年蝉联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位列中西部第一位。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

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

C.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D.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32.《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_的保护,所有加害人

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

复仇。这说明

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 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D.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3

l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从欧陆的商品进口统计数据(除爱尔兰),由此可知英国

A.工业革命导致原料进口增加 B.对欧洲大陆的经济依赖增强

C.重商主义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D.对欧陆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

34. -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

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

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苏联

A.工农业获得了均衡发展 B.无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

C.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D.计划体制制约经济发展

35.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

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反映出

A.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 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 D.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

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

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

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一八七八年,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建议修筑开平至北塘的铁路,

由于李鸿章的支持而获批准。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廷枢被迫改为开挖

运河,由于开挖运河失败,再获批准。一八八一年六月,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

但守旧派又群起攻击,清政府进以“震动皇陵”、“伤害庄稼’为由下令查禁,经李鸿章多

方努力,铁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条九公里长的铁路,竟然几起几落,中国铁路产生之艰难,

实难想象。

——摘编自李开第《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最繁忙

的国家。中国高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优化了出口贸易结构。中国高铁“走出去”,使中国进入“新陆权”时代,由此必然带来世

界海权与陆权格局的变迁,从而产生巨大的地缘政治效应,同时还推动了沿线国家在核心价

值同一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彼此尊重、交融、互相学习的

“朋友圈”与“文化圈’。

——摘编自徐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意义。(8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材料

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

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另有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

济合作和欧共体的建立。还有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既加速了欧洲的分裂又促进了西欧一体

化的进程。

——摘编自迟萍萍、李海龙《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马歇尔计划研究综述》

运用世界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 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每科按所儆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雍正时期为反腐而制定的经济调整机制。养廉银绝大部分源于地丁钱

粮的耗羡归公。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形势的变迁,盐税、茶税等耗羡相继归公,养廉银也部分

取给于此。从雍正六年起,规定“酌量官职之大小”派定数目。养廉银制度实施后,效果并

不明显。这一制度靠人的自律,形成法律制裁的真空地带。“自雍正议设养廉,由督抚以至

州县藉以为办公之资’。官员对于养赡家口的养廉银并没有完整的支配权,养廉银经常会因

为军需等摊扣归款,养廉银常常有名无实。

——摘编自李凤鸣《清朝养廉银制度及其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朝养廉银制度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养廉银制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8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两伊之间长期以来存在边界和领土纠纷。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拉克世俗领导者萨达

姆的思想相悖,他们制定的国家战略决策导致两伊相互对立。20世纪初,中东地区石油资

源的勘探开发加剧了域外势力干涉的广度和深度,战争一触即发。两伊战争刺激了中东各国

对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

100万人,并拥有大批新式武器,伊拉克将数十亿美元用于扩充军备,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

的军事大国。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石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触发了西方世界新的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达到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

的目的。

——据杨明星<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简析两伊战争的影响。(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胡适,安徽绩溪人,他创建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将“儿童中心主义”与“学校

及社会”相结合,注重选课制和弹性制的规定,推行学制改革。胡适大力推行国语教育,尝

试白话诗作,制定国文课程标准,为教材选用合适的白话小说、戏剧等。胡适认为,在家庭

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孩子前期学习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注重孩子终身教育和做事、做

人的教育。胡适引进杜威的“改良主义”、 “实用主义”思想,强调这些思想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配合。胡适的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据吴奕晓《论胡适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等

(1)根据材料,概括胡适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适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7分)

解析版

24. 【答案】B

【解析】

土地买卖和转让实际是对井田制的破坏,说明了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的下降,故选B;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 
C项“主”无法体现; 
材料未体现诸侯争霸,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制度。主要考查西周井田制与分封制的破坏。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朝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的本质。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25. 【答案】C

【解析】

两汉时期,读官为君主服务并听命干君主,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正确。 
谏官主要掌握监察权,故A项错误; 
B项“体系完备”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未提及速官分割皇权,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谏官主要职能是向君主陈明政务大事。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6.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宋代书院兴起和科举考试密切相关,为朝廷选士服务,故选A项; 
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项错误: 
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项描误: 
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关键信息是“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结合科举制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举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体现的是公平、公正。

