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文言文阅读之“学好文言句式,破译古文阅读”(下)

文言文阅读之“学好文言句式,破译古文阅读”(下)

时间:2017-09-22 08:12:28    下载该word文档

文言文阅读之“学好文言句式,破译古文阅读”(下)

【考点阐释】

文言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三种,一种是单独设题考查,一种是在断句中考查,一种是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特别是“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类试题,除了对实词、虚词和特殊用法的考查,还有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如果对文言句式掌握不好,翻译时就会出错。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2015年高考安徽卷,这里只选了部分文字)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王世槙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问题】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技法指津】

一、省略句

省略句是指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某些句子成分的省略。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或某一词语,要从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 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主语的省略有承前省,即后文主语,已在前文出现,或可从前文中体会出来的,往往省略。蒙后省,即前文的主语在后文中即将出现,往往省略。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谓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也有承前省,即在结构相同的对举句子中,前一个句中用了某个动词谓语,后句相同的动词谓语承前省略。蒙后省,对举中前句动词谓语,在后句中出现,则前句有时省略这个动词。如: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如不能举”中的主要动词“恐”蒙后省。

3、宾语的省略

宾语在上句中已出现过,下句中相同的宾语可省略。宾语的省略,大体分为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省略的宾语可用“之”等代词来代替。如:

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呼”后省略“之”,代项伯。

4、介词的省略

古汉语中词语的省略,主要表现在介词的省略上,常常省略介词“于”、“以”、“自”等;

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如: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暴见于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

4)用“为”,“为……所……”表被动。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文言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整理如下:

1、无乃……与

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例:无乃而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恐怕该责备你吧!)

2、何(以)……为

是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例: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有以……、无以……

意思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1)项王未有以应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可用来回答的话)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因此不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千里。)

4、所以……

多用来表示原因或办法,有时表示根据、依靠、凭借。

例:(1)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洪亮吉《治平篇》)(这是我为生活在安定环境中的老百姓忧虑的原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老师,是靠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5、是以

是“以是”的例装,意思是“因为这个”一般译为“因此”

例: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我因此把这种情况记载下来。)

6、孰与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相比”、“谁……?”

例: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美?)

7、得无……乎、得无……耶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该不会……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每天的饮食恐怕没有减少吧?)

8、如何、奈何、若何

表示询问或反问,意思是“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拿了我的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呢?)

9、是何异于……

意思是“这于……何异”、“这对于……有什么不同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和用武器刺人并杀了他有什么不同呢?)

10、岂非……也哉

意思是“难道……吗?”

例: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永远继承王位吗?)

11、奚以……为

意思是“何以……为”、“要……做什么?”

例: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何必要飞九万里而往南海去呢?)

12、庸……乎、其庸……乎

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道理,难道还管他出生年月在我先还是后吗?)

【针对训练】

陆陇其

陆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

三十年,师征噶尔丹,行捐纳事例。御史陈菁请罢捐免保举,而增捐应升先用,部议未行。陇其疏言:“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竞之途皆不可行更请捐纳之员三年无保举,即予休致,以清仕途。”九卿议,谓若行休致,则求保者奔竞益甚。诏再与菁详议,陇其又言:“捐纳贤愚错杂,惟恃保举以防其弊。若并此而可捐纳,此辈有不捐纳者乎?议者或谓三年无保举即令休致为太刻,此辈白丁得官,踞民上者三年,亦已甚矣;休致在家,俨然搢绅,为荣多矣。若云营求保举,督抚而贤,何由奔竞;即不贤,亦不能尽人而保举之也。”词益激切。菁与九卿复持异议。户部以捐生观望,迟误军需,请夺陇其官,发奉天安置。上曰:“陇其居官未久,不察事情,诚宜处分,但言官可贷。”会顺天府尹卫既齐巡畿辅,还奏民心皇皇,恐陇其远谪,遂得免。

寻命巡视北城。试俸满,部议调外,因假归。三十一年,卒。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上欲用陇其,侍臣奏陇其已卒,乃用邵嗣尧,嗣尧故与陇其同以清廉行取者也。雍正二年,世宗临雍,议增从祀诸儒,陇其与焉。乾隆元年,特谥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著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其为学专宗硃子,撰学术辨。大指谓王守仁以禅而讬於儒,高攀龙、顾宪成知辟守仁,而以静坐为主,本原之地不出守仁范围,诋斥之甚力。为县崇实政,嘉定民颂陇其,迄清季未已。灵寿邻县阜平为置冢,民陆氏世守焉,自号陇其子孙。

(《清史稿》卷二六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竞之途/皆不可行

B.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竞之途/皆不可行

C.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竞之途/皆不可行

D.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且是清廉/可捐纳而得也/至捐纳先用开/奔竞之途皆不可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汉代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九卿。以后各朝的名称、司职略有不同。

B.休致,是指官员年老退休去职。意思就是将职位还给朝廷的意思。清制,因衰老不能胜任而自请去职,称自请休致。

C.绅,古代仕宦者和有爵位的人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或人。一般都称之为缙绅。

D.顺天府,是指明清朝两代北京地区。畿辅,畿,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陇其不同意御史陈菁请求停止捐款人必须经过保举才能升官的做法,并且据理力争。

B.陆陇其几次上疏,言辞激切。陈菁与九卿仍持不同意见,请求夺去陆陇其的官职,于是陆陇其被发往奉天安置。

C.陆陇其为官清廉,于康熙三十一年去世。乾隆元年追谥为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D.陆陇其是清代初期尊崇朱熹理学、力辟王守仁心学的重要思想代表,著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请捐纳之员三年无保举,即予休致,以清仕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命巡视北城。试俸满,部议调外,因假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