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时间:2023-11-13 13:57:50    下载该word文档
谓言寒梅雪飞霜恒不渝——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李雪飞
作者:刘迎新
来源:《剧作家》2021年第2

刘迎新

在龙江剧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角儿,她所饰演的人物无论是英武俏逸的梁红玉、花木兰,抑或是带着浓郁关东气息的鲜儿、山里红,都极具舞台魅力,深得观众喜爱。她就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获得者——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副主任李雪飞。婀娜的身段,秀美的扮相,婉约的表演,清澈的嗓音,华美的气质,让李雪飞成为龙江剧舞台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不待扬鞭自奋蹄

老话说,不听高台戏,不懂礼义。民间戏曲中那些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虽然晦涩,却在演出喜怒哀乐的同时让观众们得到教化。儿时的小雪飞能歌善舞,更喜欢模仿舞台上的演员过一把“戏瘾”。正是在这种与戏曲结缘的潜移默化中,萌生了她想要成为角儿的想法。

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龙江剧无疑是广袤的黑土大地上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龙江人在白山黑水中激荡着对生活的热忱和人生的自信,而龙江剧恰将这份激情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出于被龙江剧这一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所吸引,少年雪飞萌生了想要学戏的念头。虽然戏曲学习是艰苦乏味的,可雪飞并不以为然,她想要成为舞台上最光彩夺目的名角。

15岁的李雪飞顺利考入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就读于龙江剧专业,开始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载歌载舞、综合唱念做舞于一体的龙江剧看似热闹,实则夹杂了大量东北二人转的绝活儿,脚下踏着秧歌步,手上舞着手帕、扇子,甚至还有舞蹈与武术的结合。李雪飞经常在练功房里一泡就是一整天,打磨自己的技术,即便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也不吭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期间,李雪飞被挑到龙江剧《荒唐宝玉》中扮演万儿一角。作为“龙江剧经典三部曲”之一,《荒唐宝玉》在龙江剧的里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能够参与其中,对于少年李雪飞来说不啻为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1993年,李雪飞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很快,崭露头角的她就被艺术经验颇为丰富、艺术触觉十分敏感的白淑贤老师一眼看中,收为弟子。

“学艺之始,必贵择师,师善则弟子受其益,师不善,则奥妙不能传。”白淑贤老师开创了龙江剧表演艺术的新纪元,她的表演大气、传神,绝少被传统剧表演的固定程式所束缚,而是博采众家之长,并在表演中融进东北二人转的表演技法和东北秧歌、武术的特点,创造出自己专属的表演程式。除此之外,她还善于在舞台上双手反写书法和作画,通过龙飞凤舞的笔墨来展示所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堪称梨园一绝。

艺术上的成功与收获源于艺术家本身对艺术事业的执着坚守和追求。白淑贤老师对于弟子的教导是严苛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的光芒万丈离不开舞台下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刻苦和默默付出。无论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考验的都是耐心,磨炼的都是意志。白淑贤老师不仅给李雪飞树立了一个榜样,也非常重视关心后辈的成长,口传身授辅导她练功排戏。


1996年,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创作并演出了《梁红玉》。为了锻炼弟子,推出新秀,白淑贤老师主动放弃担当主演、摘取“梅花奖终身大奖”的绝佳机会,毅然决定让当时年仅24岁的李雪飞担纲主演——梁红玉。

对于如何演绎一个八百多年前的巾帼英雄,李雪飞的内心是忐忑的。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恩师对她的教诲如醍醐灌顶,她反复阅读剧本,将一个弃家仇赴国难、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抗金女将的全部情感融入曲词之中,又在表演上大量运用了龙江剧表演的独特身法——“扭”,来展现梁红玉的内心世界。

岳飞在狱中奋笔书下《满江红》,梁红玉为了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崇敬又伤感的思想情感,以舞剑的形式为其壮行。这次,李雪飞并没有按照传统戏曲的舞剑程式来表现这段剑舞,而是将武术和体操中表现力很强的剑术招式融进梁红玉的“剑舞”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专家们看后,都交口称赞李雪飞的表演达到了“文而不温、武而不乱”的境界。

