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以案说理女生不和谐交往的主要因素-常州新北区安家中学

以案说理女生不和谐交往的主要因素-常州新北区安家中学

时间:2019-05-21 10:51:52    下载该word文档

以案说理:女生交往中不和谐的因素

自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是担任文科班的班主任。文科班构成的基本特点是:阴盛阳衰。现在的女生并不是传统眼光中的那么“听话”,在管理与教育中存在诸多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女生之间的交往障碍重重。女生交往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 网络信息的影响

案例:上学期,我班的李同学找我,想请我帮她调下座位。问其原因,同桌汤同学在某些课上,由于不能克制好自己,用手机上网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了一些骂人的新词语。当她们之间产生摩擦的时候,汤同学就把学到的“肮脏词语”用到李同学身上,久而久之,李同学不堪忍受。她们之间的口水战时常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说理:我们现在的生活始终摆脱不了网络无孔不入的影响,网络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伴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同学对网络上的信息不能加以正确地甄选,往往以获得一些“时髦的”词语为荣,甚至可能带来“自豪感”。并把一些“时髦的”词语用到同伴身上,此举不仅伤害到了同伴,也折射出某些同学的价值取向,这样连最起码的同学关系都很难维持。现在大部分学校一刀切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以及其他的电子产品,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

二、 学生与老师接触的程度

案例:记得先前我班有个女生舍长,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宿舍中有些舍友不大配合她的工作,所以我经常性地与她进行交谈,给她一定的方法指导。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她要辞掉舍长职务,我有点不解。她说,由于我经常跟谈交流,有些同学误认为是她向我打小报告,宿舍的其他成员对她的意见非常大,她心里很难受。

说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不愿主动与老师接触,因为频繁的接触,在其他同学的眼中,被视为一定是有什么“企图”或者“不怀好意”等等。即使有的同学产生与老师交流接触的冲动,在生怕其他同学给安上什么“罪名”的担忧下,也就作罢了。当老师采取主动的时候,有些同学认为老师是想从某些值得信任的同学那里“套取情报”,猜忌、怀疑、抵触……接踵而至,老师与某个(些)同学接触的次数越多,她(们)就与周围的同学越难相处。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同学对老师的不信任或者不完全信任。

三、 学生对老师评价的差异

案例:上学期的某一天,我班的刘同学与丁同学哭哭啼啼地找到我,我当时觉得她们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当我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有点哭笑不得。刘同学是语文课代表,丁同学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丁同学不是很喜欢现在的语文老师(不喜欢她的教学风格)。刘同学由于工作的疏忽,没有及时上交作业,被老师说了两句,丁同学知道后,说了句“活该”。据我所知,这两位同学本没有矛盾。在这件小事上,发生这令人不愉快的一幕,我想只能与课任老师有关了(这是我事后弄清楚的)。

说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同一位老师在不同学生的心里,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由喜欢或不喜欢某位老师进而演变为喜欢或不喜欢某学科,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有些同学不喜欢某位老师,也无可奈何,只能寻找其他途径来表达不满。学生也时常把对老师的评价标准作为相处的依据之一。学生对老师的喜恶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变的。有时候,可能愈演愈烈。对立情绪的急增,不仅影响到学生间关系的融洽,更关系到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 班干部的角色

案例:上学期有一天晚自习,我班的陈同学来跟我说一件事,她不想当班长了,我很惊讶,忙问原因,她吞吞吐吐地说,由于她当了班长,以前跟她要好的一些同学,逐渐地疏远了她,朋友之间的关系由此“降温”了。她说她很矛盾。思考再三,她决定辞去班长职务。后来经过我的一番劝导,她才收回了她的想法。

说理:我的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似乎告诉我,班干部的角色成了有些同学人际交往中的负担。在班干部的竞选中,参与竞选的同学不是很踊跃,有时候还会出现冷场的尴尬。有的同学认为,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传声筒”或“帮佣”,担任了班干部就意味着站在班主任的阵营里,与普通的大多数同学划清了界限。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班干部工作的开展是何等的艰难,同学的不配合成为那些有意竞选的同学的犹豫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外,现在的同学对班干部也相当地挑剔,班干部要能在班级中树立起威信,要经历很多的曲折。

