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全国卷I)2020年高考历史信息卷(二)(含解析)

(人教版)(全国卷I)2020年高考历史信息卷(二)(含解析)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全国卷I2019年高考历史信息卷(二)(含解析)
1.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古代的这一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太祖【答案】D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说明此时的皇帝兼职了原先宰相大臣的职能,依据史实判断,该现象应当出现在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故D项正确。
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这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下列与该思想家相关的是
A.《道德经》B.《论语》C.《五蠢》D.《春秋繁露》【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董仲舒强调“大一统”,糅合道家、法家等思想,老子作《道德经》《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五蠢》是韩非子的作品,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著作,故D正确。
3.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里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这表明当时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B.市民的观念发生变化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
【解析】材料文字“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说明“坊”和“市”的界限已打破,C项正确,A错误,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
依据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由店铺,“坊”和“市”的界限打破,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BD即可。
4.《弢安园文录外编》1882年出版)中指出“惟有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话旨在说明中国思想家A.坚持中体西用B.学习西方已经由“器物”向“制度”转变
-1-

C.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借助法家思想宣传变法理论【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弢安园文录外编》1882年出版)“君民共治”反映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思想,说明中国思想家学习西方已经由“器物”向“制度”转变,B项正确;A项是洋务派之主张;题干也无从反映“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法家思想,故排除D项。
5.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修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B.有助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题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D.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B
【解析】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航运垄断局面,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故A项错误;“津唐铁路”的修建,有利于解决洋务企业运输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修筑铁路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6.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卞修跃所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
项别
作战伤
1328501

国统区
国民党军队
因病消
422479
因伤消
45710



-2-
死亡(人)伤残(人)失踪(人)被俘捕合计(人)
17692991301263227926
191644323436937559
123017274671443398
平民439750447370659134569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军B.国民党军队对中国抗战做出过重大贡献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答案】B
【解析】从国统区军队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可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民党军队伤亡人数巨大,表明国民党军队对中国抗战做出过重大贡献,故B正确;由材料中的数据不能得出ACD
7.下表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根据目录推断这部著作产生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

8.“(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对此理解正确的
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B.公民视个人利益至高无上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希腊民主是完美的【答案】C

-3-

【解析】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是由于希腊雅典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的,故A错误;由材料“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可知希腊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故B错误;由材料“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可知,希腊公民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A.自由主义出现B.工厂制度确立
C.电的广泛应用D.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变革【答案】B...
【解析】从图表数据看出,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呈上升趋势,反映了城市化速度加快,自由主义指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A与城市化无关,排除;工厂制度确立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大部分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转入工业生产,故B正确;电的广泛应用、汽车属于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上与材料不符,CD错误。【名师点睛】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反映的是城市化问题,由时间1750186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速度很快,可知是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促使近代城市兴起。
10.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下列与这位科学家相关的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B.量子理论C.经典力学D.相对论【答案】C

11.下表是根据罗斯托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有关数据绘制的,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分布简表

-4-

地区
占世界工业生产比例
世界100%
资本主义工业国76%
美国32%
苏联19%
亚非拉地5%
A.亚非拉地区因为殖民主义的侵略未有任何发展B.美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得益于罗斯福新政C.苏联斯大林体制未见成效D.美国独霸了世界经济【答案】B
【解析】亚非拉地区“未有任何发展”表述不正确,排除A;由表格数据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国所占比例高达76%,而美国占32%,说明罗斯福新政效果明显,故B项正确;苏联斯大林体制在这一时期取得明显效果,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国,故C项错误;由表格数据看出,美国32%,故“美国独霸了世界经济”错误,排除D【名师点睛】
1933年罗斯福新政,材料为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分布简表,由图表数据看出,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例达76%,美国占32%,说明罗斯福新政效果明显。...
12.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A.世界格局新趋势的发展B.美国丧失霸主地位C.欧洲各国与日本结盟D.欧洲由经济转向政治合作【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欧洲对美国的建议“态度较为消极”,日本则“犹豫不决”,分析可以得知,随着欧洲的联合和亚洲日本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
依据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BCD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己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节选201310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答案】1)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
2)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

-6-

3)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国内: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
【解析】1)特点:根据“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概括归纳。
2)特点:根据“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提炼归纳;措施:联系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由“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联系美国二战后的冷战措施分析回答。3可分别从国际和国内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国际方面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国内方面联系中国具有经济、国力、国际地位、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部分时期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分类统计表

从表格中提取不同阶段我国派遣国外留学生前后变化的三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A段到B段。变化信息:派遣国扩大到苏联。...
说明: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社会主义苏联在中国的影响扩大,吸引着先进的中国人到苏联学习革命经验。B段到C
变化信息:日本不再成为留学的派遣国。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交流中断。

