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吾爱吾师 - 记北大中文系的老师们

吾爱吾师 - 记北大中文系的老师们

时间:2019-01-05 03:47:33    下载该word文档

吾爱吾师——记北大中文系的老师们

从小就是与老师交往很浅的人,也许是不善于跟老师打交道的关系吧,总觉得太严肃了不好太轻松了不好,亦师亦友这种关系对于我来说很难。与大学的老师交往大抵也如此,但这些老师对我的影响却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位老师。虽然大家都在说如今精神家园在沦落,但在这些老师身上我感觉了精神的力量,还有执着与随性并存的气质。在毕业之际,以这些文字记下四年来老师们对我的教诲,也以此表达我的感恩。

以时间为序吧。

大一上的专业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还有中国古代史。

教中国古代史的刘浦江无疑是给人印象最深的老师,而印象最深者莫若第一堂课开始不足五分钟所说的那句“我一直认为中文系是没什么文化的”,当时大家一片愕然随即哗然,而第一排所坐的大二过来蹭课的师兄则在拼命鼓掌。说真的,当时听到心里是颇有不满的,想着是否有些太不客气太过狂妄。后来才知道,这句话他每年都说,而且以往都是第一堂课第一句话,这回倒是忍了一阵;也知道他所指的“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此言旨在激励我们多看一些二十世纪之前的书籍,对于一个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学者来说这话确实有他的道理,虽然狂妄了些,倒也有其用心良苦之处。从先生此语开始,我们对“文化”一词特别敏感,倒也经常或自谦、或反省、或玩笑地说自己“没文化”。当然,这是后话了。说起来,刘浦江先生对我影响最深的却并不是这句话,而是半年的言传身教。从他身上,我看到一个遗世而绝立的学者形象,第一次知道了学术研究应该超越现实的任何立场,而要竭力追求历史真相。他的讲课打破了过去十二年求学中形成的以历史教材为主的“唯物史观”,我由此看到一个更为复杂、丰富的历史世界,也渐渐明白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之间存在距离。浦江先生的某些讲法、某些风格,现在的我也未必完全认同,但是他和他的课确实对我起到了学术启蒙的作用,这是我一定要感谢浦江先生的地方。可惜的是,从我们级往下,浦江先生就不再给中文系讲中国古代史了,我们想再听一次“中文系是没文化的”也就没机会了。

去年秋天,去听过一节浦江先生为研究生开设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课,大体为领着研究生们一篇一篇的读四库提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似乎更加严格、“张扬”了,想必他当年对中文系的学生是有所收敛的。去年想保研去历史系的时候,浦江先生已是历史系副系主任了,他当时以六级否决了我的保研资格,使我忿忿然、义无反顾决定考研。坦白说,当时对他是有些不满和愤怒的,不过到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一则未必全是他的意思,也有学校规定的原因,二则自己本来就有硬伤,被人抓住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三则也许自己未必适合历史地理研究。当然这段插曲并没有影响浦江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我仍旧钦佩那个锋利激扬如侠者的独孤浦江先生。

当时教现代汉语的是郭锐老师,教古代汉语的是刘子瑜老师。因为后来我没有进语言专业,与这两位并没有太多交往。倒是大一那年上课总坐“头版头条”,所以在老师那儿混了个眼熟。话说语言的课还是很好玩的,特别是现代汉语,有那么多浅近但很有意思甚至诡异的语言现象。对了,记得那会儿天冷的时候,郭锐老师总是踩着铃声进教室,然后放包、脱外套、脱手表、从包里拿出讲义,这个顺序总没变过,我们宿舍几个总是在下面小声数着“一、二、三、四”看着老师把所有步骤完成然后相视并憋住笑,再回过神来听课。叶子同学后来学了语言,又跟着郭老师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从她口中我们也知道了郭老师的另一些事情,比如郭老师非常非常忙,忙得没时间管本科论文,但只要改就会改得非常详细。话说叶子同学是非常尊敬他的。刘子瑜老师则是一位超级淑女,穿衣打扮、举手投足都是慢条斯理、优优雅雅的,讲课也是同样的风格,虽未有特别出彩之处,但娓娓道来却也让大家觉得舒服、妥当。另则,老师对原典很重视,第一学期布置的任务是读《论语》、第二学期是读《孟子》,课程作业也是此二书的读书笔记,并请了一位负责的研究生辅导我们。教完我们不久,老师就出国了,这两年也没再开过《古代汉语》课了。上回在物美超市遇到她,她刚从国外回来,看到我们很开心的样子,得知我们已经大三了,还有过一番感叹。嘻嘻,时间真的很快呢,转眼我们就要毕业了。

