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惠福 50000亩中药材种植(GAP)及饮片加工(GMP)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惠福 50000亩中药材种植(GAP)及饮片加工(GMP)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6-12-09 08:34:17    下载该word文档

陕西惠福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GAP)及饮片加工(GMP)建设项目

陕西德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二年十一月


第一章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陕西惠福50000亩中药材种植(GAP)及饮片加工(GMP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承担)单位情况

1、项目建设单位:陕西惠福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

2、公司法人:赵文贤,副主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博士,新疆渡洲中医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医药行业商会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常委,新疆陕西商会副会长、监事长,乌鲁木齐市工商业联合会(商会)常委,乌鲁木齐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赵文贤董事长在部队服役期间因钻研出针灸耳针疗法数次受到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后出版专著《针灸精粹》。1998年创建渡洲医院,开发研制了以“骨伤液”、“金连降糖胶囊”、“五行肾元丸”为代表的系列中成药,受到国家中医药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已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广,并在申报科研成果奖之中。2010年赴新加坡宏见国际参加《高效的医院管理》培训课程。

2011年新疆渡洲中医医院被评选为中国医院协会第四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三批“全国诚信民营医院”及新疆医院管理学会“星级民营医院”。

新疆渡洲中医医院成立至今,一直坚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事业,得到了广大百姓和各级党政部门的赞誉,被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评为有特殊贡献单位。2008年,赵文贤董事长被评为乌鲁木齐“十大杰出青年”,2010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十大孝子”之一,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3、项目负责人:黄立新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拟选择在白水县北部,重点为尧禾镇、林皋镇、北塬乡,该区域属陕西关中北部台塬山区,适宜中药材生长,境内有野生中药材60余种,是种植中药材的理想之地。区域内有耕地面积50万亩左右,其中:适种面积15万亩以上。项目加工及研发地址拟选择在原尧禾镇初级中学、尧禾镇第二初级中学(门公初中)旧址。

2建设内容、规模。

本项目拟分三期建设。

第一期:

建设种植基地、加工厂和研发中心部分工程,达到生产基本条件。建设内容和规模为: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建设。规划面积50000亩。其中企业自种基地5000亩,作为企业的示范种植推广基地和企业加工不足原材料的补给基地。拟规划种植关中北部适宜种植品种。本报告选择其中20种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包括:黄芪、桔梗、防风、红花、白术、柴胡、半夏、党参、白芷、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远志、牛膝、生地、沙苑子、甘草、丹参、补骨脂等,具体种植面积及产量见附表。

2、中药材饮片(GMP)加工厂。①改建办公综合楼1幢,建设面积1350平方米;②改建成品库一座,面积1056平方米;③改建职工宿舍楼2幢,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④新建原材料库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⑤新建加工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⑥新建包装车间1座,建设面积720平方米;⑦新建食堂1座,建设面积760平方米;⑧建设水泵房、锅炉房、配电房、门卫及车库用房、公共厕所等;⑨配套建设水电路讯基础设施。

3、中药材研发培训中心。①改建科研综合楼1座,建设面积1080平方米;②新建实验、育苗温室暖棚1座,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③配大建设食堂、门卫、配电、锅炉、公共厕所等。④配套建设水电路讯基础设施。

4、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第二期:

按照国家中药材种植(GAP)饮片加工(GMP)标准的完善企业相关配套设施,接受管理部门验收。

1)、中药饮片工厂新建:①加工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②包装生产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③客商服务中心1座,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

2)、中药材研发培训中心新建:培训中心1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3)、继续组织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第三期:

建设中药提取生产线、中药提取产品精包装生产线,达到年产中药精制颗粒(免煎饮片)100吨及2亿粒胶囊生产规模。第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左右。

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本研究报告主要对项目一、二期投资产出效益进行分析。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31—201412月)。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11467.74万元,其中工程建投资7908.79元,流动资金3558.95万元。

工程建设投资7908.79万元,包括:

1、工程建设费用6593.01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5万亩种植基地建设费用1717.00万元;主体建筑工程费用2361.96万元;辅助工程费用323.80万元;配套设施建设费用196.0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1994.25万元;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29.67万元;

3、土地费用240.00万元;

4、建设期利息169.50万元;

5、预备费用376.61万元。

1.1.6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1467.74万元,由以下渠道筹措:

1)企业自筹547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7.76%

2)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

3)银行长期贷款5491.27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2491.27万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6.55%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47.88%

1.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

1.1.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5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白水县尧禾、林皋镇、北塬乡三个乡镇40多个村组。白水县尧禾镇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45人,现有劳动力1.8万人,就业9000人,是白水县行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

2)项目带动能力

5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000余户山塬区农民(按户均5亩)直接受益。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4、陕西省中药科技发展规划(2007—2010

5、《陕西省中药材GAP种植技术(20041月陕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学出版社)。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7、《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8、《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3.1综合评价

陕西省白水县50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依托白水县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山塬区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采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或租用协议,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与农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使农户利益受原料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公司获得优质原料的运行机制,是对“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运行机制的深化,项目建设5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000户山区农民直接受益。同时,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到实处。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02%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6708.83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5.3年(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为20.47%,投资利税率为27.2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分析可行。

1.3.2论证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中药材对适生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建议严格区划,在适生区域栽培。

2、种苗供应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公司应将其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经营保障措施。

3、中药原料基地建设实施GAP标准是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建议在项目批准后联合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相关中药材GAP指标体系和操作体系研究,最终制定出相关中药材GAP地方标准。

4、该项目为种植项目,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5、项目区中药材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中低产田面积大,而造成中低产田面积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肥力不足、山坡地分布范围广,灌排渠系不完善,播种后遇到干旱时不能及时灌溉,机械化水平低,农家肥等农用物资运输困难,有机肥料施用量偏少,用传统种植方法来实现单产已成为这一区域目前生产中的主要手段。由于品种的引进示范、筛选和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的生产没有解决科技推广问题,良种良法跟不上。粗放经营方式突出,现代生产管理化程度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原始粗放型生产上,同时,也因田间内部基础设施较差,先进的农业、农机适用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运用,优质农产品生产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市场竞争能力极弱。项目区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基本无利可图,农民精耕细作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日趋增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这同样是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开发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之一。

针对项目区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二是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扶持大量引进优质适用的中药材品种实行筛选、繁育和推广,大力推广农业综合科技措施,在项目区逐步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科学化中药材生产模式;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产品,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以求土地的永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实行搞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利用先进、适用科技和优良品种,促进推广和普及。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医药行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行业,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作为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标志着我国中药产业在该类产品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九五”以来,中药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信息网络组成的产业和以580强为代表的集约化、规模化的中药工业企业集团。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达46亿多美元。然而,我国中药企业数量虽多,但产品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少,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在国际植物药市场约占3%20%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何抓住植物药需求增长的机会,加快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是我国中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和企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各产业的发展形势会有所变化,需要对产业比较优势做进一步分析。对药业而言,中国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就是我们的中药。中药是中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中药产业是传统产业又是现代产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大量的中药、中成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专利,符合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和医疗保健观变化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对产业选择和发展提出了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当考虑哪些产业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以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长期全局主动,国家需要从国家角度和战略高度对各个产业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需要选择和培育符合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和医疗保健观变化的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产业。

