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五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昼夜交替现象 - 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昼夜交替现象 - 教科版

时间:2020-05-06 03:19:50    下载该word文档

五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昼夜交替现象教科版

走向开放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科学课更应该在开放的态势下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的空间。蔡一莺老师的课正是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一步步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的路走向他未知的科学空间。

1、找准了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学生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使教学更有效。

2、强化体验。知识的建构,对小学生来说更需体验,在体验中达到内化。课中教师有机引导学生对自转,地球绕太阳转等进行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体验为模拟实验作了很好的操作上铺垫,对昼夜现象是自转形成的概念建立从操作性概念到抽象性概念步步推进。所以,整堂课有一条“课前调查、课中感知、深化体验、模拟实验”的主线索把一颗颗“珍珠”串成项链。

3、蔡老师注重创设一个探索的氛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融洽,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具有启发性,一直引领着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尤其是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学生们那跳跃的思维都呈现了出来。在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学生从老师的期望中获得激励;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从老师的微笑中获得成功;教师让学生在争论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满足与自信。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4、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蔡教师合理地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看到这节课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图片导入、示意图表现关系、实验法突破重点、师生交流提升认识,整堂课蔡老师能够整体把握课堂节奏,引领学生开展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验活动。

5、注重科学史的教育。人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的学生对间接知识的获取十分丰富,而相对缺乏的是直接认识。间接知识的获取对小学生来说往往只是一个终结性结论,而且他们十分迷信书本,所以,科学史的教育往往会受干扰,怎么办?让学生经历一个人类认识地球历史的过程,本课教学为排除间接知识对学生认识地球的历史的干扰,寻找了对策。

当然,蔡老师在课堂语言的精炼上,在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上还需要继续加强锻炼。希望蔡老师的课能够越讲越好,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走向开放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科学课更应该在开放的态势下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的空间。蔡一莺老师的课正是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一步步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的路走向他未知的科学空间。

首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蔡老师都注意了对学生探索兴趣的引领。比如在材料的准备上,老师把蜡烛和乒乓球都移到了矿泉水瓶子上,看似无意却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激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其次,这蔡老师注重创设一个探索的氛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融洽,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具有启发性,一直引领着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尤其是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学生们那跳跃的思维都呈现了出来。在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学生从老师的期望中获得激励;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从老师的微笑中获得成功;教师让学生在争论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满足与自信。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要说的是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蔡教师合理地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看到这节课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图片导入、示意图表现关系、实验法突破重点、师生交流提升认识,整堂课蔡老师能够整体把握课堂节奏,引领学生开展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验活动。

当然,蔡老师在课堂语言的精炼上,在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上还需要继续加强锻炼。希望蔡老师的课能够越讲越好,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节课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非常的惊喜。说实话,课前我没有料到孩子们的回答能这么精彩,尤其是后面第九种假说,另外还有排除众意坚决提出自己观点的那个孩子,我们暂时不说这个孩子表达的对与否,单就这个孩子提出观点时的那份勇气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不畏权威不畏众意,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科学课学习中所提倡的吗?从这点来看,他的这份勇气也是值得我学习的。看来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他们的能力真的是无可限量。

这节课我还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种使命感。当我巡视学生实验时,听到一个小组的同学,边做实验边感慨,说:“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阿!真的太有意思了!”听到这些话,我除了感觉到非常的高兴以外,我更是感受到的是身上的重担。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收获,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啊!

