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江西省萍乡市-

江西省萍乡市-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江西省 萍乡市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




萍乡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一五年十一月0



准:王慕衡 定:颜雪萍 查:谌海锋 核:邬项目负责:杨立洪编制人员:杨立洪、彭

王亚萍 刘宏伟周子萍 黄章梅曾详军 王四丰易连成 彭利国 李海明彭世国

0 刘文萍黄春玲段俊玲何干文 朱海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21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也给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编制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合理制定水价、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1

支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新时期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我们做好萍乡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科学指南。
2014626日,江西省水利厅下发了《江西省水利厅转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赣水计财函201461号)2014630日,江西省水利厅下发了《江西省水利厅转发长江委办公室关于请配合做好长江流域(片)水利发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赣水计财函201464号)江西省水利厅对编制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非常重视,于201410月出台了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萍乡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我市水利十三五规划报告的编制,2014618日,乡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全期工作的函。为了落实水利部和江西省水利厅对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保障萍乡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萍乡市水务局于2014714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座谈会,座谈会要求规划编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及省里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座谈会后萍乡市水务局向江西省水利厅报送了萍乡市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简要说明,该简要说明对我市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作了总结,对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思路。为了全面落实萍乡市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简要说明的精神,萍乡市2

水务局于20148月委托萍乡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编制《江西省萍乡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

本次规划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布局,结合萍乡市的自然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全市水利发展的总体布局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水务改革发展,逐步建成人水和谐的水务保障体系,确保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萍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萍乡市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及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萍乡五河干流的综合治理,构建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积极推进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行业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全面打造智慧水务平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报告中明确了我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农村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行业能力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江西省萍乡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是在萍乡市水务局的具体指导下编制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得到萍乡市水务局、各县(区)和各乡(镇)水利(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3



1 概况
1.1自然状况 1.1.1地理位置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端,东靠本省宜春市、安福县,南邻湖南省茶陵县、本省永新县,西接湖南省礼陵市、攸县,北濒湖南省浏阳市,紧靠长株潭,对接长珠闽,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素有湘赣通衡楚咽喉之称。全境位于东经113°34′~114°16′北纬26°57′~28°01′之间,全市南北长约117km,东西宽约67km,呈中部稍宽,南北稍窄的南北向长条形,形状如火炬,国土面积3827 km2(见图1-1。萍乡市是省辖地级市,行政区划为安源区、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县,行政区划见图1-2


4



1-1 萍乡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注:分区统计为安源区(含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含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县,以下同。
1-2 萍乡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5


1.1.2气象
萍乡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较短、作物生长期长的特点。境内累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1.0,极端最低气温为-9.3,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7.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3mm,日照数约1600h,无霜期270d,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15 mm
1.1.3地形地貌
萍乡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地、丘陵和盆地错落分布,地貌较为复杂,地形中部高,南、北低,并向东西侧倾斜,略呈两个相连的马鞍形(见图1-3。北部、中部、南部分别有杨歧山、武功山和禾山余脉。中部的武功山主峰金顶海拔1918.3m为全市最高点;西部荷尧镇的陂头洲海拔64m,是全市最低点;中部广大地区丘陵起伏,河川纵横。上埠-高坑-泉江-楼下一线,丘陵岗峦相连,为赣江支流袁水与湘江支流渌水的分水岭。
全市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和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1536km2159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2%41.2%岗地面积为25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河谷平原区面积444.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


6







1-3 萍乡市地形地貌图

7


1.1.4土壤植被
萍乡市境内土壤资源丰富,全市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红灰石灰土、潮土、粗骨土等10种,其中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山地、河谷,红壤土主要分布于海拔300m以下。
萍乡市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植物群落有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油茶林和其它各类常绿阔叶林等,森林覆盖率达 63.5%。经济林木主要有油茶、油桐、柑桔、杜仲、板栗和厚朴等。
1.1.5地质
萍乡市地处杨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Ι级构造的接壤处,即:级构造北起九岭穹断束(欲称九岭隆起)南缘,南至井岗山玉华山隆断束(欲称武功隆起)和萍乡高安凹褶断束裂(欲称萍乐坳带西端)。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较齐全。萍乡市地下水受区域地质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诸多因素影响,麻山、东源及城区北部青草冲附近,上埠、泉陂一带地下水较为富聚。莲花、禾水流域水资源较好,地下水也较好,青山、五陂、安源、高坑地下水资源非常贫乏。境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沉积物)孔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红岩风化网状裂隙水等四种。
1.1.6河流水系
萍乡市境内河流分属湘江水系和赣江水系,流域面积3827km2。其
8


