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宽容的惩罚

宽容的惩罚

时间:2015-04-19 09:25:21    下载该word文档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教育学》课程论文

文章题目: 那流淌一生的温暖

——爱的惩罚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那流淌一生的温暖

——爱的惩罚

摘要:本文将以《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为例,浅析在教育中惩罚的艺术,并结合当今的教育现象,分析惩罚是否仍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以及思考怎样程度的惩罚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字:惩罚,教育,爱

一:引言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法国乡村的一所男生寄宿学校。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他们想出一切能够想出的办法,对抗教师,对抗学校,对抗教育。校长哈珊则以残酷高压的手段管制这班问题儿童,每一个教师都本能地学会了面对突发事件快速处理的凶狠“手段”,体罚学生在这里司空见惯,也成为正常的学校生活和学生生活状态。因此, 这所学校又被称作“池塘之底”,按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一所以差生为主的“差校”。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克莱蒙·马修来到了这所学校。刚一踏入学校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对匆忙逃走的原任学监的经历深感惊讶,又亲眼目睹了各项严厉的惩罚,校长的残忍,其他教师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这种管制方法的冲动。最终在马修的努力下,大多数教师放弃了以暴制暴的惩罚手段,开始懂得教育的真正含义。

尽管影片场景很小,但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有真实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有娱心悦耳的音乐表现,因而很容易使人迷恋和沉醉于影片所创造的情景中。

影片试图告诉观众什么是好的教育,而又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

二、惩罚需要艺术

“惩罚”是学校德育的辅助手段之一,是教师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改正错误而对其不良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或相应处罚的一种教育行为,从而达到制止受教育者与学校目标不一致的行为的目的[1] 。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很多老师把惩罚当成体法,在许多农村学校,体法现象数不胜数,比如站墙角蹲马步,蛙跳,中午不准回家,打手心等行为不胜枚举,这样的惩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威慑了学生不犯错,但同时也激起不少学生的逆反心和仇恨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还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从《放牛班的春天》里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惩罚需要艺术,宽容的惩罚,以爱为出发点的惩罚,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1.以暴制暴,只会激起更大的暴力,更多的仇恨

相信许多人都能从这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影片中,只是所对的人或事不尽所同。在“池塘之底”这所学校里,所有教职工都信奉“犯错就要处罚”的教育信条,揪耳朵,打耳光,关禁闭,取消一切娱乐活动,一人犯错集体受罚等暴力手段,然而越处罚孩子们的表现越糟糕,学生各种报复也接踵而至,师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不断交替。无论我们多不情愿,都不得不承认在“池塘之底”这所学校发生的故事,都曾发生在我们的学校里,学生被逼自杀的现象也不少见。实际上,就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很多暴力手段的运用甚至比这部影片更为残忍,非人性化,比如近来发生的某幼儿园女教师虐童事件,(揪着学生的耳朵让其脚离开地面,把学生倒着塞到垃圾箱等等)其行为更加令人发紫,触目惊心。当我们的教师这样做时,看到的仅仅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它带来的严重后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和文明的进步,体罚这种显性暴力手段越来越敏感,法律对其的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言语侮辱,精神压迫等隐性暴力却日益突出,给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远比体罚更为严重。皮肉之伤易愈,心灵之痛却难以愈合。比如著名的作家三毛,在小学时,她的数学成绩很差,为了考试她背下了所有的数学题目,取得高分,而她的老师却肯定她作弊,为此她深受打击,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连家人都不敢见,就是这一次经历,致使她一生都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里,校长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认定孟丹偷了钱,并不听取孟丹的辩解,粗暴地将他送往了警察局。马修惋惜地说,“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孟丹对马修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想,其实孟丹正在慢慢改变,只是这一次无情的冤枉,让他彻底失望和仇恨。于是他偷偷的回到学校,纵火烧了这个曾给他带来耻辱的地方,而后是一脸的冷漠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在感叹孟丹的“坏”之余,我们是否看到那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如果校长愿意听孟丹的辩解,把事情调查清楚,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他会如愿升职。这样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悲剧告诉我们:以暴制暴,只能激起更多的暴力,更大的仇恨和反叛,最终导致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2.惩罚也需要宽容

教育的惩罚并不是惩罚,而是包含着宽容的惩罚。宽容的教育学意义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人就会犯错误,没有人不犯错误。成人况且如此,更不用说儿童。从成长的角度看,儿童甚至是在犯错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在这样一种意义上,犯错可能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宽容是爱的体现,没有爱就没有宽容。马修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并能够具体化为对学生的宽容。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宽容,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宽容,对学生攻击自己的宽容,并能够将宽容转化、提升为良好的教育契机,充分显示了马修老师的爱生之情的宽广和博大。但仅有宽容是不够的,宽容不是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条件和前提。宽容学生,而不纵容学生,更不宠爱和溺爱学生,这才是教师的爱和教育的爱。宽容学生,并把爱融汇进教育情境、教育过程、教育智慧、教育技艺中,使学生发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积极变化,这才是教师的爱和教育的爱。

