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时间:2018-12-04 23:53:28    下载该word文档

疑难热点问题分析

1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具有积极效应,也具有消极效应。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应在于: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①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②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③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④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效应在于: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的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必然趋势

答:(1)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历史地位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

资本主义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再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过程。

四、知识运用与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1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A 垄断B 剥削C 国家调节D 对外掠夺

2 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B 作用

C 表现形式D 作用后果

3 垄断时期垄断的银行资本()

A 只和中小资本有固定的联系

B 只和大企业有短期联系

C 是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D 是存贷款的普通中介人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5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社会化

C 固定资本更新D 资本主义私有制

6 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

A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C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D 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

7 作为国际垄断组织具体形式的跨国公司一般是()

A 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B 由多国垄断组织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C 由一个国际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D 由多个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8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

A 生产全面社会化B 产品的商品化

C 产品的市场化D 市场的计划化

9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A 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B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C 垄断资产阶级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权

D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10 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军事占领

B 打着援助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剥削

C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

D 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属国

(参考答案:1 A2 C3 C4 D5 C6 C7 A8 A9 D10 B

(二)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1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A 管理的社会化B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C 生产过程的社会化D 资本的社会化

E 产品的社会化

2 马克思把股份资本看作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单纯过渡点”,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包含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成分

B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能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比非股份制经济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还不能完全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 资本主义股份制经济已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 垄断组织有哪几种形式()

A 卡特尔B 辛迪加C 托拉斯D 康采恩

4 金融寡头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采取的方式()

A “参与制”B “个人联合”

C “高压政策” D “集体联合”

5 关于垄断价格()

A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B 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C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D 垄断价格的产生否定了价值规律

6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A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 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

D 国内竞争的推动

E 国际竞争的刺激

7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

D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8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方式有()

A 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

C 反托拉斯法D 公共事业规制

E 社会经济规制

9 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有()

A 商品资本的输出B 借贷资本的输出

C 生产资本的输出D 高科技的输出

10 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

A 公民权利逐步扩大的趋势

B 公民民主出现“泛化”的趋势

C 民主政治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D 管理出现民主化的趋势

E 阶级矛盾有缓和化解的趋势

(参考答案:1 ADE2 BCD3 ABCD4 AB5 ABC6 ABDE7 ABD8 ABCDE9 ABC10 ABC

(三)主要概念解释

1 垄断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是通过一定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2 金融资本

答:金融资本不是单纯的银行资本,而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资本。银行资本自由竞争导致银行资本集中,形成银行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通过资本融合和人事融合而结合在一起。金融寡头正是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实现对国家经济与政治的统治。

3 跨国公司

答: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它是指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国际型企业。

4 经济全球化

答:经济全球化就是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四)基本问题简答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2 试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答:(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资本,兴办航天工程等私人垄断资本力所不及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 第二,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狭隘界限。代表着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对经济进行调节;第三,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节,对生产无政府状态有一定缓解作用;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制定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等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暂缓了劳资矛盾以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第五,通过国际间的调节、协调,缓解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2) 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阻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使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内在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第一,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增大,财政赤字日益严重,使人民税务负担日益沉重;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长期通货膨胀;第三,国家借助发行公债增加财政收入,支持私人信贷膨胀投资和消费需求,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的危机。第四,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维护其在国内的垄断统治和实行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而运用国家政权的种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改变垄断统治这一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参与社会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目的在于增强垄断资本的实力,调节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强垄断资本的竞争能力,为垄断资本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创造条件。

3 试述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答:(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是有所变化的,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而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制度相矛盾的,资本主义必须找到一个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适应的方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整。因此可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这样两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基本经济关系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了部分的质变。(2)具体地说,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个体资本,当时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个体私有制;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以股份资本为基础的垄断集团私有制。自由竞争阶段是个体资本占统治地位,垄断阶段则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3)从更深层次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来看,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向着社会主义公有制靠近的方向发展。它是资本所有权的潜在的扬弃或自行扬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结构的过渡。

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变化的原因?

答:(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表现为:由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资本所有制,再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表现为:劳资关系由传统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是剥削、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以及资本家以生产剩余价值最大化对雇佣个人进行解聘,转变为现代的职工参与决策以及终身雇佣。分配关系由传统的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工人只有工资,转变为现代的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由传统的资本家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经理是资本家聘用的高级管理者,劳动者以体力劳动为主,从事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成为以剪息票为主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的变化表现为:经济调节机制由传统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转变为现代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经济危机由传统的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差别比较明显,基本上是每隔10年周期性爆发一次;转变为现代的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差别模糊,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政治制度的变化表现为:政治制度由传统的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政治制度模式单一,公民政治参与较少,法制不健全,执政党与在野党相互竞选,执政党按照既定的党纲执政;转变为现代的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力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在于: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发展要求而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与新型劳工阶层之间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资本主义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可见,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五)辨析题及答案

1 垄断消除了竞争

答: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1)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3)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4)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3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本输出是为了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

答:(1)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2)资本输出的形式。一是从资本输出的形态来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二是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3)资本输出的实质。资本输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垄断资本实行国际垄断的基础。

(六)材料问题解答

1 下面是关于“工人资本主义”的一组材料。

材料1: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材料2: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3)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态度。

答案要点:(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3)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要看到它的新变化,但不能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

2 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材料。

材料1:“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摘自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波音747飞机由29个国家参与了制造。美国设计和生产座舱,日本生产机身和高技术部件,加拿大生产机尾,意大利生产机首和机翼。波音公司充分利用了全球各国的优势,来生产极具竞争力的飞机。欧洲空客也不示弱,准备在中国天津市生产和组装空客飞机。

如今,互连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各国的开放政策和各全球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准备了极好的投资环境。

材料2:(1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外资,并且鼓励和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3)但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不少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现今拉美国家也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倒退之中。这些都是国际投机资本和英美新自由主义经济造成的。

材料3:“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存的目的。”(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3)综合材料123,说明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

答:(1)当今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国际化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追求高额利润的结果。

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 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积极参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既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又让合作方获得利益,取得互利和双赢的结果。

3 下列是一组关于南北国家贫富差距扩大的材料。

材料1: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值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30年前仅20有余。(摘自《人民日报》200098

材料2:现在,南北差距问题、贫富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严重不平等,更加大了南北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成长,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及其带来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全世界大量贫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惠。(摘自《人民日报》 200086

材料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高达2 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 6亿的人不能上学。

材料4: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1999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全球性社会公正问题更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南北差距的扩大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缘化,甚至也引起发达国家内部一些非优势产业的反弹。看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有人文理念的指导,必须注意其发展中的平衡性和公正性问题。在“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课题前,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更加迫切。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是什么?

2)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以及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1)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即以“经济兼并”为基础的殖民主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要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这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的本质特征。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2)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是资本主义列强推行老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从根本上说,是由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结果。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马克思复习题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