由于中医药符合世界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天然,因此,中药成为一些国家发展的重点,它们多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中药业”发展,而且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战略上的赶超目标。这些国家的判断是,当前中国尚无国家级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对它们而言是好时机,如果中国制定出适宜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它们和中国竞争将会是很艰难的。世界需要现代化的中药,中药现代化推进战略的宗旨在于促进中药产业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把我国几千年发展积累并体现优秀文化的中医药为全人类做出新贡献。

陕西地处我国南北交接之地,北到毛乌素沙漠,南到秦巴山区,南北狭长的地形,具有我国北部沙漠、中原和南方的基本气候特征。其中,境内的秦巴山区,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省内沟壑交织、峰峦重叠、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变化复杂,形成东西承接、南北过渡、四方杂居、区系复杂,是多种药材的适生地,是一个种类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库”。

陕西具有悠久的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西安是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建都之地,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名医在这里诞生,一部又一部医学典籍,使中医药学日臻丰富和完善。从秦国的医和、医缓,到唐代的孙思邈、王焘,明代的武之望,乃至近现代的黄竹斋、蒲辅周、米伯让等等。几千年来无数的医家在三秦大地上沉积了深厚的中医药历史文化,推动了祖国中医药的进步和发展。

在国家中药现代化政策的导向下,陕西省境内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积极调整研究方向,制药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高度重视新药、新品开发,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为主的研究体系和良好的研究基础,每年承担省级以上中药研究课题近百项,近年来我省中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据统计,我省10个市的近百个县(区)都有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较大的达75种,480 万亩。其中天麻、杜仲、丹参、薯蓣等17个大宗品种,种植面积近300万亩,产量占全国1/4 以上。陕西境内现有237家制药企业,其中80%都有中药制剂和产品。近年来推出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在某些领域占有主导市场份额的中药新药,出现了过10亿元的制药企业,中药企业的GMP改造由去年的5家增加到目前的10家,正在进行GAP改造的企业30余家,中药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均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

众所周知,关中北部地区天然野生中草药材资源丰富,近年来农民种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同时有着其它地方无法替代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势。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能给我市的广大药农实实在在带来经济效益,根据《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陕西省中药科技发展规划(2007—2010)》和《白水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白水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布署和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特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药材种植在白水县发展已有十余年,种植品种多样,但以黄芪、桔梗、防风、柴胡、黄芩等居多。在旱塬沟壑地区对农民增收已有较大的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种植习惯的束缚,良种的培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对已推广的中药材由于面积产量规模小,生产周期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中药材生产产品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面临新的形势,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中成药品已上千种,针对全国中药材销售市场看好,原材料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为此,尽快建设规模型中药材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着力解决增加中药材产前投入问题,提高地方中药材种植面积及种植水平,形成基地规模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已是摆在该县上下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中成药不仅在亚洲需求量大,近年也成为美洲、欧洲医药市场的热销品,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享受国际农业分工与合作的良好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竞争的巨大挑战。中药材是中国的第一大优势,发展中药材,是我国实现中国祖传医疗为全人类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及质量使中药材生产向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业方向发展,实属白水县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大举措。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2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调整白水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意义

白水县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投入大、收入少、效益差,农民增收难度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缺乏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加之白水县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化项目推广难度大。本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广大山塬沟壑地区农户在退耕地和坡耕地上人工栽培中药材。因此,项目建设符合白水县的实际情况,可切实调整项目实施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并为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示范。

2)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白水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塬区沟壑地带,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山塬区农户除种植苹果外还未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通过项目实施,可极大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达产后每亩山坡地每年收益远远超过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对解决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巩固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开发白水县特色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中药材是具有重要生态与社会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通过项目示范建设,可大大促进其开发。因此,充分发挥白水县自然生态优势,尽快建立白水县50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必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企业效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项目实施后,陕西惠福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将可望成为白水县经济发展中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

4)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县”步伐

白水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渭南地区唯一地山区县,山多、塬多、沟深,地形结构复杂,交通落后闭塞,农民收入较低,经济比较贫困,“三农”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培育支柱产业,县人民政府根据县情,决心拓宽农业发展当机渠道,发挥白水县农业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陕西也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该产业也是白水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外部因素,说明了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条件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白水县地处东经10916′-10945′,北纬354 ′-3527′之间,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南接蒲城县有五龙山相隔,西接铜川市郊区与渭北黑腰带相连,北以黄龙山、雁门山为界,与宜君、黄龙、洛川三县毗邻。全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2万亩,辖73乡,194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总人口30万人。

白水县森林覆盖率为28.8%,植被覆盖度为36.3%,主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以及少量乔木林和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境内土壤多属黄土母质,主要有褐土、娄土、黄土、红土等7个土类 ,质地良好,以轻壤和中壤为主,肥力特点是富钾,缺磷,少氮。

白水县位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1.4℃,年极端最低气温-18.4℃,年极端最高气温38.9℃,无霜期207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量568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为暴雨。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以干旱、暴雨、霜冻、冰雹、连阴雨等为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

白水县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全县拥有33万亩荒山荒沟,是全国各大苹果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生产最适宜区七项指标的县份。睿智勤劳的白水人民正是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承载苹果栽培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断强化苹果生产管理,积极推广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扶持发展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把苹果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白水苹果果个硕大,果形圆正,果皮细嫩,洁净光滑,色红艳丽,肉质致密,细脆多汁,酸甜适度,营养丰富,纯天然无公害,享誉海内外。目前,全县苹果栽植面积55万亩,人均1.7亩,每年35万吨优质苹果畅销五湖四海,使"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名扬天下。

白水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着洛河、白水河等49条河流和林皋、铁牛河等六座水库,水资源总量4956万立方米。北洛河梯级开发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2.14万千瓦。白水地处渭北黑腰带腹地,煤炭总储量达5.9亿吨,年产原煤200万吨。建设火电厂2座,总装机容量1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亿度。青红砂石资源范围广,赋存条件和品质优良,裸露地表便于开发,总储量达27.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石灰石储量1亿吨,陶土1000万吨,高岭土1918万吨。旅游资源主要有仓颉庙、杜康庙、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富卓农家乐等, 丰富的资源为白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白水县依托果、煤、酒、电、建五大支柱产业,围绕把白水建成中国著名的优质苹果基地、渭北建材和加工基地、渭北高原特色旅游新看点的“两基一点”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力度。 县域经济和社会迈上了健康发展的“ 快车道”,农村经济形成了果、粮、畜和乡镇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工业生产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实力较强的生产规模,创出了白酒、果汁、陶瓷、水泥、眼镜等10余种名优产品。

白水历史悠久,古称彭衙、粟邑。在建制2300多年的历史渊源中,曾孕育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添了光彩的一页,也为现代的人们追古思幽之情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盛景。春秋时期的 秦晋彭衙之战、明末王二起义、李自成的七克白水之战,解放战争中的壶梯山战役.彭德怀率军武庄集训等演出一场场兵家逐鹿的历史话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白水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投资环境上新水平,安德利果蔬汁公司、昌盛苹果包装公司、深圳源兴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白宜白澄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胜利竣工,白港大厦、华贸大厦、圣都大酒店、金苹果花园小区等城建项目完工运营,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已成为一个充满商机和活力,让各路企业家大展雄风的用武之地。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69亿元,同比增长14.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77亿元,同比增长5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6亿元,同比增长39.9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71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40.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9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50元,同比增长29.0%

