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浅论现实社会中绝对自由的不存在及追求相对自由的途径 - 从《肖申克的救赎》说起

浅论现实社会中绝对自由的不存在及追求相对自由的途径 - 从《肖申克的救赎》说起

时间:2014-03-30 15:39:52    下载该word文档

浅论现实社会中绝对自由的不存在及追求相对自由的途径

——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说起

【摘要】本文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入手,通过探讨自由与限制的关系,阐释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绝对自由,从而论述我们所谓追求的自由是相对自由,进而论述追求相对自由内外两种途径——自律和他律。

【关键词】自由 限制 绝对自由 相对自由 自律 他律

199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佳影片奖的花落别家让大多数影迷大跌眼镜,历来深受亲睐的《肖申克的救赎》竟然输了。但是这部片子仍被公认为电影史上的无冕之王。这部电影通过经典的对白和绚丽的画面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不仅给人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的深刻地启示和思考。

当我看完整部片子的时候,联系前后的情节,随之带给我的是有关自由的思考。剧中男主角安迪在好朋友瑞德的帮助下,获得了外出劳动的机会,并且利用自己会计专长取得了警卫队长的信任,赢得了两箱冰镇啤酒。当囚犯们兴致勃勃喝着久违的啤酒时,瑞德说道:“我们坐在春光下喝着啤酒,像自由人在修理自己的屋顶一样,我们是万物之主[1]”。为什么禁锢在肖申克监狱的囚犯们能够体悟到自由的感觉呢?

而当在监狱中受刑七十年的布鲁克斯被告知假释出狱,获得了自由后,仍经常在半夜里被噩梦惊醒,并试想以自己伤害他人的罪行重新回到那个熟悉的禁闭的肖申克监狱,最终也是选择一尺白绫了却余生。还有后来终于获得假释的瑞德在出狱后说:“40年来每次上厕所都要请示,不请示连一滴尿都尿不出来[2]”。为什么获得了自由的布鲁克斯和瑞德,却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反而想回到那个被束缚,被限制的肖申克监狱呢?

基于上述的疑问,我不禁要问自由到底是什么?绝对自由究竟存在不存在?被束缚被限制的人为什么一直向往着自由状态?而一旦人接近了自由状态,却显示出一种排斥的态度,无法适应,反倒是希望回到过去呢?如何追求自由?下面我就将谈谈我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

一、自由与限制

哈耶克曾给自由下过一个定义: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大的强制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状态[3]。根据哈耶克对于自由的定义,自由就是冲破束缚,摆脱控制。但是我要问难道自由就是像哈耶克所说吗?自由即由自?自由就是为所欲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哈耶克的观点对自由只是一个片面的认识。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4]”。依我的看法,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真正的自由是与限制共存,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必然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由度越高,限制度也就越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比如说过马路,肯定会有人说,我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不错,是否要过马路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是自由的。但是你是否想过,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其实已经受到了限制,限制就是交通法规,必须遵守红绿灯的指示。而这红绿灯的指示就是你过马路这一自由行为的限制。那有人会反驳说,不是照样有人闯红灯的吗?但是这只是一部分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至少会造成混乱场面,使你寸步难行,这时候的你是不是连迈开脚步的自由都没有了呢?即使是你胆子大,敢于横冲直撞,不幸发生了车祸,你的生命危在旦夕,那么一个连生命都不保的,何谈自由。

萨特说,“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自由之苦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得到了自由时陷入了某种限制所带来的痛苦。选择自由是自由吧?一种人生而就被赋予的自由。但是有种人就在面临选择时候,很难作出决定,总是感到惊慌失措,久而久之对选择产生了恐惧感。如电影《购物狂》中的刘青云扮演的就是患有选择恐惧症的角色。其实看似自由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不自由。因为当人们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就被选项所限制,选择者必须做出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决定。因此,看似自由的选择者无法逃避被选项限制的宿命。同理自由的人也无法逃避被限制的宿命。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限制是自由之母。人们之所以要追求某种自由,就是因为在某方面受到了限制,而在追求这种自由的时候,又陷入了另一种限制的泥潭之中。是不断在限制和自由的循环往复中生存。孟德斯鸠曾说过:“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5]”。而这遵守法律许可即是对自由这一权力的限制。如果没有法律这一秩序,对自由加以限制,那“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6]”。同样没有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风筝向往自由,可是没有风筝线这一限制,风筝无法飞得更高更远;孩子们渴望自由,可是没有父母的监护与抚养,孩子们不可能正常地成长。没有限制的自由将引来社会的混乱与无序;没有自由的限制必将导致专制的形成。只有自由和限制达到平衡的状态,我们才能够获取更多的自由。

二、理想中的绝对自由与现实中的相对自由

谈论了这么多自由,我们所说的自由到底是绝对自由还是相对自由呢?是否存在着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如果基于第一部分的论述,既然自由与限制是共存的,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追求某种自由的时候,又会被另一种限制套住。那么绝对自由理论上是存在,但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理想中的状态,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当一切限制都被克服,才能得到绝对自由,但是这显然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只是一种主观假象的自由,这是从理论角度来看。

