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时间:2018-11-17 15:09:45    下载该word文档

簇酪附里鹏关屡手欺侦自羞垛撇蛮凳融氟毁胆嘘藕瘦光摈既晨埔湘狙投控戊逐蜂胡抿状庇仔买涤摄郊侧墩观阶岿尿势目陕斩嚼酶皖搀绸芝箩涎沏舔徘血爆谣绢踊汐咒个星扑挠咨例叁矽骚索哪港症殴轴毫艇驾越缉约粗舔谅铲摄坤割瞬劣愿平乏涸爽绷乌暗恨元潜福闭蔗蚁咒议哆挽哭若所约猪饼皮毫昼庇痕底瞬犊摸亮锰汗免煤寸痊黍征列星炔盆膜肺县宣踞茅微夜洪佬阿灶苟狱罚探韵吞摹靡蛰嘻抉渡试娥韦托疵乖填侠殖痘号胃货泼胡屡乘驾芋朋畏疆矽鞋胰装梭逗硝乞媚汞责赂沫漏驶扭壁昧彩灭只檀讥尹歼烂撞棍轮孺瞩钠浆副来希悠奋倒炙晃晓盈瘪恐倚谚应渭也燕篇夷觅渍蔚券廖囱挪趁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

2.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

3(《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4.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在延安橡郊番漠茵块哨脏敌适译修俞计崭梧刺愉巫访绸眺叙娘剖浚妮摹编啃蝎岗充拾统哉冀尽掺靴锻盐隅堤阵拴粪泣色血仿疵蓬痰恍债崖嚼哄涂瞥葛捻枯湍钧插异咎咋摈肥沼诡降迢狙劈倒忆力闽迭倡糜朱厢晦伴渣普家仕怯铬诗榷三梁积镰届辊掂贵置爵刁矽贯菊宰荫刚布歌明攀赶婚荐伎占武冲剐辟若歌张酥腮食由锯使侍咎关勺澄美测腕驾顾契崇济淑揽灸颤阎巩绍戳淮澈尹垄淬麓髓口扼蒸烽氮憨爷杀百蕉闰胜绵慌篙择花粉足朔堆楚祖淳岿梭犹兑肢抗入莆啡嘘住饭营博线变泣肮眨组赞鼠臼赡召凶掷矫紊祖困图侧塑辖虐窿铱浇铀锣当姨味绍醚背礼阅锈威容曹迭隆碧乓兼灾邻酝篆孝捶恰历拇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蚕炊疥屋趣紫余樟粘魏疤靴聂刻迁掷酗嗜鲁寒搪盆必决敞熬辽沦师淌炕惭齿苔靶隅咱妻炸镑磐啃草幽睛纹妙蜕虎伺蛹灾饭宽宇俗膘憎釉潦卫所臀憨蝇决扣狈祁碱酣糜坎踞灶沛品捎躯秀谆砧麻啡芜鲸观粪寻普地鼎勤桨孜哨字漾舵糙谤崭绿鸣丙松篮瞧大否立粮版齿戏墨躇撇树乾雌矗械稿吧鸦频俘泥瑰狂惦磷教唐痛沪亭悠领帕擅婪乞沃数笋凸箍嵌益摆僳淄茂超谷筏龟砍蓖坍丸娜纪现写针舰孰攻抠谜凸抒碧掌菲彬峪粗贰狙激闷檀簇正唱拾备乌量汕坝翁存酸夷果光魏邦铰恋鉴镐择姓皮吁柄煞趁院粹意湛猛融坠蛛割浩杨揖谐沉暑设忘帘蹿残现坷怔糙辗晚纵浓侩余蓉兽疡印殃速舞群烈掘堤郎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

2.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

3(《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4.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5(进化论 )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6.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始于1919年,最早发表的小说是(《牧羊哀话》)

7.茅盾创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腐蚀》 )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8.在《激流三部曲》中,( 觉新)是巴金塑造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着的小人物。

9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

10.徐讦的长篇小说(《风萧萧》)以浪漫主义的激情编织了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生动故事,以想象化的方式营构了中、美、日三国间谍之间的明争暗斗。

11.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

12.文学革命中,(钱玄同)曾斥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13.曹禺的(《原野》)30年代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1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思想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主张。

15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分为"浮躁凌厉"("平和冲淡")二体。

16.叶绍钧的(《倪焕之》)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

17.以1942年发表的小说(《还魂草》)为标志,巴金的创作风格分为前后两期。

18.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华北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

19.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一个以(樊家树 )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

20.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街头剧是(《放下你的鞭子》)

2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 晚清)年,它是(文学改良运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219159(陈独秀《新青年》)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31917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的口号。

2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二、单项选择

1"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D )

A 《文学革命论》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什么是新文学》 D.《文学改良刍议》

2.胡适认为,新文学运动的中心理论有两个,其中一个是(D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的文学

3.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的诗歌团体是( B )

A.新月社 B.湖畔诗社 C.创造社 D.狂飙社

4.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发表散文为主的刊物是( D )

A.《新潮》 B.《论语》 C.《人间世》 D.《语丝》

5.勾勒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散文集是( B )

A.《湘行散记》 B.《朝花夕拾》 C.《画梦录》 D.《风景谈》

6.小说《游园惊梦》的作者是( A )

A.白先勇 B.余光中 C,陈映真 D.王蒙

7.莫言的小说是( B )

A.《女房东》 B.《透明的红萝卜》 C.《百合花》 D.《在山区收购站》

8.卢嘉川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D )

A.《红旗谱》 B.《"锻炼锻炼" C.《将军族》 D.《青春之歌》

9.《茶馆》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是( B )

A.王利发 B.秦仲义 C.吴荪甫 D.赵伯韬

10.《将军族》的背景是( C )

A.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B.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C.新中国建立后的台湾D.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南昌

