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成长历程:我爱,故我在

我的成长历程:我爱,故我在

时间:2014-08-26 07:02:39    下载该word文档

我的成长历程我爱,故我在

博文收藏

2012-10-28 10:55

            我的成长历程我爱,故我在  

                      (该文发表在20085 上海《新课程》杂志“特级教师”专栏,发表时有删节)

我爱,故我在

 

当我拿起笔要写写自己的教学成长历程的时候,才猛然觉得啊!我都有三十多年教龄了吗?我真的已经成了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吗?可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这种感觉呢?是平时一直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回忆向来之处,还是我潜意识里不愿意去想自己的年龄而害怕一天天衰老呢?

但是,明明白白地,我确实是53岁了,37年教龄。这没法子不承认,这是你想装“嫩”也装不了的。好在可以宽慰的是,在教育界,我年龄是大了一些,但是,大多数老师大多数学生都还认可“老胡”没有过时,是个好老师,尤其是个好语文老师。想到这一点,我就微笑了,觉得很满足。其实,即使别人不称赞我是个好老师,我自己也会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地认为自己是个好老师的。我甚至经常这样想如果像我这样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我为什么会有如此自恋如此妄自尊大的感觉?因为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一定是一个好人,而且他一定爱读书,爱教书,爱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因为有了源自他内心深处的“爱”,所以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从这个意义上去说,我就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了,因为——我爱,故我在。

爱读书

我爱读书,首先得感谢“伟大的文化大革命”。

我出生于1955年,由于家庭出生太不革命(我祖父是湖北省沙市市码头上的“封建把头”),我的童年少年一直到青年的回忆都不是太美好。在我的记忆里,那一段日子总是伴随着饥饿抄家批斗游街大字报。因为自卑,我的童年有些自闭;因为不求上进,我常常把自己关在简陋的阁楼上读书。那些书,有的是祖辈留下来的,有的是门口酱油铺从废品店低价买来用以包盐卖的。这些废品店拖来的书堆在我们家前楼上,满满的一搂。现在想起来,那里面真的有些好书。可惜当时我年龄小,没有高雅文野之分,只拣些小说来读。但是书籍毕竟打开了我的视野,我对外面世界的所谓热闹所谓激烈明显少了些当时同龄人的兴致,就沉静下来读闲书。所以,说老实话,我得感谢那个时代,是那个特定的时代让我一直有了读书的习惯,也是因为读书使我如此一如既往地热爱着教书。如果不是那个时代,如果我的生活一直很“正常”,那么,很有可能,我也许会像我现在所教的学生中的某个家境还不错但是很迷恋上网很迷恋游戏就是不爱读书成绩很一般的孩子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谁知道呢?

然后,我要感谢伟大的小平同志。

1977年,是邓小平同志挽救了我们这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高考的恢复,阶级概念的模糊化,使我有了读大学的机会。在大学,最开始是醉心于读外国文学,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狄更斯……一路读下去,越读越觉得自己没有文化;然后潜心读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品,读孔子庄子屈原李白,读鲁郭茅巴老曹,越读越感到饥饿;再后来,读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只要是书,都可能进入我的视线。就像是一个跋涉了茫茫沙漠而初遇到了绿洲的人,我是如饥似渴地拼命读书。通过这次“恶补”,我对读书有了更深的热爱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相信,我后来之所以能够站在讲台上轻松自如地教授语文,这个期间的读书绝对是我教育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后来,当了老师,对读书就更是痴迷了。读书,不仅仅是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功利——使我的教学活动常常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使我的教学效果总是锦上添花异彩纷呈,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它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昨天晚上,看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他万分谦卑地请教金庸先生“您人生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金庸笑眯眯地说“是读书,是读书可以使人快乐。”他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我知道金先生绝对不是在作秀,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特殊感觉,这种感觉,在这个极端物质化的时代,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可以明白。

爱教书

如果说我天性就爱教书大概有点牵强,因为读小学读初中的时候我的性格都是极其内向腼腆的,再加上自己阶级成份不好,这期间我基本上就是那“沉默的大多数”。后来属于老三届的姐姐下农村了,因为她那个“农村”离我们城市不远,我就经常骑车去看姐姐。她因为读书时成绩优异,一到农村就被村干部派往大队中学教书。我每次去,都会在她教室的窗外偷看她教书。看到她神气活现地在教室里面糊弄那些孩子们,我就羡慕得要死。心里就想,当老师可真有意思!可是没有想到,姐姐因为书教得好,就一直不能被招工回城,当其他的知青都陆陆续续回到城市的时候,大队干部却用千万条理由把姐姐留下。这一下可急坏了我母亲,在姐姐下农村的第七个年头,母亲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姐姐“整”回城。