大一下除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外,还上了李零老师所开的《论语》导读、杨海铮老师的《汉书》选读课,还有高远东老师开的现代文学史。

嗯,需要说的是李零老师,在上此课之前自己甚为浅陋,并不知道李零先生,但上过此课以后就经常听到这个名字,知道李先生是现在有名的学者,主要做“三古”,前段时间我还在看李先生的《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一书。李零先生讲《论语》很有意思,特别口语化,经常有一些特别地道、特别新奇的说法,比如说孔子小时候家境不太好,就说像“小白菜”,又比如讲到孔子周游列国,就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之类,当然在有趣之外有很严谨的文字、训诂基础,特别是用古文字解释字义,对当时的我颇有启发。但要说的是,李先生的课真的不适合我们这种大一小屁孩儿去听,无法体会其中妙处,单只注意到其中的插科打诨了。现在李先生出了关于《论语》的新书,似乎就是他讲论语的讲义之类,有空一定要找来看看,也算重上此课了。对了,顺便要说说李先生的学生徐刚老师,那会儿徐老师还只是博士,跟着我们去听李老师讲《论语》,每次上课前都给李先生买杯咖啡,有一回先生讲到“有事弟子服其劳”,就以徐刚老师举例来着,特别可爱。

话说我曾经hc过高远东老师,而且hc得很彻底,到现在光记住了高老师的个人魅力,现代文学史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5555……。印象最深者,是高老师黑色的风衣、领子那露出的格子围巾,哼唧,真的特别五四,帅死了,而且教我们的时候老师尚未结婚(现在貌似也还没有),让乌拉同学很有YY的余地。嗯。当然现在已经不hc了。上学期高老师还开过《故事新编》研究,可惜那会儿自己忙于准备考研,实在没空也没心情去蹭课,听说是很好的。

大二的专业课是钱志熙老师的古代文学史一、贺桂梅老师的当代文学史、叶文曦老师的语言学概论、许红霞老师的中文工具书和目录学、吴鸥老师的《诗经》导读、李鹏飞老师的古代文学史二、王丽萍老师的古代典籍概要、杨忠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化。 钱志熙先生是一定要说的。先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位名士嘛,上课时不像是在讲课,更像是自我追想古代文人的风韵骨气,特别特别陶醉。板书是繁体竖行的流畅行书(若我们说看不明白,他就说我们不懂这可是标准行书),喝茶是把茶倒在小杯里微抿一口而已,呀呀,真个如入无人无物之境,我们在下面只有惊愕、叹服还小小不满的份儿。虽然不像讲课,但客观上说钱先生讲得很好。总觉得与钱先生相遇,虽不相识,但于我也是份难得的际遇。

教古代文学史二的是年轻教师李鹏飞,如果说钱先生若尘外高人可望不可及的话,那么李老师就是个勤奋、扎实治学的前辈,让我们收益良多并倍感亲切。话说我们最早和李老师相识并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军训时——他是我们连的教导员,负责照顾我们这帮麻烦的女生,我们总为琐事去麻烦他,也因为这样大家跟他比较熟络。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在全系开课的缘故,李老师总是特别特别紧张,每次去请教他问题,我还没紧张他就紧张了,然后我就跟着他紧张了,真的很混乱,也因为这样后来有问题我都改为发邮件了,实在怕看到他紧张。李老师还有点特别可爱,遇到好的诗句总是很真诚地、忙不迭地说“真是好啊真是好”,弄得我们很无语却又跟着激动、紧张。这是否就是古诗句的不可言说之妙呢,他那样的发自心底、忙不迭,不晓得为什么总让我有点感动。后来还修过他的古代文言小说研究,也许是自己比较熟悉领域的关系,也可能教学经验渐长的关系,不再那么局促、稍微自如一些了。再后来,他帮刘勇强老师代课给我们讲“三言二拍”就更好些了。还记得他讲《卖油郎独占花魁》时,还以自己攒钱买房子的经历来比拟卖油郎拼命攒钱与花魁共度良宵这一情节时,大家不由爆笑,哈哈,太可爱的老师了。前段时间打印论文时,在复印店遇到他,他竟然还认识我,还记得我是湖南人,真是让人开心呢。怎么说呢,因为上李鹏飞所开的两门课的关系,自己又读了很多诗词还有《太平广记》里头大量鬼故事,现在想想还是很有收获的。听说李老师的身体不是特别好,嗯,希望李老师多注意身体、健健康康的,还有和师母平安幸福,早点买房子。

