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诗歌以及解释翻译素材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诗歌以及解释翻译素材

时间:2019-01-08 16:23:19    下载该word文档

9《三峡》郦道元·北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中断。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四十六。谢中书,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③四时:四季。④歇:消散。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⑦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⑨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但:只是。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1《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独,只。 绝,绝妙。皆:全,都。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若:好像。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猿则百叫无。鸢飞天者,望峰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横柯上蔽,在昼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激:冲击,拍打。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好:美丽的。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千转:长久不断地叫。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绝,停止。鸢(yuān)飞戾(lì)天: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戾,至。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 。反,通“返”,返回。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12唐诗五首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使至塞上

单车//问边,属国//居延。我奉命慰问边塞将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征蓬//汉塞,归雁//胡天。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候骑,都护//燕然。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叙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景、想象、比喻)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抒情、拟人)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足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21 孟子二章

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回而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课文内容理解:

1、 文章第一段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共同点: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2、 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些道理相同?

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 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或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答:第二段先指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 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作具体分析。

答: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

5、 请写出与文章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关的几个成语。

答:多难兴邦;玩物丧志;居安思危。

6、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答:首先,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古代圣贤,指出一个人要肩负大任必然要经受种种磨练;接着,运用对比论证,先从正面展开论述,指出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方能奋发进取的道理;然后,作者又从个人成长谈到国家治理,从反面论述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敌国外患,国家往往会灭亡;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课文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本来在冀州南面,河阳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改变,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课文解读:

(一)、整体感知

第一段 故事背景:极言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移山铺垫

第二段 情节开端:提出移山主张——讨论决定运土方案——立即行动——遗男助之

——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段 情节发展:智叟阻止——愚公驳斥——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第四段 高潮和结局:神“惧”——帝“感”——山移——神话结尾。

(二)、问题研究

1、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的方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信心)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的结果: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愚公之“愚”:愚心移山的艰巨性

.山高且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年事已高——年且九十。

.工具简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路途遥远——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往返时间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力量小——全家,孀妻遗男。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正是因为移山任务如此之艰巨,才更能衬托出愚公那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毅力,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从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3、愚公“不愚”:(主要有两点)

.有远大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有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事业。二是他对移山的坚强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懂得人力是无穷的,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4、“智叟”不“智”表现在:

他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说明他目光短浅,老于世故,自作聪明,实则愚蠢。

5、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

首先,“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作者用一对反义词为两人命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愚公有是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其次,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此外,“公”和“叟”的称呼也很值得玩味。“公”和“叟”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

6、以下两句话意思相近,比较二者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且焉置土石?”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

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小结】愚公之妻: “献疑” 关切 忧虑

河曲智叟: “笑而止” 嘲笑 讥讽

7、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8、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由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幻想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9、人物性格

愚公:目光长远 积极奋斗 全面 发展——愚不可及?大智若愚!

智叟:目光短浅 冷漠逃避 片面 静止——老于世故,鼠目寸光。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智叟: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傲慢武断,信口开河,好为人师,卖弄小聪明……)

10、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一元年的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朝廷就任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河内守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的侵入。

皇帝亲自到军营慰劳将士。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车马疾驰径直而入,将领用下马行跪拜礼的礼节迎接(送)皇帝。不久到周亚夫军细柳去,周亚夫军细柳的将士们个个身穿铠甲,手执利刃,拉满弓弩。皇帝的先行卫队来到营门口,营门紧闭,不能进入。先驱说:“皇帝将(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将军命令:‘军队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来到营门口,营门(依然)紧闭,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自己的符节传令给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将士。”亚夫将军见到皇帝的符节才下令打开军营的大门。守卫营门的将士对跟从皇帝的车骑将军说:“将军规定,军营里不能驱车疾行。”于是皇帝就命御者按住缰绳慢行。来到营内,将军亚夫手执兵器双手抱拳(对皇帝)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便)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拜见您。”皇帝被(他)感动,脸上带着感动的神情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让人向亚夫将军致意:“皇帝怀着敬意慰劳将军。”皇帝完成慰劳(将士)的礼节后离开军营。

刚出营门,众臣都表示震惊。文帝说:“唉,我很赞赏啊,这才是真将军的作为呀!先前在霸上、棘门军营里,像儿戏罢了,那些将领们必会遭袭击而被俘获啊。至于亚夫,谁能够侵犯呢?”皇帝为此称赞了周将军很久。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①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