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时间:2015-10-23 07:38:38    下载该word文档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作者:马定松 秦竹 高矗群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6

         要:在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前人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概况、影响因素,并提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训练;培养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14-02

        儿童亲社会行为泛指儿童表现出的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1]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亲社会行为。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2]。中国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和安慰行为四大类,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Stabu研究发现,58岁儿童的助人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912岁儿童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李丹)。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下降[3]。另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710岁儿童中有77%愿意分享,1116岁的儿童100%愿意分享[4]。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与同伴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角色转换,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3]。王美芳(2000)发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中合作的发生频率最高(53.2%),其次是分享(19.8%)和助人(18.4%),安慰(4.6%)和公德(4.0%)行为最少[5]。也有研究者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无必然联系,如Yarrow1980)发现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变化方向有正有负,说明年龄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连续性[6]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