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安全验证

安全验证

时间:2023-11-21 15:24:58    下载该word文档
64     Moder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97月第29卷第4July.2009 Vol.29 No.4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渊源及其影响章碧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疗保健中心,陕西咸阳712000 :金元时期由于历史和当时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在医学学术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产生了至今仍对中医学影响甚大的众所周知的“金元四大家其代表人物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均各树一帜,而闻名于世,在金元时期创立了偏攻偏补自家为法的新理论,他们以各自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理,突破了魏晋以后在医疗过程中墨守成规的保守风气,丰富了祖国医学宝藏,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本文试从分析每一学派的学术思想出发,提倡金元四大家内经理论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阐发经义,大胆的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术作风启发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在中医药学的临床实践当中,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坚持因人因时因地的中医治疗原则,在吸取前人的医疗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医药事业引向纵深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关键词:金元四大家;学术渊源;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71(200904-0064-03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由于历史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中医学术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产生了至今仍对中医学影响甚大的金元四大家虽然金元四大家以各执一偏而著称于世,但我们在分析每一学派的学术思想时不难发现,每一学派都与其他的学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理论创新做一个回顾:1 生平及其师承据有关史料记载,金元四大家各自生活的一百余年间,是一个民族战争极为频繁时期,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各种疾病流行,特别是各种疫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局方,医家又都默守陈规情况下,更使当时的疾病治疗出现种种弊端。这些都为金元四大家的学术形成造就了一个外部环境,使他们本着补偏救弊而成一家之言1.1 刘完素 字守真,自号通玄学士(公元11201200,金代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县,故人称为“河间先生。他提出了“五志过极皆为火(及其后世为之总结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火论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奠定了“河间学派火热病机的理论基础,开创了金元时期中医学术争鸣的先河1.2 张从正 字子和(公元11591228,代唯洲考城(今河南民权县。因其祖籍在西周所置戴国境内,故自号戴人,久居陈元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曾私塾于刘完素,基本思想源于刘完寒凉学说,用药寒凉而峻猛提出了“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儒门事亲汗吐下的理论,创立了“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三法治疗疾病,成为攻邪学派的代表人1.3 李杲 字明之(公元11801251,世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的东垣地区,晚年号称东垣老人曾经师从于张元素,在继承张元素的医学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内经四时皆以胃气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理论为依据,立了脾胃学说而成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其在治法上的“盖温能除大热,……今立补中益气汤(,一直为内外伤辨惑论卷中饮食劳倦论后世医家推崇1.4 朱震亨 号丹溪(公元12281358,代婺洲义乌(今浙江义乌县。因其所居赤岸镇有一条溪名丹溪,故号丹溪翁,后人以丹溪称之朱丹溪生于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之后,其学术思(想深受他们的影响他提出了相火论格致余的学术观点,创立“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学说不足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2 学术思想及其继承2.1 刘完素于六气中着重“火热,扩大火热病证的范围,在治疗上提倡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病,定了不少著名方剂。其学说不仅纠正了当时滥用
20097月第29卷第4July.2009 Vol.29 No.4    Moder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65 温燥药物的流弊,而且打破了当时医界默守仲景陈规的局面,树立了因时因人因地的辨治典范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内经运气要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其学术思想从不同角度渗透于金元时期其他医家的学术之中,如从正的善用寒凉攻邪东垣的论述阴火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等等2.2 张从正继承了河间的外来火热之说,倡“去正安,主张汗下三法为治。主要著作是儒门事亲他在刘完素倡导的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治病机理论的启发下,持寒凉立论,伤寒论中的汗下三法的运用范围进一步的扩大。他的汗法双解散;吐法茶调散三圣散;下法浚川散通经散禹功散等,都是在河间寒凉学说的基础上制定和应用之方,张从正在实践中发展了河间学说(2.3 李东垣提出了“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的观点,着意于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变攻胃论序伐为补益,其论点亦受河间从正的启发。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河间在火热病治疗中强调注重脾胃,其在病式六气为病火类中指出:土为万物之元,故水土同在于下,而为万物之……故五脏六腑,肢百骸受气皆在脾胃李东垣受其启发,治疗脾胃内伤诸病主用益气升阳结合苦寒泻火。河间在原病式六气为病寒类中有“胃热则消谷善,故病寒则食虽已而不饥也……”,李东垣由此发挥用补升以治脾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散火解热的代表方升阳散火汤和苦寒泻火的代表方朱砂安神,虽重在散火泻火,但都辅以补益和中药物,可见其用药是以增强人体本身的机能为主,弥补了河从正的不足张从正主攻是以外来之邪立论,因此偏重在论及虚损之证时,提到夫病人多日虚(损无力,补之以无比山药丸则愈也儒门事亲,其在主攻的同时并没有排除用补虚损二十八法治疗李东垣“用补是从内伤的角度出发,此侧重于“。在叙及风寒外感诸证时亦认为概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用补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论阴证阳证也没有排除泻法。又如东垣认为治病必须从正邪消长和形气盛衰来考虑攻补的方法,一切疾病的初,不论病的轻重都应以猛剂驱邪,体现了张从正邪去正安之意2.4 朱丹溪学源于刘完素李东垣,旁通张从正之,创造性地把外感火热研究引向了内伤火热的证治之中,同时又提出了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的治疗观点,格致余论张子和攻击注论一步发展了张从正攻邪理论,可见其是熔三家之学术思想于一炉而有创新。主要著作有《致余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朱丹溪所论的火热病变主要是指内火,其“(是指相火为病。提出了火自内作局方发挥(,阐述了气气有余便是火丹溪心法火六机阻逆产生邪火的病机,把刘完素外感火热的学术思想引向了内伤火热的证治。