中,湘江水系在境内集水面积为2130 km2,主要河流有萍水、栗水、草水;赣江水系在境内集水面积为1697km2,主要河流有袁水、莲水。
1.1.7水利工程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水利工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
萍乡市地表水源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据统计,目前在萍乡市内有蓄、引、提水工程20478座(处),总供水能力7.83亿m3。全市蓄水工程总供水能力3.36亿m3,其中水库工程共21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32座,小(二)型水库177座,总库容3.21亿m3;大小山塘18213口,总库6863m3。全市共有引水堤坝1834座,引水能力2.47亿m3;全市共有各类机电提水设施766台(套),提水能力1.00亿m3
1.2经济社会概况
萍乡市辖2个区、3个县,7个街道办事处、28个镇、18个乡;另设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1个景区办事处。萍乡市国土面积3827km22014年萍乡市常住人口189.00万人,城镇人口122.11万人,城镇化率64.6%2014年,萍乡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4.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09.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6.08亿元;萍乡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

6.8:59.0:34.2以二产为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65元,略高于全国人均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80.3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7.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69元。
2014年萍乡市油料种植面积26.4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2.3%蔬菜种植面积25.25千公顷,增长0.5%。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5.10万吨,比上年增长3.6%年末生猪存栏77.46万头,下降2.0%生猪出栏154.14万头,增长4.0%全年水产品产量3.95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0.90万吨,增长1.5%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为冶金、煤炭化工及煤炭深加工、建材、机械、医药食品,2014年工业增加值459.5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3.1%萍乡市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等5个国家级和江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奖区市、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区市等71个省级荣誉称号。萍乡市是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2013年被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20152月,江西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将萍乡列为江西省唯一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设区市,向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推荐,20157月《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正式通过了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审查,由此萍乡市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10



2 十二五水利发展成就

2.1 水利发展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32.92亿元,其中落实中央投资15.66亿元,省级投资5.91亿元,市县级投资11.35亿元。
2.1.1防洪抗旱减灾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工程项目基本能按预期目标完成。 十二五期间,我市局部水旱灾害严重,全市累计洪灾损失达9亿元;同时,防灾减灾也取得显著成绩,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5.5%防洪减灾效益达12亿元,取得了抗击201425特大洪灾洪水的胜利。
2.1.2民生水利工程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解决了61.78万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小农水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的实施使我市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1.6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12万亩, 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60
2.1.3水资源开发利用
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有效改善,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已开始建设,随着白源水厂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萍乡城区的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完成了《萍乡市11

城市水网规划2010-2020编制,启动实施了萍乡城市和重点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应急供水能力。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总供水能力2.47亿立方米,新增城乡供水能力0.51亿立方米。
2.1.4水资源节约保护
十二五期间,我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8.05亿立方米以内(平水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含火电)用水量下降到65立方米,2010年下降34.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0;全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主要江河水质明显改善。
2.1.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
基本建立了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逐步构建了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逐步建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重点地区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控制。生态修复面积167Km2
2.1.6水利改革与管理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目标任务已完成。
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和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度推进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12


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鼓励社会、企业投资水利水电建设,努力拓宽水利建设投资渠道管理制度推进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进一步得到保证。乡镇水利服务管理体系改革、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为主要形式的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正有序推进。
2.2水利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2.2.1防洪抗旱减灾建设
一是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处,即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库为大(二)型水库,库容1.05亿立方米,总投资7.28亿元。工程可向萍乡城区供水20万吨/日;可使下游芦溪县城的防洪能力从现在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改善下游10.12万亩农田的灌溉,将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保护人口6万人;装机1.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360万度。
二是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9个,总的河道治理长度约105km
三是五河治理项目。主要完成了市城区三二0国道桥至田中库区段防洪工程,莲花县城防洪一、二期等项目,以上这些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市县区抵御洪水的能力。
四是初步完成山洪灾害防御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共建设自动雨量站48处、自动水位雨量站17处、简易水位站9处、乡村末端预警13

主站107处、分站535处,建立了5处县级山洪预警平台,并将县级山洪预警平台统一于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采用VPN技术将防汛指挥系统网络延伸到乡镇,为县防办及乡镇防办配置必要的网络设备,使乡镇防办能及时查询实时水雨情信息。通过山洪灾害防治区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了防御知识宣传,对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2.2民生水利工程
2011-2015年全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61.78万人。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35座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可全面完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新增年供水能力500m3,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有序展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推进,全面开展了楼梯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灌区改善灌溉面积1.8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高到0.60
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6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4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2万亩,全市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以上。
十二五期间对全市33座农村水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改造总投资1.3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0.167亿元。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571千瓦。
2.2.3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
14


完成了全市水功能区划、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全面开展了全市水量分配细化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我市的湘东区列入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13年全市河流水质优类水河长92.5公里,占评价河长的33.1%,主要供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共对19个水功能区进行评价,达标19个,达标100%
2.2.4水资源节约保护
一是进一步夯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夯实水资源管理技术基础。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萍乡市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是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开展了山口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工作;开展了麻山水厂取水口上移工作;开展了五陂下水厂取水口上移工作,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厂取用原水水质标准将将保证在类以上。
三是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监测与预警能力。完成了袁河界河断面水质水量监测站建设。初步建成了萍乡市水资源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
四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强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12315