3.2原材料条件

中药材在当地采挖种植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初加工经验,技术人才充足,项目建设所需的种子、种苗充足(由公司供给)。

3.3交通运输条件

白水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处处路通、水通、电通。西延、蒲白铁路横贯白水,渭清公路、白洛公路、白宜公路、白澄公路、白铜公路纵横交错,使白水与外界的连接畅通无阻,8 条县乡公路直通各乡镇。县城建设日新月异,三纵(仓颉路、人民路、彭衙路、)六横(雷公路、水门路和四条马路)五区(生态区、住宅区、商贸区、工业园区、旅游区)一环线(绕城果煤专线)的县城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交通十分便利。通讯畅通,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4其他条件

白水县境内地貌复杂,地形破碎,表现为三山(西北雁门山、东北黄龙山、东南五龙山)盘踞,五塬(大杨塬、史官塬、尧禾塬、北井头塬、雷村塬)起伏,两河(南面白水河东面孔走河)沿界通过,1178条沟壑纵横交错。塬面从北向南倾斜,海拔落差4461568米,平均海拔850米左右。洛河西北向西南穿境而过,将白水切割成河南、河北两大块。地貌总体分为中低山区,黄土梁塬、黄土台塬和黄土沟谷四种类型。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但却是中药材适合的生产区域之一,产品质量好而且产量稳定,因此中药材种植的效益要比其他农作物要高。

中药材为药用植物,对水、温度、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不高,既能在高寒山区轮歇地和瘠壤地正常生长,也可在一般耕地上栽培,人工规范化种植条件下药材亩产稳定。中药材种植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高,且在白水县有较长的中药材种植传统,所以该项目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推广。

3.5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优势

1)本项目选于白水县具有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优势外,项目区位于白水县北部毗邻雁门山、黄龙山脉,这里没有任何工业,人口稀少无污染源,空气、水、土都能达到绿色生产环境的要求及种植中药材GAP规范要求,所种的药材品质质量较优,更具市场竞争力。

3)技术成熟可靠。该种植基地项目为新疆渡州中医院董事长,该院长期以来与陕西省杨凌农科院专家、渭南市中医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种植技术方面陕西省现有雄厚中药科研力量,公司已经与取得相关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公司长期从事中药材的生产、收购、销售,积累了药材种植经营的丰富经验和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因此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总之,该项目为项目区调整产业结构中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及加工生产是参与打造白水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利用地方多年积累的人工种植经验,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双支撑,上级政府的扶持下,完全能够实现部分中药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使之形成产业化,而使农户能早日摘除“贫困帽子”。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建设的指导思想

1根据市场需要,按照集约化、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定向建设基地。

2加工厂要以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注意节约,因地制宜。

3生产工艺的制定,不仅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还要同时企业考虑将来的发展,要求在功能和总平面布置上力求简捷流畅。

4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名牌产品,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新型产业。

5将项目建设与增加农民收人紧密结合。

6将项目与示范推广,并辐射、带动白水乃至渭北中药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

4.2建设原则

1基地建设原则:

1)基地要建设在立地条件好,适宜中药材生长山塬沟壑地树林或经济林下阴湿处。

2)尽量集中连片建设,便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管理。

3)基地要建在无公害的立地环境中。

4)交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2加工厂及科研培训中心建设原则:

1)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工艺技术。

2)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执行标准进行设计。

3)主要设备的选型以围绕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的原则。

4)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

4.3建设规模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拟选择在白水县北部,重点为尧禾镇、林皋镇、北塬乡,该区域属陕西关中北部台塬山区,适宜中药材生长,境内有野生中药材60余种,是种植中药材的理想之地。规划面积50000亩。其中企业自种基地5000亩,作为企业的示范种植推广基地和企业加工不足原材料的补给基地。拟规划种植关中北部适宜种植品种。本报告选择其中20种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包括:黄芪、桔梗、防风、红花、白术、柴胡、半夏、党参、白芷、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远志、牛膝、生地、沙苑子、甘草、丹参、补骨脂等,具体种植面积及产量见附表。

2)中药饮片加工(MGP)厂。项目选址选择在原尧禾中学旧址。学校占地面积60余亩。校内现有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可利用面积约3526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局部四层,面积1350平方米,可改建为企业办公综合楼;学生宿舍楼2幢,面积1120平方米,可改建为职工宿舍,学生餐厅1056平方米,可改建为成品仓库。供水、供电可满足建设需要。

3)科技研培训基地。选址于距离加工厂区5公里左右的尧禾镇第二初级中学(门公初中)旧址。占地面积约20亩。其中可利用原教学楼一幢,面积1080平方米,可改建为科技综合楼。

第五章 项目规划、布局

5.1种植基地规划

中药材规范化(GAP)种植基地规模50000亩,全部布局于白水县北部。考虑到企业药材加工及市场需求,同时也考虑到种植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列入研究的20种药材种植面积详见下表。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规模表

5.2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5.2.1建设期限

种植基地建设年限为1年。

5.2.2种子及种苗需求量

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详见下表: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表

5.2.3种苗组织和供应

建设所用种子及种苗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种苗为公司自有苗圃基地繁育提供。

5.2.4种植、栽培技术方案

以种植面积较大的黄芪、柴胡、黄芩、丹参、甘草5种常见种植中药材为例,主要从生长习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这几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1、黄芪

①生长习性

黄芪喜凉爽气候,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黄芪的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黄芪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黄芪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

②栽培方法

整地。整好地每亩施5-8公斤“甲敌粉”或“呋喃丹”处理土壤,以防地下虫害,施50公斤根茎药材专用肥作底肥。

处理种子。黄芪种子坚硬,吸水力差,发芽慢,播种前必须做以处理。沸水催芽法,先将种子放入约80℃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水温降至40℃再浸泡2小时,然后,取水加盖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时下种,保持地面湿度,约10天后出苗。

播种。以直播为主,产量高,质量好,春播于3-4月,宜早不宜迟,秋播8月上旬-9月。播种方法按30厘米开沟,深3厘米将催芽种子拌草木灰或细砂,均匀播入沟中,播后覆盖细土2厘米,稍加压实。有浇水条件的可用喷壶浇水,保持地面湿度,每亩用种量1.5公斤(播种时必须跟墒下种或落水下种,不能将芽种子埋在干土里,影响出苗)。

③田间管理

出苗后,待苗高5-7厘米时可按照10-12厘米株距定苗,多全苗还可移栽。黄芪喜肥,生长2-3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以钾肥为主。第2年除留种子田外7月底进行打顶或喷洒“矮壮素”控制地上茎疯长,利于根生长。

④病虫害防治

6-7月喷90%敌百虫1000倍液防蚜虫或喷40%乐果1000倍液防豆荚螟危害种子,影响质量和产量。

⑤采收加工

一般2-3年采收,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一般9月中下旬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为佳。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去芦头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亩产300-400公斤(出口南韩黄芪不用去除芦头)。

2柴胡

①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较强,耐干旱,怕水涝,耐寒性强,在土壤肥沃,疏松的夹沙土地块上生长最为良好。

