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时间:2018-11-04 17:40:53    下载该word文档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第一册)

绪论

(一) 教学目的: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B:识记)

2 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A:知道)

3 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A:知道)

(二)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三) 教学用具

(四) 教学方法:讨论、讲述、提问

(五) 教学设计

首先以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提出的非生命物质(金属表面的锈)和生物(石头表面的地衣),活跃的生命现象(开花的牡丹和飞舞的蜜蜂)和相对沉寂的生命现象(冬季的落叶林)进行对比,使讨论有了基础。从而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教学。

1.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中归纳为六条,目的在于突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通过表面现象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而要从本质上区分有生命的个体和非生命物体,还必须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到生理功能,从生物自身功能到应激性,从个体生长发育到种族延续乃至生物进化,这样逐级深入,层层理解。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注意:一切生物并不都有细胞结构,但一切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并且,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例: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B)。A.枯草杆菌B.噬菌体C.团藻D.草履虫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从方向上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本质上看,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注意: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征。正因为生物有了应激性,才能对周围的刺激发生反应,从而使生物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适应周围环境。

注意:要判断某生物现象是否属于应激性,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看是否有引起生物发生反应的刺激;二是看生物体是否对外界刺激发生了反应。如果两者皆具备,那就是应激性。

例:下列属于生物应激性现象的是(C)。A.蝗虫的体色与绿色的青草一致B.竹节虫的形状与竹节相似C.避役的体色与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D.黄蜂身体上黄黑相间的条纹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该特征的基础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伴随着发育,表现出由新生到成熟的阶段性变化是发育。生物个体通过生殖,保证了种族的延续。

注意:生物的生长是量变,发育是质变,二者可以同时进行,但不可等同看待。

- 1 -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通过生物生殖过程实现的,因而没有生殖,也就没有遗传和变异的机会。

例: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鲫鱼经过人工饲养,从而演变成金鱼的事实说明生物都具有(A)。A.遗传和变异B.应激性C.适应性D.多样性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具体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又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环境。

针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总结出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因此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通过新陈代谢,使生物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表现出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而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又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只有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才能对外界的刺激表现出一定的应激性;生物体只有具有应激性,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因此,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重要的标志,各基本特征

例:能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物基本特征是(DA.新陈代谢和细胞结构B.应激性和适应性

C.遗传变异和生殖D.新陈代谢和生殖

2.生物科学的发展与进展

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进展的介绍中,突出了三大成就: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DNA工程和生态学方面的几个实例。

1)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指通过某种工程手段,在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技术科学。其成果层出不穷。如我国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干扰素的问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等等,这些生物工程研究成果的出现,均说明了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能源和粮食等世界性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主要朝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方面已经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在宏观方面就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

- 2 -

3.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首先讲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不仅是获得生物科学知识,而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取在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后,达到一定的能力的提升:(1)把握生物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理解的能力;(2)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科学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动手能力;(4)提高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实验成败关键;(5)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六) 板书

§绪论

1、生物的六大特征: 2、生物科学的发展和进展 3、学习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七) 教学建议和意见

语速不能太快,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二十多种,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识记) 2 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B:识记) 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 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 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八) 教学设计

首先以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提供的动物(人)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表进行对比,使讨论提问有了基础。从而引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教学。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并且概括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从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元素的组成与生物体元素组成的对比中,发现它们的统一性,了解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特点;从动物体与植物体组成的元素对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元素的组成有区别;从生物体内不同元素的含量对比中,发现生物体元素组成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体特性的联系。

玉米与人体的无机物的组成(质量分数/%

元素 O C H N Si K Ca

- 3 -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1.17 0.92 0.23

14.62 55.99 7.46 9.33 0.005 1.09 4.67

P Mg S Cl Al Fe Mn Na Zn Rb 0.20 0.18 0.17 0.14 0.11 0.08 0.04 - - - 3.11 0.16 0.78 0.47 - 0.012 - 0.47 0.01 0.005

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根据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大量元素占生物体重的万分之一以上,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包括FeMnZnCuBMo等。

注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不同的生物,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例: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分别是(B)。 C CHON CHONPS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按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大致可分为下列类型:

1)构成原生质的基本元素:如CHONP是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CHONS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等。

2)调节机体活动的元素:如离子态的Na+K+Ca2+Mg2+ClH+ 及其他离子————

OHHCO3SO42HPO42等。

3)与蛋白质结合的元素:如Fe(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固氨酶等),Cu(血蓝素、细胞色素氧化酶等),Mo(固氮酶),Co(构成维生素B12。在天然存在形式中,维生素B12可能是与肽或蛋白质相结合的),ZnDNA聚合酶、RNA聚合酶),I(甲状腺球蛋白。这是一种含碘蛋白质,是人体内的碘库),Mn(精氨酸酶等多种酶)。

4)微量调节元素:如BCrSeAsNi等。这些元素是不可缺的,又是不可替代的。

2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是最基本的,其中CHONPS6种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大部分有机物是由上述6种元素组成的。

注意: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并不是全部形成各种化合物,而是有些参与构成化合物,有的以离子状态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还有的兼有多种功能。

在细胞内可找到至少62种元素,其中重要的有24种,这些元素按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这些化学元素的主要作用可总结为三个方面:构原(构成原生质)、组化(组成各种化合物)和影响(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但不管含量的多少,这些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元素,生物体就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命活动,甚至呈现出一定的病症(如教材中所举例的B,植物体缺乏B,会导致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花粉管的萌发和伸长)。从这个方面说,它们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3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是从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分布的种类比较确定的,差异性是从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分布的量的比较得出的。也就是说,组成生物体的20多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的,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又说明了生物界和

- 4 -

非生物界又具有差异性。

例:从根本上说,生物体都是由非生物界中的化学元素构成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的原因是(CD)。A.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功能B.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根据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2、重要作用: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作用:构成原生质、组成化合物、影响生物生命活动

3、统一性和差异性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授课速度不能太快,对某些班还要减慢速度。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的:

1 原生质的定义(B:识记)

2 组成生物体的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

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C:理解)

3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C:理解)

4 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

现象(A:知道)

(二) 教学重点: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

(三) 教学难点:

1 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2 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和重要功能

(四) 教学用具

(五) 教学方法

(六) 教学设计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重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以及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

- 5 -

等引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何影响生物体?

1.首先明确原生质的概念: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在组成上包括细胞内的各种化合物,在结构上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注意:原生质是细胞内各种化合物有机组织起来的整体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存在形式和功能各不相同

通过教材中讲到的细胞内各种化合物的含量表,从整体上概括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体系。

2.水: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不同生物的细胞,含水量不同。其存在的形式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前者约占4.5%,后者约占95.5%,其作用如下:主要是作为良好溶剂,保证各种生化反应有水参加同时生物体内的水还可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到达各个细胞或排出体外由于水分子极性强,能把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水的比热大、蒸发热大加上流动性大,因此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润滑作用对植物来说,水能保持植物固有姿态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注意: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无机盐: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含量虽小,但作用重要,它对维持细胞形态、参与重要的物质组成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是构成原生质或构成生物体某些结构的重要成分参与并调节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包括渗透压平衡、酸度平衡和离子平衡。

如图所示部分无机盐离子的重要作用:

注意: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其中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重要的五碳糖,它们是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葡萄糖和果糖是重要的六碳糖,其中葡萄糖是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的水解产物是两分子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是重要的二糖,它们的水解产物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双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双糖。

多糖的水解终产物是许多单糖,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糖元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糖的功能有以下几点: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和碳源物质它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是储藏的养料是细胞通讯识别作用的基础具有润滑保护作用。

注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某些糖类也有另外的功能,如有支持作用的纤维素,

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分别是(AA.淀粉、糖元B.糖元、淀粉C.蛋白质、脂肪D.脂肪、葡萄糖

- 6 -

5 脂类:脂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很多脂类物质还含有NP元素。包括脂肪、类脂、固醇。

注意:脂肪是生物体答:6/16%

2)蛋白质的基本结构: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通式为:

R

NH2-C-COOH

注意:构成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0种氨基酸的结构不同,是指R基的结构不同。

例: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

A B. C. CH2—CH2—COOH NHCH3—CH—COOH 2—CH—COOH

SH—NH2 CH2—NH2 NH2—CH—COOH

- 7 -

蛋白质分子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

所谓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所谓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CO—)。

所谓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所谓多肽:由3个或3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并由一定化学键连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注意:A.氨基酸

1)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该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义,比如当R基含有氨基或羧基时,这个氨基酸分子就不只有一个氨基或羧基了,同时还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直接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细胞内构成蛋白质的大约20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就是R基结构的不同。

B.二肽

1)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来自羧基和氨基,氧来自羧基。

2)二肽化合物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CO—NH—)叫肽键。

C.多肽

1)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因其呈链状,也称肽链。

2)注意区分肽、肽键和肽链:肽键是肽的连接结构,而肽链是多肽的空间结构。

3)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时,原来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个氨基,另一端只有一个羧基(不计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数)。所以对于一条多肽来说,至少应有的氨基和羧基数都是一个。

4)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NH2-COOHm个。

5)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m条肽链,肽链通过化学键(不是肽键)互相连接,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

6)关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n-m•18(其中n-m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3)蛋白质的多样性:因为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可以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空间结构千变万化,所以使蛋白质的结构极其多样。由于蛋白质分子的复杂多样,才使生物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总之,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世界上没有蛋白质的存在,就不会有生物体的存在。

4)酶的特性: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绝大部分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

- 8 -

7

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几十万至几百万。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百个到几千个核苷酸分子连接而成的长

N碱基 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于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细胞核磷酸 核酸 N碱基 核糖核酸(存在于细胞核糖核苷酸 核糖 质中)(RNA 磷酸

注意:所谓核酸,是原生质中的一类信息大分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呈酸性而得名,它包括DNARNA2种。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少数不含DNA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等)的遗传物质。

课堂总结:任何一种化合物或几种化合物的混合都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细胞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原生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1 水(含量最多)

分为结合水(4.5%)和自由水(95.5%

作用:

2 无机盐

存在形式:离子

- 9 -

作用:

3 糖类

元素组成:

分类:

功能作用:

4 脂类

元素组成:

分类:

功能作用:

5 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化学组成:

基本结构:

结合方式:

功能作用:

6 核酸

化学组成:

基本单位:

功能作用: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要善于利用比较对照的方法,会有事半功培的效果。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1课时)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课时)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首先总结前一节的内容,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他们都存在细胞中,那么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系统地学习细胞方面的知识。

- 10 -

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要观察细胞结构,需要用到显微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关于细胞,我们主要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等方面的知识。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根据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叫做真核生物。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叫做原核生物。真核细胞的机构远比原核细胞复杂得多。本节内容首先介绍了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概况。

观察图2-22-3,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异同?

