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17

高中文言文阅读17

时间:2013-07-30 18:29:08    下载该word文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2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 媐(xī):嬉戏。 瘗(yì):埋葬 窭(jǜ):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 濒:临近 B.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不能办 卒:步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 不如须臾所学也 B.遂言甫 当其欣所遇

C.金公御史为参军 勇气闻于诸侯 D.听召募 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兵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叔伯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重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碗。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9D(卒,通“猝”,仓猝。)

10B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11C(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12、(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解析】(1)注意 “复”,“故”,“乞”名词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数”“以”,“见”表被动。(3)注意“于是”古今异义,“咎”“讥”。

申甫,云南人,好为行侠仗义之事,口才很好。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曾在路上用绳子系着一只老鼠玩耍。有一个道人路过此地,就教申甫戏耍老鼠。他叫申甫从路边捡来几块石头,四散摆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到四散的石块之中,老鼠多次奔逃,都逃不出去。不久,一只狸猫被吸引过来,狸猫想抓老鼠,也始终无法进入石阵,狸猫和老鼠相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道人于是在申甫的耳旁悄悄地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八阵图,小孩子你想学吗?”申甫此时还小,不懂道人的话,当即回答说:“不想学。”道人就走了。

明代天启初年,当时申甫已经做了和尚,在河南、山东一带来往,在佛法上没有什么造诣。他来到嵩山,又遇见自己小时候见到的道人,就要求学习道人的法术,拜道人为师。道人临走时,丢给他一卷书,就告别而去,不知到哪里去了。申甫打开这卷书,看到书里讲的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对车战的介绍非常具体。申甫就留在嵩山,学习了一年多,不再钻研佛学了。

不久,申甫把兵书埋在嵩山下,前往颍州,在颍州人刘廷传处,做了他的门客。刘廷传,原先是颍州的大侠,门下有几百名食客,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刘廷传资助申甫,让他前往京城。申甫多次拜见朝廷公卿,向他们介绍自己学到的兵法,然而始终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明愍帝即位,元兵从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门白天都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形势紧迫,就向朝廷推荐申甫。明愍帝在便殿召见申甫,用温和恳切的言语慰劳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台阶下磕头,大声呼喊:“我没有什么才能,愿意以死效忠陛下。”愍帝就当即授刘之纶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声以御史的身份任参军,而申甫任京营副总兵,然而实际上没有给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让他自己去招募士兵。过了三天,只招募到少量的兵员,都是城里的穷人,不知道怎么使用兵器,而申甫学到的兵法,是擅长车战,士兵不能操练。申甫正要选个日子部署军队,还没来得及备战。正当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权贵们都不熟悉兵法,与刘、金二人的很多意见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本来是个百姓,却得到越级任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送来兵符,催促申甫出城迎战,而正逢武经略满桂在安定门外战败身亡。满桂,原先是大同总兵官,是知名的老将,因为支援朝廷赶往京城,明愍帝正倚重于他。满桂兵败以后,京城朝野震惊,恐慌的情绪弥满全城。在这种情况下,申甫不得已,痛哭,趁着夜里带着手下的士兵用绳子吊下城墙,出了城,还没到卢沟桥,士兵就逃得所剩无几了。申甫亲自肉搏迎战,中了数十支箭,就这样被杀了。于是权贵们争相把责任推给申甫,而且嘲讽刘、金二人荐人不当。等到元兵撤退后,竟然没人理会申甫战死这件事。距离申甫死后几天,刘之纶又分八路出兵,赶往遵化,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安营扎寨,遇见伏兵袭击,刘之纶监督将士拼死迎战,打了一天一夜,各路援兵没有赶到,刘之纶也战死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 敌:敌人 B.故常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 拒:抵御 D.夫军无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

6A (敌,匹敌)

7B A表转折/表并列;B,均为“将要”;C表陈述语气/表判断语气;D提宾标志/代词,作提前的宾语)

8、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

9C(本文是用李靖佐证自己的观点,并非否定李靖)

10、(1)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3)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孔明是伊尹、周公之类的圣贤人物。然而有关评说孔明的言论多有不同,这是因为他身逢乱世,而又正碰上精英豪雄们身处不幸的境况之中。在大家纷纷用世进取的时候,而唯独孔明退守一隅,结庐隐居,等到刘备多次登门造访请教,才肯出山做事。