另外如刘完素在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中提出了吐酸属于热郁致酸的病因病机,朱丹溪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方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宜吴萸顺其性而折之,此反佐之法也,必以炒黄连为君,以清其胃热;在湿热病“吐出酸水如醋中附方曲术丸加味平胃散或南星半夏软石膏,使香附等作丸服用(丹溪心法吞酸三十三吞酸的病因病位治疗由单一因素推演到了复合因素相火,元气之贼本是李东垣的学术观点,丹溪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火的常与变吉与凶的两重性观点,在滋阴降火治疗中,既继承了河间学说又汲取了东垣的经验,注意脾胃元气东垣曾论阳升阴降,但特别重视阳气的升发,丹溪接受了这种观点。然而丹溪阐明“阴升阳降的问题--阴阳比和是以“阴升阳降为基本条件,这既是丹溪对阴阳升降理论的独到见解,也是对东垣升降学说的一大补充3 学术渊源3.1 刘完素学术渊源 他结合临床实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热论及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的治法其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理论上演绎发挥,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把属于火的10属于热的7条扩大为57,总结归纳出了后世为之称道的“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的论点。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黄帝素问宣明方论中汇集素问所述的62个杂病病证分别予以处方,使内经理论与临床得到紧密的结合,使内经的理论更加具体化3.2 张从正学术渊源 他自青少年时期起就开始钻研医术,自述对刘完素辛凉之剂用了四十余年,属于河间学派。当时遵循内经的发病学观点,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盛行的局方,医家不敢攻邪,恐伤正气。张从正则认
66     Moder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97月第29卷第4July.2009 Vol.29 No.4:惟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儒门事亲汗吐。在继承刘完素的“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凉学说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治疗思想。倡导“今予论汗下三法,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并谓之“三法能兼众法(格致余论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攻邪的同时张从正亦受内经的影响强调药攻食补,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病调以后,莫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菜充3.3 李杲学术渊源 他是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善师仲景河间子和而又有自己的创新和见其所处的年代正值金元混战,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此时脾胃病发病较多,加之他自己又是脾胃虚弱,就促使他不断地思考有关方面的问题在其师张元素创立的脏腑病机学说“脏腑虚实用的影响下,研究《内经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独创了脾胃学说。在李杲的著作中,他大量引用了内经原文,对其中的有关脾胃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创新,提出了“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内经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做为自己理论的根据。在对内伤发热病的治疗中,李杲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法则,认为唯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寒,寒以泻其火热而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用苦寒(之药泻胃土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创立了为热中论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3.4 朱丹溪学术渊源 他生活的年代,当时元已统一中国,人民得以修养生息,他生活的南方物产也较为丰富,人的体质相对较弱。富者美食纵欲,相火亢盛,贫者郁火内生,皆易耗损阴精。然而当时仍盛行局方滥用温燥。针对这种状况,朱丹溪在总结前人论述相火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了(自己的滋阴学说丹溪认为诸火病自内生,方发挥内经病机属火的5条为纲,对相火妄动的病证进行了总结。他以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以及素问方盛衰论篇阴虚,天气绝;至阳虚,地气不足等为立论基础,格致余论中提出: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同时又从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男子六十四岁精绝,女子四十九岁经绝总结(出阴精“难成易亏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的思想当然丹溪学说的形成也是受到了金元四家的其他三家的影响,首先是河间的“火热,以火热病机证治为主,多在外感;李东垣则以脾胃虚损病机为主,偏在内伤;丹溪则将外感火热引向了内伤火热,同时提出的“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的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了张从正的攻邪理4 结语综上所述,金元四大家各自学术成就的取得与他们之间既相互继承又有所发展的学术创新精神紧密联系都是在认识到时行的局方对他们治疗的群体效果不好情况下,不墨守成规,尊重实践内经理论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新理论。刘完素为四家之首,开争鸣之先,对其后三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张从正所用三法都是在河间寒凉学说的基础上制定和应用;李东垣论治脾胃内伤诸疾,解决了火与元气两不相立的矛盾,可谓受启发于河间从正之学说,又具有自己的创新;丹溪认识到河间从正的推陈致新与泻火之法有利于湿热相火为病,而东垣补中益气之法又有利于心肺脾胃之阳不能升举者,故融他们学说于一炉,展出了泻相火补真阴的论治方法金元四大家各自的学说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里程碑,对后世医家产生其他诸多的医学流派和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时值今日,人类的疾病谱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地区的疾病病种的差异依然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微观水平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从“金元四大家,我们可以看出继承和创新并重,结合临床实践的需要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历史地看待中医的理论发展,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坚持因人因时因地的中医治疗原则,在吸取前人的医疗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医药事业引向纵深的发展我们期待着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新的理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参考文献[1]天津科技出版社总撰.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M].: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1-2.[2]李聪甫,刘炳凡.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之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收稿日期:2009-03-20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安全验证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