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时间:2020-04-09 08:42:59    下载该word文档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2.品析诗句,理解诗歌大意及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的内涵及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及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内涵及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羁旅之思,是古诗词一个重要内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街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风霜雨雪,仍然是那么的有温度,那么动人。

晚唐有这么一位著名的文人,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将深重的羁旅之思,写得异常含蓄动人,成为千古名句。但有评论却说他文不如诗(诗歌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诗不如词(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鼻祖)。他就是温庭筠(yún)。其《商山早行》就是写羁旅之思的诗中绝唱。屏显课题:《商山早行》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行:出行,行路,在路上行走。题目中透露出哪些信息?

走近作者:温庭筠(812-866)晚唐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温庭筠极富才情,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故屡举进士不第,生活坎坷,仕途失意。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晚年的温庭筠境况极其凄凉,穷困潦倒,声名狼藉,落魄江湖,甚至因夜宿街头而遭到巡夜士兵毒打。最终,贫病交加,客死他乡。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奔赴襄阳的途中,经过商山时所写的。这一年,他已经48岁,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

《商山早行》一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流传千古。相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温庭筠的这首《商山早行》。

2、整体感知

1. 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掌握下列加色字读音。

duó zhǐ

划分诗歌的节奏。大体可按212221划分,或按23划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征铎,客行//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山路,枳花//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回塘

(2)指名朗读,点评。

(3)朗读欣赏。

(4)放声朗读。

2.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注释:

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动:震动。征铎: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槲: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枳花: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明:使……明艳。

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翻译:黎明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亮店墙,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夜回长安的梦境。野鸭大雁,早已挤满堤岸曲折的湖塘。

2. 这首诗写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三、品读诗句,思考探究。

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讨论明确: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2.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

讨论明确:早春。

“霜”并不是秋冬季节仅有的,其实在春天也会有霜。日夜温差较大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液化成霜,所以在春天特别是早春也会经常有霜降。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有诗句:“空里流霜不觉飞”写的也是春景,这也是佐证。

   槲树在河南生长得较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仍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所以,“槲叶落山路”写的是春天的景。

   枳树也生长在商县、洛南一带,枳树开花就是在4月份也就是在春季,开的是白色的花,所以“枳花明驿墙”写的当然是春季了。

   “凫雁满回塘”这句,写的也是春季。野鸭在池塘中嬉戏,北雁南归,都是春天的景象。

他在路途中,离家越来越远,起得很早的赶路,旅途辛苦,思乡日切,所以不由得由眼前之景想到家乡杜陵的美好春景,野鸭已在曲折回环的池塘到处嬉戏,所以说这首诗是写在春季并不为过。

   由此看来,我们读诗还不能仅从表面读,还要有探究精神,这样才能读准,才能更准确的了解作者写诗的心境。

3.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营造意境?

讨论明确:声、鸡声、残月、板桥、寒霜、落满叶的山路、驿墙枳花凫雁回塘等,描绘异乡初春山黎明特有的景色及回忆中的故乡美景。

声、鸡声、残月、板桥、寒霜、落满叶的山路、驿墙枳花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悲苦的氛围;凫雁回塘,体现故乡的温馨、美好。

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实写异乡,虚写故乡, 在对比中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首联“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明确:因思乡念亲而悲,但 “悲”字分量很重,意蕴深沉,它所表现的情感远远超越了“思”,更为深沉,更为厚重,更为浓烈。;悲旅途不便,山险路陡,人情浇薄;悲生不逢时,仕途失意,前途未卜;一个“悲”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点明诗歌主旨。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请加以赏析。

讨论明确:①这两句诗写景,纯用名词叠加(或运用“列锦”的手法),连缀成一个意象组合体,通过“鸡声”、“茅店”、 当空残“月”、“人迹”、“板桥”、微“霜”一些富有初春山村黎明特征的景物,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早行”的情景,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

所谓“列锦”,即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巧妙地排列组合,构成生动可感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②六个名词并列,不用一个动词形容词,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有声音,有形体;有人物,有动物;有仰望之景,有俯视之景,静中含动,动中见静,一幅天然的画卷,写尽人在旅途的万千情状,含蓄道出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语言简练又意蕴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③“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与古训《增广贤文》中所说的“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使了“早行”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意境特点:凄清、悲凉。

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同时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四、小结

诗人选取早春早行时于驿站中所见所感所思,表达了羁旅之愁。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5、作业

背诵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