②栽培方法

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或荒山沟坡地种植,深翻土壤,整平耙细,待种。

直播:春播于2-3月,秋播8月下旬,冬播于上冻前。播前将种子先用温水(40-50℃)浸10-12小时,做到边搅拌边撒籽。然后捞去浮在水面上的浮籽,将沉淀的饱满种子取出,晾干后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1厘米浅沟条播。春播15-20天可出苗,秋播于翌年春季出苗。

点播:亩用种量2-3公斤,亦可挖穴点播,点播行距25×20厘米挖穴,穴底整平,先施入1把草木灰,然后将种子散开播入穴内5-7粒,播后覆盖细肥土,浇水保湿。

③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追肥。春季出苗后,当苗高3-6厘米时进行松土除草、间苗、补苗。除草、间苗后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公斤,苗高10厘米左右,按株距6-10厘米定苗,每亩再追施稀人畜粪2000公斤。苗高33厘米时,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入较浓的人畜粪2000公斤或菜籽饼肥50公斤,促进根部肥大。

④采收与加工

采收加工也是柴胡丰产丰收的关键。若晾晒不及时就会造成霉烂损失。因此种后第二年的秋季采挖时,先要除去地上茎,按行挖出,抖净泥土,除去绿色叶柄残留物,晒成八成干时,整理成捆,再继续晒干,或切片晒干便可出售。一般1.75公斤鲜品可制0.5公斤干品,每亩可产干品150公斤左右。(春秋冬都可翻种)

3、黄芩

①生长特性

野生山坡、草原、村缘、高燥砾质的山坡、路旁以及向阳较干旱地方,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适应性强,耐旱怕涝、喜阳光,耐严寒。5-6月为茎叶生长期,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

②栽培技术

整地。根据黄芩生长习性,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不涝洼、不粘重、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也可在荒山坡挖水平田种植。黄芩是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荒山坡应在6-8月垦荒,深翻土地20-25厘米,将杂草埋地下,生土经雨淋使土壤熟化,农田种黄芩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500公斤,耙耱保墒。10月上旬浅耕,整平耙细,坡地或梯田,按35厘米行距打垄,平地作畦,宽1.2米。

播种。黄芩一年四季均可播种。秋播在10-11月上旬(立冬前)进行,冬播在立冬至小雪之间,春播在3月中旬(春分至谷雨)进行,秋播比春播出苗早、苗齐。黄芩以种子繁殖,以直播为宜,多采用条播,在整好畦内行距18-25厘米,深3-5厘米的浅沟覆土,稍加镇压,浇水,覆盖。冬秋播翌年清明前后出苗,春播经10天左右出苗,描出三分之一时取去覆草。当苗高5-7厘米间苗,直播株距为10-15厘米,育苗移栽,可留苗稠些,株距3-5厘米。

黄芩种子小,顶土能力差,春播时又长处干旱多风时,种播过深,不易出苗,过浅表土很快被风吹干失墒,也不能出苗,所以,保苗是人工栽培的关键。为确保全苗,播种时一定要将地整平耙细,除掉土块、杂草,否则,将造成播后覆土不严、透风、种子被风吹干,不能出苗,春播时播前种子可用40-50℃温水浸种1-2小时,捞出后堆放在20-30℃地方,用湿袋盖好,进行催芽,每天早晚用40℃湿水淋一次,保持地面湿润,可提高出苗率。播后加盖树叶、杂草、碎秸秆等物。有条件可覆盖塑料薄膜。还可起增湿作用,以利保墒早出苗。出苗后就即使撤去覆盖物,一般在15-18℃时10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

③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黄芩由于播种浅,幼苗期间,应保持地面湿润,旱时及时浇水,地表半干时轻轻松动表土,使土面疏松,下层湿润,以利保墒,并利于苗根下伸,由于幼苗生长缓慢,在苗期要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将苗欺住。待苗高5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6-8厘米间苗。发现缺苗及时补齐。不旱不浇水,浇即浇透水,以利主根深扎,减少侧根生长。如不需留种子,花期及时打顶,晴天剪去花蕾,以促进根部生长,黄芩抗旱力较强,一般不能浇水,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有条件时“立夏”后可追肥一次土杂肥或人粪尿,加些草木灰更好。在行间开浅沟施入,覆土盖平,浇平。

④采收加工

采收种子,黄芩花期长达3个月,种子成熟不一致,而且容易脱落,因此要随熟随采。采收时,先将成熟种子收下,最后连果枝一同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即可。在11月枝叶枯萎后至春季萌芽前将根刨出,剪除地上茎和抖去泥土,晒至二三成干,撞去外皮后,晒干或趁半干时切片晒干。不可用冷水洗,也不可趁鲜切片,否则,破皮处变绿色。干根切片,须先蒸1小时,或水煮10分钟方可保持黄色,如果暴晒过度使色发红,影响质量。每1.5-2公斤鲜根,可加工0.5公斤干货,每亩产200-300公斤。

4、丹参

①生长习性

丹参适应性强,喜温暖气候,常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或村绿草丛中,寒冷地区及高山地带生长适宜,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地均能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沙根土、油沙土生长健壮,主根粗壮,质量好。较耐寒、怕干旱。土壤粘重、土层浅、排水不良地生长差,积水易烂根。

②栽培技术

整地。通常在湿地作成高畦,稍干旱的地方作底畦,畦高20-25厘米,宽1.3-1.5米,施根茎药材专用肥50公斤做底肥(用“呋喃丹”等农药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栽培时间。最好在春季发芽之前和秋末地冻之前栽培最好,其他时间亦可栽培。

栽培方法。

a.分根繁殖。秋季采挖丹参选择当年生根0.5-0.7厘米粗,色红无病斑,无朽烂根作种用,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深5-15厘米开沟,将选好的种根随时用手掰或刀切成5-7厘米一段,依上下插入土中,注意不要倒插,否则不出苗。覆细土,以利出苗。

b.芦头繁殖。秋季9-10月挖野生或栽培丹参药材时,剪下粗根作药用,而将细于0.6厘米的细根连同带莲座壮叶芦头用作种苗进行栽植。此法较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发根早,发根多,生长快,产量高,一般增产60%以上。

c.插枝育苗。可在4月中、下旬丹参茎秆刚木质化时,将茎秆从齐地处剪下,选有腋芽部位扦插,留2片叶,将节部插入水中,浇水遮阴,经常保持地面潮湿,直到生根成活,秋季即可移栽。

③田间管理

育苗地在生长期除草不宜过深,以免伤根,分别于456三月用手拔草,78月以后地面已密被可停止除草。5月追施人粪尿一次,山坡地施肥不便,在雨后每亩施硫酸铵或田邦全素各10公斤,栽植地低洼,在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烂根。开花期除收获种子和植株外,必须分次打苔,将花苔割除,以利根部生长。

④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两者同时发生,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1000倍液防治。虫害有蚜虫和银纹夜蛾的幼虫,用1000倍乐果溶液防治,每10天喷药一次(根茎繁殖在出苗前后浇水严防烂根)。

