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南京老照片

南京老照片

时间:2011-10-11 14:40:36    下载该word文档

南京老照片

鼓楼外大街,今天十一中的地方
 

 
 
城南街景(可能是内桥)
 

 
 
金陵大学的钟楼
 

 
 
大钟亭
 

 
  
  
 
横亘在城北的城墙
 

 
 
城南闹市一角(从远处城墙的走势来看,应该是柳叶街一带)
 

 
  城墙下的棚户区
 

 
  
  
流徽榭,背后是光化亭,再远处是正在营建的中山陵
 

 
  
 这个地方应该是太平南路 

    
   
 
外秦淮河上的风帆
 

 
 
石头城段的外秦淮河

 
通济门外大街
 

 


王府塘,位于四象桥南慧园街一带,明故宫没修好之前朱元璋就住这里,
这个水塘后来没有了。远处的新建筑是中央医院(现在军区总院)
 

新街口,此方位面向西南,那座建筑是在汉中路和中正路的路口,现在的东方商城
 

  
 
从中山陵俯瞰
 

 
 
民国十六年的国民政府大门
 

 
 
【第二波:1930年代】
 
夫子庙魁光阁
 

 
 

 
 
萨家湾的交通部大楼
 

 


 
陆军军官学校
 
孝陵的石瓮仲 

莫愁湖

狮子山的城墙和城河
 

 
   
  
 
下关车站(现在的南京西站)
 

 
 

 
 
新街口,中山东路方向
 
【第三波:1940年代】
过江轮渡

 
 
下关码头
 

国民大会堂,现在叫人民大会堂
 

 
【第四波:1960年代】
 
和平公园,31路电车,如今的31路仍然是这条线路
 

 
  
  
 
新街口,新百方向,国父像被搬走。
 

 
 


玄武湖
 

 
 
【第五波:1980年代】
  
 
草场门广场,1981
 

金陵饭店,1984,曾经的神州第一楼
  
从金陵饭店俯瞰新街口,这是新百,1984
 

 南京的名胜古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掘时,于洞中发现猿人头骨化石2具、牙齿化石1枚和一些动物化石。南京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进行了科学发掘。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演化的直立人阶段。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石头城遗址

【石头城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西干道虎踞路87号。面积19公顷。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1992年在遗址上建石头城小公园对外开放。

朝天宫

【朝天宫】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建业路西端冶山。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坐北向南,依山而建。此地为春秋时吴国冶城故址,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孝武帝建冶城寺,南朝刘宋创置"总明观"。此后历代兴替。明洪武年间重修并更名朝天宫。凡有重大朝会和祭祀,文武官员都在这里学习礼仪。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改为文庙,并附府学于东侧。主要建筑有:万仞宫墙、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先贤殿以及后山的敬一亭、飞云阁、飞霞阁、御碑亭等。朝天宫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江南现存一组较大的明代建筑。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千佛崖

【千佛崖】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城东北栖霞山山崖之上。是江苏省唯一留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之子在崖上首镌造无量寿佛和两侧的观音、大势两菩萨,其窟称"无量殿"。此后至明代,各朝代均有增添。现存大小佛龛294个,大小佛像515尊,俗称"千佛崖"。龛平面多作马蹄形,单室。造像组合三壁一佛、三壁三佛、单铺七身、五身、三身不等。题材多以阿弥陀佛、弥勒佛、千佛为主,还有释迦多宝、七佛等。1924年,寺僧以水泥涂附施彩,已失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洗劫,保存完整者寥寥无几。最近个别佛像水泥剥落,可见石质部分仍保存较好,服饰衣纹清晰。其造像的雕刻风格圆润细致,秀美典雅,与北朝的云冈、龙门石窟遥相辉映,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南麓,是南唐皇帝烈祖李?、中主李?的陵墓。两墓依山而建,相距100米,规模宏大,均有前、中、后三主室和侧室10间。主室均为仿木屋结构,梁柱、斗拱,涂红施彩。李?的钦陵富丽雄伟,墓底周长63.8米,高5米多。前、中两室以砖砌建,涂朱绘彩。后室石门楣上大型浮雕"双龙戏火珠",昂首吐气,张牙舞爪,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下方左右柱壁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相貌威严,神态逼真,令人望而生畏。原像均敷金涂彩。后室顶部有《天文图》彩绘日月星辰,地面上巨石板上刻有蜿蜒曲折的江河。李?墓的形制与李?墓大致相同,规模略小,内部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期富丽雄伟之气势。·两墓出土文物以玉哀册和陶俑最为珍贵。