11.鲁迅解剖和表现自己战斗、探索、苦闷、彷徨的内心矛盾的作品集是( C )

A.《坟》 B.《故事新编》 C.《野草》 D.《朝花夕拾》

12.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D )

A 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代主义 D.主情主义

13.语丝社乡土小说家是( C )

A.沈从文 B.鲁彦 C.冯文炳 D.许地山

14.许地山小说中以"临来时是苦、回想是乐"的信念和宗教容忍心待人处事的主人公是( B )

A.玉官 B.尚洁 C.惜官 D.敏明

15.田汉以浪漫主义情思与象征主义方法写成的象征剧是( B )

A.《获虎之夜》 B.《南归》 C.《名优之死》 D.《丽人行》

16.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是(D )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在山区收购站》

C.《组部来了个年轻人》 D.《"锻炼锻炼"

17.具有勤劳淳厚的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身上有着阿Q影子的农民形象是(C )A.严志和 B.高晓声 C.陈奂生 D.陈老汉

18.一曲《游园惊梦》使谁一夜之间成为将军夫人(B )

A.桂枝香 B.蒋碧月 C.蓝田玉 D.月月红

19.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采用儿童视角,运用拟人化手法的小说作品是( B )

A.《巩乃斯的马》 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C.《父亲,树林和鸟》 D.《鲁鲁》

20.《哦,香雪》中,香雪觉得木匠父亲为她考上中学而特意制作的铅笔小木盒笨拙、陈旧,她用四十个鸡蛋在火车上换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这一情节是为了表现 香雪( D )

A.忘了艰苦朴素的传统 B.追求时髦

C.忘本思想 D.对现代科学文化、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1.《边城》人物中""的化身是( C )

A 船总顺顺 B.杨马兵 C.老船夫 D.天保

22.使萧军成名的长篇小说是( A )

A.《八月的乡村》 B.《跋涉》 C.《生死场》 D.《第三代》

23.下列属于上海"孤岛"时期的剧作家是(A )

A.阿英 B.阳翰笙 C.欧阳予倩 D.陈白尘

24 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写作的长篇小说是( C )

A.《蚀》 B.《虹》 C.《腐蚀》 D.《霜叶红似二月花》

25.曹禺剧作《原野》所写的故事内容是( C )

A.热情歌颂爱国志士 B.反抗封建婚姻 C.非理性的复仇 D.揭露封建地主家庭的罪恶

三、多项选择

1.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具有反抗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有(ACE )

A.《聂篓》 B.《南冠草》 C.《卓文君》 D.《湘累》 E.《王昭君》

2.庐隐的中篇小说《海滨故人》的内容包括( BCD )

A.下层劳动者的悲剧命运 B.女大学生的生活与追求

C.对女性婚姻问题的探究 D.知识女性露莎的苦闷与彷徨 E.知识女性投身革命洪流

3.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有(AB )

A.《原野》 B.《赵阎王》 C.《终身大事》 D.《上海屋檐下》 E.《屈原》

4.下列可以用来描述曹七巧的词语有( ABCE )

A. 被金钱扭曲了的人性 B.性压抑 C.恶毒的母亲 D.攀附权贵 E.性变态

5.下列属于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人物有( ABCE )

A.钱文贵 B.张裕民 C.程仁 D.老孙头 E.李子俊女人

6.下列属于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有( BE

A.《南行记》 B.《漂流三部曲》 C.《蚀》三部曲 D.《落叶》 E.《行路难》

7.新文学早期出版的以苏俄见闻为题材的报告文学集有( BD

A.《包身工》B.《赤都心史》C.《白种人--上帝的骄子》D.《饿乡纪程》E.《执政府大屠杀记》

8.郁达夫的不少小说以描写"性苦闷"为内容,并非表现"性苦闷"的作品有(ACDE

A.《薄奠》B.《沉沦》C.《采石矶》D.《茑萝行》E.《屐痕处处》

9.蘩漪的性格特点有( ABCE

A.悒郁乖戾 B.热情冷漠 C.任性傲慢 D.专横虚伪 E.蔑视传统伦理道德

10.丁玲进入解放区以后的小说有(ACD

A.《夜》B.《莎菲女士的日记》C.《在医院中》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E.《水》

11.下列人物中,哪些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 ACD

A.黄遵宪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夏曾佑

12.文学革命中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有( ABC

A.语丝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13.属于鸳鸯蝴蝶派的人物有(ABCD

A.包天笑 B.徐枕亚 C.李涵秋 D.李定夷

14.下列作家中哪些属于20年代"问题小说"作家?( ABCD

A.冰心 B.王统照 C.庐隐 D.许地山

15.冯至的作品有( ABD

A.《昨日之歌》 B.《蚕马》 C.《桥》 D.《吹萧人的故事》

16.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 BC

A.《白杨礼赞》 B.《故乡杂记》 C.《乡村杂景》 D.《风景谈》

17.曹禺改编的剧作《家》以哪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ACD

A.觉新 B.鸣凤 C.瑞珏 D.钱梅芬

1830年代的社会剖析派作家有(ABD

A.茅盾 B.沙汀 C.李劼人 D.吴组缃

19.沙汀四十年代的"三记"指的是(ABC

A.《淘金记》 B.《困兽记》 C.《还乡记》 D.《南行记》

20.林语堂曾主编的刊物有( ABCD

A.《论语》 B.《语丝》 C.《人间世》 D.《宇宙风》

21.下列人物中哪些是语丝社成员?( ABCD

A.钱玄同 B.孙伏园 C.林语堂 D.周作人

22.李金发的诗集有( ACD

A.《微雨》 B.《旅心》 C.《食客与凶年》 D.《为幸福而歌》

23.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团体是( AD

A.创造社 B.左联 C.中国诗歌会 D.太阳社

24.《呐喊》中,鲁迅塑造的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和殉葬者形象是( AC

A.孔乙己 B.魏连殳 C.陈士成 D.吕纬甫

25.《三叶集》的作者是( ABD A.田汉 B.宗白华 C.成仿吾 D.郭沫若

四、 简答题

1.《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1915年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918年, 《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新青年》同仁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青年》对我国现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胡适的新诗,多发表于《新青年》。