⑤采收与加工

栽植丹参一般1-2年采挖,11月上冻前至翌年3月萌发前均可采挖,以立冬前后(11月上旬)最适宜,过早或过迟采挖,根不充实,质量差。丹参根脆易折,用镢先将周围土挖开,挖出侧根,然后挖出全部根,先晾晒至5-6成,将根搓揉一束,堆放一处2-3天再摊开,晾干,每亩可产干品200-250公斤。贮存前用硫磺熏,放通风干燥处。

5、甘草

①生长习性

野生于草原和干旱草原地带,喜冷凉干燥气候,宜荒山、秃岭,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耐寒而干旱,要求土壤钙质,在钙质草原和黄土丘陵沙壤土生长,根系长、粉性足、纤维少、味甜、土质粘重,碱地,潮湿地生长差,根茎弯曲,体轻。

②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应选择向阳山坡地,高塬沟坡地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甘草,夏天在山坡用镢挖1米宽,0.8-1米深的水平条田,经日晒雨淋土壤熟化,秋季9月再浅耕,打碎土块,施入厩肥或堆肥作基肥,畦高17厘米,每畦挖顺沟3条,播种深2厘米,移植沟深5厘米,平作畦,畦宽1米。

直播。9-10月甘草叶枯黄时,苹果同时变黄,选择三年以上健壮植株,采收饱满、无虫害的果实,晒干,用石磙压碎果实,取出种子,再晒干后,挂藏室内干燥通风处,秋季10-11月,在播种前用水选种,取饱满的种子稍晒干即播种,播种时顺畦方向水平开沟,沟距30厘米,深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覆草。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点播每穴6-10粒种子,翌年3月发芽出土,春季于4月播种,要用温水浸种一天,解冻后及时播种,约15天发芽出土。

栽植根茎。在采挖甘草时,选如手指粗的根茎截成10-15厘米一段,每段至少有1-2个芽,在整好的条田里,按沟距30厘米,深5厘米,将根茎节段平放沟底,覆土压实。

③田间管理

甘草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分次间苗,最后留株距15厘米,7月以后,根已向四周伸长,要浅锄不宜中耕,以免伤害根茎,每年除草、松土、培土2-3次,追肥1-2次,以腐熟的人粪尿、厩肥和过磷酸钙为主。

④病虫害防治

苗期地老虎为害严重,可用毒饵诱杀,蛞蝓食害嫩叶,可用敌敌畏1000倍液稀释杀除。生长中期,红蜘蛛危害嫩茎、叶,可用1605敌敌畏1000倍稀释杀除,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锈病,在5-8月份发病时,用0.3度波美碳硫混合机喷杀。

⑤采收与加工

甘草播种后5年收获,多以秋季落叶后采挖,根茎体重、粉性足、质量好,春季采挖要在枝叶萌发前进行,过迟根茎内心空,粉性小,质量差。采挖时,先割去地上茎,然后用镢深挖,切去茎,晒至6-7成干时将侧根从分叉处剪下,按粗细长短分类,打捆,置干燥通风处,等完后贮藏。

5、产品方案

种植基地产品为多样性的,主要选择适生中药材,品种在20种以上。产品流向为:种植基地——原料收购——饮片加工厂。

产品产量预测:据各药材生长规律和栽种试验的结果估算,产品产量如下表。

产品方案表

基地所产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公司与农户签订最低收购保护价。

5.3中药GMP加工厂建设方案

5.3.1厂址选择及布置原则

项目加工厂厂址选设在白水县尧禾镇原中学旧址,占地约60亩,交通条件好,水、电供应方便,地质条件好,主要原材料、辅料、燃料运输进出方便。企业今后对外经营及外部协作条件较好,远期生产线扩建有余地,适宜建厂。

厂区布置原则:符合工艺流程,力求使生产作业线短捷、顺畅。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防爆及环保等设计规范的要求。满足施工、生产、检修、运输及生产管理的要求。布置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5.3.2建设内容

中药饮片加工厂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期:①改建办公综合楼1幢,建设面积1350平方米;②改建成品库一座,面积1056平方米;③改建职工宿舍楼2幢,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④新建原材料库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⑤新建加工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⑥新建包装车间1座,建设面积720平方米;⑦新建食堂1座,建设面积760平方米;⑧建设水泵房、锅炉房、配电房、门卫及车库用房、公共厕所等;⑨配套建设水电路讯基础设施。

二期:按照国家中药材种植(GAP)饮片加工(GMP)标准的完善企业相关配套设施,接受管理部门验收。

中药饮片工厂新建:①加工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②包装生产车间1座,建设面积1056平方米;③客商服务中心1座,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

饮片加工厂用地技术指标见下表:

加工厂用地及建、构筑物主要技术指标表

5.3.3公用工程

1给、排水工程

①给水工程

项目区有自备水井,水质符合项目要求。厂区供水管网采用生活、生产、消防三合一系统,新建车间内部管网环状布置,保证各用水点流量和水压稳定。厂区室内、外设地上式消火栓。

②排水工程

生产用水主要是原料清洗和车间卫生用水,排水采用沟排方式。新建厂房、办公楼周围建排水沟,并与镇区排水系统连接。

③消防工程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两次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三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室外消火栓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秒,两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小于50米。

车间内均设室内消火栓,两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小于36米,室内消防水量为10/秒。

2供电工程

①电气负荷计算

本生产线车间用电负荷为三级,电气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设备总装容量为500kw

有功功率:365千瓦。

无功功率:321千瓦。

视在功率:486KVA

由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装机容量为500KW,计算负荷为486kVA。故应选用1500kVA的变压器可满足全厂供电要求。

②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

本项目所需电源由附近地区经过的10KV电源线接至厂区配电室。

③供配电系统

⑴电压等级

供电电压10KV,配电电压380V/220V

⑵配电系统

高压部分设置一高压开关。

低压部分采用TN-C-S系统,配电采用配电室开关柜和建筑单体配电箱两级配电,配电方式以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

厂区室外配电干线采用穿钢管埋地敷设外,其余为架空安装。室外架空高压线路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6.5米;架空低压线路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6米。室内配线采用铜芯导线穿PVC电线管敷设。

⑶控制系统:

用电设备均采用就地控制。

④设备水平

电力变压器选用S9型节能变压器,低压配电屏采用GGD开关柜。各设备均在室内设置。各车间电气设备全部采用防尘防爆型。

⑤照明:

⑴照明电源、电压

照明电源由各建筑配电箱配电并控制,照明电压220V,配电方式采用混合式。

⑵照明光源

所有房间采用节能灯照明,道路采用高压钠灯照明,厂区采用庭院灯和草坪灯照明。灯具的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室内可采用吸顶灯或管吊灯,所有灯具选用三防型,车间内采用防爆灯。

⑥防雷与接地:

所有架空进出线处须设置避雷器。

本项目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高度超过10米的须在屋面设置避雷带,利用建筑物立柱主筋做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体。接地保护采用TN-C-S系统,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所有设备联网接地,消除静电。

5.4中药研发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5.4.1厂址选择及布置原则

项目加工厂厂址选设在白水县尧禾镇第二初级中学旧址(门公中学),占地约20亩,交通条件好,水、电供应方便,地质条件好,适宜建立培训、研发基地。

厂区布置原则:符合工艺流程,力求使生产作业线短捷、顺畅。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防爆及环保等设计规范的要求。满足施工、生产、检修、运输及生产管理的要求。布置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5.4.2建设内容