夫子庙遗迹

【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宋仁宗景 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庙东侧建乡试场所贡院。两处历代均有修整、扩建。贡院至清同治年间扩建后,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全国各省之冠。明清期间夫子庙地区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业十分繁荣。现存夫子庙主体建筑大部分为1984年逐步修复的,只有100米长的照壁为明代遗物,且为全国保存最大的照壁。泮池边的石栏、大殿后的明伦堂、贡院的明远楼为清代建筑。贡院内保存的明、清时期碑刻22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无梁殿

【灵谷寺无梁殿】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钟山东侧南麓。占地面积2036平方米。灵谷寺原称蒋山寺,明代因建孝陵迁此处,并赐名灵谷寺,是明代南京三大丛林之一。寺毁于清咸丰年间,仅存一殿。原名无量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又因建殿时不用寸木,不设梁柱,俗称"无梁殿"。殿为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部结构由3个拱券组成,中券最大,跨径11.25米,墙体浑厚,结构坚固。1928年,国民政府以无梁殿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祭殿,名曰"正气堂"。无梁殿内四周墙壁上嵌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题名碑"110块,铭刻了33224位阵亡将士姓名。

明孝陵

【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告结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由于朱元璋妻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是南京地区一座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原有红墙周长22.5公里。自下马坊至宝顶,绵延十数里,布局宏伟,规制严谨。自前至后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崇祯时期立"禁约碑"、大金门、碑亭、渡嵛桥、神道石刻、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门、孝陵殿、宝城明楼、崇丘。所有建筑仅存砖石部分,木结构均烧毁。神道两侧现存石兽624尊、翁仲8尊。碑亭俗称"四方城",亭内的"神功圣德碑"系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通高8.84米,宽2.24米,厚0.83米,立于永乐十一年(1413)。孝陵殿现存须弥座3层,巨型柱础56个。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建。明楼的城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4.22米。最后为崇丘,北面围以砖墙成圆形,丘上和周围山上,万木葱郁,鸟鸣花香。陵址及规制皆由朱元璋自定,其藏而不露、含蓄蕴藉的风格对其后的明、清时期帝陵的兴建产生了颇深的影响。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砌筑城墙的砖块是由相当于现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个省的28府、118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造。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砖上刻有负责官员和烧窑、制砖人的姓名。现存几座城门,以正南门即中华门最为雄伟坚固。南京城墙的建造集我国古代城墙建筑技术之大成,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科学技术的珍贵实物。

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城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正南,系明城墙13个城门中之最大者。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于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门旧址拓建而成,因面对聚宝山(雨花台),称聚宝门,1931年改称中华门,俗称南门。中华门南北纵距128米,东西横距118.5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它所使用的材料均为长0.81.39米、厚0.260.35米左右的巨型条石和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左右的大砖,用糯米、石灰和桐油砌成。中华门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券门)贯通,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开启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痕迹)。城门外壁高20.45米,除箭垛以外,全部用大条石砌成。拱内下用18层大条石,上用140层城砖砌拱。第二至第四道拱门上方建有木结构绞关亭(闸亭现已无存)。首道城门上下共分三层,最上层为木结构敌楼,一名谯楼,现已不存;中层砖石结构(上砖下石),长65.15米,宽47.2米,高9.1米,面北筑有藏兵洞7个;下层正中筑拱门通瓮城,面北左右各筑藏兵洞3个。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3米、长86.1米的坡道礓(台阶),可骑马登城。坡道东西两侧各筑有面东和面西的藏兵洞7个。整个城堡共有藏兵洞27个,这些藏兵洞,在战争期间对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0年代,中华门两侧各开一门,50年代拆除作为车行道。中华门历经600余年,除木结构毁坏和砖石结构个别地方有裂缝现象外,保存基本完好,宏大的规模,巍峨的雄姿,为世所罕见。从建筑角度看,其工程宏伟,结构缜密,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军事角度看,工事坚固,能攻能守,是研究我国军事史的实物资料。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东路东段。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皇家威仪。东起东华门,西至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宫仍留原有建制。清为驻防城,咸丰三年(1853)原有建筑毁于兵火。现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门、东安门、西华门(三门墩台)、内外五龙桥、石壁、碑刻、石柱础等。在原三大殿遗址范围内的地下,埋有300余个大小石柱础。现以午朝门为主体进行修整,并拟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鼓楼