孔明在白帝城接受托孤遗命后,暂主国政,他既不放弃理政权力,也不专断独行,然而众人没有说过孔明的闲话。他权力大,可力挺蜀主,但主上不会怀疑他有谋位的异心,他权势盖过所有臣子,然而没有受到群臣的嫉恨。他精心尽意治理蜀国,使得蜀国上下风俗教化整顿有序。宽宥小错,而不用严刑,因此没有像小霸王那种去施暴政。用轻松的方式役使百姓,所以即使百姓感到劳苦,也不会理会自己疲劳。用能让人求生的办法来刑杀犯人,即使死去,犯人也不会埋怨被杀。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行王道的人主所能做到的事情。孔明都做得非常好了,他确实是一个伊尹、周公一类的圣贤人物。然而谈论他的人却说孔明自认为有管仲、乐毅的德能,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是一个小霸主的臣子罢了。这怎么能和孔子在鲁国做官而把自己比作老子、彭祖一类人物放在一起相比谈论呢!还有些激烈的人,甚至以为孔明不能与仲达对抗,这与小孩的见识无异啊!那些人莫不是认为仲达的话说得对而相信了仲达?却不知道仲达的话都是些诡辩的话啊!仲达不能使他的诡谋得逞,因此经常暗中找寻孔明行军布阵的进退之机,妄自放出大话诡骗他的部下。谈论孔明的人只是没有细考到这一点罢了。

当初,孔明带兵出祁山,仲达带兵抵抗,他听说孔明将收割上邦的麦子,他就飞兵星夜前往扰袭。孔明因缺粮退兵,仲达诡辩说:“虽然我带兵星夜行军劳累将士一场,这是我懂得进军就要有所图。孔明不敢依渭水驻军,这是因为那里容易被攻占罢了”军中没有了现成的粮食,而要移军与敌人交战,即使能打赢对方,接下来的战斗如何去继续?这是稍有随机处变机智的人都肯定不会去做的。

仲达心里明白孔明会这样做,表面上假装着失言,诡诈哄骗他的部下。不久,孔明进攻斜谷,仲达又带兵抵抗。他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孔明带兵将到,仲达放出诡言说:“若诸葛亮是个勇敢的人,他应该进攻武功,在那里依山扎营列阵。如果进军五丈原,他们将无功而反。敌方的士兵已经处于绝死之地,而你带兵径直进攻,与他开战(这样做你肯定要吃亏)。这也是稍有随机处变机智的人都肯定不会去做的。

仲达知道孔明肯定不会进攻他驻军的地方,故意说这种话来掩饰他的胆怯,来表明自己能料事如神,而且可以安定众军士的军心。所以孔明带着严正的军队,不凭诡诈的手段,不贪图微小的战功(果然没有进攻仲达),仲达又发话了:“孔明志向远大,却不知道抓住作战的战机,计谋虽多,却不能决断用兵,表面会带兵却不能权宜行事。”

这些情况都是仲达暗中寻找孔明行军用兵进退制宜,而虚造欺诈语言哄骗部下的手法,这哪里是他的真实面目啊!

凡是能够察见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不在于敌人真实对阵的时候,而是在敌人被消灭之后。当仲达的敌人孔明真实与他对阵的时候,仲达说的那些话是事实。等到仲达的敌人被消灭之后,仲达按照自己的方法行军布阵,端坐军帐中自叹:“我真是天下用兵的奇才啊!”若对方察见他用兵的计谋,超出了他自己所不能做到的能力,他就感觉到自己心中怅然若失,不自觉地流露在言语中了。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的真面目了。谈论这事的人不信事件的真实情况,而相信他的诡诈语言,难道不是又被仲达的语言所诓骗了吗?

唐代的李靖,是谈论兵法最厉害的角色。我曾经读到他的兵法对答书,看到他论述孔明兵法高妙,法度委婉周详,曾经很看不起仲达的能力。那些精通兵法的人,本来都对兵法略知一二。一般读书的人,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孔明离现在将近千年了,没有能真正了解他心意的。我不平于对孔明评价的不幸,因此,写下这些文字表达个人的看法,让那些以成败论英雄的人或可作为借鉴。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以赡军。一夕,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

注:赪:红色。 郁栖:粪土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乃易其 敝:破旧

B.女角 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 陈述事实

D.至社卒叛时,将以嶦军 发:发放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A

泣下霑矜 ,与武诀去

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是履弃之于道旁

C

斧斤时入山林

一夕,海潮所沦

D.