回顾整节课,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教师的语言有时还不够到精准。例如导入部分的提问,由于欠缺精准,学生的回答也是总给个擦边球,既感觉问题没有说透,又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模拟试验材料的时候,学生一直在大小不同的球体上绕圈,而没有说出蜡烛,这说明学生没有抓住太阳的显著特点,教师应该在这里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里我没有把握好。我感受课堂提问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沟通艺术,良好的沟通才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材料的准备必须充分,稍有不到,就会造成遗憾。前部分实验,学生能够充分试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想很大程度上在于材料的准备十分的充分,所以只有有了充分而准确的材料,学生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后面的演示环节中,由于演示材料的较小,使得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观察不到,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事先要单独准备一份适合于演示的材料,像没有灯罩的台灯代表太阳,篮球代表地球,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现象;另一个就是可以让两个同学来分别代表太阳与地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运动来展现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当然这两个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以合适的选择。

第三,没有适时建立观测点。我想由于没有引导学生在模拟试验中在地球上建立观测点,而使学生在模拟试验观察中有些现象看得不清,也间接促进了第一种假说(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矛盾的出现。

第四,教师的知识体系还存在盲点。第一种假说的最后处理,我总是感觉不太妥当。于是,课后我经过仔细思索、查阅资料和咨询有经验教师,我找到了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的关键。

当太阳不动,地球自转的围绕太阳转时,是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当太阳不动,地球公转一圈的同时正好自转一圈时,是不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当那个勇敢的学生提出异议和作完演示时,我应该及时引导同学们关注此时的地球有没有自己在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才是第一种假说,如果地球自转了一圈,那么应该归为新的假说。由此,我需要在下一节课重新处理一下这个问题。

一、谈话导入: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师:同学们,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白天就是昼,不知不觉中,天渐渐暗下来,夜到了。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不停地交替着, 我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昼夜交替。

师:那么,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点评:通过谈话,一是进行热身运动,二是激活学生与本课有联系的休眠状态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提出一个驱动性的问题。)

二、分类交流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多种解释

师:课前我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作出了我们自己的解释,老师把同学的各种解释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

(点评: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昼夜会不断地交替的原因,并作出他们的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的起点。)

师(出示第一种解释: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同学这样认为,我们请他先说说。

生:我认为昼夜交替可能是太阳每天绕着地球转的原因。

师:根据你意思老师把图画出来,同学看看是不是他说的意思。

师:哪些同学也这样认为?

师(出示第二种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同学却这样认为,我们也请他说说。谁能根据他说的,画出示意图。教师统计赞同的学生人数。(只有4位学生表示同意)

师(出示第三种解释:地球自转):我们班有14位同学这样认为,谁来告诉同学。

学生说,并画出图。

师:(出示第四种解释:地球自转并绕太阳转):我们班有15位同学这样认为,谁来说说看。谁能根据他说的,画出示意图。

师:还有第五种猜测,请***同学说。

生:与月球有关。

生:太阳不动,月球绕着地球转

生:月球绕着太阳、地球转

师:你是怎么想的?月球对昼夜交替有影响吗?

生: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

生:月亮不会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

师:晚上我们能看到月亮,白天看到过月亮吗?现在你认为昼夜现象与月亮有关吗?

(点评: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容易暴露学生已有的认识问题,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画或让学生画简图来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也为下一步体验活动作铺垫。)

师:看来,很多同学认为昼夜交替跟月亮是没有关系的,也有同学认为是跟月球有关系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这个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继续研究。

三、体验地球、太阳的不同转法

师:现在我们提出好几种解释,有的认为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如果你是地球,老师是太阳,自转怎么转呢?

学生试。

师:是这样转吗?谁想试?你转一周看到了老师几次?

一学生到前面试。

师:小结,地球自转就是自己转圈,方向在不断的变化。

(点评:地球自转是怎么样的?有的学生虽知道自转但对自转是怎么转的根本不理解,这需要我们关注细节,通过体验,让学生试图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述,获得地球自转的操作性概念,为内化打下基础。)

师:地球自转知道了,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又是怎么转呢? 你当地球,老师当太阳,转给大家看看。

学生上台。

师: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试试。

学生试。

师:但也有小组提出又不一样的猜测——地球绕着太阳转。

(点评:这个体验活动是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由于前面活动作了铺垫,学生对“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师:刚才这种是地球在自转的情况下,绕太阳转,那么在自己不转情况下,绕着太阳转,又是怎么转的呢?

