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小说面面观》教师读后感

《小说面面观》教师读后感

时间:2019-01-20 08:01:29    下载该word文档

《小说面面观》教师读后感

《小说面面观》教师读后感

人教版课标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高年级收录了一些经典小说文本,中外皆有。短篇的有托尔斯泰的《穷人》、契诃夫的《凡卡》等。长篇或者略长些的囿于篇幅,或以片段节选的形式出现,比如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临死前的严监生》等几个节选文本,就分别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清朝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还有六年级上册节选自《故乡》的《少年闰土》等;或以故事梗概加上精彩片段一同呈现,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这些文本都是我个人特别偏爱的,就像有的教师喜欢人文性强的文本,有的教师喜好古诗词一样。对这些文本该如何细读呢?

王崧舟老师说,文本细读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有思想引领、有思想灌注的技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是没有关于小说文本的具体解读技术导引的,只是将之统称为叙事类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类推之阅读小说类文本,也即是要求掌握情节(事件梗概)、环境(场景)、人物三要素以及把握作品主旨。我想,拿着这三要素和作品主旨这些简单的器物去探照任何一件作品,那些作品必会分崩离析得惨不忍睹的。

忽然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现已珍藏在书房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小说面面观》。这本书乃是英国小说家爱福斯特在剑桥三一学院的讲座结集,分专题讨论了小说的七个构件: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图式和节奏。它既是如何读小说的入门之门,也是如何分析、判断小说的经典之作,在上世纪80年代曾被无数文学青年和作家奉为鉴赏和创作小说的圣经。再次重温了这本书,似乎从中获得了一些细读小说的招式。

第一招,从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的双重维度细读文本故事。福斯特在故事这一章说,小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叙述的是时间生活,但小说呢——如果是好小说——则要同时包含价值生活。我的理解就是,细读小说文本时,我们不仅不能回避故事的时代背景,而且应循着时代的经线去探寻小说所要展示的生活图景,这图景已被烙上了写故事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福斯特所言的价值生活。

有人曾评说《三国演义》,是一个类似于《荷马史诗》般气势磅礴、雄伟壮烈的英雄史,就是从时代的维度观照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新的国家秩序亟待建立。于悠悠乱世中,每一个人各为其主,个人理想与建立的国家理想高度一致。就故事所传递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而言,《三国演义》与《荷马史诗》是类同的。

再如《故乡》这篇带有明显地域性的乡土小说,展示的也是二十余年时间光景中的两种不同的故乡生活图景:二十余年前故乡是亮丽的,暖色的,满怀生活的憧憬;二十余年后的故乡是颓败的,灰色的,带着失落的感伤。

细读节选的《草船借箭》和《少年闰土》这两个文本,可以从原著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剖析入手。

第二招,从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表达技法细读文本人物。福斯特的扁平人物圆形人物论是颇有影响价值的。他指出,扁平人物是类型人物或是漫画型人物,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他的一大长处是容易辨认,二大长处是事后容易为读者所记忆。类似于我们常言的脸谱化人物,像《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关羽的义、曹操的奸;严监生的吝啬;桑娜的善良……皆属一种脸谱化,这些人物也就是福斯特所言的扁平人物。这类人物一般是性格单一、趋向一种类型化,小语教材中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多半属于扁平人物的。细读文本时,我们可通过留意人物的细微动作神态、个性化语言以及须琢磨修饰性的副词、形容词等读出人物的这一类型特征

圆形人物,即是性格复杂的人物,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人物性格丰富、复杂,不是单一、一目了然的;第二,人物性格是发展变化,不是凝固不变的。比如凤辣子王熙凤这个人物,俏丽、热情;其辣兼有泼辣、狠辣、酸辣……,总之是不能一言以蔽之地去概括的。细读文本时,我们须下功夫,从作者、原著以及人物比较等全方位、多侧面、多视角地破译人物的心灵密码,并且防止将圆形人物扁平化。

不过遗憾的是,对于小说文字的品读,福斯特并未涉及。老舍先生在《怎样读小说》中指出,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要真正地走近人物,还必须在文字的最少最恰当处驻足品读。

第三招,从情节的图式和节奏细读文本艺术美。首先,要明确情节不同于故事。说及情节二字,我脑子里仅存留着一点中学语文的基础,就是将情节等同于故事,将故事经过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福斯特对情节故事进行了澄清:情节和故事一样,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情节中时间顺序仍然保有,但已为因果关系所掩盖。对于王后之死这件事,如果我们问然后呢?这是故事;如果我们问为什么?就是情节。细读文本的情节,我们须理清这其中的关联。其次,情节具有不同的图式。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举了两个小说实例:一本是钟漏型;另一本是长链型。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师将《景阳冈》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情节画为一座山冈形状图式的,但是按照福斯特的观点,这山冈状并非是武松打虎真正的情节图式。武松打虎仍就是一种线性结构,山冈状无非是情节四段论的形象化表达罢了。再次,情节还有节奏。福斯特以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作比,指出节奏性就是三个大乐章中管弦合奏而出的音响之间的关系。我想,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庄重,时而诙谐……就是情节的节奏吧。小说文本的美尽在这图式和节奏中,图式是外美,节奏是内美。

以上细读小说文本技术,乃是我读《小说面面观》所得,因为学养不足,感悟不深,有胡言乱语之嫌,权且称作花拳绣腿。当然,所谓招式无非是初入道者所求,一个会读小说的人是不屑有何招式的。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小说面面观》教师读后感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