朝歌夜弦,秦宫人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

3)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拷掠之,竞不知所从来。

8. D(发,在文中是打开、拿出的意思)
9. A ( A两个都是副词,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介词,;介词,按、在D介词,;动词,成为 )

10.C洞人们哀怜母女,并没有表示“以示追悔”。
11.(8分)

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南方人祖上传说,在秦汉以前,有个姓吴的洞主,本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其中1个妻子死了,留下1个女孩子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慧,擅长找金,吴洞很是宠爱她。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时常让她到高山上劈柴,去深潭边汲水。
  其时叶限曾获得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悄悄地把鱼养在脸盆里。鱼一天天地长大,换了好几件养鱼的容器,最后容不下鱼了,叶限就把它放到院落后面的水池里。天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在叶限来到池边的时候,这只鱼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来,鱼就沉在水底。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水池边时间、侍等看鱼,但终未见到鱼,就骗叶限说:你不是很辛苦了吗,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换下她的破服装,然后又让她到别的地方去汲水,往返有上百里路。然后其母慢慢地穿上它女孩子的服装,袖管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水池边呼喊鱼,那鱼就浮出了头,其母就砍杀了鱼。鱼已长到一丈多长,吃它的肉,滋味比其它的鱼好一倍。吃剩下的鱼骨后母藏在了茅坑里。
  到了第二天,叶限到水池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在野外抽泣。遽然有人披垂着头发,穿戴粗布衣从命天而降,安慰她说:你别哭了,你的妈妈杀死你的鱼!骨头扔在茅坑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在屋里,需要什么就尽管向它祷告,均可以遂愿的。叶限照着他的话做,果然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拥有。
  到了洞节的时辰,后母去赶节,让叶限在家里看守庭院里的果树。叶限等他们走远了,也跟着去了,穿上漂亮的翠鸟羽毛编纺的服装,金银丝纺线做成的鞋子。后母的女孩子认出了她,就告诉她妈妈: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仓促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拾取。后母归来,只见女孩子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吴姓的这个洞临近有个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度,军力强大,拥有数十个岛屿,统治的水域数千里。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他们,国王得到这只鞋后,命令他身边的人试穿那只鞋,结果鞋比脚小的人的尺寸还小一寸。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竟至没有1个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块上也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就拘禁并拷打他,最终还是不知鞋是从哪儿来的。于是命令把鞋扔在路旁,然后挨家挨户搜捕,如果谁穿着这双鞋的,就抓捕上告。抓到了叶限,陀汗王让叶限试穿,很是合适。然后叶限又穿上翠羽衣,两只鞋子都穿上,容貌像天上的仙女。这才把所有的事都说给国王,陀汗王携带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孩子都被飞石打死了,洞人可怜他们,就挖了个石坑埋起来,叫做懊女冢。
  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为熬头太太。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向鱼骨祈求,得了很多的珠宝。第二年,再求鱼骨,就不灵验了。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到了陀汗国有叛军反叛时,将挖掘出来用作军饷,结果一天夜里,被海潮所淹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

[]令辟:砖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 浸:逐渐。 B.记多 籍:凭借。C.其余尽以次虎穴中 内:里面。 D.赏所其魁宿 置:放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斩武吏 五十可以衣帛矣

D.疾病 不出,火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4分)

2)一坐软弱 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6分)

8A 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故选A。)

9B 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 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

10.B(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是尹赏亲自查看,见到十个就选一个,满一百个就投入“虎穴“处死)

11、(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解析: 1)注意:薄暮:靠近傍晚;横道:横躺在路上;枹鼓,名词作动词;注意省略。(2)注意几个词语:一:一旦;坐:因为;胜:胜任;废弃:被弃置不用;甚于:比……还重要;然,这样。

尹赏,宇子心,钜鹿杨氏(钜鹿、杨氏,均为地名)地方人。因为作郡吏明察清廉而任楼烦(楼烦,地名)长。后被举荐茂材,任粟邑县令。左冯翊薛宣上奏说尹赏能治理复杂烦难的地方(“剧”,复杂,烦难),于是他被调任频阳县令,又因用刑使罪人致残而免官(“坐”,获罪,定罪)。后因御史推荐任郑县令。

