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茶产业论文

茶产业论文

时间:2020-01-23 08:49:13    下载该word文档

1 引言 ………………………………………………………………………1

2 汉中茶产业发展现状……………………………………………………1

2.1 汉中茶叶产量分析……………………………………………………………………………1

2.2 汉中茶叶经营介绍……………………………………………………………………………2

2.3 政治分析………………………………………………………………………………………3

2.4 文化分析………………………………………………………………………………………3

2.5 经济分析………………………………………………………………………………………3

3 汉中市茶产业总体环境分析……………………………………………………………3

3.1 行业竞争分析…………………………………………………………………………………4

3.2 SWOT分析……………………………………………………………………………………4

3.2.1 优势……………………………………………………………………………………4

3.2.2 劣势……………………………………………………………………………………4

3.2.3 机会……………………………………………………………………………………5

3.2.3 威胁……………………………………………………………………………………5

4 汉中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

4.1 生产和经营较分散,茶农组织化程度低……………………………………………………5

4.2 茶产业化程度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综合效益不高…………………………5

4.3 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有待增强………………………………………………………6

4.4 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宏观调控指导…………………………………………………………6

5 发展汉中茶产业的政策设计 ……………………………………………6

5.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生产规模………………………………………………………………6

5.2 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专业化分工…………………………………………………………6

5.3 扶持龙头企业,培养骨干企业,优化经营模式……………………………………………6

5.4 发挥品牌优势,加快品种改良………………………………………………………………7

5.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茶叶产业化的顺利进行…………………………………………7

5.6 大力发展绿色化茶产品………………………………………………………………………7

汉中茶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农经092 李玉龙

摘要:通过对汉中茶叶生产现状及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汉中茶叶产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即合理规划布局,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专业化分工;扶持龙头企业,培育骨干企业,优化经营模式;发挥品牌优势,加快品种改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茶叶产业化的顺利进行;以()茶文化和旅游景点为契机,建设茶叶旅游观光园,为茶业的新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汉中;茶叶;现状;发展问题

1 引言

汉中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是世界公认茶树原产地、中国重要茶叶生产基地。据文字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汉中就开始了人工种茶。目前,在全市十县一区,有11个茶叶贸易基地,。全涉及茶叶生产经营的总人口达到10多万,其中茶农达6多万,是汉中经济作物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之一。汉中天高云淡、水源清洁、空气清新、生态优良,拥有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尤其在低续度、高海拔地带,远离污源,土壤肥、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特别适应汉中特有叶种茶树种植。汉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造就了优异的汉中小叶种茶茶叶品质。汉中大叶种茶具有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叶质柔软、萌发较早、生育旺盛、采摘期长的特点。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国内其它优良品种,以汉中小叶种鲜叶生产的汉中仙毫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2 汉中茶产业发展现状

2.1 汉中茶叶产量分析

汉中作为汉水和汉文化的发源地,对于中国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汉中茶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近年来,汉茶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成为振兴汉中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为茶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2009 6 月底,汉中产茶县有8 个,占全市县()总数的72.7%,产茶乡镇112 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7.9%,拥有茶叶加工企业600 多个,经营企业300 多个,全市种茶农户1.3 万户,茶叶专业贸易市场11 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8.8 万亩,总产量达到9 661.9 万吨,总产值近10 亿元茶叶面积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分别占到全省的58%71%全市有48 个企业近12万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茶认证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汉中茶叶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种植加工技术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因此,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很大,如何利用汉中茶叶产业化的优势,做大做强汉中茶叶产业,如何提升汉中茶叶产业化发展水平,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汉中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全市共有名优茶18 支,其中部优名茶3 支,省优名茶5 1996 年定军茗眉茶宁强雀舌茶被选送中南海成为国家特需用茶,大大提高了汉中茶叶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条件,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不断创新的种植加工技术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汉中茶叶产品,尤其是前几年整合的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三支名茶,色形俱佳,多次荣获国家市名优产品奖,远销全国各地,并曾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2007 年底,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了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全汉中的名茶统一命名为汉中

仙毫,逐步形成了品牌优势,树立了龙头企业茶叶贸易不断扩大,科研文化方兴未艾目前,茶叶已成为汉中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骨干项目,是汉中绿色产业的代表,是汉中对外开放的形象大使预计到2011 年,60 万亩高产密植茶园总产量达6 万吨,总产值超过60 亿元在明确汉中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汉中茶产业存在的独特的优越条件。

