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基因多样性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遗传的
C.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染色体变异
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交叉互换会引起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定不产生新的基B.细胞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DNA分子 DDNA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4.丽江雪桃是用雪山下的山毛桃为砧木,冬桃的变异枝条作接穗,经过科技人员多年精心培育而成,具有成熟期晚、果型硕大、营养丰富且脆甜爽口的特征,是水果中的极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基因重组的产物 B.当初用来嫁接培育丽江雪桃的接穗可能是多倍体 C.丽江雪桃的优良品质可通过定向的诱变来完成 D.单倍体育种可快速简便地完成丽江雪桃的繁殖
5.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是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C.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D.突变与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7.科学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工作换来的,下面关于科学发现中,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观察到的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结构 B.沃森、克里克和富兰克林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恩格尔曼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光合作用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中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8.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 C.基因突变发生后,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10.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11.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 B.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性愚型
C.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某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用烟草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
12.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13.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最多,H次之
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
D.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14.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 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CuSO4溶液 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 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结合调整生活习惯可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脂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B.适量摄入胆固醇有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肪 D.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肝病人康复 16.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阻断病毒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17.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18.下列关于蛙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蛙体内的任一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的某个时期中 B.蛙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都离不开细胞增殖 C.蛙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因而以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减数分裂能够维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
19.下列实验中,细胞或生物材料始终保持存活状态的一组是(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DNARNA的分布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⑤⑥
20.某同学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B.经台盼蓝染色,若观察到液泡呈蓝色,则细胞仍保持活性 C.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可观察到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D.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中着色的染色质
21.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洋葱根尖细胞提供含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B.给小麦植株供应14CO214C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 C.给豚鼠供应18O2,其呼出气体中不含有C18O2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 22某种细菌能分泌胞外酶将有机磷杀虫剂乐果降解,某研究小组进行了该细菌对某水稻田泥土中残留乐果的分解能力的研究,结果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充分说明20、泥土含水量20%-40%的条件,细菌分解泥土中乐果效果最
B.本实验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进行了结果分析 C.本实验只需要测定实验3天后泥土中乐果的含量

D.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有泥土含水量、温度、处理时间
23.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某种影响因素(X)的关系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影响因素(X 温度 光照强度 可见光的波长 NaHCO3溶液浓度
相关结论
四种浮游植物中,在北冰洋里发现可能最大的是 四种浮游植物中,在海洋中的分布最深的可能是 四种浮游植物中,对绿光利用率最高的可能是 四种浮游植物中,二氧化碳饱和点最大的一种是
AA BB CC DD 24.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
BS22S1
CS12S2
DS2S12S2
25.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溶液,1h后马铃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假设溶质不被吸收,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溶液
质量变化百分率

A.溶液的浓度最小 C.溶液的浓度最大
B.溶液的浓度小于溶液 D.溶液是蒸馏水

+5%
-5%
-3%
0% 26.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相
B.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均发生2N-4N的变化 C.细胞内染色体数发生N-2N的变化,主要是指着丝点一分为二使同源染色体加倍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均无姐妹染色单
2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核酸杂合双链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核酸杂合双链片段中含有5种核苷酸和2种五碳糖
B.此核酸杂合双链片段的单链中相邻的GC通过五碳糖一磷酸一五碳糖连接 C.若甲链是乙链的模板,则甲链上的密码子决定了乙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D.若乙链是甲链的模板,则图示结构可能在所有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
28.已知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Bb)和血友病(相关基因为Hh)均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表为四对夫妻(男方的基因型均为XBHY,女方的基因型均为XB h X b H)各自所生子女的患病情况(仅家庭二的儿子乙染色体数目异常)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家庭一儿子甲 家庭二儿子乙 只患血友病

A.儿子甲患病可能与其双亲形成配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的基因重组有关 B儿子乙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有
C.女儿丙患病可能与其父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有关
D儿子丁患病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有关 29.用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一个T2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释放出了M个子代T2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家庭三女儿丙 家庭四儿子丁
患红绿色盲X b H X b H Y 只患红绿色盲 患红绿色盲和血友病