说起贺桂梅老师,先是佩服,然后是感谢,再然后是打心底的喜欢呢。怎么说呢,在我以往的生命里,从未见过思维如此迅速准确、思想如此含蓄又锋利的女性。当代文学史这门课其实挺特殊的,因为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与我们的记忆血肉相连的现实,其中牵涉到我们的许多蒙蔽、忘却还有误解。而贺老师以其非常敏锐、细腻、准确的语言,以她的方式揭起了这段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历史、记忆及叙述的复杂、错乱。这门课给我的启发绝不只是当代文学史或者文学史研究内容方面的,更多的在于研究基本态度上,说得更大,就是贺老师这门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世界、对人的基本看法。对于贺老师对我的这种影响,远不是感谢可以回应的,谨记于此。

下面要说的是恩师吴鸥。吴老师是四年来我接触得最多的老师,也是影响、教导、关心我最多的老师。从大一分导师时得以与吴老师相识,到大二时跟着老师做一个关于清代《诗经》学研究的题目,到大三时找老师指导我的本科论文,再到大四时因保研、考研等琐事麻烦老师,这四年我的成长真的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太多的事情,竟想不起该从何说起,只能说老师对我的教诲我都记得,一定会好好努力,尽力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所谓“大恩不言谢”,此刻我也不再说谢谢,只尽我全力而已,只今惟祝福老师健康平安。

大三分了专业,专业课有张鸣老师的古代文学史三、刘勇强老师的古代文学史四、李家浩老师的文字学和《说文解字》导读、耿振生老师的音韵学、董洪利老师的训诂学、王岚老师的版本学、李更老师的校勘学、陈晓兰老师的文献学史上还有大四上漆永祥老师的文献学史下。

首先要说的是本系最可爱的先生张鸣老师,我深刻认为张先生是每一个中文系学生心中永远的风景,高山流水。张老师的趣事很多,最喜欢听他讲苏轼,讲苏轼又最爱他讲东坡尺牍,讲东坡尺牍之妙又最爱他那句“呵呵”。呵呵,“呵呵”让老师被获为2006年度最美微笑奖。吾爱吾师,爱其率性坦然、爱其豁达开朗、爱其严谨认真、爱其文人雅趣,爱其盎盎童趣,亦爱其第一堂课在黑板上所写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嘻嘻,我们的大法师真好。(此典故见于我们拍毕业照那天,张鸣师发来的短信:“哈利们今天穿袍子,大法师不能亲临现场,呵呵,遗憾。我在南京祝贺大家了。好好的留一个写真,我回去欣赏大家的尊容。哈哈。”)

大三进了古典文献专业,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触了很多本专业的老师,跟着他们入门,他为我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片天地里还有由上古缓缓流下的长河。我被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执著追求而打动,也跟着他们我触碰到很多古代先贤,看其文思其人,自觉血脉未断精神永存。跟大部分老师交往并不多,但对我都曾有过帮助、教导。在此一一感谢,其中最要感谢的是李更老师,带着我们这帮小鬼西安、敦煌,还带我的毕业论文。这也恰恰反映了李老师难得可贵的两面,一是体贴周到,对我们这帮小鬼太好了,嗯,二是学术严谨,这个在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中表现明显,这次跟李老师做毕业论文真的学到了很多,hiahia

写到这里,突然不知道怎么结尾。事实上,自己并不会马上离开这个园子,与以上大部分老师仍有机会打交道,仍有机会听到他们讲课。此文也并未为煽情而作,只是聊作纪念而已,也表达一下对这些老师的感激之情。这样写下来,真的觉出了老师在我本科四年的分量之重。再表谢意。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