李雪飞还极其注重把握梁红玉刚柔并济的性格特色,在文戏的唱段中既高亢奔放又不乏深情低回,挺拔英武中可见女性的细腻妩媚。结尾长达八分钟的核心唱段一唱三叹,张弛得当,细腻传神,声情并茂。最后,抡起双槌擂响金山战鼓,在大笑声中顿悟命运,跳出历史的局限,尽显壮怀激烈却无憾无悔无怨。李雪飞突破传统表演程式,将龙江剧“雄浑大气、红火亮丽”的鲜明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龙江剧《梁红玉》的演出无疑取得了莫大的成功。年轻的李雪飞令观众和专家们耳目一新,眼前的少女扮相俏丽端庄,表演细腻,可塑性强,嗓音甜润清越,未来可期。正如著名导演邢友江所说:“李雪飞最大的优点是表演上的质朴,毫无戏曲演员的‘花架子’,亦不受戏曲程式化的局限。最质朴的也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美的。”

由张明媛编剧、邢友江导演、车承滨担任舞美设计的龙江剧《梁红玉》先后斩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新世纪上海戏剧大奖”剧目提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凭借该剧,李雪飞喜提第十二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爱徒逐渐崭露头角,白淑贤老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什么能比亲眼看到自己倾心献身的艺术事业得到延续与发展更令人欣喜的呢?虽然并未放松对弟子的严苛教诲,但当有人问起龙江剧的接班人时,白淑贤老师骄傲地说:“宝玉金定花木兰,擎起龙江一方天。长江后浪推前浪,接班自有小淑贤。”

宝剑锋从磨砺出

“学而后知不足,用而后知困。”讨教、练功、磨戏和钻研业务成了有着“小白淑贤”之称的李雪飞日复一日的常态。武戏“身累”,文戏“心累”。李雪飞深知,若想能长久立足舞台,就要向舞台发出挑战,延展自己艺术生命的长度,增加其厚度,提高其纯度。她深切地认识到,把握好一个角色,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拓宽自己的戏路,丰富自己的表演。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如何将内心的理解与感悟外化为观众能够感同身受的表达,如何用自己的唱腔将满腔情怀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给观众更加强烈的共鸣,成为李雪飞新的业务研究方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练功之余,李雪飞沉下心来,用各种闲暇时间翻阅大量有关戏曲的书籍和各类文史书籍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涉猎范围涵盖戏曲史、文学史、哲学史以及美学史等。谦虚好学的李雪飞除了经常向恩师白淑贤请教外,还不断学习兄弟剧种的精髓与长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李雪飞看来,龙江剧传递的是黑土风韵,留下的是白山黑水的硬朗气质。用龙江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出的龙江剧,会让本土族群得到认同。哪怕置身千城一面的水泥森林,仍能在缝隙间拾拣到生活的余韵。正如我们到了苏州要听昆曲、评弹,到了安徽要听黄梅戏,到了西北要听秦腔一样,来到黑龙江,不听一场龙江剧怎行?为此,李雪飞付出深深的努力。

傅谨在《流派创建需要坚实基础》一文中说过:“戏剧家的个性与风格是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创建新流派不仅要有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更要有扎实的基础以及丰富的演出实践。”戏曲行当讲究优胜劣汰,没点本事成不了红角,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也无法在行内站住脚。李雪飞对此深有体会,她虚怀若谷,不断学习,用不同的角色淬炼磨砺,来提升自己的表演。

“小白淑贤”李雪飞开始在龙江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并深具乃师风范。在对龙江剧的责任感上,她展现出自己的坚毅负重性格;在艺术创作与创新上,她虚心好学、善与人同,学习其师白淑贤老师,将民间表演技巧与传统戏曲表演方式结合,一专多能,不受剧种、行当的限制,从表演程式上展现出龙江剧的特色。

龙江剧《木兰传奇》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编。该剧将重心放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上,着重挖掘了木兰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这是一部为龙江剧量身定做的历史新编剧。白淑贤饰演中年花木兰,而青年花木兰的扮演者,她则力推爱徒李雪飞来出演。师徒二人珠联璧合,联袂出演了一个黑土地上火辣辣的花木兰,令人耳目一新。

花木兰女扮男装身处军营,个人生活与战争之间的矛盾冲突带出大量有关的情感波澜。在处理花木兰的情感时,李雪飞尤其注重对细节的渲染。她不断揣摩自己的眼神和动作,力图做到念白时富有含蕴。与恩师同台,又演绎同一个人,如何做到既不割裂戏,又能发挥角的绝活,做到角与戏同辉,《木兰传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白淑贤、李雪飞以二人转化入化出、一人分饰数角的表现方式,融合花旦、老旦和彩旦各种表演程式,并加入诸多民间表演艺术的绝活:如绢功的平甩绢、回旋绢、立绢;扇功的翻花扇、立转扇、背扇;秧歌步中的十字步、三步半走圆场等,将一个有着一腔爱国情怀的花木兰饰演得拍案叫绝。刀光剑影的挥洒,美腔妙韵的萦绕博得了大众的喝彩。