一期:①改建科研综合楼1座,建设面积1080平方米;②新建实验、育苗温室暖棚1座,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③配大建设食堂、门卫、配电、锅炉、公共厕所等。④配套建设水电路讯基础设施。

第二期:新建培训中心1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研发、培训基地用地技术指标见下表:

科研培训用地及建、构筑物主要技术指标表

5.5实验育苗温室建设方案

5.5.1育苗温室的选择

该项目主要考虑地方实际需要和企业发展实际,计划建设大型智能化日光温室1栋,面积3200平方米。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本设计主要采用WJK12文洛式阳光板(PC)智能连栋温室,该类型智能连栋温室采用一跨三尖顶结构,顶部及四周为8mmPC板覆盖。外型美观、坚固耐用、环境控制能力强;透光好、通风效果好、防结露效果好;土地及空间利用率高;保温、降温效果佳、冬夏季运行成本较低。

5.5.2智能连栋温室方案

1、基础

温室基础深0.6米,C25混凝土现场浇注(可根据当地地址状况适当调整)。智能连栋温室内部为点式基础,四周采用条形基础,现场浇注圈梁,以提高智能连栋温室整体强度。智能连栋温室外四周做一圈厚10厘米,宽1米,斜度4%150#散水,防止基础被直接冲刷。

温室四周建0.5米高的墙裙。

2主体骨架

温室主骨架为轻型钢结构,采用国产钢材,主要包括:立柱为100×50×3的热镀锌矩形管格构架上下弦采用40×60×2的矩形管,腹杆用φ16圆钢焊接而成。端面及侧面围梁为80x40的特制冷弯槽钢。雨槽为2.0mm厚的镀锌板。零件热镀锌规范采用GB/T3091-93。温室顶部及四周围为专用铝型材,型材标准采用GB/T5237-93

3、智能连栋温室外覆盖

温室顶部及四周覆盖8mmPC板覆盖,质保10年。

4、内遮阳系统(齿条传动)

内遮阳保温系统可从多方面改善智能连栋温室的生态环境。夏季遮阳幕能反射部分阳光,并使阳光漫射进入智能连栋温室,均匀照射植物,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同时使智能连栋温室温度下降4-6℃;通过选用不同的幕布,可形成不同的遮阳率,满足不同作物对阳光的需求;冬季夜间,内遮阳保温系统可以有效地阻止红外线外逸,减少地面辐射热流失,减少加热能源消耗,大大降低智能连栋温室运行成本。

5、外遮阳降温系统(齿条传动)

外遮阳系统夏季能将多余阳光挡在室外,形成荫凉,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遮阳幕布可满足室内控制湿度及保持适当的热水平,使阳光漫射进入智能连栋温室种植区域,保持最佳的作物生长环境。

6、湿帘/风扇降温系统

湿帘/风扇降温系统利用水的蒸发降温原理实现降温目的。系统选用青州的湿帘、水泵系统及青州产大风量风机。

降温系统的核心是能让水蒸发的湿帘,由波纹状的纤维纸粘结而成,由于在原料中添加了特殊化学成分,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特制的输水湿帘能确保水均匀地淋湿整个降温湿帘墙。空气穿透湿帘介质时,与湿润介质表面进行的水气交换将空气的显热转化为汽化潜热,实现对空气的加湿与降温。

湿帘安装在温室北端面,风机安装在温室南端面。当需要降温时,启动风扇,将智能连栋温室内的空气强制抽出,造成负压;同时,水泵将水打在对面的湿帘墙上。室外空气被负压吸入室内时,以一定的速度从湿帘的缝隙穿过,导致水分蒸发、降温,冷空气流经智能连栋温室,吸收室内热量后,经风扇排出,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该系统采用铝合金框架,具有外形美观,热变形小等优点。

7、顶部顶通风

国产铝合金窗框,阳光板覆盖;单个窗尺寸为1m×4m。每栋中间尖顶开窗,采用国产减速电机和齿轮/齿条驱动系统;轴及联接附件为国产热镀锌

8、配电系统

①电负荷如表:

②简单说明

智能连栋温室负荷如上表。

电控箱放置于智能连栋温室内,带有自动与手动转换,既可实现智能连栋温室内的手动按钮(电动)操作,且便于智能连栋温室内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用户将三相五线电源接进智能连栋温室内电控箱上,电源上下波动不能超过±5

③基本材料

智能连栋温室内材料主要包括电控箱、各类绝缘电线电缆、各类规格扎带、线槽、电线管、防水胶布、三通、二通、电缆接头等。

其它具体标准参照饮加工厂标准、指标。

5.6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5.6.1建设标准

严格遵循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有关标准及规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技术先进,符合国情,经济实用,着眼发展”的建设原则,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总局布置合理,操作方便,管理科学,调度灵活,生产安全。

5.6.2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与投资

1、种植示范基地工程建设内容与投资

种植基地工程总规模50000亩,公司每一个轮作年份统一组织提供种子及种苗发放给种植农户。具体种植种子及种苗投入量及金额相见下表:

种植基地轮作周期种子需求量及资金投入表

种植基地种植费用、管护费用及采收费用由农户自行解决,采收所得干药材由公司按保护价统一收购。

5.6.3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及费用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1)技术推广

引进各中药材品种丰产栽培技术及持续利用技术,提高并稳定人工栽培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2)示范和培训

对种植农户进行管护和采收技术培训,培训人数10000人次,时间每人累计不少于10小时。

3)费用:技术推广和培训费用250.00万元。

5.7设备选型与采购

5.7.1中药饮片加工(GMP)设备选择

1、中药饮片加工工艺

采取尊古炮炙与滤框压榨、常温分离、冷冻干燥等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项目产品性能,提高药用成分。中药材采收后,实施加压喷水清洗,可快速洗净药材表面的泥土及杂质,然后实行加压蒸气罐润闷, 水分快速进入药材内部, 达到润透水尽, 缩短润闷时间, 且药材不直接接触水, 有效成分流失得到控制,压力蒸气润闷, 温度在100 ℃以上1 h 可起灭菌作用。室内热风干燥, 因采用高压蒸气润闷, 药材水分含量较低, 热风干燥缩短干燥时间, 且加工成本低。真空包装, 借鉴食品的真空包装工艺, 选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进行包装, 饮片在运输、储藏过程中, 不霉变、虫蛀, 延长存储时间, 以保证饮片质量。

中药饮片工艺流程如下:

中药材----加工喷水清洗----拣选----加压蒸气罐润闷(1kg/cm2)----切片----干燥----真空包装。

加压喷水清洗可快速洗净药材表面的泥土及杂质。加压蒸气罐润闷, 水分快速进入药材内部, 达到润透水尽, 缩短润闷时间, 且药材不直接接触水, 有效成分流失得到控制。压力蒸气润闷, 温度在100 ℃以上1 h 可起灭菌作用。室内热风干燥, 因采用高压蒸气润闷, 药材水分含量较低, 热风干燥缩短干燥时间, 且加工成本低。真空包装, 借鉴食品的真空包装工艺, 选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进行包装, 饮片在运输、储藏过程中, 不霉变、虫蛀, 延长存储时间, 以保证饮片质量。

