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翻译

翻译

时间:2019-08-11 02:42:59    下载该word文档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1.“,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2.“,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

3.“,则要求译文要有文采,尽量形象 、生动 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

高考对文言翻译的要求是:准确、通顺。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

2.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直译:连秋天里鸟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对、留、补、换、调、删。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方法:单音节词翻译成为双音节词。

1

赵。

确实 害怕 大王 欺骗 (不译) 辜负了 赵国。

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1

使 北门 管。

郑国人 掌管 他们的 北门 钥匙。

1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人名、古地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3.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被省略的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句子更顺畅。

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前省略主语邹忌后省略宾语。翻译时都应补出。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补出的内容一般要加上括号。

4.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划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2:邹忌八尺有余……朝衣冠……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

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现在讲;古人讲,现在讲眼睛;古人讲,现在讲;古人讲,现在讲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5.就是调整语序。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宾语前置句。

1:故天下人未奇也。 05东城一模)

“未之奇也”就是“未奇之也”,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译为:所以,天下的人没有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还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以及“之”“是”等词语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何之有?

3句读之不知,之不解。

(2)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计策还没有确定,(想)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来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3:石之铿然有声者……

按“铿然有声之石”译: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

4: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03海淀一模)

要按“有之市而醉归之丈人”来译:城里有(一个)去集市喝醉酒回家的老人

(3)状语后置。

1:短屈原于顷襄王

句中划线部分翻译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译为:[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句中划线部分翻译时要放在“语好乐”前面作状语。译为:您曾经 [ 把喜欢音乐的事 ] 告诉了庄暴,有这回事吗?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句中划线部分翻译时要放在“观”前面作状语。 译为:古人 [ 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的观察,往往有心得。

(4)主语后置

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句中的“甚矣”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前在主语部分“汝之不惠”之前了。翻译时要把语序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句序应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译为: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了。

6.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

句首:“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 表敬副词;

句尾:“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

句中:“以、于、则、而、为”等表顺接的连词;

“之、者”等起补足音节、结构作用的助词;

“也”等表停顿的助词。

这些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1: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亦先乎吾,吾从师之

2战,勇气 (《曹刿论战》)

3:师道不传久矣。 (《师说》)

4:少,月出于东山上,徘徊于斗牛间。

(《前赤壁赋》)

5:蟹六跪二螯

四、若遇到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情况时,需要特别注意。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2:今日乃得君矣。 句中“御”是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为动,“为……驾车”。译为:今日才得以为君驾车啊。

3李将军之谓也 02高考北京卷)

“其……之谓也”是固定句式,表推测,“大概说的是……吧?”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4:能之者,在君

句中“安”是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使……安定”;“其……乎”是固定句式,表推测,“大概……吧”。译为: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吧?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翻译。

译: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的人,应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应得的处罚,对尽忠行善的人,评定应得的奖赏。

五,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猜!

猜的途径:声训、形训、理训

试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俄而,柳生左肘。 ——《庄子》

2、不获世之滋垢,皭(jiao)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屈原列传》

3、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百喻经》)

判断:愚人不聪明,就光吃盐。吃时嘴里爽快,回到家里就得了病。

理训:在这里是败坏之意,是通。(吃后败坏了口味,反而被盐害苦了。)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

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要求翻译的句子放回到原文段中,联系中心内容,注意前后文联系,认真加以推测。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

第二步:默读原文,确定译点(文言句式和重要实、虚词),逐词解释,再将翻译连缀成文

第三步:通读译文,求其连贯,减少疏漏。

文言翻译口诀

文言翻译,遵其顺序。诵读全文,浏览大体。

句不离段,词不脱句。难解句子,斟酌损益。

详审语境,探究语气。省略词语,适当补齐。

遇有倒装,调整语序。官名人名,不必翻译。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随文解意。

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特征断句。

对照原文,力求直译。委婉修辞,酌情意译。

字词句篇,贯通一气。翻译完毕,复查仔细。

课堂练习

1.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现在您不问齐王却问年成和百姓,怎么把卑贱者放在先把尊贵者放在后呢?

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译文: 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怎么能舍弃根本的(百姓)而问末梢的()呢?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翻译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