A.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方法与用35S标记大肠杆菌的方法相同 B.这M个子代T2噬菌体中,含32PT2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1/M C.若子代T2噬菌体均同时含32P35S,则该T2噬菌体只繁殖了一代 D.经过培养,得到的M个子代T2噬菌体中有3/4含有35S 3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病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内RNA都是转录来的 B.在翻译的过程中只需要mRNA一种核酸参与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时只需要DNA聚合酶
D.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
31BrdUDNA复制过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当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染色后着色深;当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染色后着色浅。现将豌豆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进行制片、染色后,在 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时选分裂中期的细胞,原因是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B.若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均无颜色差异,则一定是1DNA2条链都含BrdU C.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D.若要观察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可以选择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 32.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33.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生物的一种性状可同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 D.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34.下图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⑤ B.过程的完成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
C.过程能发生A-TT-AG-CC-G碱基互补配对 D.过程发生在核糖体,有3RNA参与
35.下列是某个雌雄异体的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处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图3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2可判断该生物的性别 D.图4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36.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调查,且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 B.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病家系中进行调查 C.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D.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病的患病人数/遗传病的患病家系中的所有人数×100% 37.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测交类型 父本 F1

母本 F1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AaBb 1/7 1/4 Aabb 2/7 1/4 aaBb 2/7 1/4 aabb 2/7 1/4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
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基因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8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融合遗传又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
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
39.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MycRas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癌症发病率,结果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ycRas基因的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 B.两种癌基因的共同作用使细胞更易发生癌变 C.只要有MycRas基因,细胞就会癌变
D.小鼠乳腺和唾液腺细胞的核基因与其他体细胞的核基因不同 4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一定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但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三倍体植物能够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由无性繁殖获得 C.生物进化的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再发生生殖隔离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二、实验题
41.回答下列关于酶的问题。
1)细胞内,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_____转录翻译转录和翻译)过程。

2)酶活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两支试管标记为ABA试管中加入2毫升pH3的缓冲液,B试管中加入2毫升pH9的缓冲液;
AB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分别设定好pH39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匀; 同时给AB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分别设定好pH39淀粉酶溶液并混匀;
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10min后测定两支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
经测定,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都有一部分被分解,但剩余量相同。________)据此实验结果判断两支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 42.豌豆子叶的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花的红色(B)对白色(b)为显性。某兴趣小组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依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 F2

1)统计发现,F24种性状类型的比例接近9331,兴趣小组的甲同学认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遵循__________定律;兴趣小组的乙同学则认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四分体时期有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部分片段的交换,使两对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F1中约_________(填“50%”“100%”)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这样的片段交换。
2)对F1进行测交,其结果不能检验谁的观点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兴趣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制备荧光标记的标记物和标记物(标记物可与Aa结合,显示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数量,标记物可与Bb结合,显示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数量)
F1植株的根尖细胞制作装片;
用标记物和标记物检测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观察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荧光点(不黄色子叶白花×绿色子叶红花 黄色子叶红花
黄色子叶红花、黄色子叶白花、绿色子叶红化、绿色子叶白花