师:你当地球,老师当太阳,地球不自转而绕着太阳转,你转一周能看到老师几次,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转

生:错,看看地球绕圈,方向在变了。

师:再试一次。

学生再试

师:你们看老师是怎么转的?

生:地球在不自转的情况下绕太阳转。

师:大家一起试,2人一组,一人当太阳,一人当地球,注意,地球不自转,绕太阳转。好了,互相换一下,再试一次要。

(学生2人小组体验)。

(点评:在体验“地球不自转,绕太阳转”时,学生会出现地球慢慢自转的情况,这里通过师生转法的对比,让学生作出选择,并进行集体体验,事实上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操作性的概念,更为模拟实验作了准备。)

师:同学经过体验初步有了自己的解释,能肯定哪种现象能出现昼夜交替呢?我们能否用实验来进步验证呢?

生:实验。

师:太阳在天上、地球在我们脚下,实验怎么做呢?

(点评:巧妙地迁移,已经指向于实验探究活动了。)

四、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生:可以拿电灯、球来做实验。

师:对,碰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球(如地球仪)当地球,用发光的物体(如手电筒)当太阳做模拟实验,从实验中寻找证据。

师:实验前老师有几个建议:

出示实验建议:

1、找出地球仪上作标记的红星,作为研究的对象;

2、做一做,仔细观察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怎么变化的?

3、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记在表格中。

(出示昼夜交替实验记录)

(点评:在体验活动中,已经渗透了部分实验的要点指导,这里教师再把其余重要的实验要点进行强调,指导策略丰富有效,指导语言简明扼要。)

师:现在有4种猜测,先选择一种猜测进行证明,一定要按实验要求做,仔细观察,作出判断,记在表格中。一个好了,可以做第二个,有时间都可以做,实验全部好了,小组派2位同学作好实验汇报的准备,清楚了吗?

(材料员来领材料,开始做实验,老师巡视。)

师: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汇报的要求是

1、边做边讲。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怎么变化的?并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

2、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我们来看第一种猜测--1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哪一小组派代表来,你们怎么解释给大家听?

生(学生边做边讲):我们发现作标记的地方刚开始被照亮,是昼,转半圈后,是夜,

再转半圈后又是昼了,就出现昼夜交替。

师:你们通过实验观察后,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能解释昼夜交替?

生:是的。

师:第二种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请第3组的同学来汇报。

生(边做边说):我们发现作标记的地方刚开始被照亮,是昼,后来是夜,再后来又是昼了,就出现昼夜交替。

师:昼夜交替跟第一种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面是太阳绕地球一周出现一次昼夜交替,而这里地球绕太阳一周出现一次昼夜交替。

师:看来,第2种猜测地球绕着太阳转也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的。

师:第三种解释:地球自转,请第7小组上来边做边解释一下。

生:地球自转这种解释也行的,能够出现昼夜的。

师: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请第4小组上来边做边解释一下。

生:我们发现在地球自转的时候能够出现昼夜交替,而且在自转的同时,地球的位置在慢慢地发生移动。

(点评:实验前,有学生认为有些解释好像不太可能,但实验做下来,却发现能解释昼夜交替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引起了学生内心更大的冲突。)

师:通过模拟实验,四种猜测都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的,那么究竟是哪一种是符合生活中真实情况呢?请同学们在组里讨论一下,说说理由。

生:第一种解释是不可能的,地球是动的,太阳是不动的;

生:第二种解释是不可能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出现一个昼夜,只有24个小时,实际上转一圈是一年,时间根本不够;

生:第三种解释是不可能的,不能解释四季变化,再说昼夜有长有短。

(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活动使整节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这也仅代表少数学生的想法,多数学生还处于是懂非懂的阶段。)

五、小结拓展

师:是啊,同学们又有新的问题了,但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个问题,还不能过早下定论,但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观察,怀疑,争论……《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最后一句话,和同学们共勉:科学的成功在于多尝试一下!