答: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除此之外,其他结构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具有。

动物和植物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构成。下面我们着重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真核细胞的细胞质的最外面包着一层很薄的膜叫做细胞膜。细胞膜是界膜,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环境分隔开,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化学成分: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此外,细胞膜还含有约10%的碳水化合物,但是都与膜蛋白或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消化道和呼吸道等表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动物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有识别作用。

空间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骨架的内、外侧有许多球形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表面。具体说来,在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实际上包括两层磷脂分子,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它支持着许多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分子分成两类:一类蛋白质分子排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即覆盖在膜的表层;另一类蛋白质分子,有的部分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这对于细胞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细胞膜有多方面功能,如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息传递、分泌、排泄、免疫等。

1.物质运输作用:物质进出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选择透过性,即有选择地允许物质通过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出入细胞。根据物质运送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可以分为两大类: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膜运送到浓度低的一侧,这个过程不需供能,称为被动运输。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细胞供给能量,也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称为主动运输。

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的速度除取决于膜侧的分子浓度外,还与分子的大小、溶解性及电荷性质有关。由于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许多物质通过膜的扩散都和它们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成正比。这种扩散不需要膜中蛋白质载体的帮助,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称单纯扩散。

+2)主动运输:物质运输是从低浓度区移向高浓度区。如人体细胞内液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液,

+++Na浓度则低于细胞外液,然而细胞内仍然不断积累K而排出Na。物质这种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现象,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需要载体,第二需要耗能。因此,凡是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都会影响主动运输,如氰化物能抑制ATP的形成,因而能强烈地抑制主动运输。

- 11 -

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1 化学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3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主要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

物质交换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比较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学会分析常见物质的运输方式。

- 12 -

3、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作用:支持和保护

(八) 教学建议和意见

多用表格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C:理解)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D:应用)

3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这几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

2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十) 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着重讨论细胞质的问题。大家知道,细胞包括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那么,什么叫细胞质呢?它的结构和功能又是怎样的呢?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一、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质中没有分化的部分,即指除了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基质部分,这部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有任何定形的结构,是均匀透明的。

1.含有的物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为细胞质基质完成多种重要的功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2.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高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大多呈短棒状,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内膜中充满基质。在内膜、嵴和基质中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RNA等。

2)主要功能: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左右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内不仅含有丰富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且还含有脂类、蛋白质、少量的DNARNA以及核糖体,因此,线粒体本身能合成少数多肽,估计只有13种,其余多数的蛋白质由核DNA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由此可以看出,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注意: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不是全部场所,因为有氧呼吸的开始部分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这部分知识将在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学到)。线粒体因为要消耗O2,产生CO2,因此是生物体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的场所。

2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 13 -

1)基本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腔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质

1)分布

2)特点

3)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含有的物质:

2)主要功能:

3、细胞器

1)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

2)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4、叶绿体

- 14 -

1)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外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第2课时)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D:应用)

2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质。

2 原核细胞中核区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形态变化。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大家已经学过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的有关结构、功能,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下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细胞核的形状,最常见的是球形、卵形的。

一、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1 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

核膜: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分开,上面有核孔,可能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核膜是双层膜,内膜与染色质纤维相连,外膜与内质网相连通,外膜的外表面上有颗粒状的核糖体,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相连,形成了穿过核膜的小孔,称为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孔道,大分子物质可自由通过核孔,如mRNA。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核膜。实际上,核膜同样是选择透过性膜。在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这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核膜在细胞周期过程中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因为它的折光性较强,与细胞的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在光镜下的染过色的细胞内,或者电镜下的活细胞中,或者分离细胞的细胞核内,都容易看到核仁,它通常是单一的或者多个匀质的球形小体。核仁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的核仁大,可占总核体积的25%;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核仁具有重要功能,它是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场所。在细胞分裂周期内,核仁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在有丝分裂期间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核液:亦称核质,是细胞核内粘稠状的透明液体。它含有多种酶、无机盐和水分等。

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的间期中DNA和蛋白质以及少量RNA所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它们代表了细胞间期核内遗传物质的特定形态。

- 15 -

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

DNA+蛋白质

组成

分裂前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染色质分裂末期:解螺旋,变细变长

染色体

分裂间期的细胞,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呈长丝交织成网状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是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变粗变短形成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在不同时期,细胞中同一物质的两种形态。

注意: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出现,染色体在分裂期出现,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每种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例: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 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由 DNA 蛋白质 构成。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呈细丝状,即 染色质 ;在分裂期,它们又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柱状或杆状的 染色体 。因此, 染色质 染色体 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活,决定着生物的形状,它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注意:凡是无核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

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区别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依据构成该生物的细胞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

构成 构成

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和放线菌

真核生物:如真菌、动物和植物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不等于原核生物,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低等的类群,但它们都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是真核生物。细菌常根据形状分为:杆菌、球菌和螺旋菌,细菌常根据形状来命名,如大肠杆菌。也有的根据功能来命名,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较大区别,两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 16 -

细胞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本节课依次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三部分细胞增殖(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D:应用)

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3 无丝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特点(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三)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大家已经知道,多细胞生物一般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生长发育

- 17 -

成一个新个体。那么,这个受精卵是怎样进行分裂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是如何自我增殖的?它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通过细胞的分裂,可以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可见,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掌握有丝分裂规律,正确记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细胞周期:就是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它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5%~10%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期的特点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上面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那么,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原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下面介绍其不同之处。第一,动物细胞有中心体。中心体是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位于邻近核膜的细胞质中。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内的两个中心粒已经过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到了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并不形

- 18 -

成细胞板(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由此可见,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别。现将它们的异同点归纳如下: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它的分裂过程比较简单,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因此叫做无丝分裂。

1.无丝分裂的过程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变细,最后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2.无丝分裂的特点

无丝分裂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衡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增殖一节,依次介绍了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分裂方式中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三部分内容。其中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DNA和染色体变化的规律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考点,还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要切实掌握有丝分裂的实质。

(七)板书

§2.2 细胞增殖

1、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真核细胞

1)细胞周期:

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 19 -

3)染色体的变化

5)意义:

3、无丝分裂

1)过程:

2)特点: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多利用课前复习,要将上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课时)

第三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1课时)

(一)教学目的: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知识(A:知道)

(二)教学重点

关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在个体发育中的意义。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五)教学设计

大家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通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而且不同组织中细胞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也不相同。这就是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仅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的分化,生物体是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的。

一、掌握分化的概念、了解分化的意义

所谓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即两次细胞分裂之间,或是发生在细胞永久停止分裂以后。但细胞分化与分裂并不完全分开,因为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也有分化,而在分化过程中也能继续增殖。通常,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增殖能力较差或失去增殖能力。神经细胞达到高度分化的地步,因此它们不再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细胞,而且也失去了分裂的能力。在这种发育下,分化是永久的,而且是不可逆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分化又是暂时的和可逆的,这些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如造血器官中的网状细胞。细胞分化过程主要是受亲本的遗传性所控制,同时也受它所处的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分化过程来实现的。

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例如,色素细胞能合成黑色素,

- 20 -

肌肉细胞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等,都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合成的,而邻近的其他细胞,都不能合成这些蛋白质。这三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大量科学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例如,1958年曾有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而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物,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是,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如果只有细胞分裂,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的。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但是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没有细胞分裂,细胞就不可能分化,所以细胞分裂是分化的基础。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为细胞核中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正因为如此,一个细胞能培育成一个生物体。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的基因被抑制,有的基因被激活。如果要使一个分化了的细胞培育成一个生物体,必须设法使该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被激活,像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就是如此。

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时期: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物过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细胞的分化 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持久性

特点 不可逆转性

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仍具有发育的潜能

二、细胞癌变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4)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多裂的现象

5)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3.致癌因子

目前认为,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

2)化学致癌因子:有些无机物,如砷、石棉、铬化合物、镍化合物均有致癌作用。有机致癌剂则更多,如环化致癌物、杂环烃、煤焦油、黄曲霉素等均可致癌。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有上千种之多。有机致癌物往往同时也是能引起细胞突变的诱变剂。

3)病毒致癌因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病毒,叫做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现在已经发现有15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

有的科学家已经证明,癌细胞是由于致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具体来说,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致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致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一旦细胞的正常调节过程

- 21 -

受到阻碍(受到致癌因子作用),就可能使致癌基因转变为激活状态,这个细胞就转化成为癌细胞。

我们对于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预防癌症,防止癌变。

三、防止癌变

为了防止正常的细胞发生癌变,我们要做到:

1 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2 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四、细胞的衰老

1 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1)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1、细胞分化

1)概念:

2)意义:①②

3)细胞全能性的原因:因为每个已经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DNA分子。

2、细胞癌变

1)概念:

2)特征:

3)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4)防止癌变的措施

3、细胞衰老

1)特征:

2)原因:多种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种假说(体细胞突变和DNA损伤论、自由基理论、细胞程序死亡理论)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课前要将今节课的重点先提出,让学生心中有数。

- 22 -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实验四、五)

(一)教学目的:

1 酶的发现(A:知道)

2 酶的概念(D:应用)

3 酶的特性(D: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酶的概念

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实验

2.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条件的选做实验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首先强调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新陈代谢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进化的基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新陈代谢的有关内容。

一、明确新陈代谢的概念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从个体水平上讲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以实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过程。而在本节所讲的新陈代谢,是从细胞水平出发的。

所谓新陈代谢:就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其中的每一个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在新陈代谢中包含着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叶绿体中的H2OCO2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新陈代谢的体现。