13日,我市又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成为当年长江流域内第一个率先通过验收的地区,2013年又被授予全国节水示范城市称号。
五是完成安源区五陂镇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银河镇陇田村蔬菜节水灌溉项目、安源井冲葡萄基地节水灌溉项目、武功山蔡家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等4处节水项目,工程总投资1980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717亩。
2.2.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
一是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上栗县列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及水系连通重点县,该项目规划共划为11个项目区,主要针对集水面积在200km2以下的整片水系治理,治理目的以河流清淤、清障、水系连通、险工险段处理以达到河流生态恢复。总的治理长度近250km,总投资3亿元。
二是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市列入了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城市, 我市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7平方公里。
2.2.6行业能力建设
一是全面抓好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全市5个县(区)和1个管委会共辖52个涉农乡镇水务站参加省级验收。52个乡镇水务站验收全部合格。全市共成立农民用水协会356个,已在民政局注册的有225个,参16

与农户13万户,管理灌溉面积44万亩。
二是夯实水务信息化管理基础。初步建立了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等,为领导决策和实施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出台了等一批行政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管理程序。近年来,我局先后印发了萍乡市水行政许可程序规定(试行)、萍乡市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和验收管理办法(试行)、萍乡市水务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萍乡市水务局专业技术评审管理办法(试行)等一批行政管理制度。
四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创新宣传方法方式,大力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各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水行政执法的理解支持。进一步清理、精简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处罚程序。出台了《萍乡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涉水政府规范性文件,提高了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五是顺利完成萍乡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通过两年半的时间,基本摸清了全市范围内河流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系统掌握了全市河流开发治理保护状况,基本摸清了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了解了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为建立全省和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在部分环节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动态数据仍缺乏足够的设备或工程措施支撑,在如何充分利用基础信息数据库更好地服务于水17

利建设方面仍有待提高。
2.2.7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水利发展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水利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防洪抗旱治涝减灾体系仍需继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仍需加
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不高。一是缺少流域控制性工程,在我市境内的主要河流萍水河无大的控制性防洪工程。二是堤防工程防洪能力不足;市、县(区)重要城镇防洪设施普遍扔存在标准低、病险工程多等问题,防洪能力整体较低;现有堤防大多标准偏低,除部分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或正按设计标准进行建设外,大多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仅310年一遇,险工险段隐患多,万亩圩堤改造工作虽已开展,但进度缓慢。三是缺少蓄滞洪区工程。四是中小河流均为补丁式治理,缺乏系统治理;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较低,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使防御难度加大。五是城市和主要易涝区排涝能力不足。六是防洪抗旱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还不强。
2)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民生水利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较突出。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有不同程度存在。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现有灌溉工程绝大多数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兴建,标准低,不少工程带病运行,效益衰减,特别是近
18


年来出现的水旱灾情,凸显水源工程供水能力不足,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如2013年伏秋冬三季持续大旱,最严重时农田受灾面积高达20万亩。目前,且现有灌溉面积中大多灌溉保证率不高,抗旱能力不足。农田排水设施条件也很差,排涝能力不足,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任务繁重。
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仍然较重。全市有1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和59座小(一)型病险水闸亟待除险加固。
3)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水资源短缺问题仍较突出
萍乡市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仍嫌不足,配置能力不高,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加上现有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基础设施薄弱,工程型缺水普遍存在,部分区域存在水质型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仍较突出,重点地区和重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如湘东区等城镇缺水严重,萍乡市中心城区及大多数城镇供水水源单一,缺少应有的应急备用水源,难以应对特大干旱、水污染等引发的供水危机。全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重点地区水资源调配能力还不强,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加强。 4)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水土保持工作有待加强
据调查统计,萍乡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73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53%;现有崩岗50处,崩岗面积0.03万公顷。同时,由于修路、采矿、城市新区、工业园区等开发建设活动和陡坡开荒、顺坡耕作等不当的农业开发活动,以及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致19

使全市每年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0.07万公顷左右,局部地区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江河湖泊行蓄洪能力明显降低,汛期经常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进一步加剧了水患灾害。
5)萍乡城区及湘东区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萍乡城区及湘东区水质下降,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受到严重影响。长久以来由于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环境污染缺水给萍乡城区及湘东区的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带来严重影响。随着上栗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多水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水体自净能力逐年下降,排污量增加,水质明显下降。由于水生态环境恶化,我市水环境治理任重艰巨。 6)水利投入不足,制约了水利的发展
由于萍乡市经济欠发达,市级及以下各级财政的水利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水利建设的需要,制约了水利的发展。一是至今没有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近年来财政预算内用于水利的投入几乎零增长,很多水利项目地方配套少;二是水利融资平台不多,投资渠道有限,每年融资数量少;三是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水资源费、河道砂石资源费和河砂开采权出让费等水利规费征收标准偏低、征收规模偏小、增长缓慢,影响水利投入。 7)水利改革和管理有待完善,行业能力须进一步提升
水利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完
20