(点评:不能让思路跑得快的学生主宰课堂,这里教师并没有轻易地道破“天机”,让学生带着更大的期待去学习下一课。)

一、导入:

教师:咱们班老师向我介绍你们时说咱们班的同学是又聪明又细心,我可有点怀疑,这样我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聪明!

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能找出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吗?

大屏:先出示白天的图,再出示同一地点夜晚的图,之后同时出示两幅图,请同学们回答。

1:一张是白天,一张是夜晚。

教师:哪张图是白天,你是怎样知道的?

2:第一张是白天。第一张很亮,看得很清楚,所以是白天。

3:白天太阳升起来了,天就亮了,所以第一张是白天。

大屏:展示白天黑天交替的小动画。

教师:是啊,太阳东升,白天来到,太阳西落,夜幕降临。第二天太阳又是东升,白天又来临……他们就是这样无声无息的从不停息的交替出现。白天人们又称为昼,黑夜又称简称为夜,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板书课题。

(用两张黑白分明的地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区别它们,从而引出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最后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昼夜交替的假说:

1、看图:

教师:老师再请同学们看幅图,说说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

大屏:出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

1:看到了半个地球。

师:为什么只看到了半个地球?

2:当太阳照到地球的时候,只有一半会被照亮。

师:照亮的这一部分就是什么天呢?

生齐:白天。

2、交流讨论:

教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是交替出现的,那么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学生都在静静的思考)

一段时间后:

1(缓慢地):我觉得当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时,会有昼夜交替。

教师:我们有没有即简单又快捷,即直观又准确的方法来做记录阿!

2:用画图法吧。

教师:大家说这个方法怎么样?行不行?(行)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记录。

实物投影:师生交流,教师执笔共同在纸上绘着第一张图。

教师:怎么画太阳和地球?(画圆圈)用什么颜色来画太阳?(红色)用什么颜色来画地球?怎样表示地球的运动?(学生无语)这样行吗?用黑色的虚线表示地球的运动轨迹,然后用尖头表示方向?(好)画完后帖在黑板上。

如下图:

1

(示意图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法,这种方法既直观又形象,不但非常的节省时间,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多种假说的记录、实验、分析、理解与解释。)

教师:只有这一种可能性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3:我认为当太阳不动,地球自己转的而且又围着太阳转的时候,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实物投影:绘制第二种情况

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

2

教师继续引导: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集合我们大家的智慧再想一想!

4:太阳不动,地球自己转。

实物投影:绘制第三种情况

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

3

教师试探:还有其他的可能吗?此时学生的思路以下子打开。

5:地球不动,太阳自己转。

6:老师我觉得他说的不对。

教师协调:有疑问这很好,不过我们现在暂时保留各自的意见,一会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实物投影:绘制第四种情况

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

4

其他情况如上处理:

5 6 7 8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充分体会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假设过程。)

三、模拟试验:

1、交流:

教师:同学们果然是非常善于思考,想到了这么多种的可能性。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些情况,都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怎样才能向其他的同学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1:做实验。

教师:是非常好的验证方法,可怎么做实验呢?太阳,地球是巨大的天体啊!

2:用其他物体来代替太阳和地球。

教师:这就是模拟实验。模拟试验就是拿我们取之方便的材料来当太阳和地球,模拟他们的运动,从而可以找到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

2、选择模拟实验材料:

教师:那么选择什么材料来当太阳和地球呢?

3:皮球和玻璃球。

教师:感受到了太阳与地球大小的差别,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4:西瓜和乒乓球。

教师:大小比例还可以,还没有更好的选择?

5:大球和小球。

教师:哦,大家认为蜡烛当太阳怎么样?