二、酶的发现

1 酶的发现史

1783年,意大利人斯巴兰让尼将一块肉放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内,并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笼内的肉块没有了。于是,他推测胃内的液体中肯定有一种分解肉快的物质。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为胃蛋白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国科学家相继从不同生物的体内,提取了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 酶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活细胞产生的,这是酶的来源。在第一章中,我们讲到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绝大部分的酶都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这是酶的生理功能。我们体内新陈代谢中众多的化学反应能够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就是由于酶的这种特殊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酶能加快各种生化反应的反应速度,而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从本质上来说,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但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所以,这些RNA也是酶。

酶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关系密切。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而其中的每一个化学反应必须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所以说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有关,如果离开了酶,生

- 23 -

物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生命就会停止。

二、酶的特性

从酶的发现史我们可以知道,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讲述酶的特性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在完成实验后,要求大家能总结出酶的特性。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注意:酶在催化作用时具有高效性,是指酶在细胞和生物体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注意: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是指生物体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

注意:不适宜的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的原因:过酸、过碱或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因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这些大分子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空间结构,当环境的pH过高、过低或高温、低温下,这些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高效性

特性 专一性

多样性

活性与温度和pH有密切关系

产生: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酶)

(七)板书

§3.1 新陈代谢与酶

1、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酶的发现:①②③④⑤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需要适宜的条件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对重要新陈代谢与ATP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ATP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简式(C:理解)

2 ATP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ATP的生理功能

2 ATP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五)教学设计

大家知道,新陈代谢中一系列的物质变化,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生命系统必须依靠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能量的获取、储存、释放、利用和散失,伴随着全部生命活动。那么,大家能告诉我,大自然

- 24 -

中的总能源来自哪里呢?(太阳能)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植物还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而获取能量。在这里可以看到,光能必须先转化为化学能,才能被动植物利用,而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或维持体温外,其余的都要转化成一种活跃的化学能,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这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三磷酸腺苷——ATP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而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供给的,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一、ATP的结构简式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

ATP的结构简式可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例: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ATP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成A~P~P~P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二、ATPADP的相互转化

1 转化示意图

2 转化过程:科学研究表明,ATP分子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水解,也很容

易形成。水解时伴随能量的释放,重新形成时伴随有能量的贮存。

3 转化意义: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是,ATP在细胞内转化十分迅速,使细胞内ATP的含量

总处在动态平衡中,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的功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ATP的形成途径

1.对动物和人:ADP转化成ATP时能量来源于细胞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和其他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分解放出的能量。

2.对绿色植物:ADP转化为ATP时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转化的光能。

3ATP的形成途径示意图:

例:对于反应式:ATP ADP+Pi+能量,以下提示正确的是(C)。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 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

注意:转化的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例如,ATP分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而这部分能量是不可逆转用来形成ATP的,形成ATP的能量是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ADP在细胞中可以无休止地进行相互转化,就使ATP不会因能量的不断消耗而用尽,从

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由于能够及时地得到能量而顺利地进行。

课堂小结:生物体内的糖类、脂肪等物质贮存的能量,不能直接被生命活动利用,只有这些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因此,细胞内ADPATP的相互转变,即ATP的水解与再生,保证了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能量得以源源不断地供应,从而使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七)板书

§3.2 新陈代谢与ATP

1ATP的生理功能:

2、结构简式:AP~P~P

3ATPADP的相互转化

- 25 -

1)转化图解

2)转化过程(反应式)

3)转化意义

4ATP的形成途径:

1)对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磷酸肌酸分解

2)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八)教学建议与意见

不要全堂讲授,留有时间被学生思考。

第三节 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的:

1 光合作用的发现(A:知道)

2 叶绿体中的色素(C:理解)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意义(D: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叶绿体中的色素

2 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联系初中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明确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的色素以及其过程。

首先明确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864年,的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例:用含同位素14C作为标记的二氧化碳来研究光合作用,对了解光合作用中哪项最有意义?(CA.光合作用中色素的作用B.光合作用中水的形成C.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形成过程D.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叶绿体中的色素

1)种类及颜色:滤纸条上的4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和黄绿色(叶绿色b)。

2)叶绿体呈现绿色的原因:因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少,所以绿光被反射出来,叶绿体就呈现绿色。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总反应式:CO2 + H2O → CH2O+O2(条件:光能 + 叶绿体)

- 26 -

2 过程(见图)

光反应的实质:(1)从物质变化来看,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转变成以糖类为主的有机物中;(2)从能量变化来看,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贮存在以糖类为主的有机物中。 四、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1)光合作用制造了数量巨大的有机物

2)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 3)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 4)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七)板书

§3.3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光合作用的发展:①②③④ 3、叶绿体中的色素 1)种类及色素 2)顺序

4、光合作用的过程

分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列表比较): 5、意义:①②③④

(八)教学建议与意见

对重点内容要反复再反复强调。

- 27 -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教学目的:

1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B:识记)

2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和散失(B:识记)

3 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运用(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渗透作用的原理。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渗透作用的概念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四)教学用具:挂图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贮存在ATP中。那么,植物单单靠光合作用,就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植物还需要水分、无机盐等各种化合物的共同作用。这节课我们着重来讨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1、吸胀吸水: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还没有形成中央液泡,这样的细胞主要靠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这叫做吸胀作用。例如:干燥的种子。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参照课本图] 一个渗透装置中必须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分子组成,分子间空隙较大,所以它是一切溶剂、溶质都能通过的结构。细胞膜、液泡膜的结构与细胞壁完全不同,它们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我们可以把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其他原生质当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这样,细胞液就通过这层选择透过性膜与外界环境中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注意:半透膜不同于细胞膜。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的膜,一般无生物活性;而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除了水分子、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外,其他小分子、离子必须经过选择才能通过,具有生物活性。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恢复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1、水分的吸收

通过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2、运输:通过导管

3、利用:1%~5%留在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散失:95%~99%以蒸腾作用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四、合理灌溉

- 28 -

合理灌溉就是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地、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收益。合理灌溉能使土壤保持适当的含水量, 在这种水分状况下,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旺盛,土壤相对温度差小,植物根系能够顺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大大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达到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

(七)板书

§3.4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吸水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细胞吸水方式: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3、渗透作用的定义:

4、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5、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6、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散失

1)吸收:通过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2)运输:通过导管

3)利用:1%~5%留在体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教学目的:

1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B:识记)

2 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B:识记)

3 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学习了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看它与植物吸收水分有什么不同。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什么是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2、对于哪些元素才是植物体所必需的呢?

科学家通过溶液培养法确定了植物体的必需元素。

目前,科学家们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KSCaMg属于大量元素;

- 29 -

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

注意:CHO是必需元素,但不是矿质元素。

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的形式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各种矿质元素都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的,其他方式存在的矿质元素不能吸收。给农作物追肥后一般要浇水,就是溶解化学肥料,加快根系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的过程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通过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进入细胞植物的矿质营养

1、概念: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必需的矿质元素

1)矿质元素的概念:

2)溶液培养法

3)必需矿质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有:NPKSCaMg

微量元素有:FeMnBZnCuMoCl

3、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形式:离子

2)过程

3)与吸水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相关性与差异性

4)根吸收矿质元素与根细胞呼吸作用强弱有关

4、根对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根据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的存在状态看,主要有三种:

以离子状态存在:如K

以不稳定化合物存在:如Mg

- 30 -

以稳定化合物存在:如CaFe

前两者可转移,后者不可转移

5、合理施肥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对重点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教学目的:

1 糖类代谢(C:理解)

2 脂质和蛋白质代谢(B:识记)

3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A:知道)

4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三)教学难点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人和动物不能自身合成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食物中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进入代谢过程。任何一类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都依存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和酶系统,并且是相对稳定的。而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和制约,是机体对生存条件的适应,特别鲜明的是对食物状况的适应,也就是生命系统的自主性(能动性)的表现。

一、 糖类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食物中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食物中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以后在组织细胞中主要有以下三个变化。

1、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主要是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进行的,是动物体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个过程叫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则分解成乳酸,同时释放少量的能量。这个过程是在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动物体的无氧呼吸。

2、当血液流经肝脏和骨骼肌时,一部分血糖可以转变为糖元贮存起来

肝糖元与葡萄糖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骨骼肌细胞可将一部分血糖合成肌糖元贮存起来,肌糖元只供肌肉细胞氧化分解,不能转化为血糖。

3、血液中一部分血糖可转变为脂肪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体内的糖类中的30%~40%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作为一种贮存能量的物质,是因为它比同质量的其他有机物能贮存更多的能量。当动物或人体从外界过量地摄取糖类后,糖类在体内可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家禽食用谷类食物可以育肥,证明糖类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变成脂肪。

二、 脂类代谢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甘油三酯),同时还有少量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和胆固醇。 食物中的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消化,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以后,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运输到全身组织器官中。

- 31 -

1.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在。

2.脂肪被氧化分解或转变成糖类

当身体需要时,体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图解)

二、脂类代谢(图解)

三、蛋白质代谢(图解)

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 可以转化

2 有条件地转化

3 相互制约

六、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糖代谢与人体健康

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4 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 32 -

注意教师不要全部讲授,要避免全堂灌,留时间学生自己学习、思考。

第七节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的:

1 细胞呼吸的概念(C:理解)

2 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理解)

3 细胞呼吸的意义(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 细胞呼吸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是所有生物和活细胞的重要生理作用。它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量释放并且生成高能化合物ATP的过程。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二、有氧呼吸

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作用,把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这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34分子ATP。这个过程也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综上所述,每氧化1mol葡萄糖,生成6mol二氧化碳和12mol的水,同时生成38mol ATP。每氧化1mol葡萄糖释放出的总能量为2870kJ,其中,只有1161kJ转移到ATP中。

三、无氧呼吸

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

2、无氧呼吸的过程

- 33 -

1、为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2、为体细胞呼吸

一、呼吸作用

1、概念

2、分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反应式

三、无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五、意义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重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一)教学目的:

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三)教学难点

1.新陈代谢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这节课可以说是我们的复习总结课,前面说的这么多,都是围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来说的。我们在绪论课上曾经学到过生物的基本特征,谁还记得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其中哪个是最基本的特征?那么什么是新陈代谢呢?它有哪些类型呢?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

- 34 -

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一、新陈代谢

1、概念:

2、分类: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二、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 35 -

2、异化作用分为需养型和厌养型

2 兼性厌养型——酵母菌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重视复习课,把整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教学目的:

1.植物的向性运动(A:知道)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A:知道)