考虑染色体变异),则该结果支持乙同学的观点。 43.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眼色的问题:
F1全部表现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1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F2中雌果蝇全部表现红眼;雄果蝇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比例接近于1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眼色遗传与____________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且红眼为_____________性状。又已知果蝇中XOXYXYY个体表现雄性,XXXXY个体表现雌性,XXXYYOY不存活,即果蝇性别取决于______________(填写相应选项字母:AX染色体的条数 BY染色体的条数 C.是否具有Y染色体) 2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理论上后代雄果蝇都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蝇都是红眼的。但大量观察发现,20003000只后代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的,同样在20003000只后代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的。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亲本果蝇减数分裂时可能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即应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进入到了同一个子细胞中)推测后代雌果蝇中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后代雄果蝇中红眼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不考虑两个亲本同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对上述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最简便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44.如图表示某家系中甲病(相关基因为Aa)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Bb)的遗传情况。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系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2)若甲病的病因为某基因突变后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所控制的蛋白缺少1个苯丙氨酸。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UUC则该基因的非模板链中缺失的碱基序列______。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正常的mRNA相比,嘧啶所占比例将_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
3-9中的色盲基因来自中的________-7-8再生一个基因型与-9相同的后代的概率为_______
4若某地区的男性群体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5%则该地区女性群体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若甲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0000,则-6与该群体中一表现
正常的男性婚配,他们所生后代为患甲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本题选B
2B 【分析】
可遗传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的类型有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倒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组的倍数的变化。 【详解】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则是能够遗传的,如果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则是不能够遗传的,A错误;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基因的种类无关,故一定不产生新的基因,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都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会引起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点睛】
同源染色体中含等位基因的片段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在变异类型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基因重组,后者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其次是基因重组不发生在受精作用中。 3D 【分析】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详解】
A、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一条染色体未复制时只含有1DNA分子,复制后含2DNA分子,C正确; DDNA上除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属于基因外,其余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属于基因,一起构成DNAD错误。 故选D 【点睛】
关键:1)基因+非基因片段=DNA
2)染色体复制前,1条染色体上含1DNA;复制后,1条染色体上含2DNA 4B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嫁接的产物,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后代的性状由接穗细胞中基因组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 【详解】
A、丽江雪桃是山毛桃和变异冬桃嫁接的产物,A错误;
B、冬桃的变异枝条作接穗,具有成熟期晚、果型硕大、营养丰富且脆甜爽口等特征,所以可能是多倍体,B正确; C、诱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单倍体育种不能完成丽江雪桃的繁殖,D错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变异原理不涉及基因重组。 5C 【分析】
1、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如果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必须在花粉为成熟之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在人工传粉后再套袋。
2、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主要包括四点内容:一是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二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三是产生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下一代;四是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得到遗传规律,其中就是通过测交试验来验证假说是否正确的。

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核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且必须通过有性生殖繁殖产生后代。 【详解】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A错误;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遗传现象,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孟德尔时代没有基因染色体等概念。 6C 【解析】 【详解】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B错误; C、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C正确;
D、突变、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C 7C 【分析】
1施莱登和施旺直接或间接观察到植物和动物体由大量的细胞构成,进而提出了细胞学说。 2、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富兰克林等科学家的一些实验结论并最终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恩格尔曼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
4、由桑格和尼克森共同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中磷脂都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详解】
A、施莱登和施旺观察到植物和动物细胞,没有观察到原核细胞,A错误; B、沃森、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错误;
C、恩格尔曼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C正确;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结构中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施莱登和施旺时代没有电子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原核细胞。 8D 【详解】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发生了基因重组,A项错误;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了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还不知道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B项错误;
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需先用32P标记细菌,再用这些细菌标记噬菌体的DNAC项错误;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项正确。 故选D 9B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
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但种群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多,B错误;
C、基因突变发生后,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的表现型可能不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正确。 故选B 10B
【分析】
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
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 CC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3、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

A、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某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基因重组,C符合题意;
D、用烟草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注意: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12D 【分析】
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详解】
A、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正确; 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无关,B正确;
C、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 C正确;
D、单倍体不一定是纯种,例如由基因型AAaaCccc的个体形成的单倍体的基因型有纯合的AAccaacc,也有杂合的(AaCcAACcaaCc,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对于同源多倍体来说,等位基因的个数与其倍数是一致的.异源多倍体的等位基因个数则不一定,如白菜甘蓝由白菜与甘蓝体细胞融合形成,是异源四倍体,它的等位基因为两个,D错误; 故选D 【点睛】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单倍体、多倍体和等位基因的概念。 13C 【详解】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论大量
元素、微量元素,对于细胞都是必不可少的,A项错误;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大小依次是OCHNB项错误;
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项正确;
D.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项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正常者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是现配现用,且两种溶液混合后利用,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15C 【分析】
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主要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 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3、甘油三酯属于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4、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同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性激素对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详解】
A、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A正确; B、适量摄入胆固醇有利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糖脂、磷脂和胆固醇都不属于脂肪,C错误;
D、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肝病人康复,D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悉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B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
A、阻断病毒的传播即切断传播途径,因而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A正确; B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其裂解,但不感染肺炎双球菌,B错误; C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D正确。 故选B 【点睛】
注意:病毒都是专一性寄生在活细胞内,如HIV寄生在T淋巴细胞、T2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烟草细胞等。 17D 【详解】
A、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A正确; B、同位素示踪法即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B正确;
C、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原则,这样会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C正确;
D、凋亡蛋白Q属于大分子物质,若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会在鼠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不能确定该蛋白质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分化