同学们:好。

教师:那我们就用蜡烛当太阳,乒乓球当地球来模拟他们的运动。

3、示范:

教师:哪个同学敢到前面来示范第一种情况?

教师出示手里的一组材料。请一名学生示范。(这名同学示范的很正确)

教师:他做的对吗?(对)

4、出示任务:

大屏展示

1)共模拟了几种情况?其中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有几种?

2)还有新的发现吗?画下来。

3)对自己原有的想法有修改的地方吗?说说。

学生读要求。

教师:我给的实验时间可不长,你想怎样安排时间?

1:分工合作,节省时间。

2:选择有疑问的先验证。

教师:很好,那么小组一定要先分好工再进行实验。谁做记录?验证的是哪几个,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谁负责拿蜡烛?谁负责拿乒乓球? 一定要合理安排。那么发现和自己之前的想法不同了怎么办?

教师:最后一点是蜡烛是火,用火需要注意什么?

3:安全,不要烫到手,不要靠近易燃的物品。

教师:大家如果能认真做到防火,老师就放心了。

5、发放材料和记录单,小组开始做模拟实验。

(室内变暗,黑板用台灯照亮供孩子们看)

(模拟实验可以说是本课的灵魂。只有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光照射到球体上,球体上产生的明亮、黑暗的变化,来体会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相似情况,从而用事实来验证之前的多种猜测。当然模拟实验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真正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多种可能性。)

6、师生交流:

11组汇报:我们小组做了8种情况,有7种是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中第4种情况是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师:你能把第四种情况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用小组实验的材料来演示。验证后撕下这张纸。

8组汇报:我们也是做了8种,有7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和第11组一样。但是我们还有一种新的发现,就是我们发现太阳和地球相互围绕着转,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惊喜: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吗?但愿它们千万不要撞到一起啊!

演示时,同学们都很惊喜。

教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积极的思考表示鼓励。请你们小组把这种情况记录下来,帖在黑板上。

9

5组汇报:老师我认为第一种情况也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其他同学哗然,但是这个同学的语气更加坚定,这种情况白天永远是白天,无法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请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的是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面对太阳的哪个面总是对着太阳,因此证明这种情况是无法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

(此时,我一时无法分辩出同是地球围绕太阳,能够出现昼夜交替与这种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同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了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顺应了这位学生的实验结果,把这张记录也撕了下来。)

四、交流总结:

1、现在集合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一共想到了几种可能?其中几种是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九种,有七种是能够出现的)

2、理解假说:

教师:科学家们称有多少种可能性就是有多少种假说。那么用科学家的话说就是,这节课我们共提出了九种假说,经过模拟实验验证,其中七种假说是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

3、认识圆周运动:

教师:现在让我们共同观察比较一下帖在黑板上的这七种假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1:都在相互绕着转……

教师:像这种围着某一点绕着运动的,数学上称为圆周运动。

板书:圆周运动。

4、总结:

教师:现在看看黑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是我们一节课智慧的结晶啊!在我们还没有得到新的证据之前,这些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只能说是暂时正确的。今后我们会了解更多地知识,能够收集更多的证据,到那时这些假说还是正确的吗?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好吗?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上交实验材料,下课。

板书:

昼夜交替的现象

模拟实验

圆周运动

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教学内容,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它是对摆的研究教学的一种实践性拓展,可以说是摆的研究教学的一种升华。对于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教学,我已经是教学第二遍了,所以也促使我对教学进行一些细致而深刻的分析。对于科学工具箱内的一分钟计时器,我感觉很不错!从用过的教学或现在的试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学生也很感兴趣,上课时学生那种好奇的心态和急于探究的欲望都是一种很好的见证。

出于对一分钟计时器的一种计时原理的一种思考,将一分钟计时器进行课前调试成功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一分钟计时器的原理呈现给学生,所以就开始观察教材中的图示。我首先联系一分钟计时器的实践操作,然后再试图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图示说明。但是,在无意之间进行图示推理性思考和观察后,我发现了中教材关于一分钟计时器的图示错误。