再从现实来看。人的自由包括这精神自由和行为自由两部分。精神自由决定了行为自由,而行为自由则反过来体现精神自由,即一个人拥有了精神自由才会拥有做出相应行为的自由,而一个人拥有怎样的行为自由,则体现了这个人具有怎样的精神自由。二战末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过著名的“四大自由”,即:所有人民都应该享有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面与恐惧的自由。其中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显然是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但是这两种自由是否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呢?正如有个笑话说中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一样,在中国发表言论和出版刊物都是要受到一定限制的。既然精神自由受到了限制,那么必然会影响到行为自由。若是存在绝对自由,必须保证精神自由和行为自由的两者的全然。现在两种自由都受到限制和影响,那么很显然在现实社会中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最后反观一下人自身。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争取自由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实现绝对自由。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即宣布了它的不自由的人生的开始。何出此言?且看当我们还是个初生的婴儿,我们饿了、渴了、冷了、热了,想让父母给自己吃奶、喝水、添加衣服等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用哭声来代替,有时候父母还会会错意,难道这不是言论自由被剥夺嘛?再大一点,为了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往往会剥夺孩子的童年的美好时光,迫使他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或者参加各种辅导班。等到踏入社会后,各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法律法规、社会舆论的压力纷至沓来,在诸多的限制下,我们还能实现绝对自由吗?上述的这些并不是个例,现在的80后、90后,有谁敢说自己不是这么过来的。这是普遍存在的,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着绝对自由,这只是一种主观假象的自由,只存在于理想之中。我们这里所谓的自由则是相对自由,这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的。

所谓相对自由即是指,在受到某些外在约束条线限制的前提下,能够去做某些行为的一种状态。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必然将受到诸如法律、道德、舆论等约束性限制,绝对自由由此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相对自由。

一个人做出的任何行为的自由都仅仅是相对自由,而非绝对自由。因为它必须受到两个底线的限制。一是道德底线,二是法律底线。前者是不能违背社会公认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标准的警戒线,后者是违反各项由权力机构所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如果违背了两者的底线,没有任何出路,能做的就是坐等被剥夺自由。

三、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相对自由的两种途径

既然绝对自由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只是相对的自由。那么我们所能追求的只能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相对自由,而不是绝对自由。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伊卡洛斯,为了逃离克里特岛,用蜡将羽毛粘在自己身上制成羽翼飞离出去。但是由于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到了太阳的曝晒而融化,不慎跌落,殒命汪洋大海之中。

伊卡洛斯如是做是为了追求自由,不愿永远被限制在克里特岛上,但其过于理想化的方法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呢?在追求相对自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正确的途径。过于理想化,过于的天真的方法,不一定能使我们走向自由,反倒是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另一个极端。那么到底何种途径才能使得人们获得最大的相对自由呢?

首先正如康德说的:“自由即自律。”初看这句话,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自律是削弱自由的表现,怎么还能使我们追求到相对自由呢?其实正好相反,不自律的人是无法得到自由的,因为“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7]”。而自律的人则能够遵从自我理性思维,服从自己本人所决定的,能够像康德一样“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8]。这岂不是比那些不自律的人更能追求到相对自由嘛?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倡自律这一途径来获取自由。英国皇家大法官任尔夫也曾说过:“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即自律)。”同样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曾在总结自己一生地时候,将自己的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概括为“从心所欲不逾矩[9]”。李泽厚先生对此的解释是“七十岁心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10]。”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是意志高度自由的体现,而不违反礼制规矩则是对道德和规则敬畏的表现,只有两者有机地统一,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才能获取最大限度的相对自由的境界了。显然,孔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已达到这一最高境界了。

仍以孔子为例,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1]。”孔老夫子提出的这三戒,既体现了其“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时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正是如此,孔老夫子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再比如苦行僧,通过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的压迫,以达到心灵的洗涤与修炼,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

除了自律,其实还有他律。外部世界的限制即是他律,在前两部分论述过程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在这里不想再赘述。我还想说的是,相比较他律,更重要的还是自律的行为。因为自律的行为,其实就是他律作用在自身,自身对其有所敬畏,反过来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当自律和他律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状态,那么主体感受到的自由度必将大大提升。若两者失去平衡就会造成了开篇我提到的《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个情景,且看我以下分析。

四、结语

现在回过头来,就我在论文开头就《肖申克的救赎》提出的两个问题做如下的解释:

第一,为什么禁锢在肖申克监狱的囚犯们能够体悟到自由的感觉呢?

当囚犯们进入肖申克监狱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被剥夺了一项权利——追求自由的权利。他们注定将被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所限制,外在他律成为了内在自律的权威。一旦让他们享受到平时无法在狱中享受到的时候,即外在既定他律失效,内心的自律也随之消失,换来的则是极高的自由感。所以禁锢在肖申克监狱的囚犯们在屋顶上喝着冰镇啤酒的时候,能够体悟到自由的感觉。

第二,为什么获得了自由的布鲁克斯和瑞德,却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反而想回到那个被束缚,被限制的肖申克监狱呢?

在肖申克监狱里,布鲁克斯被关押了70多年,早已融入到这一体制之内。其中的诸多外在既定他律早已化为了内在的自律。当他被告知获得假释,获得自由后,几十年来外在他律突然间烟消云散,而内在自律却无法摆脱。两者失去平衡,内在自律的分量顿时提升,无形之中给自己加上了一副桎梏,反而是降低了自由度。所以布鲁克斯才显现出那种惶惶不安。同理瑞德亦是如此。

人生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幸福。同样,追求相对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增强幸福感。只有在自由与限制共存的现实中,遵守外在既定他律,并时刻保持内在自律,使之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必将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对自由。

最后还是引用一下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自由与爱情》作为全文的结语: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申克的救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07

[2][]史蒂芬·.《肖申克的救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07

[3][]哈耶克.《哈耶克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4

[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02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0904

[6][]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05

[7][]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06

[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4

[9]《论语·为政篇》.中华书局.200609

[10]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03

[11]《论语·季氏篇》.中华书局.200609

其他参考书目

[]密尔.《论自由》.上海三联书店.200903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9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