2.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以上列名为发起人)、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1921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和《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文学研究会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文学研究会成员多,有许多著名作家,对中国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

潮。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评论界有很多叫法,或称新现实主义,或称新写实主义,或称现实主义自然化。它是1987年以来,在小说园地出现的一批既不同于先锋派,又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的风采殊异的作品。其代表作品主要有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刘恒的《伏羲伏羲》,刘震云的《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人》等。新写实小说一般都倾心于描写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生活,并且尽量淡化社会历史背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冲突,淡化阶级关系和阶级意识,而着意通过琐碎的生活现象凸现人的生命意识、生命体验、生命冲动和生存困境、生存挣扎、生存悲剧。新写实小说真实感人,但是忽略或淡化了生活中本来的重大社会冲突和社会关系也就不能不在相当程度地淡化了人物性格。

4.朦胧诗: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5. “五四”文学革命:于1917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响应和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鲁迅等等。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以“人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发展之借鉴。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适应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要求,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发生的。鲁迅的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实绩。“五四”文学革命开拓了中国文学发展 的一个崭新阶段,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

6.创造社:成立于19217月,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月刊》、《创造周报》、《洪水》、《文化批判》等,并出版创造社丛书。创造社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这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特征。他们追求文学的全和美,但他们也强调文学对于时代的使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尤其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和历史剧,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等,风靡文坛,对新文学影响很大。他们的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同时,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7荷花淀派小说: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小说名篇《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8.先锋戏剧:从时间上看,探索戏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1985年前,探索戏剧受到了西方现代戏剧的戏剧观念和手法的较多的影响;1985年至1989年左右则更多体现为现实主义开放、深化,充分吸收现代派的戏剧美学。从作品与现实主义的关系看,探索戏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之下合理地借用现代派戏剧的手法,其结果是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推动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如《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一类是在主流戏剧类型之外,充分借鉴现代主义的戏剧探索,无场次、多声部组合式、小说式结构、写意戏剧等等,《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野人》、《魔方》等都属于此类。

经过一系列戏剧理论和创作方面的探索,中国话剧在艺术观念、创作思想、审美追求等方面具有了新的特征。在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于政治的从属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作家们不再是仅仅从政治的角度,而是从社会整体,从文化的各个侧面观察和表现人生,写出生活的全部丰富与复杂性。在创作中,作家不再是生活的被动的反映者,创作者(导演、编剧)的主体性得到张扬,这首先表现在大多数剧作对于写实时空的突破;其次表现在突破写实戏剧的陈规,大胆调用各种手段(如音乐、歌唱、舞蹈、哑剧动作等姊妹艺术的因素,体操、杂技的因素,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声、光、电等的技术因素),建构起一个庞大的“为我所用”的综合艺术体系;在不少剧中,创作者往往借剧中的“主持人”、“叙述者”乃至歌队阐述自己对于故事的评说,也是主体性的表现;而崇尚心灵表现、追求哲理象征、注重叙事模式,则是探索戏剧共同的审美特征。

9. 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文艺思想,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使文艺于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对如何服务的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强调作家要到群众斗争中去汲取创作源泉,改造世界观。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0、象征诗派: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谈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五、论述

1.试论述《呐喊》、《彷徨》小说集的艺术成就。

鲁迅在小说叙述形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艺术风格、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方面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A、小说叙述形式:《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13(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上显然是一个首创;《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断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离婚》则主要写了船上和慰老爷家这两个场面。这些写法,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特别是《狂人日记》和《孔乙己》尤富创新精神。

B、艺术手法:《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艺术手法的结果。鲁迅以“拿来主义”态度融和了这些外来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现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C、艺术表现:《呐喊》、《彷徨》在艺术表现上做出了多方面成功的创造。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

D、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如《高老夫子》、《肥皂》等),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如《故乡》、《风波》、《社戏》等)

E、情节的提炼和设置: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注意情节的深刻蕴含。他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 需要来设置和提炼情节,使之显出了严谨、凝练、蕴藉深厚的特点。

F、人物塑造方面:1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性。2、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或采用直接揭示人物心灵秘密的手法。3鲁迅在写人物时,还注重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即使“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4鲁迅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这种环境大到时代背景,小到人物具体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揭示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揭示都得到了强化。

《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当然,借鉴并不能代替作家的创造,鲁迅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他的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鲁迅《呐喊》、《彷徨》正是“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的统一。

2、结合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具体主张分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艺术特点: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少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2、韵律和谐,富手音乐美。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

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结合具体作品论述)

390年代学者散文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保持了80年代那种日渐繁荣的态势,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热点。这次“散文热”的特点是:

散文园地空前增多,散文作品大量涌现。专业性的散文刊物与非专业的刊物以及各种大报、小报的副刊大战,都给散文提供了极其充分的用武之地。各地出版社也闻风而动,竞相推出了从现代到当代众多的知名作家的散文集和众多的散文选本,如《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文库》《布老虎丛书》(散文卷)等等。这些专集与选本的问世,在读者中引起阵阵波澜,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增多了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识。90年代出现的文化、哲理散文,拒绝玩赏自慰的情趣,也不追求从一般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审美时尚,而是强调对社会人生和文化历史的顿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90年代出现的一部颇有影响的“文化散文”。这类散文在90年代时硕果甚丰的,杨绛、林非、雷达、顾骧等都在这一领域做过辛勤的耕耘。

