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

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

时间:2020-06-01 00:24:19    下载该word文档

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及其原因分析

1前言

人口地域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任何人口过程和人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发生和发展有其时间上的阶段性,而且又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空间,其演变过程和组合类型均有其鲜明的地域差异。从整个中国来看,人口地域分布是以“胡焕庸线”即“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大,西南半壁人口面密度小。人口分布的趋势明显的趋向于沿海低地平原,并且海拔越高,人口越稀疏,距海距离越大,人口越稀疏。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心, 与上海市共扼长江入海之门户。东濒黄海, 西连安徽, 北与山东相接, 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毗邻, 全省国土面积为10.26 Km2, 占全国总面积的1.05% , 2010 年底人口总数为7869.34万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9% , 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较大, 这种较大的南北差异造成了人口分布的南北差异。因此,我利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年至2010年人口密度数据,对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因人口密度指标提供的是一个平均值,对江苏省而言,以13个地级市人口密度为研究对象,所以该指标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地理意义。同时,这个研究可以看出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化及特征,并依此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分析城市化进程、预测就业需求和消费需求等,进而指导相关部门进行人口空间规划

2 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现状

1 2010年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不均匀,按照地区分布来看,人口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人口密度相对于苏南和苏中地区来说总体比较低。苏南地区,人口主要集中于苏锡常地区,并以无锡市为圆心,形成一个都市圈。另外,南京市人口密度也比较高。苏中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南通市,其次是泰州市,扬州市人口密度最低。苏北地区密度最大的是徐州市,这与正在建设中的徐州都市圈有一定的关系。宿迁市、连云港市人口密度次之,淮安市和盐城市人口密度最小。

1 江苏省2005年至2010年人口密度数据

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5~2010年数据

通过表1 ,我们可以看出,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人口密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序,得到的结果为:南通市、无锡市、南京市、泰州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其结果为:无锡市、南京市、南通市、泰州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

由表1以及2005年和201013个地级市的人口密度排序来看,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人口密度,总体来说,处于不断上升阶段。但是,南通市人口密度在逐渐变低。在2006年之前,南通市人口密度一直处于最高的位置,从2007年开始,无锡市、南京市分别赶超了南通市,使得南通市人口密度处于第三的位置。另外,盐城市的人口密度一直以来都是处于最低的位置。

3 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因素

一般说来,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气候良好、水源可靠、土地平坦肥沃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居留地,在这里用同样的劳动和资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口也易于繁殖;在那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人们纵使能够适应环境,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这对农业生产影响尤其显著,人口也难以增值。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很多,它们彼此之间多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从地形方面来看,江苏地处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因此江苏省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各个市海拔差距不大。从气候上来看,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基本以淮河为界。各地平均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量丰富。从南到北为湿润区向半湿润区过度。由此看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从南到北,气候由暖湿向冷干过度,但可能相差不大。从水文上来看,江苏跨江滨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共有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陆域水面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中居首位。江苏省主要的河湖有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太湖、洪泽湖。从资源方面来看,全省地跨华北地和扬子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粘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滩涂、海洋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等等。苏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而为本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

3.2 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归根到底还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起作用。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造成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2 201013地级市三产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统计年鉴

由表2 可以看出,尽管江苏省的生产力水平在全国来说比较高,但是省内各市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首先按照地区划分来看,地区总产值苏南最高,其次是苏北,最后是苏中,而且三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三大地区尽管都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最高,说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但是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苏南地区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其增加值均远远超过苏中和苏北地区。

接下来从各个市来看,地区总产值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南通市、常州市、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盐城市最高,镇江市最低。第二产业增加值苏州市最高,宿迁市最低。第三产业增加值苏州市最高,宿迁市最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依然是苏州市,最低的依然是宿迁市。

由此看来,苏南地区生产力水平是最高的,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工资水平高,而且医疗服务、社会福利等都比较理想,教育水平比较高,升迁的机会也比较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本地人口继续在本地生活,大量外来人口相继在此安家落户,最终使得苏南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苏北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低。所以,总体来说,人口密度是最低的。

3.2 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改变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变化又表现出较大的惰性。越是历史悠久的地区,这种烙印就越深刻,在中原汉族地区,人口增殖的时间长,密度也较高;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多数地区,因开发历史较短,人口增殖时间短,迁移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分布一般较稀疏。

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开发历史较长,人口增值的时间比较长,人口密度大。另外,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南京市还是建设中的南京都市圈的中心,所以人口密度大。苏锡常地区和南通市,因距离上海市比较近,所以借助上海市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口密度较高。而苏北地区,没有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作为依托,因此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发展速度较慢,虽然与苏南地区实施“一对一帮扶”政策,但是发展的程度还是比较低。徐州市作为在建中的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其人口密度相对于其他的苏北各市来讲,比较高,这与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有关。

4 总结

影响人口地域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但这仅仅只在研究范围比较大的地区才有用,而对于江苏省来讲,江苏省内的自然环境相差不大,所以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大。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对人口地域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力没有生产力水平来得大。

因此,在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异的影响下,江苏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苏中地区人口密度比苏南低,苏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

参考文献:

[1]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的人口分布的差异研究,现代人口,2008年第5

[2] 闫庆武卞正富 基于居民点密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9

[3] 张连均 侯晓慧张大鹏蒋捷峰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20108

[4] 马颖忆,陆玉麒,张莉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22

[5] 唐华秀马劲松战金艳邓祥征江苏省人口数据空间离散化研究及其精度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7

[6] 闫庆武卞正富人口空间分布的异质性测量地理研究20097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江苏省人口地域分布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