龙江剧新时期的里程碑剧目《鲜儿》给李雪飞带来了诸多荣誉。凭借此剧,她先后斩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诸多荣誉。剧中鲜儿坎坷的人生经历,曲折的情感历程,决定了鲜儿情感的丰富,在细节上就会产生许多思想情感瞬息间微妙而复杂的变化。要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这一人物特点,仅仅自然、简单地运用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唱腔形式肯定是缺乏力度的。

李雪飞在潜心研究了剧本后,认为鲜儿落草二龙山后又成为二当家,其性格与过去相比应该有着天壤之别,她应该是一个泼辣洒脱、大方敏捷的女中豪杰。而这样的人物形象只靠刀马旦一个行当是绝对不能完全呈现的。为此,她又重温了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霸王别姬》中的舞剑、荀慧生老师演《红娘》时对水袖的运用,以及尚小云在《昭君出塞》中的骑马等场面。这些对传统曲目进行创新的佳作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于是,李雪飞反复琢磨、演练,大胆将武生、武花脸的表演动作与刀马行当融会贯通。这种突破传统戏曲行当限制,既表现出剧中主人公的性格刚柔相济的神韵,又凸显龙江剧剧种火爆热烈、大开大合、刚劲而不失柔媚的艺术风格,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印象。

在排演现代龙江剧《九腔十八调》的时候,年已不惑的李雪飞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剧中冬梅的角色年龄跨度大,要实打实地将一个十几岁的角色演到三十几岁,对于李雪飞来说不啻为莫大的挑战。在她看来,演员表演功力再强也只能达到神似,可只有“神”似不够,她还要尽
力做到“形”像——形体像、唱腔像、言语举止都要像。这样才能在光影的映照下让观众信服,置身其中完成这场时空对话。

为此,李雪飞先是在短时间内减去了二十多斤体重,排练期间,低血糖时而发作,她却丝毫不在意。为了能更好地饰演出少年冬雪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每天下班后,李雪飞都会去商场里坐坐,观察那些或是玩耍、或是下课出来的孩子的举动与言语。大量的背后工作加上在舞台上细腻入微的表演,李雪飞刻画出了一个情绪起伏、层次分明的冬雪。

可是就在《九腔十八调》首演前,李雪飞在最后一次彩排转场撤台的时候,不慎从一米多高的台子上摔了下来,磕在方楞上的小腿血肉翻开,深可见骨。年轻演员们含着泪劝她去医院,可是李雪飞却说:“我不能去医院,骨头还没断,我还能演。”看着果决坚定的她,剧院领导和导演只好请来医生在现场为她包扎好伤口,打上封闭针,用担忧的目光送她走上舞台完成两个多小时的演出。

李雪飞就是这样连续三天忍着伤痛演完了《九腔十八调》。这部剧不仅感动了观众,也感动了戏曲人自己。“戏比天大”这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却是因为李雪飞的举动而震撼了院里的年轻人。李雪飞说:“冬雪是一个十分热爱戏曲艺术的人,她有创新意识,希望戏曲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看冬雪这个人物就好像在看我自己,龙江剧是我钟爱的艺术,再苦、再难我都会坚持演下去。我也希望观众能够在看完这部剧后了解戏曲演员在舞台下的努力奋斗,能够喜欢上龙江剧,支持龙江剧。”

急令飞雪化春水

舞台是时代的镜子,不断折射着时代的幻影,而演员则是戏曲的灵魂。李雪飞守住了这份戏曲之魂,并将之传承下来。在她看来,学习戏曲、继承流派、弘扬文化对于一个戏曲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翻开李雪飞的从艺生涯,我们不难发现,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正是在李雪飞的静心诠释下,在龙江剧这片舞台上散发出了全新的魅力。而龙江剧厚实而不凝固、华美而不铺张、灵秀而不轻浮的艺术风格也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她对艺术的感悟与理解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得到了升华。从艺至今,李雪飞艺境精进,收获良多。应工花旦、刀马花旦的她表演细腻、扮相俊美、文武娴熟、嗓音甜润,激昂高亢时如江河奔涌,低回婉转时又如高山流水,直听得人如醉如痴、酣畅淋漓。

秋霜冬雪,春雨夏风,方成就李雪飞如今的丰盛收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早已把单位荣誉室的一面墙摆满。而她却觉得,那些得到了的荣誉意味着过去,而她是一个活在当下、面向未来的戏曲人。