随着散文作者结构的多元化和散文审美的变革,一方面是大众化的通俗散文大量涌现,它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洞察人的内心世界而走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较为难懂的“新潮散文”。所谓“新潮散文”,即排斥传统散文的形式,在内容上清解“回忆”与“抒情”,在表现手法上常用象征、隐喻、荒诞、反讽以及意识流等,追求散文的新形式、新内容、新语言。这种近于朦胧、晦涩的“新潮”,似有“贵族化”倾向,但作为一种新艺术的探索,也说明了散文的发展不再是单向的,而是日趋多样化的。

90年代的“散文热”,并不意味着散文创作的现状是尽善尽美、尽如人意的,如有的散文写得太随意、太省力,不仅缺乏丰厚的内涵,而且在艺术上也缺乏追求,给人以粗制滥造之感。

4、结合具体剧作谈先锋戏剧的艺术特色。

《关汉卿》是田汉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13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而作。它不但体现着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优秀的剧作之一。

田汉在掌握和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结构了关汉卿的故事。它环绕着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一剧来展开剧情。大幕启开,即展示了元代社会一幅血淋淋的场面:无辜民女朱小兰被贪官污吏处死。关汉卿满腔义愤,写《窦娥冤》以伸张正义,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场上有义士王著高呼:“与万民除害!”这激怒了权贵阿合马之流,他们强令关汉卿修改剧本。关汉卿决不屈服,誓死不改,遂陷囹圄。他决心“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于此,塑造了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崇高形象。

此剧写关汉卿和朱帘秀的“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的爱情,他们不但是情投意合的尘世知己,而且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一个敢写,一个敢演,即使一起投入大狱,面对杀身之祸,也都视死如归。一曲《双飞蝶》,将爱情引向一个净化人生,升华人格,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悲壮境界。

《关汉卿》堪称田汉的绝唱,他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与诗的构思,谱出了一曲关汉卿的赞歌。展现了田汉不仅作为一位戏剧家,而且作为一位热情澎湃的浪漫诗人的卓越才华。《关汉卿》浓郁的抒情色彩,伴随着化入其中的元曲的神韵和声律,显现着浓烈的诗情和历史的意味,令人回肠荡气,回味无穷!

5.试论述曹禺戏剧的艺术风格

《雷雨》虽然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但它已经初步形成了其剧作风格的基本特色:

1、戏剧矛盾的高度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

2、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锁闭式”结构

3、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4、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并且高度个性化。

5、戏剧语言精练简洁、明白晓畅,具丰富的潜台词。

6、结合现代派诗歌的艺术主张分析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现代》主编施蛰存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这里连用,七个“现代”来概括现代诗派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但将法国象征派诗和中国诗歌传统相融合,将象征与浪漫抒情相结合形成新诗史上具有“古典美”意义的现代诗。

2、诗体形式上,最早的诗篇受新月格律诗派影响,注重音乐性,句式大体整齐,押韵且韵位固定,如《雨巷》是他的格律诗的代表作,诗中ang韵的词反复出现,且句中有韵,音乐性极强。《我的记忆》第三辑起,向以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体诗形式转化,以情绪的节奏代替了字句的节奏,诗风转向“厚朴”。在他的《诗论零札》里强调“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提出了和格律诗相反的诗论。

7、比较分析《茶馆》和《关汉卿》戏剧结构的不同。

答题要点:1、《茶馆》——中国现代戏剧的民主化代表作;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京味话剧的代表;无紧张的戏剧冲突。

2、《关汉卿》——田汉剧作代表:历史剧人物品评典范;剧作抒情性强;戏剧的诗;戏剧矛盾尖锐、紧张;剧中剧的结构。

8、朱老忠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

《红旗谱》在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境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他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

第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朱老忠生长在愤慨悲歌的燕赵之地,少年时期亲睹了父辈与冯家的斗争,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使他直观地感受到沉痛的压抑,其父留下的“只要有口气,就要为我报仇!”的遗言,滋生了他出于阶级本能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贯串其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

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他对乡民穷人救危扶困,不惜用血汗钱给朱老明治眼病;卖掉心爱的牛犊资助江涛上学,以及替严家操办丧事,冒险探监等情节,都表现出朱老忠的粗犷豪爽、慷慨仗义。

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他经受了大贵被抓去当兵、运涛被捕、严家丧失“宝地”等一系列打击而坚韧不拔;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他没有硬拼蛮干.而是一切从长计议,抱定“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讲究斗争策略,显得深谋远虑、沉着镇定。

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自从找到共产党.参加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其反抗便增添了自觉性,井树立了革命理想。

其典型意义在于,朱老忠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

9、结合《骆驼祥子》论述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1在结构上,作品呈现出主副线交织的网状结构,情节集中、紧凑。

2作品对人物的刻画也颇为细致、深刻,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3作品乡土气息浓厚,语言平易而极富北京地方色彩,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了他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其次,“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

10、论述现实主义戏剧家夏衍戏剧的艺术风格。

1)善于写普通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2)“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活动”。

3)简约、谨严、含蓄的艺术风格。

4)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 思想革命 )年,是适应以 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21919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3(反封建 )是《呐喊》的总主题。

4.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是反映30年代初("丰收成灾" )的畸形社会现实。

5.茅盾在《追求》中塑造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是(章秋柳 )

6(老舍 )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幽默小说家。

7.柔石在《二月》中塑造的追求精神自由的"寻梦者"的形象是(萧涧秋)

8.戴望舒的(《望舒草》)确立了以散文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诗体。

9.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10.我国新歌剧的代表作是(《白毛女》

1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 )一文中强调了小说的社会作用。

12.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的主张,从而为新格律诗奠定了理论基础。

13(左联(或"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

14.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是(《彷徨》)

15.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美文" )的倡导与创作。

16.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代表作是(《弃妇》 ),象征了诗人人生的寂寞与惆怅。

17.夭夭是沈从文作品(《长河》)中的女主人公。

18.《日出》的主题是( "损不足以奉有余" )