五、 独特的独身子女身份

案例:我班的史同学与隔壁班的一位女同学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要好朋友,有一天晚自习,她躲在厕所里哭了。我把她请到我的办公室,从她的抽噎中,我弄清楚了原委。隔壁班的那个同学,最近与某位男生走的较近,史同学出于朋友的身份,说了她两句,大意是要注意交往的对象与方式,那个同学没说什么。隔了几天后,那为同学就不理睬史同学了,史同学一时想不开,所以就忍不住哭了。

说理:曾经在某份刊物上阅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把新一代的独子女称为“草莓族”,其基本特征是:外表艳丽、内心脆弱、个人权益优于群体权益等。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意见可以充耳不闻,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概莫能外,俨然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姿态。

六、 相关活动的缺失

案例:20085月份下旬,我所带的高三毕业班举行了一场告别晚会。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筹划、组织的,我自始至终都在场,一些平时很默默无闻的学生,在最后的时刻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的内心感触很深。后来一位同学的毕业留念册上写到,她在这个活动中重新认识了一些同学,可惜,她们即将要分别……

说理:“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我认为,活动是学生展现自我、认识他人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良好班级的重要依托。在教学内容繁杂和升学压力双重挤压下,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少的可怜,学生渴望通过活动来释放自己,来争得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成功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尤其是群体性的活动,在需要互助或协助的条件下,无形中能拉学生彼此的距离。

七、 是竞争对手,不是合作者

案例:我班的黄同学是公认的学习楷模,她的确很用功,但她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我多次提醒她,要和其他优秀的同学进行交流。有一天,她告诉我,她很想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但其他同学不愿意理她。

说理:我听出来的潜台词是,其他同学怕自己的经验与方法被黄同学领悟后,黄同学会超过她们。现在的学生学习喜欢单兵作战,没有合作的意愿。班主任通过事理的引导,让她们产生合作学习成功的体验。一次次被拒绝后,在她们之间横陈着一堵无形的心墙,使她们变得形同陌路,被拒绝的同学有可能会产生自闭的心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出现“冰点状态”。

八、 习惯的差异

案例:我带的上届学生中,有位张同学,学习很刻苦。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看会书,早晨很早就起床。起初,她这样的习惯,其他成员没有什么意见,反而佩服张同学。但时间一长,其他同学都很有意见,纷纷要求换宿舍,理由是生活习惯受到干扰了。

说理: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不同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是每位学生独特的标签。只不过有些习惯合理,而有的则不合理。由于习惯之间的冲突或碰撞,引发的同学之间的误解甚至恶性事件比比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去审视他人的习惯时,可能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九、 家庭原因

案例:上届带的班级中,有位王同学喜欢与男生交往,且有些行为很不入流。我多次找她谈话,都收效甚微。有一次,我谈的内容可能触及她的伤心事。她事后给了我一张字条,大致意思是:7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和父亲达成协议,母亲不要我,我恨我的母亲,我不愿意与女生交往……

说理:破碎的家庭给了孩子残缺的心灵。让她们过早地背负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心理包袱,在艰难地行走。在同情与怜悯交织的感情驱使下,老师本能地想关心这类学生。无奈,这些学生把自己包裹的很结实,不愿意与人交心,不愿意让人触摸那受伤的心。其他同学想走近她,她也会躲得远远的,她宁愿躲在孤寂中。

一十、 目标定位不同

案例:我班的赵同学一向与同学的关系很好。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她对我说,她现在有点烦,我笑问,怎么了?她说,我现在很想学习,想冲冲本科,所以我现在的时间基本上扑在学习上,我的周围的同学就议论说,我是上大学的料,她们只是虚度光阴,跟我不是一个档次的,跟我若即若离的.

说理:目标是前行的动力,学生的目标是丰富多彩的.她们之间的目标出现明显的差距时,就会给人际交往造成无形的羁绊.目标的差异的存在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需的.如果学生不能客观地对待,就会出现思想偏狭,甚至强烈的偏见占据了头脑.

诚然,影响女生和谐交往的因素远不止上述几种,我只是对上述几点枨触深一点罢了。借此,与同仁探讨,希冀提升管理技能,共享管理经验,为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奉上“隐形的翅膀”。

作者姓名:马昌飞

单位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 213126

联系电话:139********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