那是1974年,刚好我也要下农村了。母亲就嘱咐我到农村千万别教书。可是我心里却在想到农村我也去教书!果然如愿以偿,下农村的第三个月,村支书就对我们知青说谁愿意到大队部学校去教书?我没有等其他知青来得及思考,就抢着说我去吧。村支书看看我们知青点门口贴着的一幅我手写的对联虎渡河畔扎根农村天地远,黄山头下立志渔场日月新。他就很满意地点点头说我看你行。

其实,所谓大队部学校,就是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情况差不多。一大群年龄不等的孩子交给你,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全都是你一个人教,而且,没有什么完整的教材。不过,这样一来,却让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这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无限宽松的教书环境。我喜欢语文,所以我主要上语文课。没有教材,不要紧。我只有三本书《新华字典》、《成语小词典》和《唐诗三百首》。我就每天让孩子们写毛笔字,背成语,背唐诗。这种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年以后,有一次我在深圳的一家酒店和朋友聚,一个大老板过来给我敬酒,说胡老师,我叫张成,你可能不认识我啦,我是你的学生啊!我得感谢你啊,因为你的教学,我的字写得不错,文章也还可以,到深圳后就被老板提拔做了文员,后来一步步走到今天。听他这么说,我心里真的很得意而且顿悟其实,真正的语文方法就是最简单的方法呀!那个时候,我已经教了十几年的语文了,知道了许多教学理论,尝试过无数教学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那一天的邂逅,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

前面我说,我要感谢“文革”,感谢小平,其实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我的母亲。从农村回城后,我分配到客运公司,这在当时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第二年,高考恢复了。我对母亲说我要去读书,我要考师范。我知道母亲很为难,因为,当时我们家经济条件很差,我的工资并不多,但是,即使是这份“不多”的工资,对于我们这个家庭却是意义非凡,况且,去读书,是另外要拿出不少钱才能实现的。但是母亲却说,你去读吧。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但是,我还是想对母亲说“母亲,儿子之所以能够在教育教学上做出成绩,能够在这低矮的讲台上站出自己的海拔,那得谢谢你呀!”我知道,当时母亲答应我去读书,不是因为她有多高的觉悟,也不是因为有多远的远见,全部的理由,就是因为她知道儿子爱读书,爱教书。

是的,我爱教书,教书的感觉真的很美好。我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教书的感觉是平静的年轻的充实的快乐的,教书的感觉是新鲜的美丽的自由的自足的自尊的……这份感觉,只有热爱教书的教书人才知道。看到好多教书的同伴都下海了下江了下河了,看到他们一个个漂浮而去,我为他们感到庆幸,他们终于找到了他们的去处。但我还是要教书的,因为教书的过程,使我感觉到我有了一个高品质的丰富的有意义的人生。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追求快乐的,我已经非常非常快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有了一个成功的人生吧?教书的感觉真很美好,如果有来世,我还是会选择教书的。

爱学生

我不敢说我爱学生超过了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我不否认也许有的老师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老实说,我做不到。不过,我爱自己的学生,也和爱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少了。我一直认为,只要是孩子,都值得一爱。我没有说过我天性爱读书或者天性爱教书,我认为那是由环境造成的。但是,我可以坦白地说,我似乎天性爱孩子,爱学生。当然,我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们需要我去爱,说白了,是我自己需要。

我爱学生,是因为学生是我快乐的源泉。 每到岁尾,学生的问候和感谢像雪片一样飞来。学生们没有忘记老师。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学校读书时给予老师的快乐比老师给予他们的知识要多得多。他们明亮的欢呼和掌声,他们会心的微笑和领悟,他们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以及哪怕是对我的一个淡淡的眼神,都足以抵消我对他们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更深切地体味到生命的快乐。这有点像父母抚养孩子,孩子一点一滴成长的过程本身给父母所带来的快乐就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回赠。我长年生活在一种超值的享受中,我怎能不感到生命的快乐呢?