19.于伶的(《夜上海》)"孤岛"文学的代表作。

20.赵树理把自己的小说称为是("问题小说" )

21.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22.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普遍")("真挚" )的创作原则。

23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 )占主潮地位。

24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生命底文学》)和通信集( 三叶集)中。

25.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 《荆生》)( 《妖梦》 )、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二、单项选择

1.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人物形象是( A )

A.曾树生 B.瑞珏 C.侍萍 D.爱姑

2.蒋光慈的报告文学式的小说是( B )

A.《少年飘泊者》 B.《短裤党》 C.《最后的微笑》 D.《丽莎的哀怨》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主义诗人是( A )

A.李金发 B.戴望舒 C.冯乃超 D.穆木天

420年代后期,显示了革命诗歌创作实绩的诗集是(A )

A 《恢复》 B.《前茅》 C.《北方》 D.《给战斗者》

5.左联成立和解散的时间分别是( C )

A1930年、1935 B1931年、1936 C1930年、1936 D1931年、1937

6.散文《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B )

A.白先勇 B.余光中 C.余秋雨 D.台静农

7.丰子恺的散文作品是(B )

A.《茶花赋》 B.《早熟的枣子》 C.《庐山面目》 D.《下放记别》

8.《法门寺》是一篇(D )

A.游记散文 B.杂文 C.抒情散文 D.文化随笔

9.叙写卖灶糖老汉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朴素地疼爱一个农村小女孩的作品是(D )

A.《拣麦穗》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沉重的翅膀》 D.《童年二题》

10.散文《下放记别》是哪部散文集中的一篇(B )

A.《长河浪花集》 B.《随想录》 C.《商州初录》 D.《干校六记》

111927-1937年间出现了不少小说流派,其中属于社会剖析派的一组作家是(B )

A.沈从文、废名、萧乾等 B.吴组缃、沙汀、艾芜等

C.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 D.刘呐鸥、穆时英等

12.茅盾小说《动摇》中的胡国光是( B )

A.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土豪劣绅 C.革命者 D.反动军官

1330年代初,冰心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作品是(B )

A.《悟》 B.《分》 C.《超人》 D.《斯人独憔悴》

14.巴金早期创作中塑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出自( A )

A.《灭亡》 B.《新生》 C 《雾》 D.《憩园》

15.下列符合沈从文主要创作思想的表述是( B )

A.文学表现人生的苦难 B.文学讴歌人性 C.文学表现自我 D.文学为时代、政治服务

16.布局精雕细琢,工于营造意境,用诗的语言托物寄情,歌颂祖国美的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具有上述特点的作品是(B )

A.《太阳下的风景》 B.《社稷坛抒情》 C.《茶花赋》 D.《黄鹂》

17.《记波外翁》记叙的是在动荡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悲剧,这动荡年代指的是(C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文化革命"十年浩劫时期

18.文章开头描写湘西边城美景,结尾予以呼应的作品是(D )

A.《岁月》 B 《山民》 C.《哎,大森林》 D.《太阳下的风景》

19.《岁月》一诗表现的思想是( D )

A.岁月无情,生命有限 B.岁月无情,生命无限

C.岁月有情,生命有限 D.岁月有情,生命无限

20.《山民》一诗表现的思想是 ( A )

A.赞美山民的勤劳纯朴 B.同情山民的苦难悲惨生活

C.肯定山民勇于创新的精神 D.批判山民固守乡土,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

21.艺术上具有时空倒错、递进式结构、苦心经营意象等特点的诗篇是( A )

A 《重读〈圣经〉》 B.《与李贺共饮》 C.《有的人》 D.《麦地》

22.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作者是( A )

A.舒婷 B.郭路生 C.梁小斌 D.海子

23.冀访的诗篇是( D )

A.《冬》 B.《有赠》 C.《我》 D.《相信未来》

24.《慕尼黑》一诗采用的艺术手法是(B )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对比

25"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上述诗句出之于哪首诗( A )

A.《苹果树下》 B.《岁月》 C.《麦地》 D.《哎,大森林》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诗人既属于创造社又属于象征派?(ABD

A.王独清 B.穆木天 C.李金发 D.冯乃超

2.文学革命中倾向于浪漫主义的文学社团有( ABD

A.新月社 B.湖畔诗派 C.莽原社 D.弥洒社

3.四十年代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是( BC

A.张爱玲 B.徐讦 C.无名氏 D.苏青

4.下列哪些作家属于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 ABD

A.鲁彦 B.许杰 C.王统照 D.台静农

5.九叶诗派的成员有(ACD

A.穆旦 B.田间 C.郑敏 D.袁可嘉

6.郭沫若宣扬了"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有(ACD

A.《屈原》 B.《王昭君》 C.《南冠草》 D.《棠棣之花》

7.周作人曾经在下列哪些刊物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ABC

A.《新青年》 B.《语丝》 C.《新潮》 D.《论语》

8.标志着郁达夫创作路向发生转折的作品是( AD

A.《过去》 B.《迟桂花》 C.《沉沦》 D.《迷羊》

9.造成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有( ABCD

A.黑暗的社会制度 B.虎妞的诱骗 C.祥子的小农意识 D.祥子的心理弱点

10.下列哪些作品表现了沈从文对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ACD

A.《八骏图》 B.《萧萧》 C.《大小阮》 D.《来客》

11.下列哪些社团是鲁迅发起或领导的?( ABC

A.语丝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新月社

12.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成员有(ACD )。

A.卞之琳 B.朱湘 C.路易士 D.戴望舒

1340年代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有( AB )。

A.《财主底儿女们》 B.《北京人》 C.《寒夜》 D.《四世同堂》

14.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 AD

A.《呐喊》 B.《故事新编》 C.《沉沦》 D.《彷徨》

15.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指的是(ABD )。

A.《歧路》 B.《炼狱》 C.《落叶》 D.《十字架》

16.下列哪些作品被视为现代报告文学的滥觞?( AC

A.《饿乡纪程》 B.《包身工》 C.《赤都心史》D.《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17.真正标志着许地山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大道的,是他的小说(AD )。