尽管诸多荣誉加身,李雪飞却还是那个保持初心的戏曲人。在她看来,“艺”和“术”不分家,艺术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戏曲人的“术”就是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了,艺术表演水平才能提高。尽管年过不惑,她却依然如其师白淑贤老师那样,以练功拉开清晨的薄雾,开始一天的忙碌。演员追求“德艺双馨”,这也是她永远奋斗和追求的人生目标。

古韵新词,余音绕梁。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唱念做打不会变,手眼身法不会变,戏曲为教化之意不变,主题维护真善之道不变。戏曲能不断地根据时代的需求衍生出新的作品,而这也正是其经久不衰、流传百代的奥秘。守护并传承国韵华音,是每个戏曲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如今担任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的李雪飞,除了要承担行政工作外,还要按期完成计划内的各项演出任务。李雪飞在行政和业务交叉而繁琐的工作中一边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地安排着各项工作,一边与懂行的中心主任杨晓全一起探索着龙江剧的发展大计。恩师白淑贤老师虽然在家颐养天年,却还要时不时接受她的登门求教。

戏曲作为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民众情感的慰藉,经济发展的体现,社会进程的缩影。在李雪飞看来,龙江剧虽然年轻,却也走过了一甲子之路。始终坚持“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发展路线的龙江剧,用浓郁的关东黑土特色来保持龙江剧的艺术神采。这种既厚重又活泼的乡土气息让龙江剧在全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

无数个起点走出了龙江剧今日的辉煌,奔流在血脉中的温热贯通着黑土地上喜爱龙江剧的情。如何在新时期、新文化生态下继续保有龙江剧的生命活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立足文旅融合,以龙江剧地域属性、人文蕴涵、艺术特色、禀赋优势,打造精品名品,打造品牌名牌,推出具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剧目和艺术名家,让来我省旅游的人首先感受到龙江剧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气息亦是需要研究的方向。

为了留住人才,中心主任杨晓全倾力支持,副主任李雪飞亲力亲为,在重组龙江剧一团二团后,又新组建了演出三团。演出三团以龙江剧学员毕业生为主,属于编外人员,开支来自演出营收。三年来,演出三团演出近两百场,2019年春节期间更与冰雪大世界签署文旅融合演出,演出节目剧目两百多场次。

省龙江剧艺术中心还与哈尔滨第三中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携手,挂牌“龙江剧研学基地”,衍生出戏曲院团与校园双向进入、互动互学的新形式。

李雪飞认为,艺术观念与创作理念都是重中之重。龙江剧虽然没有昆曲、京剧、评剧等兄弟剧种数以百计的传统曲目的支撑,但层出不穷的新剧目经过现代美学的梳理包装亦广受好评。这些离不开“龙江剧联合体”的努力。

在龙江剧行业多年,李雪飞已经从舞台上的娇俏美人蜕变成今日在龙江剧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话题度和知名度同样也是一种责任,访谈中能深深体会到她对龙江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是这样的龙江剧人,才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得益彰。

2017年,李雪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她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让她振奋不已。作为我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龙江剧表演专业带头人,李雪飞深感自己肩负着剧种建设与发展的重任,面对龙江剧的传承与发展,她更加充满信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李雪飞焦急万分。虽然她无法投身一线抗疫,却也希望能够尽些绵薄之力。经过多番沟通,由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党委书记、国家一级编剧杨晓全与我省知名编剧许丹共同作词,著名作曲家杨柏森老师谱曲的龙江剧戏歌《在一起》很快被创作出来。

克服了无法进录音棚的难题,李雪飞在家反复练习录制音频,通过视频剪辑多次修改,将一曲恢弘大气的龙江剧戏歌通过网络新媒体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发挥了文化艺术举旗帜、聚民心的宣传引领作用,用艺术作品彰显在疫情救治、防控第一线的新时代的英雄们大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

现在,李雪飞正忙于新剧目《木兰马旭》的创排,这是黑龙江省“迎接建党100周年献礼剧目”重点创作项目。为了能将这位“感动中国”的跳伞女英雄风貌完全展示出来,李雪飞又进行了大量走访工作,深入实地听乡亲们聊马旭,并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体会记录下来,在练功房里用心揣摩演绎。


作为龙江剧的传承者,李雪飞时刻不忘“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龙江剧发展路线,为推动龙江剧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黑土戏剧优秀文化做着不懈的努力。面对未来,李雪飞充满希望与信心,龙江剧会不断创作出能够代表时代精神风貌、体现黑土文化自信的精湛作品。李雪飞相信,在她与诸多龙江剧人的奋斗下,艺术传承的薪火将会越燃越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彩君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