我爱学生,还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我会觉得自己年轻。碰到我的人总是说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我想,那得感谢我的学生。学生们是年轻的,虽然课业负担是重了一些,但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站在他们晴天一样的笑声里,站在他们山泉一样的歌声里,站在他们阳光一样的视线里,你能够不被感染吗?你能够老气横秋吗?所以,和学生在一起,我没有觉得自己老,虽然有的学生背后总是叫我“老胡”。前几天,我和妻子逛商场,一个女学生看到我,在我背后猛地把我的肩膀拍了一下,大声喊“老胡!”我刚开始吓了一跳,但是,马上就乐坏了,和这个学生说笑起来。过后,妻子不满地说“这是什么学生啊,这么没有礼貌!”我说“没有礼貌吗?我怎么没有看出来?你不觉得这是我教育的成功吗?她的名字叫麻笑艺,非常喜欢我,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呢!”妻子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也乐了。

我爱学生,更因为是他们让我有了成就感。和有些老师不一样,我喜欢学生,尤其喜欢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我对那些语文成绩差作文能力低的学生兴趣浓厚。我知道,那些优秀的学生,那些让我获得了相当荣誉的语文单科市状元省状元,其实和自己的教学关系并不大。优秀的学生并不需要你操很多心,他们就会“自成人”。而衡量一个老师的成功与否,最要看的就是你能不能把那些差生改变成好生。当你把那些不学语文不爱语文不爱读书的学生教育成学语文爱语文爱读书的学生,那种化腐朽为神奇后的愉悦和成就感是无法言说的。关注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关注站在队伍末尾的那个孩子,是我在教学中对自己的要求。事实证明,当那些孩子获得了进步后,他们对你的喜爱远远超过了那些“好生”对你的喜爱,甚至,也远远超过了你对这些孩子的喜爱呢。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会对特殊的病例感兴趣,一个好的老师一定会对那些差生下功夫,不然,就很难说是一个好医生好老师了。

也经常有青年老师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爱读书爱教书爱学生啊?我真的不知道如何作答。也许,因为爱,所以爱。也许,更好的回答还是——我爱,故我在。

因为爱读书爱教书爱孩子,我已经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多年。最初,一直是模仿上海的钱梦龙于漪老师的教学法,非常接受于漪老师的“人文”与“素养”说;再后来,对辽宁的魏书生老师顶礼膜拜,他所用过的启发诱导知识点归类等方法,我一般都采取“拿来主义”,应该说,效果也不错;最近几年,对李镇西程红兵袁卫星王开东等中青年老师也羡慕不已,潜心学习,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期间,所写的教学论文也相继被很多刊物所采纳,赢得了一些关注。多年来,也曾被多个省市的学校请去作讲座作示范课,也曾恬不知耻王婆卖瓜地到处贩卖自己的并不成熟的教学主张,也得到了不少不知是真是假的赞美,于是,心里更加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做一个好语文老师的材料,常常窃喜。

当然,我知道,我其实并能算一个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师,我更知道,我未来的教学依旧是要广泛学习中国最前沿的优秀语文教师的好经验,得他们之灵气,取他们之精华,结合自己教学的特点,才能把这个书教好。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会将语文教学进行到底,乐在其中。

 

我的教学主张

我简单,故我在

特级教师在教学上本应有自己“特别”之处,我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如果有人要问我这个问题,我这个“特级”肯定会“特别着急”。我也问过自己,我的“特别”的教学主张是什么?想了又想,回答是——没有。如果硬要我作出一个回答,我就只好勉强说,我的教学主张就是回归传统。但是“回归传统”是现代教书人所不屑的,因为这个过程形不成自己的主张,并且,很明显,这种说法既土气又有复古守旧之嫌,谁愿意这样说?但是,仔细想想我在语文教学上尤其是作文教学上取得的成绩,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背诵、模仿和创新——除此之外,我所践行过的其他方法都是花拳绣腿,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所以,我的教学主张(主要指作文教学)其实很简单,就是强化背诵、刻意模仿、鼓励创新。

一、强化背诵

说到传统教学中的背诵,我们常常就认为是“死记硬背”,没有好感。其实,古代的教学很多时候也是“活记软背”并不都是死记硬背的,即使是“死记硬背”,那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家,哪一个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来?背诵是学习语言之母,离开背诵,就很难学习语言了。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

我经常对学生转述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说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有个学生,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高考考进了北大。进入北大后,他本想不再继续背了。但当他的同学听他背诵的时候,无不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由于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他就开始继续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他熟到什么地步呢,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他就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上,而且语音和磁带录音一样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这位学员到美国第一个星期写文章,教授把他叫过去说他的文章是剽窃的,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教授说“我20年教书没有教出写这么漂亮文章学生来。”这个学员说,我没有办法证明我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告诉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你想不想听?结果,他还没有背完两篇,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想一想自己教了20年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过,而一个中国学生竟背诵了这么多精美的文章,所以很难过……

许多令人望而生畏的英语难关就在这一篇篇如同行云流水般的背诵中,轻易化解了。这说明什么?这是背诵的力量!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听、说、读、写四大环节中“听”和“读”属于“输入”的范畴,“说”和“写”则属于“输出”的范畴。见证一个学习者的功力,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看其“输出”能力的高低。要保证源源不断地“输出”,就必然要依托源源不断地“输入”,否则“输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背诵就成为“输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了。