工艺流程简述

1)中药原药材, 要求地道、无污染、品质纯正,符合GAP标准。

2)药材净制,消除药材杂质,分离去除其中的非药用部位。

3)药材清洗,通过水淋、浸、泡、漂、润等方法,使药材质地变软,便于切制。

4)药材切制,通过机器或手工等方法将药材切制成片、丝、段、丁、块,增大与溶剂接触面积,缩短煎煮时间,便于调剂,提高疗效。

5)药材干燥,控温干燥,防止霉变,确保质量。

6)炒制,通过加热处理,或与辅料共同加热处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引药归经。

7)药材发酵,利用微生物使药材发酵或生霉,改变药性,产生新的药效等。

8)药材制霜,指对药材去油加工凝结析出结晶等。改变药性,降低毒性,减少对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刺激。

9)辅料取材要点:盐、姜、醋、土、麸、黑豆、铁、沙、灰、酒、蜜、糖锻炼、发酵,石灰消毒等原料,力求纯正无毒,无农药残留,严格检验后入药。

10)包装管理:采用无毒副作用的包材,经无毒杀菌车间技术处理后进行包装。

2、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根据目前中药饮片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生产线的设施选择已与多家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多次洽谈,确定购买设备意向。其主要设备型号数量如下表。

3、饮片车间设备规划布局

设备及规划布局见下图。

5.7.2科技基地育苗大棚生产设备选择

参照当地同类别工厂化育苗智能化温室规划和设备选择,确定本项目育苗智能化温室设备如下:


5.7.3其它设备

主要包括科技培训设备设施、办公设备、生活服务设备、车辆购置(运输车、皮卡)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采购。

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

在项目施工作业阶段,如果某些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法不当,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整地不当,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大面积纯种,容易引起某些病虫害发生;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频繁的人为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加工厂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等,具体如下。

6.1.1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地表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水土流失情况也不一样。根据观测认为,全垦整地水土流失较块状整地严重。

6.1.2施用化肥、农药对环境影响

基地,特别是药用植物在管护中常施用一些化肥、农药。化肥、农药施用过多,往往造成土壤板结,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地下及地表的小环境;对土壤中虫类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减少,严重时甚至对野生动植物的繁育生长都有危害。如:菌类不能生长,鸟类难于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

6.1.3加工厂对环境影响

加工厂在生产工艺中有少量生产废水产生,同时卫生间会有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放;在生产中有一些噪音产生。

6.2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针对种植基地建设及初加工厂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后果,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并做出相应评价。

6.2.1整地技术与施肥(药)技术措施

整地时,首先应注意造林整地的方式。在台地和缓坡地带可以开带状块地,坡度较大的地段采用沿等高线开地,以减少水土流失。

本项目按药用植物要求种植中药材,对化肥、农药的施用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生产中,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的影响极小。

6.2.2加工厂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9696二级标准。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CBMM93二类标准。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M3679标准。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9781996-级标准。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I23489011类。

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I629796二级标准。

2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1)废水:加工厂废水主要为清洗原材料使用后的废水及生活污水,因此设计采用污水处理工艺:污水预沉池调节池水解池排放,经处理后的污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978-1996)4一级标准(CODcr150mg/LBOD5300mg/LSS15Omg/LpH(6-9)排入厂外。

2)废渣的处理

项目产生的废渣经处理可用作肥料。

3)噪声控制与治理

噪声主要是振动噪声和机械设备固有噪声,其治理方案是在设备上设置缓冲器,在设备基座与基础之间设橡胶隔振垫,在管道连接上设置橡胶减振补偿器,并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建筑上采用隔音吸声设计和设置隔音间,使噪声降至噪声卫生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以下。

3环境保护

本项目将按国家环保法,本着“三废治理与建设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对“三废”采取必要治理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本项目无论是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在建设和投产后,都不会对拟建厂址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评价,项目是可行的。

7.1 节能的意义

能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与贮藏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合理地利用能源加剧了矛盾的激化,能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进程阶段,是国民经济对能源保持旺盛需求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的能源实际储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节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7.2节能标准及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2004]505号);

4、《陕西省建设项目资源节约管理规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发改投资[2006]352

7.3节能措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国家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政委投资20062827号)精神,做好本项目的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方案设计,关系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密切相关。

1、热力系统设计方案

在热力系统设计中,采用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和保护层,选配节能环保型热气发生炉,使燃料燃烧充分。对建材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失,做到节能的目的。

2、电力系统设计方案

在确保厂区安全、稳定供电的前提下,重视系统的节能优化,根据经济比较原则选用较高的供配电电压,减少变压层次和变电设备容量。

1)在厂区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位置(生产车间、锅炉房等)设计变电室,增加功率补偿设施,无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达到电力的经济使用。

2)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开机启动选用软启动设备,使启动平稳及节能。

3)厂区照明综合考虑灯具的照明技术特性和长期运行的经济效益,选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推广的紧凑型荧光灯,细管荧光灯、高压钠灯等节能灯具,提高用电效率。

3、生产管理节能措施

1)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制定节能计划,实行能源成本核算制度和控制管理制度;

2)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3)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度,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及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

4)建立节能培训制度,未经节能培训的人员,不得在重要耗能设备岗位工作。

7.4资源综合利用

本项目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档次为重点,促进陕西省中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公司通过对中药饮片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充分利用项目区域中药材的优势资源,对现有的中药饮片生产线进行技术改进和生产线扩建,促进当地中药材的种植,使项目区生态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制定节能计划,实行能源成本核算制度和控制管理制度;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度,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及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建立节能培训制度,未经节能培训的人员,不得在重要耗能设备岗位工作。


组织机构与实施进度

8.1组织机构

8.1.1组织工作体系

1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

项目承担单位为陕西惠福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连接农户与市场带动全面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2技术保证及物资服务体系

项目技术及物资的采购、产品的销售等服务全部由陕西惠福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编制、审核基地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质量。

2)编制种植规程和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技术要求,实行现场培训,确保管理达到科学合理,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3)管理使用好项目资金。

4)负责提供优质种子及种苗。

本项目的领导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行使生产经营活动职权。

8.1.2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机构详见管理机构图

8.1.3劳动定员

项目劳动定员见表6—1

岗位定员表

8.2人员培训

本企业培训对象主要为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

1领导干部培训

通过业务讲座、短期培训班、聘请有关工业管理方面专家讲课或外出培训等方法,使领导干部的技术、经济管理更趋成熟,按市场经济模式管理企业。

2工人培训

招收的新工人首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操作等基本训练,进行技术教育,必须采取持证上岗制度,生产工人要到相关厂家参观学习。

3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工程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技术素质,应送有关的科研院所培训,使之掌握该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技术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3项目运行管理

1项目管理

项目建成后,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项目运营模式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具体为公司在轮作周期无偿提供优质种子及种苗给农户,同时承担培训、提供技术等费用,农户自行种植、管护、采收。农户与公司达成干药材收购协议,产品统一由公司进行收购,收购价实行最低保护价。公司通过对项目投入获得优质原料,并通过加工统一标准、品牌集约化销售获得效益。