3.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理解)

4.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作用(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生长素的发现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三)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四)教学用具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大家知道,含羞草受到刺激会怎样?会收缩在一起。也就是植物体内有调节作用。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1、定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成为向性运动。如向光性和向地性。

2、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和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跟的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二、生长素的发现

1、发现简史

1880 达尔文发现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下面部分产生影响。

1928 温特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1934 郭葛给生长素命名。

2、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

2、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等)

3、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进行极性运输。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是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做横向运输。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36 -

1)促进细胞伸长

植物生长表现出向光性,是因为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的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一侧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结果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2)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的功能特性具有两重性,即在低浓度范围内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植物 生长。在较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越强;在高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植物抑制作用越强。

3)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4)顶端优势现象及应用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到侧芽部位。顶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低有利于生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了,侧芽所受到的抑制作用就会解除,不久,侧芽就可以发育成枝条了。

应用:人们根据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采用一定技术措施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例子是很多的。

五、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萘乙酸,24—D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六、其他植物激素

注意: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存在于同一植株体内,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七)板书

§4.1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调节形式:

植物:激素调节

动物和人: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主导)

二、植物的向性运动

1、定义

2、意义

三、生长素的发现

1、发现史

2、植物激素

- 37 -

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五、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六、其他植物激素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

(一)教学目的:

1 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 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

4 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 激素分泌的调节

3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激素分泌的调节

2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四)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植物的激素作用,那么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不是也需要激素的调节呢?除了激素调节以外,还有什么调节呢?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注意: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CO2H等也能调节人和动物的一些生命活动,也属于体

液调节。

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来传送的,体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2、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1)人体内一些主要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的比较(见课本表)

2)机体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过程

以垂体为例,看其活动过程。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控制的。例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激素分泌性激素。可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3、激素分泌的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由高到低有三个层次:下丘脑、垂体、被管理的某些内分泌腺。它们分泌的激素是如何调节的呢?以人体御寒为例。(参照课本)

讨论几个问题:寒冷刺激首先作用于什么系统?

接着的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体分泌何种激素?

三个层次上促进了甲状腺的分泌,这种促进作用一味进行下去,体内激素增多,对身体不利,如

- 38 -

何调控?

4、相关激素间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

提出问题: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何种病?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何种病?

上述两种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由两病的共同特征可以推断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同一生理效应上有什么作用?

2)拮抗作用:

问题情景:饭后,人的血糖水平短期体液调节

1、概念

2、激素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3、调节内分泌腺的过程

4、激素分泌的调节

5、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定义和例子

2)拮抗作用:定义和例子

6、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其充分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二、神经调节

(一)教学目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理解)

2.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 兴奋的传导

2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三)教学难点

1 兴奋的传导

2 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 39 -

(四)教学用具:挂图或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和高等动物的一些主要激素,以及他们对人体和动物的影响。今天继续学习神经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它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使生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反射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之所以能够发生,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了兴奋,兴奋以一种神经冲动的方式沿着反射弧的五部分依次传导下去的结果。

那么组成反射弧五部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由初中的知识我们可知,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反射弧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元组成。可见,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二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即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那么,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怎样传导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一、兴奋的传导

提出问题:(先观看视频)

神经纤维到底有多长?

答:把一个人所有极细小的神经纤维都连成一线,可以环绕地球50圈。

为什么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那么精确?

答:神经好比电话线,轴突相当于里面的铜丝,髓鞘相当于外面的皮套,因此,尽管体内的神经网极其复杂,有髓鞘的保护和绝缘作用,保证了信息的直通,防止了信息的横走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怎样?

答:据测定,传导速度最快的坐骨神经每秒种行走速度是120m,细而无髓鞘的神经传导速度每秒钟只有0.5-2cm,尽管传导速度相差悬殊,但在滴答一声中,人体的任何部分的刺激和感觉,都能立即传到司令部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提出问题:(观看视频)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

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电位为什么这样变化?

电位的变化又引发了什么产生?

在局部电流回流刺激下,最初兴奋部位及与之相邻的未兴奋部位的电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细胞间的传递

显示突触的结构图,说明各部分名称。

提出问题:当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到轴突末梢时,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不能继续以电位变化的形式向下传导,那么靠什么来传递呢?

结论: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本质依靠的是一些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那么,神经递质存在哪里?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里。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是兴奋的,或是抑制的。

提出问题:递质是怎样传导兴奋的呢?为什么在突触小体里线粒体较多?

思考题:三个相连的神经元,若A点受到刺激,BCDE四点,哪一点会兴奋?如图。 答:尽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由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也就是即递质只能从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只能单向地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

- 40 -

梢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最终还是单向的,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有规律进行。

二、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兴奋的传导?(了解)

温度、麻醉剂、缺乏营养,缺维生素B1、不良情绪等 三、哪些疾病与神经传导障碍有关?(了解)

柏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炎、脚气病、中老年记忆减退

(第二课时)

一、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其中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结构。大脑皮层重要中枢分布如图。 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注意: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第一运动区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定义:

3)反射弧

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41 -

2)细胞间的传递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

3、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言语区对言语活动的调节

3)大脑皮层对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一)教学目的:

1.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2.在动物的行为产生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

(三)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五)教学设计

前面我们学习的动物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研究的是对动物个体的代谢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调节活动。动物生存在复杂环境中,他们的行为是相当复杂的。

1、什么是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和内在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活动。根据行为的来源,可将这些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激素调节与行为

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在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影响性行为的激素主要是由性腺(指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

分析:

征,性要求也大大减退或消失;但生长迅速且性格温驯,因此阉割技术早已成为畜牧业中采用的技术。可见,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联系。

除了性激素以外,垂体分泌的一些激素也能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在一些动物中,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不仅能够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而且能够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2、神经调节和行为

动物的行为,无论是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还是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有着直接联系。

1)先天性行为: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维持个体生存、种族延续的最基本要求。如取食、

- 42 -

防御、性行为、哺乳等。

趋性: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趋光性、趋热性等。是动物接受这些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特定的反应。

非条件反射: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1、激素调节与行为

1)性激素与性行为

证据:①②③④

2)垂体分泌激素与动物行为

催乳素:

促性腺激素:

2、神经调节和行为

1)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2)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熟悉教案,熟悉要点考点,融会贯通。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A:知道)

3.有性生殖的概念及其意义(B:识记)

- 43 -

(二)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有性生殖的概念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有性生殖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观察8种不同生物(草履虫和细菌的分裂生殖、酵母菌和水螅的出芽生殖、青霉和根霉的孢子生殖以及甘薯利用根、草莓利用茎等营养器官生殖)生殖过程的教学课件,思考、对比、归纳如下问题:

提出问题:

1)课件中展示的几种生物的生殖过程有无共同特征?若有,是什么?

2)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归纳起来有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

归纳:(1)几种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均有母体直接产生,而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2)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一、无性生殖

1、几种无性生殖类型的特点

分裂生殖:一个母体两个后代

出芽生殖:母体芽体后代

孢子生殖:母体孢子后代

营养生殖:母体营养器官(根、茎、叶)后代

注意:营养生殖与出芽生殖的区别?

分析:营养生殖与出芽生殖均提到了芽或芽体,但是芽着生的位置是不同的,营养生殖的芽着生于植物的营养器官上,出芽生殖的芽体着生于酵母菌或水螅等的母体上;另外,出芽生殖长出的芽体是在母体上逐渐长大并形成与母体形状一样的个体,然后从母体脱离下来形成子代,独立生存,营养器官长出的芽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可以不与营养器官脱离。

2、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三种繁殖花卉果树的方法——扦插、嫁接、压条。

思考如下问题:(1)扦插、嫁接、压条等是哪种生殖类型的实践应用?是营养生殖的实践利用。

2)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呢?答:它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在生产实践中缺点也是突出的,如生长易受到季节、气候、地点的限制,生长周期长等。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解除气候条件对植物培养的影响,缩短生长周期,从而在保持母本性状的前提下快速繁殖,实现农业产业化呢?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方法找到了,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性繁殖新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将一块植物组织在一年植物组织、器官

- 44 -

完整植株

3)植物组织培养优点: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二、有性生殖

1)概念: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卵细胞和精子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注意:有性生殖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生殖细胞有两性之分,二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两点是判断是否属于有性生殖的主要依据。

2)场所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在花中进行的。雄蕊的花药里生有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生有胚珠。

3)过程

花开以后,通过传粉,花粉粒被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不久花粉粒萌发并长出花粉管。其中的两个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胚囊;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的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做双受精。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胚是一个新个体的幼体。

注意: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特有的。

4)有性生殖的特点和意义

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练习:(1)下列生物中,能够出芽生殖的真核生物是(A)。A.酵母菌B.蓝藻C.D.马铃薯

讲解: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既能出芽生殖,又能分裂生殖,蓝藻属原核生物,竹和马铃薯均属营养生殖方式。

2)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细胞的一组是(D)。A.种子和孢子B.合子和配子C.受精卵和极核D.精子和卵细胞

讲解:种子中的胚是植物体的下一代,不属于生殖细胞,孢子是无性生殖细胞;合子和受精卵是雌雄配子的融合体,不是生殖细胞,极核也不属于生殖细胞。只有配子、精子、卵细胞属于有性生殖细胞。

3)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已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ABCA.快速繁殖花卉和果树B.培育无病毒植物C.培育作物新品种D.用小麦种子大量繁殖小麦

(七)板书

§5.1.1 生殖的类型

1、无性生殖

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如图)

2)植物的组培技术

理论依据:

过程:

应用:

2、有性生殖

1)概念

2)场所

3)过程

4)特点和意义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多利用挂图,及教具,可充分节约时间,进行课堂反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教学目的:

- 45 -

1.减数分裂的概念(D:应用)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D:应用)

3.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减数分裂的概念

2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 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首先复习染色体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染色体?它存在于什么地方?有几种状态?