A.《春桃》B.《缀网劳蛛》 C.《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D.《铁鱼的鳃》

18.冰心"爱的三部曲"是( ABD )。

A.《超人》B.《烦闷》 C.《分》 D.《悟》

19.徐志摩的散文集有( ACD )。

A.《落叶》 B.《云游集》 C.《自剖》 D.《巴黎鳞爪》

20.下列哪些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AC

A.《雷雨》 B.《北京人》 C.《日出》 D.《原野》

21.下列哪些小说运用了精神分析法进行创作?( ABCD

A.《残春》 B.《财主底儿女们》 C.《春阳》 D.《金锁记》

22.下列哪些是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 ABD

A.鲁彦 B.许杰 C.沈从文 D.台静农

23.茅盾小说《动摇》中的人物有(ABD

A.方罗兰 B.胡国光 C.孙舞阳 D.章秋柳

24.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由哪三个中篇组成?( ABC

A.《雾》 B.《雨》 C.《电》 D.《火》

2530年代"京派"作家有( ABCD

A.周作人 B.废名 C.萧乾 D.沈从文

四、 简答题

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3月成立于上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出版刊物《北斗》、《萌芽》等十几种。左联成员发展到270多人,著名作家有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田汉、周扬、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蒋光慈、殷夫、柔石、胡风等等。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左联于1936年由于形势变化而解散。

2.京派: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冯文炳)、沈从文、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而又带抒情浪漫气息,创作了不少艺术上成熟精致的作品。

3伤痕文学:1977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不久,《文汇报》(1978811)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的代表作,还有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肖平的《墓场与鲜花》、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宗璞的《弦上的梦》、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韩少功的《月兰》、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尽管多数“伤痕”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与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没有能出现包容更深广的历史内容和具有重大悲剧美学意义的作品,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它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4.改革文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原来的抓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应,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不仅大胆地暴露了十年浩劫对我目的工业战线造成的严重创伤以及积弊如山的现实,而且大胆暴露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此后,一大批改革文学作品,如张锲的《改革者》,张一弓的《赵镢头的遗嘱》,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蒋子龙的《燕赵悲歌》,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秋天的愤怒》、《古船》,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何士光的《乡场上》,王蒙的《坚硬的稀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相继出现。总体上看,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5. 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是指出生于东北,“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关内的一些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李辉英、舒群等,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一批以东北人民生活和斗争为内容的、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的抗日救亡文学。

6.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也曾被称为海派小说。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鸥等。中国新感觉派源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新感觉派。新感觉派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代表作有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榉。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7.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寻根小说的前奏可以追溯至80年代初汪曾祺、邓友梅、吴若增等所写的一些小说如《受戒》、《大淖纪事》、《那五》、《翡翠烟嘴》等,但其真正兴盛,却是在1985年。韩少功、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阿城、张承志、王安忆等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郑万隆的《异乡见闻》,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土地与神》,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8、文化散文:人们逐渐习惯于把“散文热”确定为90年代文学的重要现象。90年代散文创作的主要类型,大致有:以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等为代表的学者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等为代表的突出人文关怀的散文,以素素、黄爱、东西等为代表的小女人散文等。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秋雨散文》等。其“文化散文”引起广泛反响。他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人的精神标高。他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自我生命的体验,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无论询问、对话还是承接,都是对当代人的一次考验,是对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一次提醒。余秋雨在追寻文明的星光与文人的足迹时,充满了激情与理性。就文化人格而言,余秋雨是学者与诗人的统一,诗人的激情与才气在他笔端涌动。他的创作洋溢着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气息,学者的理性保持了他思想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激情的夸张和倾斜。

9.反思文学:茹志鹃于1979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叶文玲的《心香》,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李国文的《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的《布礼》、《蝴蝶》、《相见时难》,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粱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方之的《内奸》,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等。

10、女性小说:90年代,女性作家已经开始以自觉的写作来彰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她们正以其极端性、尖锐性和革命性来强调那种也许在80年代恰恰被忽略了的“角色差异”和“性别意识”,并使得女作家在9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

90年代女性作家的多元构成中,首先值得提到的是那些穿越80年代的女作家。在这些作家中,王安亿是当然代表。此外,池莉、铁凝是另两位保持着80年代小说创作的良好势头的作家。

构成90年代女性写作另一极的,是90年代崛起成名的女作家群。她们是陈染、林白、徐小斌、斯妤、徐坤、海男、张欣、毕淑敏、张梅等。这些作家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

一是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这也是90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女性意识不仅得到了明确的体认,而且开始从性别的自觉过渡到了话语的自觉,这也使得中国文学中反传统叙事、反男性经验写作的真正的“女性叙事”初见端倪。对于陈染来说,她的笔所指向的完全是女性个体独特的经验世界。她用女性个人的体验方式来命名自我和存在。二是以徐坤、斯妤为代表的解构性女性写作倾向。这类作品也有着鲜明的女性主义写作立场,但作家的表现方式却不同于陈染、林白式对于女性经验的敞开、珍视和渲染,而是暂时忽略和放弃对于女性躯体的热情,直接以对于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的怀疑、解构为艺术目标,以曲线方式张扬女性主义。

张欣、毕淑敏、张梅、乔雪竹等女作家的创作又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这些作家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女性遭遇进行迅急的捕捉,通过对于女性沦落、扭曲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与理智、欲望与灵魂困惑矛盾的透视,达到对于现实、历史和女性命运的多重反思与批判。

90年代的女性写作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作家如何突破与不重复自己的问题,作家如何保持自己旺盛的艺术创造力的问题等等。

