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河北省2019年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一) 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2019年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一) 含答案解析

时间:2019-07-24 15:05:08    下载该word文档

河北省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非常乐于、善于经商及从事手工业。到春秋时期,《管子・轻重乙》篇记载: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材料反映了

A. 工商业活动的重要地位

B. 古代中国提倡工商皆本

C. 先秦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D. 统治者不重视农业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可知大概意思是请下令为各诸侯国的商人建立招待客栈,规定拥有四马所驾一车的商人,免费吃饭;有十二匹马三辆车的商人,还外加供应牲口草料;有二十匹马所驾五辆大车的商人,还给他配备五个服务人员。天下各国的商人就会象流水一样聚到齐国来,体现的是工商业活动的重要地位,A选项符合题意。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工商皆本,B选项排除。先秦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统治者必然重视农业生产,D选项排除。

2.不同史籍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记述

据上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尚书省是中枢机构核心

B. 门下省是国家决策中心

C. 三省长官权力不受限制

D. 三省制存在一定word/media/image1_1.png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尚书省天下纲要,百司所禀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可知体现的是三省长官权力过大,说明三省制存在一定的弊端,D选项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体制之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无权力的核心,AB选项排除。三省长官权力不受限制的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3.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曾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唐中后期刘贞亮在《茶十德》中也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等。材料主要反映了

A. 饮茶是社会等级地位的体现

B. 茶文化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

C. 茶叶价格低廉成为大众饮品

D. 儒家学说中格物致知word/media/image1_1.png主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以茶利礼仁可知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茶文化蕴含着社会价值观念,B选项符合题意。饮茶是社会等级地位的体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茶叶的价格,C选项排除。格物致知属于南宋时期朱熹的主张,D选项排除。

4.据史料记载:雍正时期曾解除了南洋贸易之禁,南洋贸易重新兴旺起来,不仅解决了与外贸有关的人口生计问题,也带动了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手工业的发展。乾隆时期也解除了广东的矿禁,让民间力量可以开采铜矿,以吸纳剩余人口,这反映了当时

A. 闭关国政策不复存在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农耕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D. 带有近代性内涵的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外贸易及民间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反映了当时清朝实行带有近代性内涵的政策,D选项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才被打破,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排除。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立国基础,C选项排除。

5.《海国图志》等著作在中国的社会精英中并没有流传开来,很多土大夫甚至不知道发生过中外战争。1861年,中国外事团队出使泰西,在他们留下的出游笔记中,只有对西国繁荣的欣羡。材料主要体现了

A. 鸦片战争后中外经济联系加强

B. 士大夫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缺失

C. 新思潮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D. 清朝继续维持闭关自守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很多土大夫甚至不知道发生过中外战争在他们留下的出游笔记中,只有对西国繁荣的欣羡可知体现的是中国士大夫由对外事物一无所知到中国外事团对西方繁荣的羡慕,因此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缺失,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外联系的加强,A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启迪了人们睁眼看世界,打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C选项排除。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D选项排除。

6.下图是民国年间瑞中洋行销售的瑞典产凤凰牌火柴的广告,这种火柴经过特殊处理,燃尽后即使落在衣服上也不会烧损衣服,因此在上海风靡一时。由此可知,瑞中洋行

A. 产品物美价廉深受民众喜爱

B. 对民族火柴业构成威胁

C. 积极参与瑞典对华资本输出

D. 完全占领了中国火柴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瑞典火柴在中国的畅销必然会对民族火柴业构成威胁,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瑞典火柴的价格,A选项排除。资本输出主要体现在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7.1944年,八路军与日军在晋绥边区黄树坪村发生了一场战斗。对这场战斗发生的时间有以下记载,后来学者根据这些记载圈定时间范围,查阅当时的《抗战日报》,确证战斗发生在1023日。这说明

A. 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

B. 有确切时间的历史叙述往往值得怀疑

C. 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是找寻直相的锁钥

D. 历史真相可以在多方对证中进行还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偏关县志》、《大青山武装抗日斗争史略》、研究者采访及当事人的回忆可知,对于八路军这次战斗的时间记载体现的是历史真相可以在多方对证中进行还原,D选项符合题意。来自不同渠道的相同结论一般较可靠的说法过于绝对,历史结论需要多方面进行考证、分析方可定型,A选项排除。有确切时间的历史叙述往往值得怀疑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历史的真相需要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C选项排除。

8.19496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人民政府在政策上对严格遵守政府法令的外商企业加以保护。但从195012月开始,陆续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某些西方国家在华企业之一切财产加以军事管制或冻结。人民政府对外企政策的变化