下面就教材的图例进行我的解析性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垂体的绳索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摆绳的上端位置是在齿轮轴的左侧,也就是垂体和绳索是从齿轮轴的左侧开始用力,从而可以实现齿轮的逆时针转动。关于这一点从图中是可以明确的,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接下来的分析就出问题了,就齿轮逆时针转动来看。图中的现象是长针与逆时针转动的齿轮齿产生咬合,而且被咬的齿轮齿方向朝向左侧,这样一来长针和被咬齿轮齿就会牢牢咬死。即便是拨动摆向左转动后也出了问题,设想摆摆动到左侧后,这时短针就会和下面的齿轮齿进行接触。接触的方式是短针的垂直面就会和向左朝向的齿轮齿进行咬接,咬接的方式同样是牢牢咬死。这样一来,左侧长针与齿轮齿的咬接、右侧短针和齿轮齿的咬接都是咬死状态,也就是没有了摆锤的左右摆动的动力。综上所述,可以直接判断图示出问题了,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错误。后来,进行的一分钟计时器的实验操作同样验证了我的看法,在萧山区小学教师QQ群的交流中很多老师都支持这个看法。

出于对教材的改进,如果将垂体和它的绳索安装到齿轮轴的右侧这样就能实现一分钟计时器的功能。一旦垂体和它的绳索安装到齿轮轴的右侧,这就意味着用力端是齿轮轴的右侧,此时齿轮转动的方式就是顺时针转动。当摆摆动到右侧时,如图1所示此时长针与齿轮齿进行咬接,但是咬接齿轮齿有一个斜面,这时齿轮齿斜面就会对长针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推动长针和支轴上的摆进行用力回摆。

如图1在齿轮齿斜面的推动下长针开始抬升,而短针开始下摆,此时齿轮会产生一个轮空阶段,此时齿轮由于没有阻力转速加快。不久短针开始下摆与齿轮接触如图2,此时短针就会与齿轮齿斜面进行接触,同时齿轮齿斜面又会推动短针向上抬升,短针抬升和支轴上的摆再次进行用力反向回摆。

接着,随着短针抬升后,齿轮又会产生一次轮空,于是齿轮由于没有阻力转速再次加快。不久,摆锤右摆使支轴上长针又与齿轮齿斜面进行接触如图3,其实又回到图1的状态。就此,一分钟计时器实现了摆的持续动力,从而实现一分钟计时器的持久摆动。

经过对教材的理论推理和教材图示的解析而产生的矛盾性思考,最终我维持我的推理和实验证明。对于我对教材图示的一种审视,我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我感到有些庆幸。但是我更看到教材设计的粗糙,这样的教材真的有必要进行修改。我相信我们的科学教材在教材设计专家和一线科学教师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更加合理和有趣!!

在实验教学中展开了“培养学生目标执著力”的探索后,自己一直在变化。本学期,又一次讲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结束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感觉成功的体验让我欣喜得很。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经历了前七课若干规律的探究后,来到结尾这一节课的教学,为凸显其实效性,“做中学”最是关键。但是,过去的教学之前,为采集“做”的材料,我总是费尽心力却无所得,“做中学”自然无法做到,空空努力的后果往往让我这个科学老师在课上与课后都显得极为沮丧。本次再度讲授此课,向来追求完美,在框架内设计搜集“做”的材料的我,终于降低了期待,真正细化了“做”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最容易得到的卡纸,为他们提供他们可以接受的先行组织者(如何解读教材第六十四页结构图;如何让“一分钟计时器”动起来;为学生提供剪刀等);并在学生们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好“做”的材料后,再分层引导孩子们或分组、或独立制作卡纸模型“一分钟计时器”。经过五个班的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本课教学,收效显著。