2)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通过染色体、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概念:在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使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2)适用阶段:体细胞——————→精(卵)原细胞——————→精(卵)细胞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睾丸(精巢)的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形成过程:

间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列在一起,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

注意: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之间的比例为122

减数第一次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之后,就进入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分裂期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原来分散存在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就叫做联会。这时,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减数分裂的这一时期,就叫四分体时期。联会时期和四分体时期合在一起就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注意:减数第一次分裂是指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并不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减数第二次分裂

注意:减数第二次分裂是着丝点分裂,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同有丝分裂过程相比,本质区别是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变形

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必须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很长,所以精子能够摆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

- 46 -

回答此题注意:每个染色体含有1DNA分子,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分子的复制,复制后形成2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所以复制前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目一致,复制后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不一致,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二倍。

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性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不成对。 减数第二次分裂由于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分开成为独立的两条染色体,所以后期开始无染色单体。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卵细胞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见下表。

两性生殖细胞成熟以后,精子与卵相遇,精子入卵并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1)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保证了同种生物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物种的稳定,对

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受精卵中遗传物质,卵细胞多提供了细胞质中DNA,故多于父方遗传物质。

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过程比较 - 47 -

§5.1.2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2)形成过程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 2)过程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4、受精作用 1)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对本节生物的个体发育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一)教学目的:

1.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A:知道) 2.种子的萌发过程(A:知道)

3.植株生长和发育的过程(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 种子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

1.胚的发育

(四)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 48 -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

1)胚的发育(图解)

注意:在从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细胞分裂都是有丝分裂,所以,各时期的胚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与受精卵相同(2N

顶细胞,基细胞是以离珠孔距离远近命名的。靠近珠孔的称基细胞,远离珠孔的细胞称为顶细胞。 基细胞发育成的胚柄能产生一些激素类的物质,促进胚体发育,胚体发育完成后,胚柄消失。

(2)胚乳的发育

现将胚乳的发育过程总结如下:

胚乳(有胚乳种子) 多次分裂 多数游离形成细胞壁 受精极核 胚乳细胞 养料转移给子叶 积累养料 胚乳核

(无胚乳种子)

注意:受精极核的分裂为核的有丝分裂

受精极核形成后不经过休眠就开始发育

受精极核中有染色体数目为3N,故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为3N

3)种子无胚乳的原因

多数双子叶植物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逐渐被胚吸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这样就形成了无胚乳种子,如大豆、花生和黄瓜等。

多数单子叶植物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不被胚吸收,这样就形成了有胚乳的种子,如小麦和玉米等。

注意:不管是有胚乳的种子还是无胚乳的种子,在种子形成过程中,都有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只是有胚乳的种子胚乳没有被胚吸收,而无胚乳的种子是胚乳被胚吸收了。

4)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注意:受精极核由一个精子(N)和二个极核融合而成,因此染色体数目为3N,经过有丝分裂发育成胚乳,因此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也为3N

胚和胚乳是在双受精基础上发育而来的,包含着双亲的遗传物质。种皮、果皮都是由母方部分结构变化而来的,其遗传物质完全由母方提供。所以种皮、果皮及胚的染色体数目虽然都是2N,但来源不同。

5)种子的萌发

果实和种子成熟后,便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如果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种子便会萌发并长成幼苗。

2.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问题1.双受精作用的考查

一个番茄中含有30粒种子,你认为当初在这个雌蕊个。

解答:被子植物形成种子时是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而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所以形成每一粒种子需2个精子。故本题答案为60个。

问题2.发育起点的考查

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A

A.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 B.顶细胞、极核、种子

- 49 -

C.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 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

解答: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胚在形成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由胚柄提供;胚乳发育的起点是受精极核,当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成幼苗所需营养有子叶或胚乳提供。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答案选A

问题3.考查果实的发育来源的综合题

一株甲品种的梨树,开花后去掉雄蕊,授以乙品种梨树的花粉,所结果实的口味应是(B

A.甲、乙两品种兼有 B.仍是甲品种的口味 C.是乙品种的口味 D.不能确定

解答: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其中梨肥厚多肉的可食部分主要是由花托发育成的,由子房发育成的只占一小部分,这样,不管是花托还是子房发育成的,都是由母方提供的,遗传物质与母方完全相同,所以口味也就与母方(甲品种)相同了。与授以乙品种的花粉没有关系。

(七)板书

§5.2.1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1)胚的发育

2)胚乳的发育

3)种子无胚乳的原因

4)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图)

5)种子的萌发

2.植株的生长发育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词能达意。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一)教学目的:

1.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大致过程(A:知道)

2.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A:知道)

3.高等动物胚后发育的特点,以及变态发育的概念(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胚胎从卵裂、囊胚到原肠胚的发育过程

2.羊膜出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原肠胚的形成

(四)教学用具:课件演示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接下来我们学习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看看与植物有什么区别?

首先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卵生动物)或从母体内生出来(胎生动物)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1.胚胎发育(以蛙胚胎发育为例)

1)受精卵的结构

受精卵内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可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靠近动物极的半球叫做动物半球,动物半球含卵黄少,含色素颗粒多,颜色较深,比较轻些;靠近植物极的半球叫做植物半球,植物半球含卵黄较多,含色素颗粒少,颜色较深,比较重些。

注意:动物半球朝上,是因为卵黄少。颜色深,其意义是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能,从而保证胚胎发育

- 50 -

的温度条件。

2)囊胚

受精卵开始发育时,首先进行细胞分裂,受精卵最初几次的分裂方向十分规则,称之为卵裂。 注意:蛙的受精卵在开始的三次卵裂中,分裂面互相垂直,形成的八细胞胚中,偏向动物极的四个细胞较小,偏向动物极的四个细胞较小,偏向植物极的四个细胞较大。

囊胚腔的形成:

3)原肠胚的形成

注意:原肠胚的外表有胚孔,囊胚则没有。

原肠胚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孔、二腔、三胚层一孔指的是胚孔;二腔指的是缩小了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三胚层指的是外胚层、中胚层和B.真皮 C.消化道上皮 D.神经系统

2.人的汗腺细胞来自胚胎时期的(A

A.外胚层 B.C.囊胚腔 D.中胚层

解答:根据三个胚层的分化和汗腺属表皮附属结构,为外胚层发育而成的。

(七)板书

§5.2.2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1.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2.胚胎发育

1)受精卵的结构

2)囊胚

3)原肠胚

4)幼体的形成

5)羊膜和羊水出现的意义

3.胚后发育:直接发育和变态发育

(八)教学建议和意见

- 51 -

多钻研课件的制作,使得学生感兴趣之余学到知识。

(第二册)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课时)

(十一) 教学目的: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理解)

(十二) 教学重点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十三) 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教学用具: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图及多媒体教学器材

(五)教学方法: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首先复习有关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叫原生质。在原生质的各种成分中,何者是遗传物质呢?首先,由教师采用设问、自答的方式,介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史。

1.人类对遗传现象、遗传规律的探究一直没有停止,并且还在不断深入。当初摩尔根虽然证明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但染色体究竟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基因的化学构成是什么?基因为何能传递遗传信息?„„这些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去解决。虽然当时已经发现核酸是组成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而且也已经发现核酸中有四种不同的碱基,但是人们却误认为核酸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的单调均匀的大分子,因此,许多生物学家不相信核酸会是千变万化的基因的载体,他们认为蛋白质才可能是遗传物质。

为什么蛋白质会被认为是遗传物质呢?这是因为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的蛋白质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广泛,一切生命活动,包括遗传特性的表现都离不开蛋白质。如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的起催化作用的酶、起免疫作用的球蛋白,以及一些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据估计,人体中的蛋白质不少于十万种。因此,许多生物学家都认为,只有蛋白质才有可能是复杂基因的载体。

2.在核酸和蛋白质中究竟谁是基因的载体呢?我们首先要从理论上推断一下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点,如果我们能够用实验来证明某种物质具备这些特点,我们就能确定到底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用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点才能使生物的遗传现象成为可能?的问题将教学转入下一阶段:

l我国民间有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俗话说的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我们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是从性状入手去进行研究的。从这个现象可以推出结论:生物的性状在前后代表现出连续性。它的遗传物质必定能够进行自我复制。这个推断学生可能只能说出:遗传物质能够复制,保证生物的连续性,不会一下子说完全。教师要把握住复制连续性这两个关键点。这里的复制自我复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指令进行的复制。而是在生物体内、自发地对这种物质进行翻版或拷贝。这里的连续性学生可能不会很好地区分是生命的连续性还是性状的连续性。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追问使学生明确:自我性状这两个关键点。

2)对于遗传物质应该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的这个特点,学生不会自发地推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性状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表现出来的?也可以通过复习前面讲过的如蛋白质对某种性状(血型、酶、激素等)的控制作用以及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这一结论,使学生意识到: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表现出来的。这时结合上面的推论:遗传物质应能保证生物性状的连续性,而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表现出来的,教师可以提问:那么,

- 52 -

遗传物质是否会与蛋白质有关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遗传物质可能就是蛋白质,或者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这一结论的得出就不难被学生接受了。

3)从某种物质作为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可能是相对稳定,不易变化,还是相对不稳定,极易变化的呢?这一提问可引导学生对遗传物质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思考和推论,学生可能会想到:遗传物质的结构可能应该是稳定的、不变的。对这个过于绝对的推断教师可以再提问:如果遗传物质稳定到了绝对不变的程度,那么生物就应该是绝对不变的。你认为这个推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吗?在这时学生自然会意识到:遗传物质的结构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也应该而且可能发生少量的变化。这时教师要再予以补充:这些遗传物质在结构上的少量变化,还应该是可遗传的。至此,教师可进行关于遗传物质特点的小结并做板书,写出遗传物质的四个特点。

3.遗传物质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能够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能产生可以遗传的变异;(4)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在前面教材 ↓ ↓

子是什么呢?通过从S R S

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

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结果发现,只有DNA才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注意:S型细菌体内DNA不受加热影响,当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这叫DNA传导。其结果在S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成了具有毒性S型细菌。

用各种酶分别处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分别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第四步,只有DNA被处理后,小鼠正常生长,也充分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因为噬菌体的结构成分比较简单,所以用它来做分析研究非常方便。实验是由赫尔希和他的学生

- 53 -

蔡斯在19511952年做的。他们分别用两种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对两组噬菌体进行了巧妙的标记:一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5S个标记噬菌体 )。

A.都是DNA B.都是RNA

C.DNARNA D.DNAR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附带能够说明DNA的什么特点?( AC )

A.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 B.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把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离后分别接种到正常的烟草叶片上,那么发生烟草花叶病的是( AC

A.接种RNA的植株 B.接种蛋白质外壳的植株

C.接种烟草花叶病毒的植株 D.所有接种过的植株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S型肺炎双球菌特性的是( C )。

A.菌落光滑 B.有多糖荚膜 C.无毒性 D.能使小鼠患肺炎

32355、某科学家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同位素PS做了如下表所示的标记:

此实验所得的结果是:子噬菌体与母噬菌体的外形和侵染特性均相同,请分析回答:

3132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PP

35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S

3)此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七)板书 §6.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54 -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从生殖过程分析:亲子代间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

连续性2.从染色体化学组成分析:DNA在染色体上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1.细胞核遗传:受细胞核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C:理解)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C:理解)

(二)教学重点

3 DNA分子的结构

4 DNA分子的复制

(三)教学难点

1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四)教学用具:DNA结构图、及DNA空间结构模型、DNA复制过程图解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本小节为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讲授DNA分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讲授DNA分子的复制。1DNA的化学组成:

阅读课本P8,看懂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每个基本单位由哪三部分组成?