改变


实质

遗传物质的变化 结果

遗传物质不发生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对机体有利

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衰老 细胞凋亡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电、热、冷、机械等不
遗传物质不发生细胞走向死亡
改变


遗传物质不发生细胞走向死亡
改变


细胞走向死亡,同时遗传物质不发生伤害周围细胞,引发改变
炎症等


对机体有害

对机体有利

对机体有利
细胞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坏死
因控制


在致癌因子影响下,细胞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癌变
突变


18B 【解析】 【分析】
遗传物质发生改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对机体有害
细胞引发恶性肿瘤


真核细胞分裂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
A、蛙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如干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其他不能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细胞增殖是蛙的重要生命活动,也是蛙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B正确; C、蛙不属于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因其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故以无丝分裂进行增殖,C错误;
D、蛙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会减半,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维持蛙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错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减数分裂导致产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需要通过受精作用才能维持细胞在前后代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9A 【分析】
结合课本实验目的和原理,梳理相关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每个实验的选材条件或依据,一分析作答。 【详解】
健那绿染液能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观察囗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要保持细胞活性,细胞内的线粒体才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特征,正确;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错误;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要包括酵母菌的活性,正确; 酵母菌细胞才能进行细胞呼吸,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错误; 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错误;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才能出现细胞正常失水和吸水,正确。
综上分析,①③⑥正确。 故选A 【点睛】
熟悉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 20D 【分析】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要分布在细胞质;
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色;
3、用台盼蓝染色细胞是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判断细胞的死活,只有死细胞才能被染色,活细胞不能被染色。
4、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

【详解】
A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质,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A错误;
B、经台盼蓝能染色的细胞,说明该细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进而推测细胞可能已经死亡,B错误;
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色,但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其双层膜结构,只能观察到其外部形态和细胞内分布情况和多少等,C错误; D、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所以经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细胞,可观察到细胞核中着色的染色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
注意:中学阶段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只能是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分布和数量,不能观察到其内在的亚显微结构。 21D 【分析】
本题是对遗传信息的表达、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的综合性考查,梳理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和发生的场所、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及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特点,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详解】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合成的原料,RNA的合成是DNA的转录过程,基因表达形成蛋白质包含转录和翻译过程,洋葱根尖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不仅仅发生在分生区细胞中,以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放射性不仅仅分布在分生区细胞中,A错误;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给小麦供应14CO2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含有14C葡萄糖,含14C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形成含有14C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因此14C会出现在线粒体中,B错误;
C、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水,给豚鼠供应18O2,首先生成含有18O的水,含有18O的水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含有18O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C18O2C错误;