具有音乐天分的男孩莫航治,被形容为“魔鬼一般的心肠”,他对马修老师充满了怀疑、敌意和挑衅,但马修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他、感动了他,使他成为学生合唱团的领唱。但当莫航治看到马修老师在与他的妈妈交谈,心生恶意,从楼上倒下一瓶墨水浇在马修老师身上。马修老师停止了他在合唱团中的领唱,明确告诉他合唱团不缺少任何人:你的嗓音不错,但并非不可替代!然而在公爵夫人参观合唱团表演的过程中,马修又出乎意料地招手让他回到合唱团队伍中领唱,使莫航治受到了巨大震动。“时机恰到好处,在莫航治的眼中,我突然读出了许多东西,骄傲,宽恕后的快乐。而且,对他来说,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3.惩罚的出发点是爱,目的在于教育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是为了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且改正惩罚的出发点是爱,是以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的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是一种别样的爱的教育。影片中, 马修老师来了以后,也实施惩罚,如让盖贺克去照顾马桑大叔,直到病好为止;不让莫航治领唱;他也尽力去挽救孟丹,如不允许抽烟,喝酒,不允许他拉拢古尔班“下水”等。马修的“惩罚”让孩子们理解了责任感,获得了尊严,找到了自我,学校的精神面貌曾一度焕然一新。为何同样是惩罚,得到的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不得不思考。

作为教师,应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激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心服口服中接受惩罚,也只有这样的惩罚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影片中经常出现马修老师为学生犯错打“掩护”的场面。第一次与学生相遇,刚上讲台就滑倒,掉落的皮包被学生四处抛传,当校长进来后教室才恢复平静,然而马修用善良的谎言,避免了学生的一次被关禁闭;在考试中,马修用动作来告诉派比诺答案;不把古尔班偷钱的事告诉校长;为孟丹澄清偷钱的不是他。这些不仅表现了马修对学生的宽容和理解,也显示了他希望保护学生、不让学生受到更多伤害的仁爱之心和善良之心。马修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也换来了学生对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马修离开的时候,被告知不准与学生见面,而真的也没有学生来送别他,“孩子们的懂事在他看来更是一种冷漠”,然而当他走到校门口时,正在向窗户外的天空用力掷出和撒落一地的写满歪斜字迹一只只签了名的纸飞机,窗口伸出的一双双快速挥动的小手,还有那饱含深情的离别之曲,孩子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送别他们真心喜欢的老师,这是他们对马修老师深深的谢意,更是表达对马修宽容善良的爱的教育方式最真诚的回报。这一刻,无论对谁,都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震憾。原来,这些所谓的问题儿童,是那么的善良可爱。此刻我们明白,好的教育就像是儿童的内心世界的一盏灯, 把他们的心灵引向敞亮。正如在《放牛班的春天》的扉页中写到:“爱,点亮他们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蓝天!

这引起我们的思考:所谓的问题儿童,其实反映了儿童问题。在我们现今的教育中,我们是否忽略了这一点,给予这些孩子的关爱太少。

三、惩罚的现实教育意义

《放牛班的春天》对学生的惩罚方式,引发了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在普遍强调对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今天,惩罚教育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

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惩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前进向上的动力。但是,不容回避的是,惩罚在学校教育中仍普遍存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惩罚能使学生明了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影片中马修老师的惩罚告诉我们,恰当合理的惩罚能够使学生产生耻辱感和责任感,能够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自觉地远离人性的之恶。

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与潜能;同时,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如今的青少年多是在家庭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这使得他们认为生活就是一帆风顺的,以至于面对挫折时没有任何的承受能力,而教育中的惩罚能够告诉他们真实的生活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勇气也需要惩罚。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重要是面对错误我们能够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犯错误的几率较大,面对自己的过失,青少年同样要勇敢地正视并加以改正。就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来看,如果不存在惩罚,学生就不可能适应步入社会后的种种带着惩罚性的约束。因此,关于惩罚,关键在于是否“合理”和“适当”上。

相信马修的惩罚,将是流淌在“池塘之底”学生们心里一生的温暖。总而言之,一个完整良好的教育需要惩罚,合理、恰当的惩罚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

《放牛班的春天》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在提倡赏识和激励教育的今天,适度的合理的惩罚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受挫能力,让学生更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然而怎样把握惩罚的合理程度,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彭钢,讲述:困境中的教育美丽———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叙事研究,[J],教育学报,200804

[2] 毛竹青,那流淌一生的温暖——《放牛班的春天》视听元素分析,文艺评论

[3] 陈师韬因为有爱———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赏析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宽容的惩罚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