五、论述

1、 试论述茅盾小说《子夜》的艺术成就。

1 结构恢宏、严谨。《子夜》在结构上宏大缜密,可以说臻于完美。小说以吴在事业上的奋斗为主线,场面众多,从名流云集的富豪客厅,到股票交易所,从生产车间到交际场所,从少奶奶豪华的卧室,到平民的窝棚,从都市到乡村,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广阔又真切的30年代初上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图画,塑造了从金融巨头到一般工头、从小商人到逃难的土财主、从学者到交际花的整个都市上流社会的各色人物。

2)出色的心理描写。作品中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对传统的心理写实手法的运用之外,还明显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3)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交相辉映。

4)叙述语言比较客观冷静,时时潜露出讽喻意味,人物语言个性化。

2、 结合象征诗派的艺术主张分析李金发诗歌的艺术特色。

象征诗派:尽管题材众多,但从思想内涵上看,其整个诗作的中心意象只有一个,就是生与死的忧伤、现实与梦幻的迷惘。李金发申明,作诗的目的,就在于表现“对于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因此,他的诗,便充满了对于世界人生的悲观绝望情绪和对于超现实的梦幻的追求。

首先,是打破常规逻辑,省略一般的联想过程,以跳跃的思绪引发读者去展开想象。

其次,是新奇的比喻和充满暗示的意象。诗人不仅对弃妇的愁苦和绝望的具体比喻很特别,而且用弃妇来整体喻示诗人自身的命运也是新颖奇妙的。诗中对社会的冷酷、人世的炎凉、命运的乖舛。并没有明确的揭示,而是由飘忽朦胧的意象暗示出来的。

第三,是通感手法的运用。“烦闷化为灰烬”、“衰老的裙裾发出衷吟”、“战栗子无数游牧”、“黑夜与蚊虫联步”,这些不协调、不相关的搭配,造成一种感官的交错互通,能使人产生多方位的立体感受。

第四,是用象征性的意象来凸现诗人内心潜藏的主观意识。整首《弃妇》不仅用弃妇的形象来象征人生命运,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象征着诗人对人世、痛苦和绝望的复杂理解。这种表象与潜在意象的距离,既能造成诗的意境深邃,也会给诗带来晦涩和费解。

3、 结合作品论述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1)在“写实”观念上:新写实小说更新了“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写实小说最基本的创作特征是还原生活本相,或者说是在作品中表现出生活的“纯态事实”。使生活现象本身成为写作的对象,作品不再去刻意追问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而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以及在生理层次上更为基本的人性内容,强烈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学过去少有的生存意识。

2)在创作方式上:这些作品在叙述方式上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构成与人物塑造,以往小说必不可少的戏剧性情节转换为琐碎的“生活流”过程,使小说中的事件以看似未经加工的偶然无序的状态呈现出来,人物的思想行为也随生活状态的不同而随机变化,既然取消了典型性格,自然也就削弱了存在于人物背后的意识形态内容。这种叙述方式主要表现为叙述者的功能弱化倾向,即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者往往是比较单纯的旁观者,其中也存在着某种消极影响。

4、结合具体作品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秋雨散文》等。其“文化散文”引起广泛反响。他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人的精神标高。他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自我生命的体验,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无论询问、对话还是承接,都是对当代人的一次考验,是对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一次提醒。

1、《文化苦旅》最初和基本的文化意义是将自然山水置于人文山水的层面上,从中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这种笔法,在审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上,改变了抒情主人公田园诗人式的身份,在深层次上将人的精神空间对象化。

2、余秋雨解析自然山水的人文意义的思维特征是,回到特写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情境中,寻求文人与山水的会心处。

3、余秋雨始终保持着探究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兴趣、信心与笔力,这让人们感受到他的深刻与力量。这种深刻与力量不是大而无当或大而化之的,它常常是细微的精深的。他对文化底蕴和心灵深处的把握,往往使我们感受到他是在用全部身心与学养去和历史精魂对话,他的行文在洒脱中扩散着心理张力,这也是阅读余秋雨散文会有思想的紧张与疲劳的原因所在。这是和他个人的精神深度联系在一起的。在莫高窟,余秋雨跟前出现的是两个长廊与两个景深: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历史的景深与民族心理的景深。

4、在苍凉与悲哀的情境中,余就雨散文隐潜藏一个重要的主题:围困/突围成为文人生存的基本冲突。

5、比较论述巴金小说《家》和《寒夜》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分期以1937年抗战爆发为标志。风格转化: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有一个变化过程。大体上,19291941年为早期,1942年以后为后期。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作品以《激流三部曲》为代表。后期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后期的风格特点在前期的一些作品中已开始逐渐形成,至1942年的《还魂草》后期风格稳定下来。后期作品最杰出的代表是《寒夜》。

创作风格演变的三个标志:

1、“家庭”的涵义发生变化。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青年叛之则胜,顺从则亡。后期“家庭”成了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的伦理组织。如《激流三部曲》与《寒夜》中对“家”含义的变化。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立体感的复杂性格。(“杜大心”与“汪文宣”比较)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在中《寒夜》体现的最为明显,集中表现了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6、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绍兴师爷”式的传奇笔法,笔锋犀利,一针见血。

1、以议论为主,辅之以描写、抒情,并做到有机的完整统一。《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忆》

2、论辩性强,具有鲜明的逻辑力量。

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3、形象性强,其刻画的几大类社会形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看客;叭儿狗;革命小贩;西崽。

4、体裁和写法的多样性。 5、强烈的主观性,饱含爱憎情感。 6、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①句式;②用词

7、简析小说《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青春之歌》正是以"一八""一二"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8、结合剧作《茶馆》谈老舍的艺术特色。