【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心的鼓楼岗。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筑分两层,下层为台座,砖石砌筑,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8.9米。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台面,梯孔之上建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上层为楼,与台座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登楼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原殿内设大鼓2面、小鼓24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等,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散失。清初,此楼坍塌,残存台座。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台座上建楼、立碑,改称"碑楼""畅观楼"。晚清时维修改建,改建的楼中为大殿,周边有柱础回廊。大殿为二层,屋顶为歇山顶重檐四落水木结构。重檐翘角下雕有凤立于花丛山石上、双狮戏球等吉祥物和套叠彩绘图案。193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

胭脂河天生桥

【胭脂河天生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50公里处溧水县大西门外洪蓝镇天生桥村。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都是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的。在胭脂河开凿时,工匠们选择石质坚硬、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县城向西的通道。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高程35米。现在此处已成为一大胜景,乘船进入胭脂河,只见两岸怪石高悬,绝壁危岩,一条巨石横跨两岸,十分壮观。

瞻园

【瞻园】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瞻园路。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总面积15621平方米。瞻园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南京豫园、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瞻园原系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友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瞻园历经侵削,范围日狭,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虽曾几度修葺,均不能制其圮落。1958年,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彭冲指示重修瞻园。同年修缮工作开始,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西部。历时6年,用太湖石1800吨,使瞻园面貌一新。1985年二期工程上马,1987年竣工。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

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此处为古代采石场。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阳山开凿了巨石作碑材,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碑材分碑额、碑身、碑座三块。碑座位于最南端,三面均已凿成,高13米,长30.4米,厚13米。碑额与碑座相距百米,椭圆形,其侧面有14个凸出的石芽,备雕龙首、龙爪之用,高10.7米,长20.3,厚8.4米。碑身体积最大,像一堵横卧的巨形石壁,表面凿刻平整,离地留有三处,连接碑身作为支撑,东端连接山体,还未凿开,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碑材总高约73米。三块石材表层留有累累人工钎痕。

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甘熙(17871853)字实庵,安徽歙县人,晚清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故居始建于雍正初年,此后逐年增建,现共有三组五进穿堂式建筑群,俗称"九十九间半",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

南京特产

雨花石

一般提到雨花石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为雨花石就是产自雨花台一带,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误解。
  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她主要产自扬子江畔、风光旖旎的南京六合。雨花石以为名,花而冠雨、美丽迷人。‘

雨花石为我国特有的美石,在百千种奇石中,堪称石中皇后的佼佼者。提到雨花石,先声夺人的是一则关于雨花石的神话:传说古时雨花台上有一座雨花观,雨花观中有一位雨花真人。雨花真人端庄睿智、深藏若虚,他经年静坐而绝少宣道,仿佛自己就是一部玄秘古奥的经书。一天,雨花真人开坛讲经。微言大义、悬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品格和智慧的魅力震撼了众多百姓乃至感动了上苍诸神,欢悦之中诸神命令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来。五彩天雨比肩接踵杂沓而下,好似一幅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米芾山水长卷。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一粒粒变成了玛瑙般的雨花石

云锦

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吴村梅有一句诗就是用来描写南京云锦的: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1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20065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金箔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保持了传统的冶炼、打制等多种技艺,旧时老艺人将金箔业分为五行,为拍叶、装沾、打箔、出起、切箔。经过前人的总结,当代南京金箔业将金箔锻制过程归纳为十二道工序,这一过程神奇微妙,使金块变为薄如蝉翼的金箔,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是中国民间工艺的一绝。

南京小吃


绿柳居的蔬菜包

奇芳客的鸭油酥烧饼

七家湾的牛肉锅

莲糊的赤豆元宵


夫子庙的臭干

豆腐脑

鸡汁干丝

五香蛋


鸭血汤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南京老照片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