组成DNA的碱基有哪几种?脱氧核苷酸呢?DNA的每一条链是如何组成的?

一、DNA的结构

• DNA的化学结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每个分子都是由成百上千个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双链 化学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包括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 55 -

因此,DNA有四种脱氧核苷酸,DNA的每一条链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脱氧核苷酸链。 观看DNA的分子结构

二、DNA的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并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如果已知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能否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确定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eg:与ACCTGGATCGGA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

思考:1、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

•2、为什么只能是A-TG-C,不能是A-CG-T呢?

•3、如果已知DNA分子中,某一种碱基比例,能否利用设问二的结论推出其他碱基比例呢? •4、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18%,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是多少?

碱基互补配对的有关计算: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出的关于碱基比率、数量的计算是本节难点之一。

规律一:DNA双链中的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用公式表示为:A=TG=CA+G=T+C=A+C=T+G=50%

A+G/T+C=A+C/G+T=T+C/A+G=1

一般情况下,A+T≠G+C,(A+T/G+CG+C/A+T ≠1•规律二: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G/T+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A+G/T+C)的值是互为倒数的。

规律三: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T/G+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T/G+C)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DNA分子的(A+T/G+C)的值相等的。

三、结构特点

稳定性: 1.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2.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3.横向碱基对间的氢键作用力;4.纵向的相互作用力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碱基对排列方式的计算公式:ana代表碱基种类,n代表碱基对数)

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定功能,这是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四、习题反馈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A≠G时,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B

A.A+C/G+T≠ 1 B. A+G/C+T = 1

C. A+T/G+C= 1 D. A+C/C+G = 1

2、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其中一条链上(A+C/G+T=0.4,那么它的另一条链和整个DNA分子中的(A+C/G+T)的比例分别是( D

A.0.40.6 B.2.50.4 C.0.61.0 D.2.51.0

3、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的ATCG=1436,则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A

A.4163 B.1436 C.6413 D.3164

4、从某生物的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C+G=46%,又知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A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A )。

- 56 -

A.26% B.24% C.14% D.11%

二、DNA分子的复制

主要包括DNA分子复制的概念、发生的时间、复制的条件、复制的过程、特点、意义

1、概念: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3、复制的条件:主要有模板、原料、能量、酶

1)概念:

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以母细胞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2准确复制的原理:

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

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3)复制的条件

主要有模板、原料、能量、酶

三、复制的条件

复制过程中以什么为模板?

答:复制过程中以DNA的两条母链为模板

复制过程中以什么为原料?

答:复制过程中以细胞核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直接能源来源于哪里?

答:ATP

需要什么酶的协助?

答:解螺旋酶、聚合酶

三、复制的过程

阅读课本P11,回答问题:

•1、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

•3、简述子链形成的过程

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状的长链解开

以解开的母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

一条子链与对应的母链扭成螺旋状,构成新的DNA分子

•(4)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DNA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使种族得以延续。

三、习题反馈

•1、某DNA分子中有4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120个,那么,DNA分子中含有氢键和游离磷酸基的个数分别为( D

•A.400个和2个;B.400个和4个;C.920个和4个;D.1080个和2

2、在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有腺嘌呤10个,占碱基总数的20%,则此片段水解后断开的氢键有( C )条 A.20 B.30 C.65 D.不一定

3、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T是通过什么连接的( B

A.氢键;B.磷酸二酯键;C.肽键;D.不一定

4DNA分子某片段包含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n个。该片段复制2次,需要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B )个

- 57 -

A.m-2n/2B.3m-6n/2C. m-2nD. 2m-4n

(七)板书

§6.1.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每个分子都是由成百上千个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双链 的化学结构 化学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1.脱氧核糖2.磷酸3.含氮碱基(腺嘌呤A 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的空间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 稳定性{1.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2.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3.横向碱基对间的氢键作用力4.纵向的相互作用力}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定功能

D

N

A

概念: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模板:两条母链 原料:细胞核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状的长链解开 过程以解开的母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 一条子链与对应的母链扭成螺旋状,构成新的DNA分子

边解旋边复制

DNA中有一条链是保留了原来的母链 意义: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性状的相象

()教学意见和建议

基因的表达(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B:识记)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B:识记)

3.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

- 58 -

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四)教学用具:挂图、课件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三、基因的表达

一、基因的概念

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此概念包括三个要点:a.基因是DNA片段,并具有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

变及调控等功能)。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形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 b.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例如豌豆高茎基因控制高的性状,狗的直毛有直毛基因

控制,人的黑发有黑发基因控制等

• C.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有特定的DNA片段,蕴含特定的遗传

信息,可以切除,可以拼接到其他生物的DNA上,从而获得某种性状的表达,故基因是结构单位

一、基因的概念 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与性状的关系

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特定基因控制特定性状

存在部位比较

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b.基因位于DNA分子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染色体是细胞核的主要结构之一,是DNA的主要载体

在结构上比较

a.DN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每个DNA分子都由两条长链向右盘旋而成,成为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结构与DNA是一致的。

c.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在功能上比较

a.DNA是传递遗传信息的。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结构单位(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总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结构单位,位于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则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又是DNA的主要载体。

三、DNA的功能

1)通过复制,在生物的的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

2)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四、RNA的结构和种类

五、基因的表达

1、概念: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来,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遗传学上称之为基因的表达。

- 59 - • 二、DNA——基因——染色体 之间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复制和表达遗传信息是基因的基本功能。 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而合成蛋白质是在细胞质里进行的。 思考:遗传信息怎样由细胞核到细胞质呢? 2DNARNA的比较 主要区别有两点:嘧啶碱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是胸腺嘧啶。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是脱氧核糖 七、总结 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不同就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NA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六、习题反馈

1、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多少种?( D )

A.2种; B.4种; C.5种; D.8

2、构成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含氮碱基、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C

A.5542 B5844 C.5858

3、下图为转录过程,—C—T—C—A—

—G—A—G—U—,此图中有几种核苷酸? ( C )

A.4 B.5 C6 D.7

4、胰岛素是调节人体糖代谢的物质,据此回答问题:

1)胰岛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基因控制胰岛素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场所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3)若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中,共含有效碱基对153对,则控制合成的胰岛素所含氨基酸数目为(51)个

八、蛋白质合成过程

阅读课本P9.8

实验验证: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3个碱基决定,即三联体密码子。至1967年,科学家全部破译20种氨基酸。共64个密码子,其中3个终止密码,2个起始密码,一种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有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如色氨酸UGG,有的氨基酸不止一个密码子。

问: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哪里?

注意:核糖体里并没有现成的氨基酸,氨基酸存在细胞质基质中,人体氨基酸的来源的主要途径是食物消化、吸收和运输。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要进入核糖体需要经过搬运工搬运——转运RNA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八、蛋白质合成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可以含有多种密码子

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转运

- 60 -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

根据蛋白质合成过程图示,思考如下问题:

1.转录时,DNA分子是否需要解旋?

2.如果已知DNA分子中碱基数量,能否粗略地计算此DNA分子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多少个氨基酸?

3.转录时,DNA分子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吗?

4.转录和翻译的模板、原料、场所分别是什么?

九、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如:酪氨酸酶缺乏是由于基因不正常等

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如:控制血红蛋白结构的基因不正常,就会合成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而使人患病等。

十、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表示

(2)表示

(3)过程是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搬运氨基酸的又是

(4)过程称作 ,其是在 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5)图中三个实线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6)图中①④⑤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和完成场所分别是:

(七)板书

§6.1.3 基因的表达

一、基因的概念

二、DNA的功能

三、RNA的结构和种类

四、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五、中心法则

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意见和建议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3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D:掌握)

(二)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61 -

(四)教学用具:挂图、课件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本小节为3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讲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队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第二课时讲授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第三课时讲授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例题分析。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2.对分离/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测交试验

4.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5.基因型和表现型

6.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7.两定律的例题分析计算

8.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9.两定律的比较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

一、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子、

杂合子、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二、区分概念:

杂交、回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父本、母本

三、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

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第二代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比较

阅读课本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有关内容,回答: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

的传递规律?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

2.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3.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用它?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试验过程

研究特点: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

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

2)试验结果

无论正交反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

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于31(高茎:矮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思考: 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

显性基因用什么字母表示?

- 62 -

什么是等位基因?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分布有何特点?

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受精卵中呢?原因?

习题反馈:

1.性状分离是指( )。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的分离

C.等位基因的分离 D.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2.研究基因传递规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的遗传来推知的?( A.染色体;B.DNAC.基因;D.性状

3.许多纯种高茎豌豆自花传粉而生成的后代很可能有A.100%高茎;B.25%高茎;C.50%高茎;D.25%矮茎

4.在正常情况下,Tt这一对基因会成对存在于( A.合子;B.配子;C.次级精母细胞;D.卵细胞

5.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A.DNA复制时;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离

3.测交——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测交试验?

测交是怎样进行的?

按孟德尔的解释,杂种子一代Dd能产生几种配子?数量比如何?

测交的遗传图解该怎样写?

通过测交,如果预期的结果和实践结果一致,则假说可以上升为真理,由此得出科学研究的一

般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假说推论结果一致假说上升为真理,若二者不一致时,否定假说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思考:什么是等位基因?它包括哪两个要点?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染色体同处于平行关系,在杂合子(F1)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型和表现型

思考: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除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外,还受什么影响?

