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时间:2018-07-16 21:57:55    下载该word文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一、教育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1.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护身符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

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

信息利用则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发挥信息效益。

生成信息与创造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信息伦理

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信息使用的意识、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的能力

2.信息迅速增长——300 @ 1年(知识爆炸)

人类有史以来100多万年的积累占10%,而近30年积累的占90

 

二、信息技术对课程与教学的冲击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与教学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要求课程与教学培养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信息能力。

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

三大文化基石发生巨大的裂变:

阅读方式的裂变:

    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

  单纯的文字阅读--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   验有机结合;

写作方式的裂变:

    从手写方式--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

   单纯文字写作转变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

计算方式的裂变:

   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学会使用电脑高速计算;

   电脑语言将上升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

   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到教学。

人类文化基础的裂变,必然会导致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大裂变。

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

当代基础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拼时间、拼体力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普遍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造就一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拥有丰富的知识,但理智上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能力薄弱人才。

利用信息技术谋求教育改革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信息技术促进教学革新的方式与途径

1.       技术作为工具促进知识建构;

2.       技术作为探索知识的信息运载工具;

3.       技术作为境脉,支持通过做进行学;

4.       技术作为社会媒体,支持通过对话进行学习;

5.       技术作为智能伙伴,支持通过反思进行学习。

                            ---乔纳森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