永始、元延(汉成帝年号)年间,皇上懈怠朝政,外戚骄横放肆,红阳长仲(“红阳”是姓,“长”“仲”是字)兄弟串通游侠,收纳亡命之徒。而北地的有钱有势人家浩商(《汉书》中“浩商”下有横线,应为人名)图报私怨,杀害了义渠(地名)长及其妻子儿女共六人,(并)往来于长安城中。丞相、御史派遣属吏追捕贼党,朝廷也下诏书命令捕捉,很久才将他捕获。长安城中盗贼奸民极多(“浸”,逐渐),里巷中不良青年合伙杀害官吏,有的还接受贿赂(赇,读“球”,贿赂),替人报仇,他们(非常猖狂,做坏事前先)做红、黑、白三种颜色的弹丸,让每人摸取弹丸,摸到红色弹丸的去便去杀武官武吏,摸到黑色弹丸的便去杀文官文吏,摸到白色弹丸的便为死去的同党办理丧事。(长安)城内傍晚时分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者伤者横七竖八躺在街上,城内鼓声不断。

尹赏以三辅高第身份被选拔临时担任长安令(“高第”,门弟子者中的优秀者。“选”,诠选,量才授官。“守”犹“摄”,暂代某职。),并得到特权可以随机从事。尹赏上任后,便开始修建长安监狱,他命令向地下打出许多深洞,深各数丈,取出的土和砖就在洞周围垒起墙,然后用大石头盖在洞口之上,给这些洞取名“虎穴”。完工之后,他就部署户曹、属吏,以及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等下属,让他们分别举报长安城中各处的不良青年和不服父母管教的恶劣子弟,没有本地户籍的商贩工匠,那些身着危险服装的人如穿着铠甲、臂着用以射箭的皮质袖套的人(“扞”是“捍”的异体字,此句中“捍”的意思是:射箭手的一种皮质袖套),手持刀剑兵刃的人,也全数登记。一共登记了数百人。此后某天,尹赏召集长安大小官吏,备好数百辆车马,命令大小官吏分头逮捕登记者,认定他们都是危害社会治安的盗贼。尹赏亲自察视这些人,每察视十人,就放走一人;其余九人依次投入虎穴中,每穴各投一百人左右,最后以大石盖住洞口。几天以后,搬开大石察看,投入虎穴的人横七竖八已经相枕而死,人们将尸体搬出,分别掩埋于寺门华表的东面(“桓”古代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为表识的柱子;也叫桓表、华表),并各插木桩(“楬”,用作标记的小木桩),写上姓名。百天以后,才让死者家属各自挖出尸首取回。家属号啕大哭,过路的人也为之叹息。长安城中有民谣说:“哪里去找儿女的尸首?可到有华表的地方去寻找。活着的时候不修身,死后尸骨有埋葬的地方吗?”尹赏赦罪释放的那些人,都是和他有深交的熟人(“置”赦罪,释放;古今词义有差异),或者是旧日官吏和善良人家的子弟,他们一时胡涂与盗贼有染并愿意改过自新,总共仅有百来人(“财”通“才”,仅仅),尹赏都赦免了他们的罪行(“贳”,赦免),责令他们立功赎罪(“诡”,责令;古今异义)。其中有的努力上进,就被尹赏收用为部下,他们善于追捕坏人,因为他们比一般官吏更了解盗贼的好恶及行踪。尹赏到长安就职办公数月,盗贼便停止了活动,外来盗贼由于害怕纷纷逃回原来的郡国,不敢再有窥伺长安的念头。

江湖中盗贼太多,朝廷又任命尹赏担任江夏太守,他捕杀江湖盗贼及诛杀官吏百姓人数极多,终因“残贼”罪名而被免官。南山一带群盗蜂起,尹赏又出任右辅都尉,后调任执金吾,负责督察大奸盗。三辅官吏民众很怕他。

几年后,尹赏死于任上。在他得病将死时,告诫他的几个孩子说:“大丈夫做官,不怕因‘残贼’罪免官,事后追思其(用重刑的)效果,(你)就会重新得到任用。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获罪免官,就会终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严重,千万不要这样。”尹赏的四个儿子做官都做到郡守,长子尹立当了京兆尹,他们都崇尚威严,有善于治理的名声。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高中文言文阅读17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