汉中市茶叶种植主要品种概况

品种

良种级别

特性

种植区域

午子仙毫

省级

无性系特早

局部

定军名眉

省级

无性系早芽

局部

宁强雀舌

省级

无性系特早

局部

秦巴雾毫

省级

无性系特早

局部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汉中茶是汉中市的特色支柱产业,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动了汉中茶产业的发展。但在2007年受市场波动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汉中茶产业受挫严重。今年虽有所回升,但并不乐观。

2.2 汉中茶叶经营介绍

多年来,陕西通过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集中连片开发茶园,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茶产业经营效益明显得到提高。目前全省茶叶面积不断发展扩大,且大多茶园集中连片,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标准的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当地茶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茶叶生产路子,促进当地茶叶生产向优质、无公害和产业化方向迈进。目前,陕西汉中市国家级绿茶生产基地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生产基地。汉中西乡县是汉中茶叶生产大县,该县有万亩的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过去那种以种植为主的小农经济被打破,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并且已开始向以茶为主的第三产业延伸,包括茶文化、茶乡游、茶休闲娱乐以及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汉中镇巴的“秦巴雾毫”茶场以“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苗家文化于其中,具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的特征。

但汉中茶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是品牌经营的一个主体,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个筑围墙,各自为战”,是自然经济或小生产的特征,不突破这一障碍,市场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地域性品牌严重阻碍了汉中茶叶的经营发展。

2.3 政治分析

汉中市政府先后组团分别参加了西安首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汉中仙毫斩获多项金奖。去年起,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采取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估,颁证挂牌的办法,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统一定点经营企业、经营门店门头标志,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247汉中仙毫定点生产企业,195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

汉中市政府副市长郑宗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汉中借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强力推进品牌整合,汉中茶叶统一称之为汉中仙毫。使多年困扰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多、杂、乱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文化分析

古巴蜀地区是中国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老的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是茶叶原生地和优生区,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系跨越千年“茶马互市”的主要基地。“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自古至今都是贡茶、名优茶的重要产地。

2.5 经济分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中茶叶曾获得二十多个省以上名茶称号。从2005年起,汉中市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工作,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实施、协会监管”的指导原则,实行统一品名、统一工艺、统一标准,将原有的“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秦巴雾毫”、“汉水银梭”等二十多个品牌整合到目前的“汉中仙毫”一个品牌。200712月,“汉中仙毫”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汉中仙毫”质量技术要求,明确技术标准,严格质量管理。“汉中仙毫”在2008年西安第二届茶博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获得多项金奖,受到知名茶叶专家、参展商、茶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评价,品质优异的汉中茶叶进入中国名茶序列已实至名归。

   2008年以来,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汉中市茶业协会对“汉中仙毫”实行了定点产销企业资格认定,实行企业自愿申报,市茶叶办聘请专家评审、颁证挂牌。目前,全市共认定“汉中仙毫”定点产销企业450个,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汉中仙毫”定会誉满华夏,香飘九州。

3 汉中市茶产业总体环境分析

3.1 行业内竞争分析

由于汉中仙毫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好评如潮,所以许多商家都开始经营,加上政府的支持,截至目前有195汉中仙毫定点经营企业,竞争很激烈。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年产量达140万吨,但由于茶叶品质良莠不齐、价格不稳定、茶企小而散、缺乏全国性品牌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茶企的发展空间。中国传统茶企一直以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茶文化生产和加工茶叶,然而,一成不变地固守传统对中国茶企来说并不是明智选择,因此中国茶企如何通过创新寻找新的消费市场,是摆在几万家中国茶企面前的共同难题。

3.2 SWOT分析

3.21 优势

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376万。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我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

地形优势: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处中国版图地理中心,盘秦巴汉源沃土富壤,行政区划属大西北,气候地理分界为南方。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更是汉中茶叶生长的优势。