善,重建轻管重规模轻效益重骨干轻配套重经济轻生态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水利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待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还不到位,水价形成机制与水资源紧缺状况还不相适应。农村水利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基层水管单位机制不活,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管理设施陈旧落后,职工队伍不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层水利发展后劲不足,建设管理粗放,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水利管理及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增强。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防洪减灾社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完善;防洪抗旱减灾和重大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确立,水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农电行业管理缺位,农村水电分级监管机构还未建立,监管办法还有待制定,水能资源无偿占有问题突出;围湖造地、滩地种树、非法采砂等活动侵占河道、影响行洪、破坏生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河道湖泊及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有待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区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意识不高,预防监督机制尚待健全。
水利行业能力有待提升。水文基础设施和水利管理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差,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水利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基层水利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水利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基层专业人才匮乏,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部分水利管理人员依靠科技进步,破解水利难题,推动水利发展的意识相对淡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研究与推广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水利发展的新要求。

21



3 十三五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3.1 水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期间,萍乡市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水利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萍乡市南方丘陵地区,自然状况复杂,水资源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致使水旱灾害仍然较为频繁,河道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任务较为艰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对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萍乡市面临的水问题依然严峻。
3.1.1 洪涝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市、县(区)的城市防洪体系基本得到完善,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洪涝灾害防治仍是今后水利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乡镇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萍乡市绝大部分乡镇均依河而建,耕地及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庄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上,这些乡镇土地肥沃,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但地势低洼,是洪水泛滥之区域。特别是城区防洪工程加固达标后,由于城区河道部分滩地退出调蓄后缩窄了行洪断面,无形中抬高骨干河道的行洪水位,从而增大了部分上游乡镇防洪的压力。
由于受地方财力所限,农村的防洪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主要乡镇基本没建防洪堤,多数中小河流也未进行综合治理,因此洪灾损失较为严重。即使小部分乡镇建有保护耕地的堤围,但大部分也低矮单薄,22


崩塌淘空渗漏严重,防御洪水能力低下,急需进行加固或改建。
2)涝灾损失趋于严重化
萍乡市涝区主要在萍水、袁水、栗水、禾水、草水及其它主要支流的两岸。改革开放后,涝区下垫面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来相当一部分的水域变成了陆地,草地和农田变成了小区、工厂或砼路面,停留于地面的径流量增大,治涝压力较大。现有的排涝设施排涝标准偏低,部分排洪渠道淤积甚至堵塞或被占用,部分排水闸(站)年久失修,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种种原因导致涝区排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而近年来,极端暴雨天气频频出现,涝灾损失有扩大化的趋势。
3)山塘隐患重重
萍乡市现有山塘18213口,这些山塘基本由当地群众自发兴建,一般没有经过正式设计,施工质量也差,部分山塘甚至没有泄洪措施,安全隐患严重,容易引起山洪及泥石流等灾害。
3.1.2 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灌区建筑物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标准低,灌区建筑物包括引水渠道、分水闸、泄水闸、渡槽、桥梁等主体结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运行。灌区渠道除了极少部分已衬砌外,其余全是土渠,渗漏大、淤积严重,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5左右,一半以上的水量在流通的过程中白白被浪费。渠道大多杂草丛生,部分渠道的纵坡太小,淤积严重,糙率增大,失灌现象严重。渠道没有专门的量水设施和自动控制设施,给用水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不利于灌区管理体制及水费改革的实施。田间灌水仍以大23

水漫灌为主,不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还会造成农田减产失收。
3.1.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突出
保障饮水安全是新时期水利面临的基本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备条件,通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农村饮水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部分山丘地区,居住人口较为分散、供水设施不足,每遇大旱季节,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水源性缺水和饮水困难的状况时有发生;部分河谷盆地及中下游地区,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
3.1.4 水土流失和山洪灾害严重
萍乡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并向东西两侧倾斜。从全市地势起伏状况来看,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俗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
萍乡市东南部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坡陡谷深,系中、低山区,东北部杨岐山突起横卧,形成低山区,东、西部及中原腹地形成一凹陷地带,期间丘陵起伏,河流穿插,沟谷纵横,属丘陵区,河谷小平原及河岸阶地贯穿其间。境内成土母质(岩)种类繁多,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均有,海、陆相沉积岩系交错分布,河流冲击物与四纪红粘土并存。从形态上萍乡市大体可划为四个地貌类型区:东南部中低山区、东北低山区、萍西北及萍乡切陷带丘陵区和河谷平原及河岸阶地区。
24