A. 说明国民经济已经得到恢复

B. 源于中苏结成经济军事同盟

C. 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是亚太地区局势紧张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49年中国仍对遵法的外商企业进行保护,但在195012月之后对西方国家的在华企业进行管制,结合所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亚太地区的局势渐趋紧张,故选择D选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与管制西方国家在华企业无关,故排除B选项;对在华企业态度的变化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无关,故排除C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对于外企的一系列变化。

9.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使世人逐渐产生一些疑感:城邦的安危固然重要,但个人身后灵魂的居所呢?如果信仰可以使灵魂得教,那又何必将此仅与城邦捆在一起,当一辈子政治动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B. 个人意识的萌生

C. 民主政治遭受质疑

D. 基督教地位受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信仰可以使灵魂得教,那又何必将此仅与城邦捆在一起,当一辈子政治动物可知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说明个人意识的萌生,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信仰,与城邦利益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质疑民主政治,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的影响,并未冲击基督教的地位,D选项排除。

10.18世纪前后英国农业发展信息

据上表推断

A. 世界市场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出口

B. 蒸汽动力机械应用提高粮食产量

C. 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农业衰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出口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机械动力问题,排除B;材料农业人口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可知,农业人口随着经营模式的进步而减少,这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故选C;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是基于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并不导致农业衰退,排除D

11.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西方各国经济停滞,物价下跌严重;而在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经济停滞与通货胀并存。这一现象表明

A. 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丧失

B. 世界经济体系将各国经济紧密连接

C. 政府过多干预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D. 自由放任政策加剧经济领域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预是导致经济滞胀出现的主要原因,后西方各国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最终促使经济的复苏,C选项符合题意。市场的调节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各国经济联系密切,B选项排除。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D选项排除。

12.马歇尔计划中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并且被援助国必须附带参与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这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根本无法接受,由此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 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B. 预示着战后欧洲走向分裂

C. 加速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D. 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全名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主要面向的是整个欧洲国家进行援助,但是苏联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这也说明了马歇尔计划预示战后欧洲走向分裂,B选项符合题意。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为了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A选项排除。加速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D选项排除。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活动,11人从事制造商业和造船业,40人为债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集国(或群体),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临时约法》的制定机关参议院代表的广泛程度却颇为不同: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占38人,占比为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比为81.67%;42名已知出生年份的议员中,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比为88.10%35岁以下的有30人,占比为71.43%(统计口径不同,数字会略有差异,但大抵如此)。

——摘编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进步吗》

材料三 1954614日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人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讨论。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全国人民参加讨论的人数共有1.5亿多人,在上海,全市627万人口中270万听到了有关宪法草案的报告,156万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了16.5万条意见和建议。以1954325日起全国政协组织了17个座谈小组进行了讨论,共讨论40多天,今加者500多人,开会260次。各省市积极分子有8000多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了2000多条意见。

——摘编自张扩振《协商民主视野下的1954年制宪一一基于1912年与1954年制宪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够长时间被遵守的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宪法两种协商民主制宪模式的异同及原因。

【答案】1)美国兼顾和平衡各方利益;中国利益单一化;议会民主的实践基础、启蒙思想传播;中国专制制度的顽固、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民主意识淡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美国1787年宪法不断发展和完善。

2)相同点:制宪协商小型化、精英化;制宪代表均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代表性;都经过充分的协商。

不同点:前者依靠规制执行,后者依靠群众协商;前者代表缺乏广泛性,后者有广泛的群众性。原因:前者借鉴西方,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原则。后者结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以传统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衷共济为指导原则。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他们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集国(或群体),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够长时间被遵守的原因需要从美国兼顾各方利益、民主传统、启蒙思想的洗礼、中国的特殊国情等方面进行思考。

2)相同点:根据材料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员占38人,占比为77.55,共讨论40多天,今加者500多人,开会260全国人民参加讨论的人数共有1.5亿多人即可分析出二者的相同点有制宪协商小型化、精英化;制宪代表均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代表性;都经过充分的协商。

不同点:根据材料《临时约法》word/media/image1_1.png制定机关参议院代表的广泛程度却颇为不同全国人民参加讨论的人数共有1.5亿多人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即可分析出不同点有前者依靠规制执行,后者依靠群众协商;前者代表缺乏广泛性,后者有广泛的群众性。

原因: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宪法两种协商民主制宪模式需要从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国情、社会性质、领导阶级等方面进行思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60年复辟不是完全恢复到革命以前的状态,复辟是新旧体制之的过渡……土地的利益与商业的利益经常有机地衔接,贵族的长子常可以娶到伦敦富商的女儿;乡绅的幼子可以进入军界和政界,参与殖民活动,也可以经商为了维持海外的商业利益,复辟政权重新颁《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商业扩张带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海上贸易每年给英国带来200万英镑的财富,因此有人说英国17世纪出现的是商业革命”…复辟时期人们最担心的是天主教卷土重来,正是这一点上托利党和辉格党结成了联盟,国教与不服从国教派结成了联盟。……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其目的是促进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总之,复辟时期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复辟或者倒退的过程;复辟时期的成就是重大的,它为新世纪的跨越打开了通道。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摘取材料中构成辑关系的两个历史情节,并予以评价说明。(要求:简要写出历史情节,历史情节必须构成逻辑关系,对历史评价要全面准确。)