3.22 劣势

汉中中北倚秦岭,南俯巴山,东部为秦岭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和巴山向东北斜落的山丘交汇处,中部为汉江平坝地带东段。西部南北两侧高,中间平坦,隔湑水沿汉江北侧向东展开。南部为巴山丘陵地带,黄金峡镇白沙渡,海拔 389.7,为全县最低点。秦岭南坡各条山梁,受湑、溢、党、酉、金等河纵向切割,自北而南,向汉江谷坝延伸。汉江以南,巴山丘陵受河流树枝状切割,涧岭纵横,沟坝相连,坡势平缓。全境地势呈东、北高陡,南部低缓,中部低平。由于山水阻隔,对汉中出行影响很大,交通运输很不方便,现在虽然西汉高速通车了,但是交通仍然是汉中经济当然也包括茶叶业的发展的瓶颈。品牌杂乱,知名品牌太少这一现状制约了汉茶产业的发展。当地很多茶园基础差,产量低;茶企规模小,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茶叶质量难以保障。位于西乡县的陕西规模最大的陕西省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到20世纪末,其年产量也不过5000公斤。

3.23 机会

2010428中国·陕西汉中茶叶节在汉中市桥北广场隆重开幕茶叶节以弘扬茶文化、打响茶品牌,发展茶产业、壮大茶经济为主题,使汉中茶叶品牌深入人心,吸引了大量游客、商人。汉中政府大力支持汉中茶叶网络营销发展,汉中茶叶发展前景很好!绿茶出口的复苏有赖于技术改造、标准化生产,这使得绿茶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并找准了市场定位。另一客观原因在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其他茶生产国因干旱等因素而导致的产量骤降价格上升。因此物美价廉的中国绿茶成为进口商的首选。可见,要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分析市场需求、适当改造产品结构是其中的必备条件。

3.24 威胁

茶叶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量的变化,茶叶产量明显下降,气候还改变了茶叶的口感,比如使某地区的茶叶口感变好,而本地区的变差,从而影响茶叶商人之间的竞争。中国的知名茶叶,例如:杭州龙井,云南滇茶,在中国茶产品销售市场有其名气和固定客户,而汉中茶叶相比之下并不是很出名,这样导致很多人购买龙井等茶叶,而不会首选汉中茶叶。

4汉中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汉中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茶叶生产效益,制约着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西省茶叶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陕南一些市、县,经济基础状况较差,茶农自身对茶叶生产的投入有限,国家对茶叶生产专项资金投入较少,这就限制了该地茶叶生产的规模扩张和生产发展。据了解,陕西茶园大部分在20世纪70-90年代建成,多为用种子直播的茶园,即群体种茶园。此类茶园茶树个体间差异大,芽头色泽、大小、形状及发芽时间各异,给茶叶采摘和加工带来很多困难,再加上管理不善,茶园已提前进入衰老期,很多属于低产茶园,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

4.1 生产和经营较分散,茶农组织化程度低

汉中茶农组织化程度还不高,被销售企业压价收购时有发生,销售企业收购的茶叶经过精美包装再在市场高价销售,造成双方利益不能调和,打击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损害茶农利益,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以联作小组为单位,与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协作,强化集体连带责任,一人亩的小场为主、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的实际问题,市委市政府及我局在扶持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典型引路,有目的地扶持培育了一批知名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规模化龙头茶场(企业)违规、牵动全组,较好解决茶叶的原始质量责任承担问题。同时,积极倡导一社一标一社一牌,对每年度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给予每家5万元的奖励;在中国茶都设立专业合作社销售专区,促进专业合作社品牌亮出来亮起来,夯实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基础。针对我市以前存在的茶叶生产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以100-200

4.2 茶产业化程度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综合效益不高

主要表现在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品深加工以及多元化开发滞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市茶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弱、小、散、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障碍依然存在。要解决茶农增收缓慢的问题,必须创新思路,拓宽渠道,跳出“三农”抓“三农”,换个角度谋“三农”,把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增加茶农收入的战略举措来抓。

4.3 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有待增强

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对优良品种选育不够重视,进程缓慢,很难找到特别优良公认的名种。同时,保护意识不强,维护品牌措施不力。要求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基地建设,强化茶叶质量管理。同时,茶叶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调研,采取有效措施,使汉中的茶叶加工销售企业尽快走向成熟并发展壮大,最终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4.4 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宏观调控指导