萍乡市土壤共划分为10个土类,16个亚类,55个土属,150 个土种。水稻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70%,是全市最主要的耕作土壤,土壤肥力好,农作物产量高,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8%。红壤是全市分布广泛、面积最大、土壤种类最多的一类地带性土壤,由于红壤一般是以砂砾岩长期风化而成,抗水流侵蚀能力差,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加之近年以来大量的生产建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近期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对全省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34.78 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05%萍乡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73 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53%,水土流失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区的各个流域。每逢遇到暴雨,植被稀疏的地表径流急剧汇集,从而造成山洪,导致大量泥沙淤积水库及河道,并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3.1.5 水环境污染状况日趋恶化
近几年通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规范企业入河排污口审批,加大水行政巡查处罚力度专项治理活动,城乡水环境总体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基本建设加快和采矿的发展以及污水违规排放等原因,致使局部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差;农村地区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入河道等,也造成了河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3.1.6 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河湖确权划界岸线不清,缺乏约束机制,河湖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得不到保障;水资源确权登记不到位,水权交易、水价机制没有保
25


障,市场作用得不到发挥。
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水资源开发存在无序现象,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尚有待研究确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侵占河道和妨碍河道行洪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洪减灾社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建立。水文及信息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水利投融资、水价、水费征收体系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3.2 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党和政府为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二是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决定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我市的山口岩灌区、黄土开灌区、星亮灌区、湘东区鸬鹚嘴至冷潭湾防洪工程、寒山水库、碧湖水库、水山水库、东源水库、郊溪水库、芦溪县袁河圩堤除险加固工程、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等一批项目列入其中,我省节水供水建设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三是国家、区域战略发展部署为水利发展带来新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部署为萍乡水利发展带来新机遇。
四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我省强化推动落实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指导意见》,取消和下放了一26


批行政审批权,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自来水一体化改革,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启动水权制度改革等水利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为水利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是水利投入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为水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省积极推动建立水利投入长效机制和国有水利资产良性运行体制,突出加强资产盘活、资本金注入、融资能力等环节建设, 十三五期间将加大各类水利项目公益性投融资力度,为全市水利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六是水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仍不完善、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极端气候现象增多等给水利保障区域水安全带来重大挑战。


27



4 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4.1 指导思想
萍乡市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保障国家水安全基本思路为引导,服务市委、市政府提出一轴两核多组团战略部署,促进人水和谐,维护河流健康、破解事关萍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水利问题,切实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行业发展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体制改革,为萍乡市实现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萍乡奠定良好基础。
本次规划按照开源节流、生态治理、水系沟通、饮水安全、防洪治涝、智慧水务的总体思路进行。
规划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布局,结合萍乡市的自然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全市水利发展的总体布局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水务改革发展,逐步建成人水和谐的水务保障体系,确保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萍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萍乡市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及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萍乡五河干流的综合治理,构建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大力推进农村28

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积极推进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行业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全面打造智慧水务平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2 基本原则
4.2.1 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防洪、饮水安全和灌溉排涝等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保障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4.2.2 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原则
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根据萍乡市防洪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合理安排水利建设布局和规模,着重解决影响萍乡市经济发展的水利突出问题,把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和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统筹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促进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流域区域、城市农村水利协调发展。
4.2.3 坚持人水和谐原则
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
29


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防止洪水对人类的危害,也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留有出路;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既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又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2.4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坚持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确保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有明显提高。
4.2.5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把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管理体制等各项水利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利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4.2.6 坚持水利现代化原则
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把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来改造传统水利。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30

建设,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4.2.7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
根据萍乡市的经济实力较薄弱的实际,优化配置地方水利建设资金,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主要矛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的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和实施方案,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8 与相关规划衔接的原则
要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十三五规划是指导20162020年水利工作的阶段性规划,其编制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服从流域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要与国家、省、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对总体规划中的水利领域发展进行延伸和深化;要与国家、省、市已批准的相关水利规划相协调,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严肃性;要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避免与相关规划出现矛盾。
4.3 发展目标 4.3.1防洪减灾工程
推进五河治理防洪工程的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到2020年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等骨干防洪水利枢纽正常发挥效益;结合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举措,大力推进萍乡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力度,2020年使我市形成完整的防洪防护圈,城市防洪达标率达到100%萍乡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各县(区)防洪标准达到2031