D、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C2H4O2NR,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若存在其他元素,则在R基中,因此,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键:
1)蛋白质的合成几乎在所有的细胞中都要进行,DNA的合成只在能进行细胞增殖时才进行。
2)熟悉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尤其要注意其中CO两种元素在这两个过程中转移途径。
3)熟悉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每部分基团的元素组成。
22B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含两个自变量影响同一个因变量。一是温度对细菌分泌胞外酶将有机磷杀虫剂乐果降解的影响,最适温度大约在20;二是泥土含水量对细菌分泌胞外酶将有机磷杀虫剂乐果降解的影响,图中三个含水量中,20%-40%降解效果最好。 【详解】
A、该细菌分解泥土中乐果效果最好的条件是20左右,但缺少泥土含水量小于20%高于80%的相关实验,不能一定确定泥土含水量20%-40%就是细菌分解泥土中乐果效果最好,A错误;
B、本实验采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结果分析,B正确; C、本实验需要测定泥土中乐果初始含量和3天后的含量,C错误;
D、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有泥土含水量、温度,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
分析实验题关键就是要抓住自变量和因变量,尤其是本题中自变量有两个,且都是对同一个因变量的影响。 23B 【解析】 【分析】

分析本题需结合横坐标x所代表的影响因素,结合四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依次分析对浮游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影响即可。 【详解】
A、影向因素为温度时浮游植物(曲线)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最低、最可能在低温的北冰洋中生存,A正确;
B、影响因素为光照强度时浮游植物与其他三种浮游植物相比,在弱光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海洋的深度增加光照减弱,因此浮游植物更适合在深海中生长,B错误;
C影向因素为可见光的波长时浮游植物IV在蓝紫光区、浮游植物在绿光区、浮游植物1在红光区的光合速率最大,C正确;
DNaHCO3溶液可以为浮游植物提供二氧化碳浮游植物I在较高浓度NaHCO3溶液(二氧化碳)中时,达到光合作用的最大速率,因此其二氧化碳饱和点最大,D正确; 故选B 24C 【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为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与核膜等生物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
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将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其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因此将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必然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即S12S2C正确。 故选C 25A 【分析】
由题意可知:四组马铃薯条分别在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吸水、失水、失水、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四种情况.由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马铃薯条在溶液中吸水,在溶液中失水较多,在溶液中失水较少,在溶液中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故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 故选A

【点睛】
分析关键:抓住渗透作用的原理——外界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体积变得越小;反之,外界溶液浓度越小,细胞吸水越多,体积变得越大。 26A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所以亲代细胞与分裂产生的每个子代细胞相比,染色体(DNA)的数目不变。由于染色体上的DNA不变,所以其中的基因(遗传信息)也不变(除非发生突变)
2、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对此子细胞中核DNA数量也减半。 【详解】
A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由4N→2N 的变化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A正确;
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核DNA均发生复制,但染色体不加倍,B错误;
C、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由N→2N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数由2N→N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要抓住间期的染色体复制和后期的着丝点分裂进行分析:
1)染色体复制结束时,由于着丝点为分裂,细胞中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结束但细胞还未一分为二,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27B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链含碱基T,属于脱氧核苷酸(组成DNA的),乙链中含碱基U,属于核糖核苷酸链(组成RNA的),由此可知是甲、乙之间在发生转录(或逆转录过程)过程。

【详解】
A甲链表示DNA的一条链,乙链表示RNA链,此核酸杂合双链片段中含有8种核苷酸和2种五碳糖,A错误;
B、此核酸杂合双链片段中单链内相邻的GC通过“—五碳糖磷酸五碳糖—”相连,B正确;
C、若甲链是乙链的模板,则乙链为RNA,而密码子位于mRNA上,故甲链上不存在密码子,C错误;
D、若乙链是甲链的模板,该过程逆转录,则图示结构可以在艾滋病患者体内细胞中出现,因为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但不是所有的病毒感染细胞后都会出现逆转录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点睛】
易错点:B选项中单链内相邻碱基GC之间依靠“—五碳糖磷酸五碳糖—”相连。 28C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由于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不发生基因重组,因为既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不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儿子的血友病基因或者红绿色盲基因都只能由母亲传来,女儿患病一般是父母双方均含有致病基因。 【详解】
A、基因Bb和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这两对基因不发生基因重组,儿子甲患病是其父亲产生的Y型精子和其母亲产生的XBh型卵子结合的结果,A错误; B、儿子乙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应是其母亲次级卵母细胞中XbH叫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新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的结果,B错误;
C、女儿丙患病可能与其父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含有B基因的片段缺失(形成XH有关,C正确;
D儿子丁患病可能与其母亲初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Xbh型的卵细胞有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

