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时间:2018-01-17 13:07:15    下载该word文档

高中政治必修四大版块逻辑结构解析

《经济生活》

主要介绍我国公民经济生活的基本知识,按照“消费——生产——分配——市场经济”的逻辑展开,分为四个单元。

核心问题:政府与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讲财富的交换与消费。从人们最熟悉的消费活动开始,回答“为什么生产(满足消费)”,分为三课:第一课介绍商品货币知识,第二课介绍有关价格的知识;第三课介绍有关消费的知识,最后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讲财富的创造。回答“怎样生产”,分为三课:第四课承上启下阐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后,介绍我国生产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第五课介绍生产的主体企业和劳动者的知识,第六课介绍如何筹集生产所需资金(从资金提供者来说是投资)。最后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讲财富的分配。回答“为谁生产”,分为两课:第七课从微观角度介绍个人收入的分配即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第八课从宏观角度介绍国家分配的两种形式财政和税收的知识,最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答“我国的上述经济活动是在怎样的舞台上和背景下进行的”,分为三课:第九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进行的,第十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内背景下进行的;第十一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最后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点导航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与汇率

备考重点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关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2、外汇与汇率。辩证分析人民币升值以及美国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人民币的发行与通货膨胀。

本单元主题:

讲生产什么——生产消费品(财富的消费)

实施单元专题知识整合:对于本单元的复习关键要把握三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理顺一条主线。所谓三个重点就是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突破两个难点,就是突破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突破货币、物价,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理顺一条主线,就是握住人民生活水平这条主线,立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案例,来分析货币本质与职能,汇率的变动,对物价的调控,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还必须用于交换。

下列四种情况不是商品:A、本身不是劳动产品,如自然界的空气;B、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C、没有使用价值,或失去了相应的使用价值,如: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该种商品应当具有的使用价值,也就不具有相应的价值;D、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如我们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

②本质:商品交换,表面上体现的是物与物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商品与废品、次品、假冒伪劣产品的不同。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A、定义法。商品具有两个条件:用来交换、劳动产品;

B、属性法。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C、领域法。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

注意:A商品有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之分,服务商品属于无形商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服务、无形的技术也可以成为商品;B商品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商品与非商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也就不再是商品了。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区别):

A、含义不同。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质量);价值是指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成本)。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B、属性不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与其他物品的共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C、意义不同。不同的商品之所以需要交换,是因为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并且使用价值不同;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都有价值,可以进行量的比较。 D、反映的关系不同,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E、占有不同。二者不可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要想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让出商品的价值给生产者。

统一(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重视商品的质量的理论依据之一)

【特别提醒】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其他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过程为:

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特别提醒】理解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的产生看,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最后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从货币的定义看,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就是说,货币实质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综上所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注意】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是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固定还是不固定。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作用)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的作用。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商品还没有进行交换(货主没有发生变化)

1)含义:……

2)单位: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

3)表现:①货币产生以前为交换价值;②货币产生以后为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货币产生之前:商品——商品(等价物、交换价值) W——W

货币生产之后:商品——货币(价格) W——G

【关键词】:标价、卖价、价格、价格标签、值多少钱

2、流通手段(购买手段)——商品交换正在进行(钱货两清)

1含义:……

2)表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特别提醒】流通手段不等于商品流通。 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 商品流通不等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包括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货币产生前为物物交换:W——W,时空是统一的;货币产生后为商品流通:W——G——W,时空是分离的。 这时,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否能够成功的问题就出现了。

3)要求:商品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ABCD

【特别提醒】“适销对路”是指要面向市场进行生产。“高质量”是指确保商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具体要求包括:A、根据市场需要优化产品结构;B、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C、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D、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推广等等。

【关键词】: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网购等。

【相关链接】现实货币、观念货币、纪念币、Q币、金银饰品

现实货币:就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包括金银货币、纸币等。

观念货币:就是语言表达的货币、想象中的货币。

虚拟货币:就是非真实的货币。包括游戏币、Q币、Q点、比特币等。网络中的Q币,不是真实的货币,它只能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使用,不能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流通和使用。