年一遇以上。
大力推进乡镇防洪堤建设,乡镇防洪标准达标率达到50%以上,主要中心城镇能防御2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
推进圩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增强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继续进行剩余的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及大力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建设力度,充分挖掘老旧工程的潜力。
完善萍乡市及其它县(市)、区的排涝体系,各城区排涝达到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标准;加强重点低洼地区的农田和乡镇排涝工程建设,主要产粮区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3天排干标准。
4.3.2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在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完成寒山水库建设,新建碧湖、郊溪、水山、东源4座中型水库和永峰、花子坪等一批小型水库。
十三五期间,我市拟申请枣木水库除险加固未完工程列入国家规划并达到全面除险目标提高其水资源调蓄供给能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
在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将推进各县(区)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以水库加固增容、引调提水工程建设和寻找新的水源点新建水库为切入点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蓄为主,蓄、引、提、调相结合,更新改造水陂、山塘和提水泵站,适当建设一批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完善丘陵山区灌溉水源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


4.3.3农村水利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行下石陂灌区、田心灌区、郑公灌区、座陂灌区、坪村灌区、黄土开灌区、星亮灌区、河江灌区、罗卜冲灌区等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启动和实施万亩以下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实施芦溪镇阳谷陂中型泵站改造工程,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新开工建设一批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农村水环境治理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萍乡市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90%。
4.3.4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以加强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主线,推动芦溪县南新项目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湘东区湘东镇矿山水土流失治理、莲花县坡耕地综合治理等一批治理水土工程项目的建设,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区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以加强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水库水质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公园工程项目、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利风景区建设工程,逐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萍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继续加大水能资源开发力度,规划新建莲花县琴亭镇黄沙洲电站工程、莲花县高洲乡黄天水电站工程,大力推进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大力33

推进小水电管理现代化建设,规划到2020年使我市单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基本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水平。
4.3.5行业能力项目
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水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水利单位能力建设、水利信息化、科研教育及人才培养、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在萍水河建成一处水文基地。至2020年,基本建成服务于全市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水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水利单位能力建设、水利信息化、科研教育及人才培养、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水土保持等水管理工作的各类应用系统信息网络平台,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十三五期间,补充完善水库、河流的水情监测站网,完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以决策系统支持为核心的三防指挥系统。建成萍乡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在重点河段、重点水库和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同步监控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初步建成覆盖市级监测分站、县监测点及部分基层监测点的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并与省中心站联网。建设及完善萍乡市和市辖各县(区)的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
深化水利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落实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做到确权划界、产权明晰,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行政执法建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通过人事、机构编制部
34


门解决专职水行政执法队伍机构性质问题;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加强水务队伍建设和科研。加大公务员队伍建设步伐,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做好项目前期科研调研,加强业务培训教育工作。
大力推进水文化和水利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强萍乡水文化建设,建立萍乡水文化景点,积极倡导 团结、守纪、敬业、创新萍乡水务行业精神,提高萍乡水文化素养和水平;推进坪村水库水利风景名胜区建设,申报萍乡其他水利景区,争取列入水利部或省水利厅名录。
4.3.6水利改革与管理目标 1)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力推广节水型社会试点,探索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促进节水的社会化,水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洪水管理目标

编制好萍乡市洪水风险图,为社会在布设防洪减灾措施、社会保障和救援对策以及在今后推行洪水保险制度提供依据。

初步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依据社会经济数据,预报调度成果,淹没风险图,历史大洪水资料,历史旱情、水情以及实情等信息,进行洪水灾害损失的评估分析。
3)水资源管理目标

编制萍乡市水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国家水权制度初步建立水权转
35


让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度;初步建立地下水有效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建立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权管理制度,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完善污水监测体系,建立和健全污水排放和回用制度,实行水环境管理责任制。
4)水资源保护目标

编制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和水功能区,核定纳污能力,建立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对现有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普查,对新建排污口实行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废污水排放,建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5)水土保持管理目标

规范全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程序,加强对各类开发建设的有效监管,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建立、健全全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在生态保护区建立生态预警体系。
6)水利改革目标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改革节约用水监督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节约用水的统一管理;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推进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以公共财政及投融资体制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

7)主要指标
2020年,基本形成与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小河流综合防洪36

减灾体系,主要防洪保护区达到规范确定的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城市防洪达标率100%乡镇防洪达标率达到80%,并基本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减灾防灾体系。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供水条件显著改善,基本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行政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实施芦溪镇阳谷陂中型泵站改造工程,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新开工建设一批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农村水环境治理。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萍乡市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90%。
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基本完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步提高,新建项目节水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42m3/万元。
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继续加快,生态修复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


37


3.3.1-1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体系
指标
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 乡镇防洪标准达标率 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人口 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节水灌溉面积 城市供水保障达标率 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 万元GDP用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综合亩均灌溉定额 城市管网漏损率 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 地下水功能区达标率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单位 % % 万人 万亩 万亩 % % m3/万元 m3/万元 m3/ % % % % km2
2015 50 20 61.78 0.65 9 0.60 90 93.1 65 644 25 85 90 90 167 2020 100 80 68 0.70 15 0.65 4 100 90 60.9 42 520 15 90 90 100 300 备注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38