27. 【答案】D

【解析】

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故选D项; 
“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 
殖民扩张与明朝时间不符,故B错误; 
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中的信息分析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8.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红茶畅销海外,致使本地的茶叶量少而价高,进而导致巴陵人自己种植茶叶,故选C; 
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呈专业化特征,故A项错误; 
种茶不代表巴陵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 
材料未能看出当地其他出口商品的数据,所以不能认定茶叶成为主要出口商品,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考查中国转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入侵导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9【答案】D

【解析】

维新派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的做法符合了时代的潮流。故选D项; 
A项“先河”不符合史实,排除: 
B项完整的体系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技术人才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D。
本题关键信息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结合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材料体现的是维新派对教育的重视。

30. 【答案】A

【解析】

1938-1942年间,因受抗日战争形势的影响,国民政府把西南作为持续抗战的大后方,加大了西南交通建设,故选A项: 
西南建设对抗战进程不能起“主导”作用,故B项错误; 
C项均衡发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D项“扭转“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建设的特点。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建设发展的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1. 【答案】D

【解析】

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故D项正确; 
ABC均不合史实,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主要目的”。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阿一的保护,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等,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理性的精神,故A项正确;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 
“日趋一致”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决定作用”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关键信息是“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结合《十二铜表法》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33.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反映了在重商主义政策影响下,17-18世纪英国对欧洲大陆进口的制成品减少,原材料增加,进面促进英国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A项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这一时期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此英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依赖在减弱,B排除; 
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C。
本题关键信息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从欧陆的商品进口统计数据”,结合英国工业革命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重商主义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

34. 【答案】B

【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文国家的经济基础,故选B项: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A项错误: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材料无从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钳误: 
D项制约经济发展与一五计划时期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35. 【答案】D

【解析】

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客观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故选D项; 
世界动荡并非由全球化导致,故A项错误; 
全球化虽然出现挫折,但仍然是发展必然趋势,故B错误: 
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但不能说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关键信息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并在客观上阻滞经济全球化进程”,结合经济全球化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41. 【答案】

(1)提升用兵能力,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抵御俄国对西北的侵略: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军事渗透。

(2)顽周派的阻挠:缺少政府的支持:技术依赖西方:封建思想的阻碍。

(3)促进人口流通,刺激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推动世界格局改变,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推动各国合作交融,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李鸿章修建铁路的理由。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 
(3)本题考查我国现代交通事业。主要考查我国高铁事业迅速发展的意义。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铁路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42. 【答案】

由“马歇尔计划既加速了欧洲的分裂又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可提取观点,马歇尔计划造成了欧洲的分裂。结合马歇尔计划的消极影响来论证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 
观点:马歇尔计划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论证:战后美国实力膨胀,欧洲衰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美国扶持欧洲抵御苏联以建立其霸权,针对其做法,苏联阻止东欧国家参加马歇尔计划,成立经互会,由此,马歇尔计划实施后,两个具有相当规模、性质不同的世界市场同时存在,井围绕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欧洲陷入了分裂的状态。 
总之,马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对立,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需结合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为难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答案】

(1)设定目的明确(为反腐面制定);养廉银来源多元化:养康恨数目体现等级差异。

(2)缺乏法律保障;康银与公费界限模糊:官员缺乏对养廉银的完整支配权:专制制度的缺略。

【解析】(1)本题考查清朝政治制度。主要考查清朝养廉银制度的特点。 
(2)本题考查清朝政治制度。主要考查清朝养廉银制度局限性原因。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养廉银制度的特点和局限性。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46. 【答案】

(1)原因:边界和领土纷争;宗教矛盾;领导者的影响:国家战略决策的冲突;石油资源的开发;大国的干预。

(2)加中东地区形势紧张(引发军备竞赛):伊拉克成为地区军事大国;触发经济危机;加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两伊战争。(1)主要考查两伊战争的原因,依据材料相关知识,结合两伊地区的矛盾、资源、大国干预等状况分析;(2)主要考查两伊战争的影响,依据材料相关知识,结合所学从对中东地区、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对美国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对两伊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7. 【答案】(1)主张学制改革;推行国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强调西方教育思想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

(2)顺时代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提供思想指引;为家庭教育,东西方教育交流合作等提供借鉴。

【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主要考查胡适的教育思想。 
(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主要考查胡适教育思想的意义。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胡适教育思想及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