纪念币:包括纪念钞和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与流通中的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面额计入市场现金流通量,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

纪念钞(纸币):从性质来看,不是商品,它与人民币一样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从本质来看,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从职能来看,它除了与流通中的人民币职能相同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不是储藏价值)。

金银纪念币:从性质看,它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从本质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看,除了具有五种职能外,还具有收藏价值,具有升值的空间。

金银饰品:佩戴在身体上的饰物,如金银首饰、项链等。 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

1贮藏手段。就是储藏财富。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关键词:保存、存储、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

2支付手段。清场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标志词:赊销赊购、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特别提醒】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现货交易、钱货两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交换在时空上是不能分割的;支付手段是赊账买卖、非钱货两清。商品交换时钱货脱节,拿钱不拿货、拿货不拿钱(先给货,后付款或先付款,后给货),商品交换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3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3个手段的职能。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三个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典例: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在境外的消费者常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到还款日则以人民币还款,在此过程中 B

A.消费者支付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B.人民币充当了世界货币在使用

C.人民币的本质仍是一般等价物 D.人民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特别提醒】 网购时货币的职能: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其中,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方式,买和卖有时间差,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三)金属货币与纸币(产生和发展、含义和发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2)发展(形态的演变)

金银条块——足值的铸币(良币)——不足值铸币(劣币)——纸币——电子货币。

【知识拓展】电子货币:是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它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简言之,我们的钱在银行卡的数字即存在形式)。电子现金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现金;一种是电子钱包。特点: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集金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3)职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某些)等职能。

2纸币的含义和发行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A、发行主体:国家或地区;国家对纸币的发行“三有一无”,即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发行量、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无权规定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比例,取决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B、使用方式: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点明了纸币的强制性,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在纸币使用之初需要国家以强制力来保证施行。

2)发行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发行过少,会引起通货紧缩。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1)通货膨胀:

①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特别提醒】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除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外,下列因素也会引起物价上涨: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价值降低,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此外,国家政策性调价、消费心理、季节等,也会使部分商品价格上涨。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WG

③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主要原因;社会需求膨胀;纸币的流通速度加快;经济结构不可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知识拓展】通货膨胀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

④利弊(影响):A适度的物价上涨对企业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B严重的通货膨胀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个人、企业、社会)

通货膨胀对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有利,而对债权人、储蓄者等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CPI在经济学上称零售价指数,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⑤对策(解决办法):

A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

B宏观政策: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C具体措施:a、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b、适度控制货币发行量;

c、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d、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2)通货紧缩:

①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表现:经济衰退……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WG

③主要原因:A商品相对过剩;B货币供应增长乏力;C金融危机等。

④利弊(影响):A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适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B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导致利润降低,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就业;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个人、企业、社会)

⑤对策(措施):

A根本办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平衡生产与供求。

B宏观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C具体措施:a、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降低银行准备金率;b、适度扩大信贷规模;c、增发国债,加大对生产的投资;d、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

二者的联系: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加以克服。

3)计算公式 ★★

①纸币购买力=货币需要量/实际发行量

纸币贬值率=物价上涨部分/现在物价=超发量/发行量=1-购买力

③通货膨胀率(物价涨幅)=物价上涨部分/原来物价=超发量/需要量

通货膨胀率通常用物价涨幅来表示。通货膨胀率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多少(比率),所以是超发量除以需要量。物价上涨率是从低到高,所以要以原来物价为基数;贬值率是从高到低,因此要以现在物价为基数。

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货币贬值率是指货币现在的价值和原来价值的比较。

④纸币贬值和增值后,商品价格的计算。假如纸币贬值x%,那么商品价格=原价÷(1-x%)。如果纸币升值x%,那么商品价格=原价÷(1+x%)。 比如:原10元,贬值2%,则10÷(1-2%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