课后反馈显示:五个教学班里,当堂收获有二十一份作品(制作人数为三十六人次),其中五年二班王敬泽同学制作的“一分钟计时器”应该活动的地方全部能够活动。教学难点顺利突破;相应地,通过动手制作、展示等活动,学生们充分“做中学”、“做中思”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均能够深刻理解到摆钟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重点切实得到了落实。

故而,经此一常态课的教学后,面对从前未曾有过的二十一份作品(每一个卡纸“一分钟计时器”,件件都很是简陋,却如树树繁花,烂漫绽放在我这个科学教师心间),我对引领学生于科学课上“做中学”拥有了前所未有过的领悟:只要是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做”,材料无需定制化!

一、有效地处理教材与器材

对于教材,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二、有机组合三维目标的关键是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学会技能的方法是反复的模仿练习,形成良好态度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有机整合三者,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事实证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理想。课堂中,我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

三、深入挖掘教材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课前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包括其他科学教师对这节课的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我整理挖掘了这节课的科学思维训练点。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四、有效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是一个通过分析“证据”来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就是“证据”,本节课共记录了两次实验数据,一是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来研究摆的摆动次数的变化

二是改变磁铁的位置,来研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这两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五、学会反馈质疑

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已经设计了实验方案,明确了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出在哪,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

有人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整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思考的地方,如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不能灵活解决,评价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本人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欠规范,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等等其他的问题。的确,我们有时会因为教学时间而匆匆结尾,有时,又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堂。让课堂“健康减肥”值得我们深思,我将继续探究。

总而言之,此次县××局组织开展的教学技能大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教学能手,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一个钟摆》第一课时说课稿

邵寨学区 王锦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邵寨学区的王锦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钟摆》一课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在本课中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在30厘米长的钢尺上固定一块磁铁,且移动磁铁的位置,研究对摆动的快慢的影响,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在下一课节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得出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这一结论,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摆锤重心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三、说教学准备

根据这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 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磁铁、记录单、秒表等。

四、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积极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了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体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体验发现规律后的成功乐趣。

五、说教学流程

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导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畅谈感受四个大的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环节一:课前热身,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2.老师做了两个摆,他们的摆绳长度是一样的。现在请你猜测一下: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猜测下哪个快!为什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证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3.师总结:看来摆的快慢不仅和摆绳的长短有关,还和摆锤的长短也有关系.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矛盾,引出摆锤的长短与摆动快慢有关。从而结合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其实是摆长(既摆绳长度和摆锤长度之和,并不单单是摆绳的长度或摆锤的长度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为了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我设计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这个摆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

实验二:磁铁的位置不同,对摆动快慢有影响吗?

实验活动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接下来我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并提示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两个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得出结论,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小组实验得出的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胜利,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

环节四:畅谈感受

六、教后反思

首先我很感谢县××局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我在教材的理解以及课堂的把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次30次的钟摆。

结束本课的教学,谈一谈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有效地处理教材与器材

对于教材,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二、有机组合三维目标的关键是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学会技能的方法是反复的模仿练习,形成良好态度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有机整合三者,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事实证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理想。课堂中,我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

三、深入挖掘教材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课前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包括其他科学教师对这节课的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我整理挖掘了这节课的科学思维训练点。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四、有效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是一个通过分析“证据”来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就是“证据”,本节课共记录了两次实验数据,一是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来研究摆的摆动次数的变化

二是改变磁铁的位置,来研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这两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五、学会反馈质疑

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已经设计了实验方案,明确了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出在哪,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

有人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整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思考的地方,如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不能灵活解决,评价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本人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欠规范,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等等其他的问题。的确,我们有时会因为教学时间而匆匆结尾,有时,又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堂。让课堂“健康减肥”值得我们深思,我将继续探究。

总而言之,此次县××局组织开展的教学技能大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教学能手,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验改装带来的效率