目前汉中经济林(包括茶产业)至今仍存在多部门管理的问题,部门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全省茶叶的发展缺乏全面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和管理指导不力。人民政府尽快理顺我茶叶产业管理体制,与省级管理部门对应,明确县农业部门为茶叶产业的主管部门,使茶叶产业有部门主管,有人办事,并按省人民政府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的茶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依靠农业科技部门,抓好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提高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以利于指导、引导我州茶叶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茶叶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发展汉中茶产业的政策设计

5.1 合理规划布局,扩大生产规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总体面积较大,但大多比较分散,而且还有许多可以扩展的余地因此,应按照生产专业化基地规模化茶区园林化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在适合茶叶生长的地方,如西乡南郑等地合理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在产茶区建立茶叶加工企业,以专业化加工解决目前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规模发展

5.2 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专业化分工

600 多个茶叶加工企业中,加工设备有1 500 台,但茶叶的采摘茶树的剪采等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采茶工紧缺现象一直存在,正因为如此,2008 年,全市茶园平均亩产32 公斤,远低于全国50 公斤的平均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真正实现专业化分工

5.3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骨干企业,优化经营模式

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为引导,带动辐射茶叶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实现茶叶产业化的中枢在当前阶段,需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要鼓励企业的联合兼并,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做大龙头企业规模注重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为茶叶产业化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型茶叶企业来汉中投资,促进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在合法的范围内,提高茶农的积极性,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推动茶叶协会+ 公司+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快产品基地建设,应用公司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5.4 发挥品牌优势,加快品种改良

品牌建设是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核心,对全市名优茶品牌进行整合,主打一个品牌2007 年以来,汉中市将汉中茶叶品牌整合成汉中仙毫,在此基础上,企业各打自己的商标由茶叶行业协会负责操作品牌整合品牌运作和品牌管理的具体工作,符合茶叶产业化发展所趋势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汉中仙毫的知名度不如以前的几个品牌,这就需要几种优势资源,在品牌管理标准制定广告宣传市场建设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特别在产品质量无性系品种的改良方面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全力培植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全市统一的知名品牌

5.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茶叶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制度是保障,为了顺利推进茶叶产业化,以及汉中茶叶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尤为重要,从品牌保护茶园管理加工标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茶叶产业化的顺利进行加快经济林的立法步伐,理顺茶产业管理体制,统筹全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茶叶生产经营的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茶叶向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茶产业协会组织,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等咨询服务。

5.6 大力发展绿色化的茶产品

目前不合理使用农药和过量使用农药是我国茶叶出口质量难以提高的最大障碍。加入“WT0”后,国际和国内市场给茶叶更是带来了新的挑战,出现了“绿色壁垒”。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茶农科普知识的推广,在源头上减少或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必要影响。要实施茶叶绿色化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的茶产品,以无公害为基础、绿色为主导、有机为方向,建立一批绿色有机茶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努力加快茶产业绿色有机化进程。同时,建立和完善茶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茶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

可以说汉中发展茶叶产业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已具备,抓住机遇、借势引导、兴利除弊、研究解决现存的主要矛盾,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的目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饶文轩.汉中茶产业的现状与持续发展对策[J].茶业通报,2007,(1):190-203

[2] 郑宽明.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区域品牌优势集成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3-5

[3] 何钢,何方.王义强.中国茶叶如何真正走向世界[J].林业科技开发,2003 (3):147-157

[4] 董德贤.21世纪的茶叶产销趋势及我国茶叶发展之路[J].经济林研究,1999 (1):5-14

[5] 杨梦觉.东山峰茶叶产业化经营探析[J].中国农垦,2006,(7).

[6] 马国强.对东阳市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思考[J].茶业通报,2006,(1).

[7] 韩冰,傅新红.关于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叨.农村经济,2003(6)

[8] 刘篪兵.做好茶文章振兴茶产业叨.茶叶,2003(3)

[9] 唐治诚.毛坤瑜.云用县茶叶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林研究.1998.(1)32

[10] 李道和,高岚.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7(7).

[11] P .Poehet,J.Flemal;Une rela-t ion entrel,anatonlic foliaire et laProduetivite,elie:Ic theier.Cafe Cacao The‘(1982)26(3)161182

[12] Bates,L .plant propagator(295)21(4)920EnAfriean Highlands Produee Col.,Ltd.,Kerieho,Kenya.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茶产业论文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