郑板桥在《自叙》中所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只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指出,背诵是大脑在愉悦的状态下记忆,背诵是一种修养的科学。内心专一、安定才能背诵,而专心唱歌,专心背诵,大脑就更安定,思想行为随之而变化。所以,我在教学中,花了很多的时间选择经典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反复诵读,快乐记忆,为日后作文的模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少老师为了训练学生写创新作文,一开始作文训练就鼓励学生“出新”,殊不知,没有一定量的阅读,没有一定量的背诵,学生如何去创新?“新”源自于“旧”,“旧”之不存,焉能有“新”?从孔夫子设坛教学以来,反复背诵就是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在各种语文教学杂志上却为要不要背诵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二、刻意模仿

学习语文离不开背诵,作文离不开模仿。我新接一个班级的时候,总是要告诉学生——要学会模仿。

当然,我们首先要区分模仿和抄袭的界限。抄袭的文章,几乎就是一字不易地抄录他人的文章,把他人的文意文字不由分说地据为己有,这是我们应该杜绝的。但是,局部借鉴他人的文章的文意文字,是不能一概称之为抄袭的,多数情况下,它只能说是模仿和借鉴,而模仿和借鉴正是我们初学写作的人要常练常习的。严格说,只要涉及语言文字,没有不模仿的东西。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被前人说过;我们写过的每一个字,也几乎被前人用过,我们就是在一天天的模仿中才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点的。不必说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是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柳宗元《小石谭记》“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模仿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的“绿水平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也不必说 鲁迅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是模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曹禺先生的处女作《雷雨》,是模仿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单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生不息》就是模仿安徽学生的满分文《会心一笑看世界》,而更有意味的是,《会心一笑看世界》也是模仿了一篇过去的网络文章。而且,我上边的叙述方式“不必说……,不必说……,单说……”不就是模仿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吗?所以,不仅“学生模仿模仿不是罪”,而且应该毫不避讳理直气壮去模去仿。

其次,我们更要认识到,模仿其实是一种很高的智慧。毕加索是从模仿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等起步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合唱,是模仿法国作曲家卡比尼创作歌曲的结果。飞机的发明是对鸟的模仿,锯的发明是对带齿草叶的模仿,仿生学中的所有发现都是模仿生物的产物——聪明人是从来不拒绝模仿的。尤其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二战后,他们的迅猛发展令世人瞩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和民族是最善于模仿的民族。他们不但不以模仿他国为耻,而且以能够学习外来文化为荣。你到日本京都旅游,导游小姐会毫不避讳地介绍着“京都是日本一座古城,相当于贵国的西安。整个城市也都是仿照西安而建。”在说起日本历史的时候,她们不断地提到,“我们的许多习俗都是向贵国学习的”,“日语中有许多汉字,都是向贵国学习的”,“我们吃饭呢,也使用筷子,这是向贵国学习的”等等,等等。日本人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是充满了自豪的,他们自豪,是因为他们成功的学习了、学到了别国的传统和精华。而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视模仿为可耻了,这是多么错误的思维方式啊!模仿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大智慧,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理直气壮去模仿人类一切优秀的东西呢?

所以,我们不仅不必要为我们的作文模仿了他人而感到羞耻,而且在模仿的同时,要心存感激和自豪感激前人给了我们值得学习模仿的文本,自豪自己能够通过模仿使自己成长和走向成熟。

应该承认,学生最初都是不会作文的,我们为什么不从模仿开始呢?所以,我充分鼓励学生学习模仿,刻意模仿——仿词、仿句、仿段、仿篇。作文模仿教学,理直气壮地模仿,给我的学生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学生也从惧怕作文厌倦作文转变为愿意作文喜爱作文了。模仿,是学好作文最简单的方法,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鼓励创新

是的,作文的学习要强化背诵 ,要刻意模仿 ,但是这都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说到底,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归的。经常有人问,背诵和模仿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

想一想我们老师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你所获得的语文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背诵了不少的中外典籍的,而一个优秀的写手也必定是从背诵模仿开始的。走过了很多弯路之后,我才发现,作文教学其实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语文老师把它弄得越来越复杂。简单与复杂定律告诉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很简单,而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却很复杂”,我们过去是不是把语文课把作文教学弄得过于复杂?