【答案】示例:两个历史情节: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商业扩张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评价说明:1660年,为了鼓励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复辟政权重新颁布了《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并通过之后的英荷战争,最终战胜荷兰,取得了海上贸易的控制权。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贸易的需要,英国国内制造业迅速发展,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市场、资金、原料等条件。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开始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航海条例》所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再适应英国发展的需要,逐渐被英国政府废除。由此可见,《航海条例》的颁布有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完成又促使《航海条例》最终被废除。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维持海外的商业利益,复辟政权重新颁《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商业扩张带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可提炼出的历史情节有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和商业扩张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重商主义、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加》,标志着廉租房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制度开始在我国起步。1999年,建设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对廉租房的房源、廉租房租金标准、廉租房建设和廉租房的申请程序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开始探索规范化的廉租房制度。2005年,建设部、民政部印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作出了普遍、详尽以及更为明确的规定。20094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块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改善居民支出预期和消费意愿,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廉租房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摘编自韩立达,李耘倩《我国廉租房制度发展演变及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廉租房改革word/media/image1_1.png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廉租房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通过行政立法手段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由实行试点到逐步推行;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2)历史意义:廉租房制度成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镇低收家庭住房条件,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体现了民生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加》到《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设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开始探索规范化的廉租房制度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作出了普遍、详尽以及更为明确的规定可概括出特点是通过行政立法手段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由实行试点到逐步推行、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2)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廉租房改革的历史意义需要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改善民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及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16.【历史选修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他之所以与当时的苏联和解,是因为这样就可以打通属于他自己的丝绸之路。但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的软肋。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之后为了获得丝绸之路上更多的小麦,他作出了ー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1946年,打败德国之后,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美国人也关注这一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为了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丝绸之路在二战前后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争夺丝绸之路控制权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二战前:徳国为实现其强国野心,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东方地区视为其强国战略的重要资源供应地。二战后: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地区成为美、苏两国争夺经济资源和国际政治优势的重要地区。

2)促使德国制定侵略东方的计划,发动了对波兰和苏联的战争;美苏在二战后展开对中东地区资源和控制权的争夺,成为导致这一地区长期动荡的外部因素。

【解析】

【详解】1)地位:前:根据材料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可知体现的是徳国为实现其强国野心,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东方地区视为其强国战略的重要资源供应地。后:根据材料为了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可知体现的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地区成为美、苏两国争夺经济资源和国际政治优势的重要地区。

2)影响:需要从德国发动二战及美苏争霸两方面进行思考。

17.【历史选修41中外历物评说】

材料 张振勋(1841-1916),字弼士,广东大埔人,他十几岁时只身南渡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因精明能干、诚实守信得以立足并自立门户,经营范围包括农、矿、商、运输各业,遍布南洋各地。经过30年的经管,张振勋拥有七八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资金,成为19世纪末的南洋华侨巨富。他不忘灾难中的祖国,提出实业兴邦,主张以商战的办法收回失去的利权等。他在中国沿海广东等地投资兴办了机织、矿业、航运、垦牧、玻璃制造等企业,其中最有名的是设在山东的张裕酿酒公司。1915年,其产品白兰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章和最优质奖状、张振勋因捐巨款办实业而被清政府授爵并担任过许多官职。从1892年被委任为驻马来亚槟榔屿的首任领事开始,他历任粤汉铁路总办、中国通商银行总董、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兼槟榔屿管学大臣,而且十分热心社会福利和华侨教育事业,他在看清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后,对革命寄予很大希望,不但支持儿子张秩君参加同盟会,还资助孙中山革命经费。

——摘编自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振勋归国投资兴办实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振勋的历史贡献。

【答案】1)主观:张振勋在海外经营积累了大量资本;拥有时代担当的家国情怀。客观:西方国家加紧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或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不断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

2)彰显了时代担当的责任意识,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投资兴建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有利于抵制外国经济侵略;产品获得国际认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担任驻外领事,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投资办学,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积极支持民主革命。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经过30年的经管,张振勋拥有七八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资金他不忘灾难中的祖国,提出实业兴邦””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进行归纳即可。

2)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张振勋word/media/image1_1.png历史贡献的评价需要从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声誉、外交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及政治民主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