注: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只有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

表现型才相同

总结:分离定律是指杂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

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扩展应用:应用分离定律,根据亲、子二代的表现型可推知基因型。如课本习题三.2

解题思路:1.首先确定显性性状(第1小题);

2.先确定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其必定是纯合体如皱粒rr

3.得出答案

习题:

1、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2、一头黑毛母牛A和一头黑毛公牛B交配,生出一只棕毛的雄牛C(黑毛和棕毛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什么?棕毛牛C的基因型是什么?;

2)要确定某头黑牛的基因型,在遗传学上常采用什么方法?

- 63 -

3)若AB再交配繁殖,生出一只黑毛雄牛的概率是多少? 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根据分离定律知道杂交的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其中隐性性状个体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中的部分个体在下一代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目前生产上有效的方法是,年年选用适宜的品种,杂交这种杂种优势(优良性状)的利用只局限在第一代; 小麦的某些抗病性状,多数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很多小麦都是杂种,你怎样得到能稳定遗传,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纯种抗病小麦? 如果所要选育的作物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则F1不会表现出来,这样的作物能丢掉吗?为什么? 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两代,杂合子在后代中所占比例是多少?如果自交三代、四代……n代呢? 2)在人类遗传病中的应用 例:人类的白化病,机洋白头。因缺乏黑色素,所以皮肤白色,头发黄色,虹膜带红色(血管颜色),畏光,它是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人由正常基因A控制。 思考: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多少?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7.基因分离定律的例题分析 1(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由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2(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双亲的交配方式双亲的基因型 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无物生有是隐性;有有生无是显性 习题: 1.杂合体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16株为高茎,第17株还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A.0 B.25% C.75% D.100% 2.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问: 1)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2)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3)这对夫妇所生男孩是白化病的概率为:

()教学意见和建议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 64 -

(三)教学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用具:挂图、课件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本小节为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讲授孟德尔的两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讲授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6.2.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阅读课本相关的试验过程,思考: 两对相对性状指的是哪两对?为什么? 无论正交反交,F1的表现型是什么?

F1自交,F2出现几种表现型?比例是什么?是出现新的表现型(重组型)?

F1代为什么只有黄圆一种性状?F2代为什么会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其实质是什么

呢?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阅读孟德尔对此现象的解释,思考:

如果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则圆:皱和黄:绿分别是多少?说明了什么?

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结合两对性状一起分析的结果,那么这两个结果有何关系? 31)(31=9331

F1产生的配子是几种?F2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基因型是多少种?(板书例题) 习题:

课本P32,旁栏题:用白色扁形果实(基因型是WwDd)的南瓜自交,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有多

少种?能否培育出只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你能推算出具有一种显性性状的南瓜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吗? 总结:

1F1代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比例为1111F2代有16种组合方式,

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问:如果是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YyRrDdF1产生多少种配子?

2、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多少种配子?如果是一个卵原细胞

呢?分别具体是哪几种? 习题: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

合实验,结果如下:

- 65 -

1)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2)写出第四组合的遗传图解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问:为了验证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假说,应采取什么方法?

注:这是从理论上推导预期结果,即按孟德尔的假说,F1能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它们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yr一种配子,故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问:遗传图解该怎样表示?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问:为什么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呢?如果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否自由 组合呢?如图:哪些基因能自由组 合?哪些不能?为什么?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育种中,有目的地把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例: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一个品种有芒、抗病。如何培育出无芒、抗病的优良品种?并作出遗传图解,说明能稳定遗传的优良性状的概率?

2)在医学上,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为遗传病的预测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例:课本旁栏思考题(用分枝法计算)

小结:孟德尔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总结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由于等位基因都要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因此,它们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实践中,我们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让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所控制的优良性状重组,以培养我们需要的良种,其理论基础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注: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能自由组合,它们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习题: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解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 )和( )基因; 2)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什么?

3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多少?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问: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试验材料?

- 66 -

原因(1)正确选用了豌豆作为试验材料; 问:什么叫单因素研究法? 就是像孟德尔这样,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其他几对性状暂不予考虑。在弄清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后,再研究两对、三对。 原因(2)采用了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孟德尔在8年的试验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经数学统计法处理为3高:1矮,使其试验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生物遗传的实质 原因(3)运用数学统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孟德尔有严谨正确的科学方法,如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假说推论结果一致假说上升为真理 原因(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7.作业: 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是显性。推算亲本DdCc×DdCc杂交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比。 2.课本P34.简答题2 3.课本P34.填表题,并作出第三组组合的遗传图解

()教学意见和建议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染色体类型及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C:理解)

2.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C:理解)

(二)教学重点

- 67 -

1XY型性别决定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三)教学难点

1.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阅读课本的性别

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在男性和女性中都相同,与性别没有关系,这些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如人的1-22号染色体;

另一类是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同的染色体,与性别有关,这样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如X染色

- 68 -

体和Y染色体。所以,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如图所示的就是

思考: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

人的性别决定属于哪种类型呢?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2. 性别决定类型有两种:XY

ZW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二、伴性遗传

1. 伴性遗传的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

些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殊遗传现象。

2.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的原理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b),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B)为正常基因,它们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在写色觉基因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如

XBXbXbY.

3.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的特点(X)

1)男性患者大大多于女性;

2)男性患者的子女往往是正常的,所以代与代之

间有明显的不连续(隔代遗传);

3)男性患者的女儿虽然是正常的,但可生下有病

的外孙来(交叉遗传)。

4. 伴性遗传的种类:

5. 小结(如上图)

6. 习题

1、在下列遗传系谱中,能肯定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遗传的是(

2

、人类色盲是伴性遗传病,而蓝眼睛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两个褐眼色觉正常人婚配,

- 69 -

生了一个蓝眼睛色盲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AaXBYAAXBXb B. AaXBYAaXBXb C. AaXBYAaXBXB D. aaXbYAaXBXb 3、下面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系谱图,请回答:

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

210是杂合体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8 10婚配,出生病孩的概率是多少? 4、血友病致病的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这个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5.下列4例遗传病系谱图中,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的是(

7. 作业:

1、课后习题

2、《一课三练》P20.1-7P23.31-33

(七)课后总结:

§6.4.1 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的:

1.染色体类型及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C:理解)

- 70 -

2.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XY型性别决定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三)教学难点

1.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一、基因突变

阅读课本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阅读课本基因突变的概念小节内容,回答: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什么?

1、基因突变的概念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镰刀型贫血症病因图解: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且通常会引起

- 71 -

一定的表现型变化。

2、基因突变的原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

3、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

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突变

3.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个体,若进行无性生殖一般情况下能产生( )种类型的后代,若采取自花传粉,能产生( )种表现型后代,这些后代中是否产生了新的基因?由此可见,(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而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叫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基因重组的意义呢?请阅读课本关于基因重组的相关内容,找出答案。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注意:基因重组只是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的基因组合,而基因本身的结构没有改变。而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

7.基因重组的根本原因

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二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互换。

问:为什么说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8.基因重组的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9.习题:

1.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B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 72 -

2.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分别是 ,和

3.DNA分子中发生的 的增添、 的改变,而引起的 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4.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是( D )。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互换;D.基因突变

(七)总结:

§6.4.2 生物的变异——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的: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B:识记)

2.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B:识记)

- 73 -

3.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极其在育种上的意义(B:识记)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6.4.2 染色体变异

复习:

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有几个来源?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叫基因?它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说: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阅读课本本节 两类。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课本)

问:猫叫综合症的症状是什么?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

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四种类型?

注: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比如当两个同源染色体相同部分都缺失时,某些基因就不存在,这就会造成死亡。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问:染色体数目变异分几类?

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症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即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症状是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再如,人类的另一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患者比正常人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

阅读课本,对照果蝇的染色体图,思考:

- 74 -

果蝇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什么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雄果蝇产生精子时必须进行减数分裂,精子里有哪几条染色体?几种精子?

两种精子中染色体数相等吗?分别是多少个?各是什么?雌果蝇呢?

对一个精子而言,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归纳:像果蝇这样,二倍体生物配子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问:果蝇、玉米、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分别有多少条染色体?

2)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如人、果蝇、玉米,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注意:我们以前研究的生物基本都是二倍体,用2N表示染色体数目,2表示2个染色体组,N表示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

习题:

1. 上图是果蝇的染色体图解,其中XY为染色体代号,据图回答:

(1)图中代号为 的是性染色体,该果蝇的性别是

2)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3)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4)常染色体是

5)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是

3)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阅读课本,找出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思考:多倍体产生的原因?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增多,多倍体植株一般表现为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2)方法和原理

问: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什么?用秋水仙素处理能够获得多倍体的原理是什么?

3)应用

1)三倍体无籽西瓜

阅读课本三倍体无籽西瓜,简述其形成过程。

2)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根据课本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图解,回答:

用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西瓜植株,一般在种子萌发或幼苗期最有利,原因是 种植三倍体西瓜时,通常间隔种植二倍体西瓜,开花时,借助于昆虫将二倍体花粉传授到三倍体植株的雌蕊柱头上,这项技术措施的目的是

二倍体西瓜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2条。问:第一年、第二年西瓜的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多少?

- 75 -

三倍体无籽西瓜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

分析:

1ABDR四个字母代表

2F1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3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4)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

5、单倍体

1)单倍体的概念

——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注意:体细胞本物种配子

问: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一定是一个吗?

问: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划分根据是什么?

2)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3)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6、比较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七)总结:

§6.5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一、教学目的: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 76 -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难点

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6.5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一、人类遗传病概述

阅读课本人类遗传病概述一节,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3、单基因遗传病又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

4、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遗传病的区别是什么?

5、染色体异常也会引起多种遗传病,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阅读课本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一节,展开讨论

1、作为健康人,应如何生活?

2、分析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三、优生的概念及措施

1、优生和优生学

讨论:什么是健康的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优生?

优生就是让每一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为此,就应该运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人口的质量。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首先要禁止近亲结婚。

2、什么是近亲结婚?有什么危害?

1、禁止近亲结婚(见血亲关系表)

2、优生的措施有哪些?

