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

浅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

时间:2014-04-27 12:38:51    下载该word文档

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

九江职业大学 12语教(1)班 田佳佳

苏轼是一位比较复杂的著名作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一、浅谈苏轼政治态度:

1.苏轼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王安石变法就是当时各种社会矛盾交互作用的产物。

2.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从他和欧阳修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豁达和洒脱。

3.自他22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新党上台,被远贬惠州、儋州,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虽然是其对政治事业的自嘲,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坎坷的仕途生涯。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内心充满了重重矛盾。例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长期以来对佛老思想的濡染使他难以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是继续汲汲于仕途还是激流勇退。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其寒冷,既憎恶现实社会的恶浊又留恋人世的温暖,在词里我们可以感知这一层深切的矛盾,激流勇退是好事,如琼楼玉宇般,但却是高处不胜寒。只能以月下起舞为胜境,千里婵娟为祝愿。从少年时就饱受濡染儒学入世思想站了上风,不可能放弃长久以来的政治理想,于是倾向了人间,选择了仕途,只是在这当中又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即在个人生活中以佛老思想为主,采取一种宠辱不惊,名利身外的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对当前情状的无奈,也是一种劝慰。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一笔荡开,又用状似浅淡无意的祝福对未来作了规划。上阙中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下阙是理智与情感的交战,理智又战胜了情感。这也正是儒家思想佛道思想的在苏轼内心猛烈的交锋。

4.苏轼的政治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迥然有别,在改革内容上,他认为他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而非法治之罪也”,他强调改革改革吏治,克服“任人之失”(《策略》第三);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反对鲁莽轻率,主张稳健改革,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在父亲苏洵病逝京师时他居家守丧时,写下了许多政论文;代表作有;《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以及《思治论》等。这些文章中,都表现出来他对当时国家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策略》第一),主张“补偏救弊”、“宣故纳新”。这一系列对国家时局的认识和判断,就是在今天都是很客观和具有积极进步的。可惜得不到“当局”的赏识认可和重用,接连被贬,我觉得“高处不胜寒”是苏轼对他政治生涯最好的总结。

2、苏轼的人生观:

1.他主张“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上神宗皇帝书》)。正是从这种思想原则出发,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善于融合儒、释、道三家,圆通一应万物之变。他在政治上饱经挫折,而始终保持着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精神,不随人俯仰,随波逐流,生活上却随缘自娱、随遇而安。佛老思想使他遇事达观、心胸开阔,无论命运之舟飘到哪里,他都乐观超脱,对社会和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2.苏轼被贬之后,他并没有放弃做官,对于一贬再贬,苏轼只能表现出忧愁的情感。以前,他喝酒是为了品尝,之后,喝酒是为了消愁,证明他还是想当官,而且想做回到以前的大官。老子,庄子,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很厌倦官场。因为他们认为封建时代的官场十分黑暗,进入官场就使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身不由己,这样是把无限变成有限,把自由变成束缚。学道的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在一起,这样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逍遥自在。封建时代的官场就和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老,庄,列在生前一直过着穷日子,为的是远离官场以及官场所影响的社会。而苏轼并没有放弃过做官,至于苏轼后期的文章中,如《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包含不少的道家意味,只能说是他本性的发挥。
3.苏东坡特殊的经历,造成了他特别的人生观,但综合他的一生,我认为应属儒家的人生观。我觉得苏轼属于儒家的思想比属于道家思想更像苏轼,这才与他的为人相配,更能显出他是中国一代的大文豪。

4.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和反映,他在黄州写的的田园诗《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表现了表现了他孤傲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浣溪沙》五首、开拓了豪放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净的意境。《念奴娇》慨叹自己怀才不遇,豪放而又沉郁的思想。《水调歌头》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定风波》描写道中遇雨这样的小事,表现的却是人生哲理,词人不以风雨为忧,不以晚晴为慰,大自然的风雨变化,对他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人生感悟,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的情怀。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现了作者不畏“风雨”,随遇而安的思想境界。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浅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