想想我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想想我过去在农村教书的过程,我开始渐渐懂得《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有的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翅膀注定了要自由地飞翔”的意义。其实我们根本不必担心学生会因为背诵与模仿而失去他们的创新能力,甚至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孩子,你想尽办法让他们不去创新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试问,现在有任何一个教师可以做到让所有的孩子“读死书”“死读书”而最后“读书死”吗?他们才不会买你的账呢!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因为学生天性中就有创新能力而不去作为,不!学生的天性是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是需要教师反复鼓励的。因为学生需要有方向的指引,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谁能保证学生明天不会变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却与人民为敌的希特勒和斯大林呢?

简单地说,教师在鼓励学生创新的时候要做的是

1)鼓励学生读好书,多读书。

学生只有读好书,才有可能做好人;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好文。一个学生,如果只是仅仅读了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他必须有更开阔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指点学生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很重,但是,他们还是有精力去读课外书籍的,你如果不告诉他们读什么,他们就会随意选择那些地摊文学、网络文学和动漫文字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他们读更多的好书。

我通常会给学生开出我的读书清单,让孩子们从中去选择。为了让孩子们有正确的认识,我经常会对学生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感悟。一般来讲,经过半学期,学生的抽屉里就会出现我推荐的各种名人传记、名家散文集和诗集——比如《曼德拉传记》《乔丹传》《王石这个人》;比如爱默生、周国平、毕淑敏、史铁生和余光中等中外作家的精美散文;比如食指、海子、曾卓和艾青的诗。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变得文静了文雅了,他们作文中就会流露出他们的思考,一句话,他们作文中不再是那些浮躁的内容而有了更多的“灵魂的事”。

2)鼓励学生勤思辨,多讨论。

学生只有经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才会思想活跃,才会有创新思维。我是一个厚今薄古论者,虽然我也强调学生应该读古典名著,学好文言文,但是,我更倾向于学生多读当代作品,关注现实人生。如果我们老师不让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学生是不能“自成为社会的新人”的。所以,我一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写“正在发生的故事”。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常举行讨论课。讨论课的内容一定是来自最近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敏感话题,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我们讨论过的有“怎样看待超女现象?”“我看‘中学生出国留学’”“七口八舌品‘奶酪’”“中国足球往哪里去?”等话题,学生在讨论中显示了他们高度的热情和智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们打开了第三只眼,推开了另一扇窗户,他们看世界的眼神更加清晰而坚定了,对未来,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作文创新,当然也指形式上的“新”,不过,真正的作文创新,我以为,还在于内容,只有内容上“新”了,才是真正的“新”。如果学生总是停留在模仿阶段,那么,也许他会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但是会走向虚情假意的“伪圣写作”之路,形成“新八股文”的套路,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为了避免学生文化能力的萎缩和精神世界的贫瘠,利用课堂时间,经常指点天下大事,关注社会热点,是让学生作文创新的必经之路。

3)鼓励学生勤写作,多投稿。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除了多读多背之外,还应该多写。因为只有写得多,才会写得好。

多写,也不是仅仅为了高考而写,如果一个教师仅仅为了高考的功利而去训练学生,其效果也必然是不乐观的。所以,最终让学生真正愿意作文,让学生爱作文,才是我们教师的努力方向。

要让学生愿意作文爱作文,教师必须精心选择作文题目,切切不可随意为之。文题内容一定是学生可以写出真思想真性情的,要让学生有思想要表达,有情感要发抒,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真正的创新作文。学生写出了创新作文,要鼓励学生多投稿,多发表文章。学生发表文章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激情,学生有了写作激情,又会写出更好的文章,形成良性循环。

我经常写诗歌,我也鼓励学生写诗歌,虽然高考写诗歌的机会很少,我也不鼓励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写诗歌,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热爱诗歌,才会真正热爱语文。今年我带的是高一,到下学期,我的学生几乎每一周都有文字见诸报端,其中散文诗歌都有不少。尤其是吴晓悠同学的《等待》在《写作导报》上发表后,激发了不少同学的写作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笔写出了相当好的一些诗,看到学生们那么爱读诗,爱写诗,我从心底里高兴。我有时候甚至想,只要学生们爱作文了,爱语文了,老师提不提倡学生写创新作文都无所谓了,因为,从学生笔头从学生心头流出来的那些文字不必“创”就是“新”的了,那就是源头活水啊,那就是新鲜血液啊,这么鲜活的情感和思想,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总之, 我以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即是背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第二步是模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第三步是创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用在此处我看也很贴切。

所以,我们一直视为畏途的作文教学,其实是多么简单啊!不管是什么方法,简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先进的相机一定是简单到“傻瓜”的相机,先进的电脑一定是老太太都可以操作的电脑,同理,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一定不是很玄妙的方法。

我简单,故我在。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我的成长历程:我爱,故我在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