4.4 总体布局
4.4.1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防灾减灾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水务改革发展,逐步建成人水和谐的水务保障体系,确保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萍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继续建设和完善以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的防洪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兼顾流域、区域、城市之间的关系。按照 上蓄、中防、下疏的防洪原则在流域上游建设、加固防洪水库,在中游完善堤防建设,下游对河道进行疏浚确保洪水出路。搞好涝区建设,合理布置排水河道和泵站,提高外排能力。以萍乡市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萍乡市防洪除涝减灾非工程措施的研究和建设,建设适应现代水利的现代化工程管理体系,提高工程控制运用调度的系统化水平。以三防指挥系统建设为中心,提高信息采集和监测水平,提高整体防洪除涝的支持能力;深入研究洪水风险管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适应新时期减灾体系建设新要求。
4.4.2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民生水利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及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萍乡五河干流的综合治理,构建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9


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饮用水细菌指标超标严重和铁、锰等矿物质超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特别是1万亩以上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排灌泵站、塘堰及水陂更新改造,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和粮食单产水平。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因地制宜扩大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4.4.3建设人水和谐的水资源调配与保护体系
大力推进行业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全面打造智慧水务平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适度增加工业用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增建一批城乡集中供水工程,提高城乡自来水供水普及率,提高供水保证率;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河流水库保证工业用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改变灌溉模式,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量。
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核心,以节约、管理和保护为重点,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水资源需求、调度、供给模型,计量供水,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
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状况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进行水资源保护、水质监测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关的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保护水生态环境,走建设节水防污、环境友好型社会之路。
40


4.4.4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体系
深化水利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传统水利发展模式,更加重视水管理,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水,规范水利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明确界定事权责任。建设水利公众服务信息网,实现政务公开。
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提高水利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各类人才,实现人才优胜劣汰,建成一支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水利队伍。


5 水利改革发展主要任务
5.1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萍乡市十三五规划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减灾工程、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和河湖生态修复及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把重点建设放在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水利上,保障水利建设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萍乡市十三五规划水利建设项目有430个,其中续建项目27个,拟建项目402个,储备项目1个。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1755578.5241

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172515.5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1573707.02万元, 十三五以后结转投资9356万元。
5.1.1 防洪减灾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的防洪减灾工程151个。其中续建项目有8个,拟建项目142个,储备项目1个。
续建项目主要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29923.90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909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20833.90万元;拟建项目规划测算投资324496.4万元, 十三五拟投资317140.4万元,十三五以后结转投资7356万元;储备项目规划测算投资2000万元, 十三以后结转投资2000万元。
防洪减灾工程主要工程规模和效益指标为:治理河长875.49km拟建提防、防洪墙609.14km,加固堤防202.24km,新增灌溉面积0.3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39万亩,治涝面积0.92km2
5.1.1.1防洪减灾工程续建项目
续建项目包括五河治理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江河治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类别的项目。
萍乡市主要河流有渌水(萍水河)及支流(栗水、草水)、袁河、禾水(上游又称文汇江),渌水为萍乡市境内最大河流。十三五间规划对渌水、袁河、禾水等河流局部河段进行治理,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
1)堤防:对易于受到洪水侵害的低洼地区,规划修筑堤防以限制洪水泛滥,堤型以土堤及浆砌石重力式防洪堤为主。
42


2护岸:对受风浪、水流作用可能发生严重冲刷的不稳定堤岸,需要控制河势,限制河岸崩塌,规划采用抛石护脚、墙式护岸等工程措施。
3疏浚:部分河段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逐年抬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需要对淤积河段进行清淤疏浚。
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五河治理防洪工程有4个,分别是芦溪县县城防洪工程、芦溪县新泉乡防洪工程、芦溪县袁河宣风镇段防洪工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袁河麻田管理处段五河治理防洪工程,4个项目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23283.90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16783.90万元。
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有1个,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沈子河流治理工程,该工程2015年开工,计划2016年完工。本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530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3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500万元。
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江河治理项目有2个,为武功山管理处东江河农村河道整治、武功山管理处南江河农村河道整治两个项目,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510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6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450万元。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1个,为安源区城郊鑫海岸调蓄区工程,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5600万元,十二五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十三五拟投资3100元。
5.1.1.2防洪减灾工程拟建项目
43


