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时间:2014-09-10 16:46:52    下载该word文档

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三所高校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我校的调查结果与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拟对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就业率。

关键词:生物专业 研究生毕业生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1. 前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门类。生物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物知识教育的成败、生物科学研究的进退以及生物产业的兴衰,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生物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综合性大学、医药类大学、农林类大学、轻化工类大学和师范大学等200多所高校设有生物类院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也设有很多生物类研究所。生物专业主要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三个专业方向,每年毕业生达到几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总数达几千人[1]。由于全国整体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生物专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等原因,造成生物专业研究生暂时性过剩,增大了就业压力。

我校(南京师范大学)属于师范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模式单一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师范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双专业”教育,师范生一方面要学习学科专业,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师范专业,而师范大学的学生与其他大学学生一样在校学习时间均为4年,在这4年时间内学两种专业,往往会造成师范生在学科专业知识和师范专业知识上的时间分配不协调,从而使师范生在学科专业上水平低于综合大学的学生,在师范专业课程上又很难达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求。由于师范生在专业知识上所用的时间少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因此,在一些生物技术性工作方面,师范毕业生表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本研究旨在将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与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对比,拟对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我校生物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就业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2011--2013三届毕业的生物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6份,其中来自南师大的问卷有64份,来自南大的问卷有21份,来自南农的问卷有21份。

2.2.2 采访法

调查对象中有毕业生有着特殊的经历、工作内容或对本次研究课题有不一样的看法、建议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地采访,得到更为详尽、确切的信息。

2.2.3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生物专业研究生就业、择业等方面的期刊书籍,查看本专业市场信息反馈的相关报道及专家看法,查看就业指导、教育政策变化等方面的报道及学术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2.2.4 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中的所有数据均经过Excel进行数据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毕业生职业选择

南京师范大学属于师范类,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南京农业大学属于农林类,大学性质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类别,其培养目标也是有差异的,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分布则体现了这一点。从图3-1可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的职业选择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继续深造、从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3.1%17.2%15.6%,调查的对象中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南京农业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的主要职业选择是继续深造、从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入生物制药食品等相关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52.4%23.8%19%,调查的对象中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或是从事其他职业。与前两所高校相比,南京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职业涵盖面广,调查对象中从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入生物相关企业及选择其他职业的比例均为23.8%,选择继续深造、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及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14.3%9.5%4.8%

备注:A.从事教育教学工作;B.继续深造;C.从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D.自主创业;E.进入生物制药、食品等生物相关企业;F.其他__________

3-1 毕业生职业选择

3.2 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影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地域、薪酬、单位性质等。从图3-2可知,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将个人发展空间、地域、薪酬与福利作为他们职业选择时前三个考虑因素,而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将地域、薪酬与福利、单位性质作为他们职业选择时前三个考虑因素,“个人发展空间”这一因素位于第四。作者认为,毕业生所预期的工作类型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多数师范类学校的师范专业学生把职业目标聚焦在教育行业,而在选择学校时优先考虑的也主要是地域、薪酬与福利、单位性质等因素。非师范类学校学生的职业考虑面更广,更多的人会在企事业单位寻求发展,因此“个人发展空间”是重点考虑因素。

备注:A.地域;B.薪酬与福利;C.单位性质;D.个人发展空间;E.家庭期望;F.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

3-2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3.3 毕业生求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毕业生在求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图3-3可知,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以及自己的综合素质欠佳。南京农业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认为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少、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认识是求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可见,尽管学校类型不同,但是生物专业研究生在求职时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中既有主观因素,如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对职业发展的内容缺乏认识,从而不能合理规划;也有客观因素,如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授课内容大都理论胜于实践等。

备注:A.自己综合素质能力欠佳;B.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少;C.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认识;D.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

3-3 毕业生求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3.4 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从图3-4可知,南京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认为学校要想提高毕业生竞争力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控制人才培养的数量,使其符合生物行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注重生物专业的质量和特殊,二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0.7%21.4%。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也是主要提出这两方面建议,此外,这两所大学研究生也都重点提到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8%19.5%。研究生毕业生的建议对学校生物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备注:A.注重生物专业的质量和特色;B.控制人才培养的数量,使其符合生物行业的发展趋势;C.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D.其它。

3-4 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与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相比较,南京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择业观较为较为固化,导致就业面狭窄。我校大部分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倾向于选择从事教师行业,甚至是仅限于选择从事公办教师行业,这不仅导致毕业生就业面受限,同时不利于毕业生在毕业时能有业可就。在其他方面,三所高校生物专业研究生就业时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相近的,如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欠缺合理规划、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较为欠缺等。

4. 建议与对策

4.1 根据社会需求调控招生规模、优化教育结构

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招生专业、研究方向、人数应当与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挂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特点,今后在读硕士研究生除一部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其他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应当面向实际应用部门,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型人才[2]。因此,学校要合理分配每个研究生导师的招生名额,确保导师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加重研究生求职砝码。

4.2 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研究生就业的硬件保障。不可否认,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带来了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学校要给予重视。作者认为,在生物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三年制研究生还是两年制研究生,学校都不可以随意降低培养标准和毕业考核要求。对于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生物专业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可以采用实用技术开发或个人创业情况等评价指标代替论文发表要求;对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则不能放松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要求,否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可能影响到毕业研究生的求职以及就业后的社会服务。此外,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导师指导模式,强化导师在学术、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功能,杜绝导师“放羊式”教学。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相对于学校和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来说,导师更了解学生的理性和择业期望,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择业期望值的准确树立以及发展方向的客观定位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大部分导师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有所成就,与许多同行业单位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可充分利用此资源进入该行业实习、实践,确保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就业范围,学院应加强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将学院就业情况通报给导师,并将搜集的就业信息提供给导师,与导师形成合力共同落实研究生的就业工作[3]

4.3 加强就业指导

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性,从入学伊始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内在的推动力。可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情况、专业特点和专业依托的背景,分析近几年研究生就业形势;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新生了解自我,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进行规划;邀请知名成功校友进行座谈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开展优秀毕业生形象展示活动,树立优秀的榜样,成为学习的目标。引导新生在求学期间处理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关系,把握好求职与学业之间的尺度。

4.4 加大实践力度

生物类研究生将大部分精力和实践用于科研试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该问题在生命科学学院尤为突出。社会实践为研究生与潜在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桥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研究生提升能力、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应采取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鼓励提倡研究生积极参与研究生会、社团活动,参加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活动,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努力成为才学兼备的专业人才。

4.5合理定位就业意向

一方面,把个人的专业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社会现在急缺营养学、生态学、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人才,研究生要注重选修感兴趣的课程,为将来就业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把个人的就业意向与国家的需要和发展相结合,学生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到西部、到基层就业,享受个人成长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双丰收。

4.6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横向联系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系,既要向企业展示我们研究生的优势,也要使研究生感受到企业的魅力,把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请进高校来,与研究生多进行交流互动,使研究生能以成功者为榜样,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看到光明的前途

4.7建立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

建立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每年高校招生结束后教育部门将高校录取详细情况转至人社部门以便统筹高校学生就业规划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一段时间内教育部门将本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详细情况实名转至人社部门以便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后续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符晓棠,张海泉,尚文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分析与思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83):516-518.

[2]袁本涛,赵伟,王孙禺.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118.

[3]张忠生. 浅谈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作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158-159.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