注意本题中两种遗传病的等位基因在连锁遗传中的分析。 29C 【分析】
T2噬菌体的繁殖是利用自身的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再借用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场所、能量和酶等适宜条件合成自身的外壳蛋白。 【详解】
A32P 标记T2噬菌体需要先标记大肠杆菌,35S 标记大肠杆菌可以直接把大肠杆菌置于普通培养基上培养,A错误;
B、这M个子代T2噬菌体中,含32P T2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2/MB错误; C、若子代T2噬菌体均同时含32P 35S ,则该T2噬菌体只繁殖了一代,C正确; DT2噬菌体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而大肠杆菌标记32SM个子代T2噬菌体全部含32SD错误。 故选C 【点睛】
1 如果一个噬菌体的一个带32P标记的DNA在无32P的大肠杆菌内复制n次后,始终只有2个子代DNA32P标记;
2 如果一个噬菌体侵染带有35S的大肠杆菌后,由于每个子代噬菌体的外壳蛋白都需要大肠杆菌的中35S的原料,所以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带有35S 30D 【详解】
A错误;若细胞被RNA病毒感染,RNA可通过自我复制产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mRNA作为模板,tRAN作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C错误;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的,D正确。 31B 【分析】
根据题意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染色后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染色后着色浅可知,细胞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第一个细胞周期时,由于没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单体中各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一条单链含BrdU两条单链不含BrdU所以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都深。当细胞进入第二个细胞周期时,
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中DNA4条链,其中只有一条链不含BrdU,所以此 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中一条单体着色深,一条单体着色浅。以此类推,分析相关选项。【详解】
A、观察时选分裂中期的细胞,原因是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A正确;
B、若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均无颜色差异,不一定是1DNA2条链都含BrdU,也可能都是1条链含有BrdU1条链不含BrdUB错误;
C、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正确;
D、若要观察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则应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时,容易根据惯性思维误认为“DNA一条单链掺有BrdU时染色单体着色浅,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时染色单体着色深,原因是没有仔细审题;二是在分析不同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时出错,主要是不能从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的随机性着手分析。 32B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翻译过程,其中表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是翻译形成是核糖体,的多肽链,根据四条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是由右向左进行的;是翻译的场所。DNA聚合酶的催化。 乙图表示转录过程,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需要解旋酶、【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表示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B正确;
C.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错误;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错误。 故选B 33D
【详解】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B正确;生物的一种性状可同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如人的升高,C正确;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点睛】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实现的。基因控制性状需经过一系列步骤,有如下两种方式: 直接途径: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细胞的结构生物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的病因。 间接途径:基因粒色及粒形的形成。 2)生物性状的制约因素
a.一般而言,一对基因只决定一种性状。如人类白化病,豌豆圆粒、皱粒等。
b有时生物体的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
c.有些基因则会影响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红花的基因也决定结灰色的种子。
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性状,如人类身高不完全取决于基因,可受后天营养及锻炼状况影响。结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34C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DNA分子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逆转录过程,RNA分子复制过程,为翻译过程.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
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DNA复制、转录、翻译,A正确; B、过程逆转录的完成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B正确;
C、过程转录能发生T-AA-UC-GG-C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
酶或激素
细胞的代谢
生物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
D、过程翻译发生在核糖体,有3RNA参与,D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悉中心法则的五个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 35D 【分析】
根据题意,图示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其中图1含两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即两个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图2正在发生两对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3内无同源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4有同源染 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正在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
A、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而产生基因重组,A正确;
B、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分裂均等,说明该细胞来源于雄性动物的睾丸(或精巢)B正确;
C3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根据图2细胞判断的性别可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D、图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D 【点睛】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熟悉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进而准确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 36D 【分析】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