十三五期间拟建项目包括五河治理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15万亩圩堤险加固、千亩圩堤除险加固、江河治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治涝工程等类别的项目。
江河治理、城市防洪及堤防保护区内大多工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发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堤防工程为保障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市防洪工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五”以来,以堤防工程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相关工程基本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其它未完成堤防工程也正在建设中。现有堤防工程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整体防洪能力仍较低。并且现有未达标堤防中,除部分正按设计标准分期分批进行除险加固外,大多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堤身断面、单薄,堤顶高程不够,边坡陡;堤身填筑质量差、堤基隐患多,渗漏、泡泉等隐患及险情严重;堤岸、坡冲刷导致塌坡、坍岸等险情;穿堤建筑物老化坏损等。这些堤防现状防洪标准大多约5~10年一遇,标准偏低,现有防洪保障体系仍不完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堤防工程的建设任务仍很严重,加快我市堤防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和迫切。
1、五河治理防洪工程
十三五期间五河治理防洪工程拟建项目有芦溪县袁河圩堤除险加固工程、莲花县工业园区段五河治理防洪工程等两个项目,芦溪县袁河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1506万元, 十三五44

期间拟投资1506万元,治理河长3.99Km;莲花县工业园区段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3537.80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3537.80万元,治理河长4.82Km,拟建提防及防洪墙6.20Km
2、中小河流治理
十三五期间中小河流治理拟建项目有湘东区鸬鹚嘴至冷潭湾防洪工程、湘东区老关镇防洪工程、湘东区荷尧镇防洪工程、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河治理工程、上栗县栗水河防洪工程(崇德至豆田段)上栗县栗水河防洪工程(污水厂至富里电站)、莲花县禾水高州乡段河道治理工程、莲花县禾水坊楼镇段河道治理工程等28个项目,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73664.05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73664.05元,治理河长180.96Km,拟建提防及防洪墙166.33Km
315万亩圩堤险加固
十三五期间15万亩圩堤险加固拟建项目有1个,为袁水圩堤,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3870.14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3870.14万元,治理河长10.20Km,加固堤防10.80Km
4、千亩圩堤除险加固
十三五期间千亩圩堤除险加固拟建项目有袁水新泉段圩堤除险加固工程、袁水山口岩水库至县城段圩堤除险加固工程、袁水林家坊段圩堤除险加固工程、武功山管理处万龙山乡桂花东坑2村圩堤除险加固、莲花县坊楼镇圩堤除险加固、莲花县荷塘乡南村圩堤除险加固13个项目,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23750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23750万元,治理河长10.20Km,加固堤防88.70Km,保护耕4.6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4.15km2
45


5、江河治理
十三五期间江河治理拟建项目有湘东区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荷尧镇项目区湘东区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下埠老关镇项目区湘东区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麻山镇项目区、芦溪县潭口河治理工程、芦溪县新华河治理工程、芦溪县墨溪河治理工程、上栗县石溪河综合整治工程、上栗县长平河及其支流综合整治工程、莲花县六市乡农村河道整治等20个项目,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53073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53073万元,治理河长354.09Km,拟建提防、防洪墙154.80Km,加固堤防35Km保护耕地6.7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48km2
6、城市防洪排涝工程
十三五期间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拟建项目有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水利部分、芦溪县城市防洪治涝工程、上栗县城防洪排涝工程、莲花县县城防洪排涝工程等4个项目,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51440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51440万元,治理河长45.78Km,拟建提防、防洪墙77.17Km,加固堤防35Km,保护耕地7.20万亩,保护人85万人。
20157月《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正式通过了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委审查,确定我市3内将在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建设147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项目类型包括现状小区改造、新建小区的建设、公园广场的建设和提升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湖泊及调蓄区建设、雨污水设施建设、道路46

的建设和改造、监测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无疑会给萍乡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镶入新的理念和动力。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以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当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建设海绵城市的社会意义在于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期间我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将会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重点打造。打造的内容为萍水河、福田河、五丰河、蚂蝗河、长兴馆河、白源河所涉及的城区范围段加固、改造,具体为:
47


萍水河治理工程:本次城市防洪治理范围包括主城区和副城区,主城区为安源区小桥下至上栗县车水桥,24873.93m副城区为湘东区郭家冲至冷滩湾水厂,共10108m
福田河治理工程:3.823km河道清淤、改造陂坝2座,新建土堤7247m,新建C20砼防洪墙231m
五丰河治理工程:整治河道长度为3932米,河道、库区清淤,新建排涝站3座,新建分洪闸1座,新建出口控制闸1座,改造玉湖泄洪1座。
蚂蝗河治理,主要是解决内涝,本次拟在蚂蝗河出口设防洪闸和排涝站。
长兴馆河治理:综合治理5.74km,新建防洪墙1.867km,新建防洪闸和排涝站,新建导托沟6km
7、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十三五期间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拟建项目有1个,为安源区白源河调蓄区工程,审批投资或规划测算投资3500万元, 十三五期间拟投资3500万元。
8、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萍乡市地处南方丘陵区,山洪灾害频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拟建项目有安源区青山源头-下柳源山洪沟工程、安源区青山镇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安源区城郊略下山洪沟工程、湘东区腊市镇山洪沟治理工程、湘东区麻山镇山洪沟治理48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江西省萍乡市-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