2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单独建帐,不得挤占挪用、转移、截留。资金支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坚持验收制度,凭单据报帐,同时接受上级和国家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部门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8.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安排在1年内达产达效,两年内完成种植(GAP),加工(GMP)认证。201211—12月为项目准备阶段,完成可行性报告报批和作业设计等准备工作并具体落实种植基地地块;20131—20135月完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0亩种植工作,同时期开始饮片加工厂的建设工作。2013年年底建成并开始开始投入使用,具体计划进度下见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9.1.1土建定额依据

1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

2《全国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

3《陕西省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仿古园林、装饰工程费用定额》(1999);

4陕西省定额办《陕西省建设工程材料信息价》;

5国家计委(2002)《工程设施收费标准》;

6劳务工资以现行当地工人价格。

9.1.2设备及材料价格依据

1材料价格按2012年当地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和2012年一季度指导价执行。

2主要设备价格参考市场现价和厂家提供的报价单,其它设备参考《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价格汇编》并依据当地市场价格估算。设备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用分别按设备购置费的5%估算。

3主体设备、辅助设备安装工程费按厂家提供的安装费计取。

9.1.3其它费用

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估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取;

勘察设计费等按工程费用的1.5%计取;

报建及招、投标费用:按工程费用的0.5%计取。

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取;

环境影响评价费:按工程费用的0.2%计取。

培训费按培训预计发生的费用计;

联合试运转费按预计发生的费用计取;

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和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

9.2项目投资估算

9.2.1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投资估算是对市场需求,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及动力供应,建设条件,组织及劳动定员等因素充分分析研究后,在选择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投资估算内容包括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加工厂建设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还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估算总值为7908.79万元。详见附表

建设投资估算总值按构成分列如下:

1、建设工程费4598.7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58.15%

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1994.25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5.22%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39.17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88%

4、预备费376.61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76%

详见下图

9.2.2建设期利息估算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借款3000.00万元。根据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建设期借款利息估算为169.5万元。

9.2.3流动资金

本项目的流动资金按扩大指标法计算,根据经营期第1年销售收入的15%估算,流动资金估算额为3558.95万元,其中流动资金的30%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其余70%流动资金申请向商业银行贷款,按6%利率计算利息。

9.2.4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1467.74万元,其中:流动资金3558.95万元。

9.3资金来源与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1467.74万元,由以下渠道筹措:

1)企业自筹547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7.76%

2)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

3)银行长期贷款5491.27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2491.27万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6.55%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47.88%

财务评价

10.1评价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发展委员会分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估方法》;

2)本项目的投入、产出物均为含税价格。增值税按13%计征,城市维护税、教育附加税分别为增值税的5%3%、计取,企业所得税25%

3)财务基准收益率按12%考虑,本项目的所有资金为自筹;

4)项目生产经营计算期按10年考虑,不考虑建成期一年;生产负荷为100%

5)各年度生产规模暂按基地实际产量计算。

6)按目前中药市场的销售行情及成本等进行估算。

10.2各项取费标准

1、原材料及燃料、动力费用按项目区市场现行价格计取。

2、工资及福利费用:定员110人。(管理及技术人员15人,生产工人72人)工资按项目区平均工资标准1800/人计取,福利费用按工资的14%计算。

3、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种植作物种子投资残值率为0%,折旧年限10年。房屋建筑残值率为5%,建、构筑物按30年折旧;机器设备按15年折旧,残值取10%

4、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按10年摊销。

5、维护费用按折旧费的40%计算。

6、财务费用以生产经营期应计的借款利息加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之和计算。

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按照销售收入的2.0%1.5%计取。

8、其他费用:是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用、折旧费、摊销费、维护费后的费用,为了简化计算,按工资及福利费用的150%计算。

10.3分析结果

本项目年均总成本费用为25776.56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446.18万元,可变成本为22223.78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25326.31万元。详见附表。

10.4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取。本项目缴纳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的5%计取,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计取。本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值年均为4101.03万元。详见附表。

10.5利润总额及分配

本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3129.30万元,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25%计取。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详见附表。

10.6财务评价

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规定,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I为现金流入,CO为现金流出,下同)

本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32.02%;税后为24.38%

2、财务净现值(FNPV

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规定,财务净现值(FNPV)是指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式中IC为基准收益率,本项目为12%

本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为10962.60万元;税后为6695.57万元。

3、投资回收期(pt

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规定,投资回收期(pt)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项目全部投资投资动态回收期(pt)所得税前为4.42年;所得税后为5.30年(均含建设期)。

4、总投资收益率(ROI)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系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系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考察项目计算期内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资金,由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经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各年依次增大,可以满足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同时累计税前净现金流量为31320.84万元,累计税后净现金流量为23497.60万元,大于零,可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10.7不确定性分析

10.7.1盈亏平衡分析

假定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各种因素相对稳定,从企业角度考虑维持不亏损的最低生产能力利用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正常年份时,以平均值计算,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BEP):

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为=36.61%(年均数据),即只要生产能力达到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的36.61%以上,就可以保本。从盈亏平衡分析的角度看,项目采用的育种技术成熟,项目技术人员经过培训上岗,中药材种子来源可靠,项目选用技术先进、可靠,项目产品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可抵御投产初期的财务风险,因此,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难度不大。

10.7.2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就所得税前后建设投资、销售收入、原材料价格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不确定因素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建设投资、原材料价格和销售收入的变化对项目内部收益率影响均有影响。测算显示如下:

敏感性分析表

从敏感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其中销售价格最为敏感,原材料价格影响也比较敏感,因此,在项目经营中,要加强市场管理和推广宣传,切实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成本意识,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把握好产品售价,以更有效地降低规避经营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0.8财务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438%,投资回收期为5.3年,投资利润率为20.47%,投资利税率为27.2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通过不确定性分析,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性能力,本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评价可行。

综上分析,本项目财务效益好,财务清偿能力较强,因此可以说项目经济合理,财务效益可行。但是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看出,产品价格降低或原材料价格提高时,会使项目效益大幅度下降,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因此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注意防范风险。

十一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陕西省中药科技发展规划(2007—2010)》。项目依托陕西关中黄土高原区药材种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实用性,已具备产业化技术基础,项目建设地点是我国中药材传统栽培区,开发潜力大。项目以中药材人工繁殖及栽培为建设内容,以中药材人工繁殖及栽培示范为出发点和归宿,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项目采用公司统一组织采购种苗、种子,按核定的种植农户、面积发放种苗、种子,下派技术指导人员,完成规模性、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并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使农户利益受原料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公司获得优质原料的运行机制,是对“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的深化。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到实处,成为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项目技术规范,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将有力提升陕西省天然植物药开发的技术水平,促进关中地区中药材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化增值,最终形成能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光、热、土地、人力及其它资源的特色产业,对陕西省中药材产业跨越式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5000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覆盖约100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每户山区农民每年通过种植、管护、采收平均可收入8000元,扣除土地及劳动力机会成本,山区每亩土地每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

通过项目建设,恢复或增加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群落,从而增加了涵养水分和保持水土的能力,生态效益明显。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38%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6695.57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5.3年,投资利润率为20.47%,投资利税率为27.29%,资本金净利润率达到42.86%。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分析可行。

经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环保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1.2建议

1、本项目效益显著,示范辐射作用范围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项支持。根据白水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建设资金上给予扶持,使项目尽快建成实施。

2、建议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地方自筹资金,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中药饮片加工厂区平面规划示意


科技培训基地平面规划示意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