A、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调查,且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A正确; B、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病家系中进行调查,B正确; C、最好调查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
D、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D错误。 故选D 【点睛】
注意: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病家系中进行调查;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 37D 【解析】 【分析】
甲(AABB×乙(aabb→F1AaBbF1(父本)×→AaBbAabbaaBbaabb=1222,乙×F1(母本)→AaBbAabbaaBbaabb=1111.由此可见,测交组合二符合正常测交后代比例;而测交组合一中,AaBb是其它类型的一半,可能是精子AB有一半死亡的缘故。 【详解】
A、正常情况下,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该是1111,而作为父本的F1测交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1222,说明父本F1产生的AB花粉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A正确;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具有四种,因此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3=9种,B确;
C、通过测交结果看出,F1能产生四种类型的花粉粒,因此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基因型不同的单倍体植株,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正反交均有四种表现型说明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点睛】
难点:F1测交中作父本与作母本相比,后代四种表现型种类相同但比例不同,进而推测其F1产生的配子种类相同但比例不同,由此得出“F1产生的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 38C 【分析】

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母本的处理,应该在雄蕊未成熟时即花蕾期进行,对杂交结果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推理,并对杂交结果大量的统计来减少实验误差.融合遗传方式是杂交后代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若杂交后代自交,性状不会分离,若测交再次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详解】
A、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一般不收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一般都是纯种植物,A正确;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B正确;
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不否定融合遗传也不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而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否定了融合遗传并且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C错误; D通过对测交实验结果的演绎推理,证明等位基因在F1形成配子是分开并进入了不同配子,从而得出分离定律,所以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D正确。 故选C 【点睛】
易错选项C:根据杂交得到的F1不能否定融合遗传也不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只能根据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才否定了融合遗传并且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 39B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MycRas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的癌症发病率得到的曲线图,单独将Myc基因或Ras基因导入小鼠体内都会导致无肿瘤小鼠的比例降低,尤其是单独导入Ras基因时.同时将Myc基因或Ras基因导入小鼠体内会导致无肿瘤小鼠的比例大大降低,比单独将Myc基因或Ras基因导入小鼠体内的比例还要低。 【详解】
AMycRas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根据题中信息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可知,A错误;
B、根据图中曲线可知两种癌基因共同作用使小鼠细胞更易发生癌变,B正确; C、有MycRas基因,细胞癌变的几率升高,但不一定就会癌变,C错误;
D、小鼠乳腺和唾液腺细胞的核基因与其他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产生,所
以它们的核基因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
关键:根据图中曲线可知,Ras基因比Myc基因诱发小鼠细胞癌变的效果明显,但两种基因共同作用诱发小鼠细胞癌变的效果更明显。 40B 【分析】
1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不定向的,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生物的变异的有害性是相对的,变异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存环境。
2、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西瓜,种植三倍体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由于三倍体西瓜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联会紊乱,因此能获得无子西瓜。 【详解】
A、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A错误;
B、三倍体无籽西瓜植物就可由受精卵发育为种子(胚),也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等方法无性繁殖获得,B正确;
C、生物进化的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只有大多数新物种的产生才需要长期的地理隔离,再发生生殖隔离,C错误;
D、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因为正常授粉,因此该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有籽西瓜,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注意三个不混淆:一是变异的有利有害由环境决定,与自身变异类型无关;二是新物种的形成常常需要地理隔离并出现生殖隔离,要与生物进化区别开来;三是三倍体无籽西瓜在三倍体植株上结出,不是在四倍体或二倍体植株上结出。
41A试管中的淀粉在转录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不能 酸能催化淀粉水解,酸和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下被水解,B试管中的淀粉只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通常用酶促反应大小来表示。
3pH会酶活性,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 【详解】
1)根据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就是RNA,所以合成酶必须要经过转录,但不一定需要翻译过程。
2)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3)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被分解,当在PH=39时,等量淀粉在等量淀粉酶的催化下相同时间后余下的淀粉量相同并不能得出两个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相同,相反可得出PH=9时酶活性更强,因为PH=3时淀粉会自然分解一部分。 【点睛】