四、总结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五、习题

完成课后复习题

()课后总结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的: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识记)

- 77 -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B:识记)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B:识记)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3.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阅读课本生物的进化一节,思考以下问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科学性及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达尔文认为,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达到过程就是自然选择。其内容表现在生物的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四个方面,关键则在变异、选择和遗传三因素上。

达尔文认为,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也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过度繁殖加剧生存斗争,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

问: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一个池塘的全部鲤鱼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一片草地上全部蒲公

问:基因库与种群的区别?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

例: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15305个。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小结: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三大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 78 -

三、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思考:1、为什么突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试举例说明。

2、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那么,哪种变异代表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呢?

看图分析:两种桦尺蠖的比较

四、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五、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思考:1)物种的概念是什么?马和驴是同一物种吗?

2)什么是隔离?有几种类型?

3)物种是怎样形成的?地雀的形成

五、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讨论:(1)群岛上几种地雀的形成中,隔离的因素是什么?

2)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否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3)新基因的出现决定了物种形成的方向吗?什么因素决定基因能否保留?

六、总结

1)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七)总结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态因素

一、教学目的:

- 79 -

1.生态因素的概念(C:理解)

2.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影响(C:理解)

3.生物因素(种 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

一、引言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研究生物圈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生物圈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类社会出现的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

二、生态因素

二、生态因素的概念

分析:1)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受什么因素影响?

2)生活在淡水中的荷花,叶片宽阔,为什么?

3)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海洋里的海豚,它们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小结: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环境中,生物种类差别很大。无论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三、非生物因素

讨论:

1)光对动植物生活有哪些影响?

2)我们可以利用光对生物的影响,在哪些方面为人类服务呢?

- 80 -

3)温度对动植物生活有哪些影响?

4)水对生物会造成什么影响?

四、生物因素

1、种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2(99年高考题)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七)总结

§8.2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教学目的:

- 81 -

1.种群的特征(B:识记)

2.种群数量的变化(C:理解)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C:理解)

4.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数量的变化

3.生物群落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四)教学用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8.2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1、种群的特征主要有

2、种群的数量恒定吗?

3、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4、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

5、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

6、种群数量的决定因素:

7、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讨论:(1)举例说明种群密度的含义?

2)不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大小一致吗?

3)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稳定不变吗?

2、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讨论:出生率、死亡率的大小与人口增长状况的关系

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年龄组成

讨论:从图中可见,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构不同,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有何影响?

例:(99年高考题)右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b的数量关系是 ( )

A.abB.ab C.a=bD.a≈b

4、性别比例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而使相应

的种群衰退呢?

讨论:重男轻女,择男而生,择男而养在人口种群中会

带来哪些影响?

三、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理想状态下,可用公式Nt=Noλt 表示。其中Nt表示t

年后该

- 82 -

种群的数量, No表示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平均增长率。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种群数量将会停止生长,有时会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假定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那么,将种群的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表示,就是“S”型曲线。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被捕食、

传染病等,这些因素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影响到

种群的数量。但是种群数量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更受人为因素影响。

表现在哪里呢?

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讨论:在人类生产活动实践中,哪些环节与种群数量变化密切相关?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防治害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生物群落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

1.垂直结构

1)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2)动物群落也有类似现象吗?

2.水平结构

思考: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带,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七、习题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池塘里的鱼; B.一座山上的树;

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

2.下面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长江流域的森林;B.云南的苹果树林;

C.蘑菇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乳酸菌菌落

()后记

§8.3.1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的概念(C:理解)

- 83 -

2.生态系统的类型(A:知道)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8.3.1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学习目标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类型

二、阅读课本前言部分,思考:

1)什么叫生物群落?

2)为什么植被大量破坏,最后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3)为什么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可见,植被与气候、水土以及其他生物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相互作用的整体。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讨论比较:各生态系统的特点、作用?

讲述: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草原生态系统:干旱少雨,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海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个体小,数量多,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水深200m以内的海域中

湿地生态系统:范围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

农田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关键,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重要的支配作用。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三、练习

四、总结

(七)后记

§8.3.2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的成分(D:应用)

- 84 -

2.食物链和食物网(D:应用)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概念

4.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阅读课本内容,思考:

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构成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物质为什么缺一不可?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何?相互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板书:生态系统的结构

讲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二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课本图8-18中,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2)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3)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

讲述: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老鼠吃草、蛇吃老鼠、猫头鹰吃蛇,可以写成:

老鼠猫头鹰

这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

分析:(1)以上食物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2)什么是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成分有何联系?

注意: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非固定不变,像上述食物链中,猫头鹰在捕食蛇时为第四营养级,如果猫头鹰捕食老鼠的话,就成了第三营养级。

提问:什么是食物网?

讲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联系课本图8-20,分析该图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回答:该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如果兔大量减少,其他种群密度有何变化?

完成课后复习题。

(七)课后总结

§8.3.3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D:应用)

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D:应用)

(二)教学重点

- 85 -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复习:

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2、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1、能量流动的过程: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为什么起点不可以是动物?

2)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如何传递和散失的?

3)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

4)想想看,沿着食物链,能量逐级发生了什么变化?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美国生态学家林德蔓,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体重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鱼要吃掉100kg浮游动物,100kg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浮游植物。

2)由此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明显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思考:为什么一条食物链最长不超过5-6个营养级?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习题反馈:《一课三练》P44. 47

(七)课后总结:

§8.3.4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D:应用)

2.碳循环的过程(D:应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D:应用)

- 86 -

(二)教学重点

1.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2.碳循环的过程图解

(三)教学难点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8.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引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单向流动且是不循环的。而能量流动的载体物质不同于能量,它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阅读课本48.

(七)课后总结

§8.3.5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C:理解)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C:理解)

- 87 -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三)教学难点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8.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引言: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曾想在生物圈外再建一个家园,可是生物圈二号说明,人类目前的技术和条件,很难实现人类的梦想,想一想,为什么?生物圈II实验的研究目的、实验结果如何?为什么?

一、阅读课本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圈的稳态

(一)教学目的:

1.生物圈的概念(C:理解)

2.生物圈稳态能够自我维持的原因(C:理解)

3.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C:理解)

- 88 -

4.生物圈的保护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C:理解)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概念

2.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阅读课本生物圈概念的一段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89 -

(一)教学目的: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B:识记)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识记)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

(六)教学设计:

引言: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种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生命现象表现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板书: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组成

综合起来,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三部分。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丰富多采的生物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人类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类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板书: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讲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各个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有的是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各司其职,各尽所用。对于作为一种消费者的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许多重要的价值。

阅读课本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段,讨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哪些价值。

板书:我国生物多样的概况

讲述:我国的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生态系统各异,生物物种极其丰富,生态系统多种多样,遗传特点各不相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特点呢?

阅读课本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段,讨论我国生物多样性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我国生物面临的威胁及原因内容,讨论我国生物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小结:首先,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性受到威胁,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我国也有一些物种已经灭绝。

三、总结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漫长岁月进化、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地发展。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通过学习,要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自觉地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项活动,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多作贡献。

(七)课后小结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A:知道);

2.生物净化的含义及生物净化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作用(A:知道);

3.绿色食品的含义和绿色食品的标志,以及开发绿色食品的意义(A:知道)。

(二)能力训练点

- 90 -

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的认识;

2.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了解我国相继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并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向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2.通过分析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向学生渗透保护植物的信息,进行热爱自然的教育;

3.通过人均计算,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并适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对化学农药危害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应用生物杀虫剂的优点;

5.通过认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渗透责任感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世界上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使学生感觉世界的美丽,进而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1)借助多媒体教学,介绍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2)带学生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阅读并理解课文中关于生物净化的情况,以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感。自己课外收集关于生物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生物净化的作用和原理方面的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重点、难点分析

1.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

2.生物净化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关于我国的自然保护法规,生物净化的一些资料图片,绿色食品的标志及其含义等;

2.多媒体平台、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观察有关的录像、图片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1)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 91 -

2)环境污染具有使人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

一、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P127“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一段。

2.提问:除了课本提到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以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法规?

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相关的有什么措施呢?生物净化

讲述:

1982823日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8118日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4920日森林法 1989221日传染病防治法 1985618日草原法 19891226日环境保护法

1986319日矿产资源法 1995829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 1986625日土地管理法 19951030日食品卫生法

198671日渔业法 1996515日水污染防治法(修订)1988121日水法

二、生物净化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生物净化一小节的你知道森林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有哪些主要作用吗?

讲解: 制造氧气:森林是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巨大调节系统。如: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消耗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30kg氧气。

净化空气: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大气中有毒气体不断增加,如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氮的氧化物不断产生,造成大气污染,而森林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如:1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60kg

过滤尘埃:大气中的粉尘包括落尘和飘尘两种。落尘如平时看到的黑烟,很快降落到地面。飘尘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通过呼吸可进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正是这些粉尘,可通过林木的阻滞、过滤作用,降低其含量。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如: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地面大70倍,1公顷山毛榉林,一年之内吸附粉尘达68吨之多。

杀灭细菌:森林中某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可杀灭细菌,根据报道,闹市区空气中细菌数量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

消除噪声: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有人做过比较精确的实验:3kg炸药爆炸的声音,在空旷地能传播到4000m远,而在林中400m以外就听不到了。

注意: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

2)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 92 -

实例2 请设计一个农药被微生物分解的实验,并加以说明。(讲解课本实例) 注意:土壤中农药的消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很重要的。

问: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主要有几类?

反馈:下列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最容易分解的是( B

A.纤维素 B.人畜粪尿 C.农药 D.塑料

三、绿色食品

实例3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129“绿色食品一节,回答什么是绿色食品?并讨论上述问题。

反馈:下列有关A级绿色食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不能使用农药等; B.农田水质都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标准

C.包装时不能对食品造成污染 D.产品必须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四、总结

本节内容首先从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上介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又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绿色植物在环境污染防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即植物的净化作用原理是本节的重点,应从有关实例的分析入手,加强理解。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很多,除了植物的净化作用外,还要了解微生物的净化作用原理和绿色食品的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是在环境污染的危害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在近几年高考题和大量习题中,结合环境污染提出防治措施,是考查学生发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P130.一、二题

2.《一课三练》中本节练习

六、板书

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

1.相关的法律法规

2.基本国策

二、生物净化

原理(见表):

三、绿色食品

- 94 -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