-7-

C段到D段,变化信息:
①欧美不再成为留学生的派遣国;②苏联成为主要派遣国;③自费为主变为公费;④政法类不再成为主要科目,理工类更为突出。说明:
①新中国成立,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导致与欧美国家的文化联系中断;②中苏结盟,中国外交上实行“一边倒”,中苏文化联系密切;③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留学纳入国家计划,废止自费私人留学;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留学学习科目突出理工类。D段到E变化信息:
①欧美、日本成为主要留学生派遣国;②苏联不再成为留学生的派遣国;③语言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说明:
①中苏关系恶化,文化联系中断;②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且出现同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推动了中国同欧美、日本的文化交流;③同欧美、日本的交流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因此语言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E段到F
变化信息:派遣国扩大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公费变为自费为主;理工类再次成为留学学习的主要科目;留学人数剧增。说明:
①新时期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外交,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②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留学政策转变,开放了私人自费留学,从而使自费超过公费;③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大批科技人才的需要,使理工类成为主要学习科目;④由于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教育无法满足公民的求学需求等原因。使留学人数剧增。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对外派遣留学生的概况,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首先依次找到留学生变化的信息,然后结合其时间联系所处的背景来阐述变化原因,其中学生要多角度予以分析,注意论述过程中史实正确,语言表述清楚。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夯实的基础知识。

-8-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文帝扬坚(541-604,在继承前代优秀施政经验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出新,既针对当时形势的需要,又不过激,因而容易奏效。《隋书·食货志》载: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项,少者至四十亩。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为了配合均田制的推行,把大量农业户口从宗主豪强的手中夺取回到国家手中,改善国家的财政税收,隋文帝大力开展普遍的人口户籍统核工作,叫做“大索貌阅”。把男子“成丁”即负担课役的时间由十八岁推缓至二十一岁,服徭役由每人十二轮次减为每年服二十天役,调绢由一匹(四丈)减少为二丈,减轻了一半。又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日“五妹”,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隋书·高祖纪》说他“居处服玩,务存节俭”。在隋文帝实行变革的二十四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1)经济措施:继续推行均田制,核定人口,轻徭薄赋,改革币制;社会措施:提倡节俭。
2)经济上:促进农业的恢复发展;维护了货币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和维护经济秩序。社会风气:有利于形成节约开支的风气。总之,改革有利于增强国力和社会稳定,影响了后世。
【解析】1)根据材料“为了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开展普遍的人口户籍统核工作……负担课役的时间由十八岁推缓至二十一岁,服摇役由每人十二轮次减为每年服二十天役”“又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得出经济内容:继续推行均田制,核定人口,轻摇薄赋,改革币制;根据材料“居处服玩,务存节俭”得出社会措施:提倡节俭。
(2)答题角度可从经济(农业发展、政府收入、经济秩序)、社会风气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等角度进行作答。【名师点睛】
第(1)问,从材料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即可;第(2)问,根据隋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分析影响,可从经济、社会风气、后世的角度分析得出。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99日,做客白宫的丘吉尔提出了一份关于意大利投降后战略局势的备忘录。丘吉尔提出英国可以派遣一支强大舰队参加对日作战,英方愿意将这支舰队置于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的指挥下。尽管罗斯福对丘吉尔的计划饶有兴趣,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

-9-

特·金表示反对,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不置可否,这次讨论未能就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做出决定。19441月,欧洲战场进一步改善使得英国有可能比预期更早将一批舰艇抽调到远东作战,英国驻美国海军代表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建议,英国特遣部队可以在19444月派往太平洋战场。不过,金以太平洋战场缺乏足够的基地容纳更多海军力量为由婉拒了这一提议。
——摘编自胡杰《浅析二战后期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提出参加太平洋战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婉拒英国参加太平洋战场的原因。【答案】1)中途岛海战后,美军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北非德意军队投降;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塌(或欧洲战场有利于盟军发展)
2)怀疑英国抢占对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不相信英国在战场上的作战实力;防止英国重建东南亚殖民地;基于战后建立世界霸权的考虑。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洋战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英国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背景,学生结合背景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欧洲战场的战事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拒绝英国参加的原因,学生从材料中“罗斯福对丘吉尔的计划饶有兴趣,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表示反对”即怀疑英国抢占对日胜利战果,“欧洲战场进一步改善使得英国有可能比预期更早将一批舰艇抽调到远东作战”即担心英国在远东重建殖民地和美国世界霸权的整体考虑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诸葛亮之为相车也,抚百性,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材料二古往今来,人们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赞誉。

-10-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诸葛亮的过失。
【答案】1诸葛亮本身具备的卓著政治、军事才干;封建正史和历代统治者的褒扬;《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戏剧等的渲染;“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思想影响。
2)诸葛亮制定并积极实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为支持分裂战争,实行战争经济政策,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长期的战争也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可以得出诸葛亮本身具备的卓著政治、军事才干;封建正史和历代统治者的褒扬;《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戏剧等的渲染;“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思想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可以得出:诸葛亮制定并积极实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根据材料二中的,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可以得出为支持分裂战争,实行战争经济政策,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长期的战争也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政治家·诸葛亮
-11-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