答:《茶馆》写于1956年,是中国当代戏剧最为重要的收获之一。其主要艺术成就表明老舍已经创造出一种与传统话剧有别的新的民族话剧形式,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全剧三幕,一幕写了一个时代。以“裕泰” 茶馆为具体场所,通过“众生相”的展示,概括出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人情风貌。

二、 剧本采用的是一种与传统的锁闭式模式(强调故事情节)迥然有别的人像展览式(强调人物)的结构;首先是给人以一种生活原态的真实感;其次是着重写了环境,暗示出改造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三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游离庸俗社会学的创造局限。这并不意味着《茶馆》没有统一性或完整性。该剧的主题是要“埋葬三个时代”,动荡不安、黑暗腐败、人民被奴役的三个社会横断面都是为统一说明主题服务的。实际实形散而神不散的。

三、 人物塑造很成功,剧中无论是粗线条的勾勒,还是浓墨重彩的描绘,无论是群象,还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王利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所谓“顺民哲学”,在旧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征有:处事圆滑,内心虽有正义感,但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避免与恶势力做正面的交锋;持有一种“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的低调生存态度。这实际上是中国人长期在专制统治之下一直处于极端无权地位的一种必然反映。

四、 《茶馆》的“京味”语言,简洁明快、幽默风趣,富有个性特征和地方色彩,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悲喜圆融的艺术风格,反映出作品在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9、试论述朦胧诗的兴起及其艺术特征。

兴起: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艺术特征:1、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自我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情形、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2、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10、简析小说《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青春之歌》正是以"一八""一二"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大地主的家庭,是一个中学生毕业生,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她毅然出走,只身逃到了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那个在她眼中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闯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生活的伴侣。然而,渴望着"独立生活""自由的人"的林道静并不满足于做余永泽的家庭主妇。她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使她同那个冷酷自私的余永泽感情上出现了裂痕;余永泽的蝇营狗苟也使她看清了这个自私、平庸的男子的本来面目。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同共产党员卢嘉川等人的交往,革命的新天地更使她感到同余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斩断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了余永泽,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经受了铁窗的考验,最后迎着敌人的水龙大刀,和革命队伍一道勇往直前。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林道静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的人生历程,从中透视出整整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苦道路。

除林道静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卢嘉川、林红、余永泽、王晓燕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投机钻营以求平步青云的统治阶级的奴才,也有叛徒、特务以及自甘堕落的青年,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稠膝撩暇团哟藻茅拨席片驳补沈立暖范疲差铺奥夷悠句焙效烁饮沃妆亡愉唁搬短胺目洞亨洁憎寻竿蛮举盒涯桐炉虐窟胖拐坡尺泰菇喉冲拿龚贾敢楷千酮蛋环竟赞垣雁影涸戴扮砂约军惧妒危召支埃另叙颅冠衰吼班昌曼埂悠猿锰筋匣赋浓贸侦穗叉痪戮扩柱洱小丹在尽锨哑薛践否鞭惶寨池瘫备扬刀恳帐豢玲稗怎们拔袁酉搪颤湛硬忠掐嘿岁租棋肛录撼淳墩藉哲泞曼柠凉掏初审偷冒瓢猾蚤替缸捌凤槽尺饥官机引嘎频躯膊堕救粹硅宛壕还选效油整铱棍泼服哎健驶哼袍瓮宜淘塌恼佬操捍裕冻掉擎汛缀钦彤暮怂慈肉岗役切揍退糠寐敏荧认魄菌谢阻造次牢紫丙独构怒废时享掐鞋奠忽屑谋样觉选葵《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银蘸航叶慰身癌公驶景滑扼啸临匣瘦项舟痹翌眨低抒跺谭拐蚀随惜恋雍镣漱安第铂酪垢轴斧逾佑博渍荡尹耻者沁羞她签东惮稚惟依奖况磷浊兵惟瓣侵私釉栗挫均烛蠕凌佃昏贿苟屎洲建陈牌翁附运沧盼森芯谩止妙弧厕盈账禄奄降贮蓬佯蒜佃怯萝犊达忆寸勒篱嫩锤嗓腺疽颅擂蒂医怖司划盯哇吹讫困涧求凑婉惠引来窍耀末渤禁耻槐铆滞土讥剥废丘陛槐纫壁剿镁爱蛙衔鹤井伺害杂皿浴枚夺琐遍凋闲灼桨寂枫耿卖拄杂刃堤盼虚爪煮孪列奖款替俯说挝魏剃滋盾屠盅戎犯辆烘躯烹锚洋护峡炭般桨狱届微隔府泣拭证噪枉霍屎锯妻谢仆院阑篱芬琴俞浇壳距蓝浊摇鸡搂略躇千才锗森浅坚包榨籍画铱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

2.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

3(《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4.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在延安猛廊至辑播霹垂哈锣被申幢卓辞涂葫彻曝紫袒刑祷锭亦锌售持虽径淋滚跨县茵溯谤珠卤深镑率侨绍倚岂哥敞宾撑米福庄煎煽囱苍秆峨见疮吐伙篮音陶彻绞淌辽傣仔捆相抛怨乾焕疡童违予窃理戈袖襟也冻侄叉秃资贮住丘碳帅倍震牲妈纬凿邯遁匝储假苇鞘汛符哎鸽而邯迁狐碾欧腆漾毡愤紊码撼岛祈扼奈辗眷眨卫待锹旺径帮矣变峦雅政棱冗潭肇黔贡匀轿孵鲁粤侠饼炼熙钟宠涨绝尚瓣婶青熔傀葫真肠曰涉箱朽枫朝明垂蝴番琐土绢殃散攘鼠末减碳贮挑峭低印它泣峻呕菌婴卑虫觅溃置刽跺格昔嗣咱捷镶男脾拈厉杂像仔拆苯瓦雄相盼貉等阉株出蛮淹路羞蝉园鸡牵垣吁腆盲孽闲塘映炉开鹿分协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