其一: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入到本课的重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学生在这样形象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究,再难的困惑都会解决的。所以,这样的实验改装给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其二:摆的摆锤改装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和用磁铁吸住钢条的方法。磁铁在一秒钟内就可以上下自如移动,非常快的解决了重心上下调整的困难。而教材的初始是摆锤用木条,在木条上夹垫圈,想来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快,如果调整一个重心,也要花上1分钟时间,这1分钟与3秒钟就相差太多了。在课堂上要调整重心的次数比较多,学生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另外,我改装的摆锤是均匀分布的钢条,学生只要移动磁铁就能用磁铁所在的钢条的格数来说明重心的高低,方便学生汇报时节约时间。而教材初始用的是木条,并还要通过测量,才能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重心的高低,一旦涉及到测量,实验的速度肯定是变慢了。本课这样的改装比原来的实验材料节约很多时间,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放在重心高低影响摆的快慢上。这节课的效率就将因此而大大提高,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操作上。

反思二: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一: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次的摆和30秒摆15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

其二: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夹位置,所以,摆长相差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改为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误差1次是允许的。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另外,实验中选取的绳索要尽可能的细和轻,这对减小实验误差也大有帮助。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

《做一个钟摆》这节课是在研究了钟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伊始,王老师就提问:“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好地检测了学生对前一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我个人觉得这堂课最大的闪光之处就是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组织、协调的作用,成为学生的“参谋”和“导师”。王老师引导学生逐步通过分组实验来证明,同一个摆和不同的摆在摆动的频率上都跟哪些因素有关,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得的,那种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影响力是教师的任何讲授和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这堂课的难点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准备好了合适的材料,那么一堂好课也就应运而生了。实验室中没有拿来就能用的材料,王老师就自己做;试教完后,感觉实验材料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效果不好,后来受到俞超老师的实验材料的启发,再次改进。对实验材料如此精益求精,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王老师对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负责。

《做一个钟摆》从课题就不难看出这堂课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多。实验多,学生很喜欢,五年级学生本身就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而不是听老师干巴巴地讲或是看老师演示。王老师这堂课上有3个实验,第一个实验请一个小组演示实验,请学生演示而不是老师演示,还学生主动权。四位学生分别担有不同的任务: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数数员,间接告诉学生下面的实验你们需要做的任务是什么。接着通过一组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进而讨论得到“重物的位置在影响摆的快慢”的具体实验方案。而“做一个钟摆”则是对学生前面内容是否掌握的检测。最后的课外延伸则是激发了学生课外学习及研究的兴趣,科学学习不应该仅仅集中在课堂中,科学学习更为广阔的天地是课外。

总之,这节课王老师不仅注重交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老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交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比教给他每一个字产生的效能会更大。

窗体顶端

实验改装带来的效率

其一: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入到本课的重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学生在这样形象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究,再难的困惑都会解决的。所以,这样的实验改装给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其二:摆的摆锤改装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和用磁铁吸住钢条的方法。磁铁在一秒钟内就可以上下自如移动,非常快的解决了重心上下调整的困难。而教材的初始是摆锤用木条,在木条上夹垫圈,想来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快,如果调整一个重心,也要花上1分钟时间,这1分钟与3秒钟就相差太多了。在课堂上要调整重心的次数比较多,学生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另外,我改装的摆锤是均匀分布的钢条,学生只要移动磁铁就能用磁铁所在的钢条的格数来说明重心的高低,方便学生汇报时节约时间。而教材初始用的是木条,并还要通过测量,才能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重心的高低,一旦涉及到测量,实验的速度肯定是变慢了。本课这样的改装比原来的实验材料节约很多时间,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放在重心高低影响摆的快慢上。这节课的效率就将因此而大大提高,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操作上。

反思二: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一: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次的摆和30秒摆15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

其二: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夹位置,所以,摆长相差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改为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误差1次是允许的。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另外,实验中选取的绳索要尽可能的细和轻,这对减小实验误差也大有帮助。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

窗体底端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