易错点:如果忽视酸性条件下淀粉会自然分解,对(3)小题中PH=39的条件下,淀粉分解速率相同就容易出现误判。
42.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自由组合 100% 两种观点中,F1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测交的结果一致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荧光点(位置)和数目 4 【分析】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
1)统计发现,F24种性状类型的比例接近9331,兴趣小组的甲同学认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四分体时期有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部分片段的交换,由于F1全为黄色子叶红花,故全部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发生交叉互
换。
2)由于两种观点中,F1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测交的结果一致,故不能检验谁的观点正确。
3)由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清晰,故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的荧光点数目,因为染色体在间期进行复制,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加倍,故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有4个荧光点,则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
分析本题中(12)小题关键要抓住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通过表现型反推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分析本题中(3)小题关键要注意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其次要注意中期细胞内染色体上DNA已经复制且为分开,所以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加倍。
43.性别 显性 A XbXbY XBO 取上述异常子代的分裂细胞进行显微镜镜检,统计染色体数目(性染色体数目) 【分析】
1、根据“F2中雌果蝇全部表现红眼;雄果蝇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比例接近于11”,说明果蝇的眼色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果蝇中,性别一般由性染色体决定,XX为雌性,XY为雄性;但性别还与X染色体的条数有关,只有两个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信号,从而使胚胎朝雌性方向发展,所以XXY个体为雌性,X个体为雄性。 【详解】
1由于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雌果蝇全部表现红眼,雄果蝇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比例接近于11。该实验结果表明果蝇眼色遗传与果蝇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且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题意果蝇中XOXYXYY个体表现雄性,XXXXY体表现雌性分析可知,除不能存活的个体外,凡是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含2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说明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的条数决定。
2)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红眼雌果蝇(XBXb)中会出现一只白眼,后代白眼雄果蝇(XbY)中会出现一只红眼,推测其产生的原因最可能就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两条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而产生基因型为XbXbO的卵细胞,当这两种卵细胞分别于
雄性亲本产生的含YXB的精子结合,从而产生基因型为XbXbY的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XBO的红眼雄果蝇。为了检验是否为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取上述异常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分裂细胞分别进行显微镜镜检,统计性染色体数目。 【点睛】
注意: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进而产生基因型为XbXbO的卵细胞。 4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TTTTTC 降低 4 1/16 0.25% 1/606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遗传系谱图中12号正常个体,生出5号患甲病的女性可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受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该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分析家系中各个体的基因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各个小题。 【详解】
1)图中-5是甲病的女性患者,其父母都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了是UUUUUC,则对应基因的非模板链中的碱基序列是TTTTTC该突变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正常的mRNA相比,缺少了UUUUUC嘧啶所占比例将降低。
3)图中-9为同时患有甲病和红绿色盲的男性,基因型为aaXbY,说明其父亲是甲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母亲是甲病致病基因和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所以-7-8的基因型AaXBXb-9中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8分别是AaXbY正常情况下,-3表现正常,-8中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4-7-8再生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后代的概率为1/4×1/4=1/16
4)若某地区的男性群体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5%,则该地区b的基因频率为5%,故该5%=0.25%地区女性群体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5%×若甲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1/100A的基因频率为99/100,携带者所占比例为1/100×99/100=198/10000,故该群体中表现正常的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98/10000÷9999/10000 =2/101;又-6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所以-6与该2/101×1/4×1/2=1/606 群体中一表现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后代为患甲病儿子的概率为2/3×【点睛】
关键:根据遗传平衡定规律,分析某地区的伴X染色体遗传的红绿色盲病的所有人群体:

1)男女所有人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男性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正常基因频=1-致病基因频率;
2男性群体中:患者所占比例=致病基因的频率,正常男性所占比例=正常基因频率;
3女性群体中:患者所占比例=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携带者所占比例=致病基因频率与正常基因频率的2倍,正常纯合者所占比例=正常基因频率的平方。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