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时间:2014-10-05 08:10:18    下载该word文档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总结版

题型:选择:10*2 名词解释:3*5 论述: 1*15 案例:1*15 简答:3*10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论述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名词解释)

2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选择)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本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教育两种形态。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已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1)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3)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4)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简单,论述,案例分析)

3  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名词),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论述或简答)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强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l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普通中学不能深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l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众化、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基础性的、应用性、工艺性的学校

1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4  教育发展的历程

古代教育(选择)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Al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孟子》里说夏、商、周设痒、序、学、校。西周以后称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一直到光绪31年科举制度废除。

l     古代印度:人分为四等,最高等级是僧侣祭司,其次是刹帝利,再次是吠舍种姓,最低是首陀罗种姓。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两大教派。(教育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l    古代埃及:宫廷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l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教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其次是骑士教育。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

B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2)文艺复兴后欧洲教育:

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3)近代教育:变化表现在: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D、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律的明确规定)。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常考点:现代教育特征,材料,论述题,结合当前教育趋势)(重点 社会的现代特征逐渐在教育上也反映出来。

l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l         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l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无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牟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l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l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选择,一年一题)

1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的《论语》、主张有教无类(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之知”,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学记〉〉的教育思想: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抑,开而弗达。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产婆术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他的〈〈理想国〉〉: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他认为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组成。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1.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2.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3.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他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和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著作《政治学》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扩展了教学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

4)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学思想: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性思想作了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法国的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仁爱精神,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

2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1)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遍教育学〉〉:夸美纽斯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他第一个提出使教育学成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联合会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提出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强迫的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2)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他强调教学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语活动的统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

3)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无)

3  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

l      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从研究内容看)。

l      教育学科群逐渐形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从研究角度)。

4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中国教育学科的形成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科:

A、对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了解、引进,不是直接源于西方而是经由日本学习结果。

B、引进的内容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主,结合《学校管理法》、《学校卫生学》《内外教育史》等相应学科;C、引进的过程的特点是从直接翻译到编译,引进的主要用途是为教学服务。

在国外教育学介绍、研究的基础上开启本国的教育学研究

A 从国别和文字看,引进已不在局限日本 B 从内容看,不在局限一家之言

C 引进不再只是为教学服务,还为教学研究服务

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科书等著作

在探索理论的同时,开展了教育改革型 的实验研究

2   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学习前苏联,批判西方和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学思想及实践:凯洛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

努力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l  对前17年的教育实行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一个以破坏和走向极端为特征的时期)

l  在觉醒中重建教育学科体系:舒尔茨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轮,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都几大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

走向教育学研究的新繁荣:  中共中内、国务院于1993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燕钢要》。

  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8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产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体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六大工程、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跨世纪园丁工程。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通过培养人才能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工业(蒸汽机)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等教育要求;第二次工业(电气)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要求;第三次工业(电子)革命后提出普及高等中级教育要求。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纸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的重要条件)(2  教育再产科学技术

3  人力资本理论

1 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有关键性的因素。

补充:“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认得资本的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2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强金钱和精神收益。

3  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史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A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3)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A、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

  B、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C、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2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燕尾服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的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3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1 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改革的意义: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不断深化,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基础性的变化和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着深刻的革命。

2  教育观念的转变

A、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B、教学开式个别化 C、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D、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育与文化

1  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

1 教育与文化的承传:第一阶段,文字出现之前,文化依赖人们之间口耳相传而获得传递和保存

第二阶段,文字出现后,除了口耳相传,更依赖文字记载和系统教育

第三阶段,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传承文化

2)教育与文化的改造

A、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B、教育对文化的整理 C、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2  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

1)对传统文化积极方面的吸纳(2 传统价值观中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

3  校园文化

1 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2  校园文化的价值:  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与心理学联系密切)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环境中发展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重要,论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l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l     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l      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l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双生子爬梯的训练)。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

l     中国荀子是性本恶的代表人物。

l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l     外铄论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l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度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身高、体重)

l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大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下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机械记忆到意义和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同皮亚杰的观点),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式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个体身心发展受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的概念  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成熟对个休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人的个体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成熟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人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l     按环境的性质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l  按环境的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l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l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4.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重点)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注意:案例分析题,先写功能,而且要展开,结合材料中的内容)

1  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1)人的价值的含义: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是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

2  教育对人潜能的发掘

1  人的潜能的意义: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为成熟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   教育怎样发挥人的潜力(无)

3  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1  人的力量的含义:人的力量既有身体的力量,更有精神的力量。

2   教育怎样发挥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和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4  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1)个性的意义: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2)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就是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燕尾服的特殊任务

1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2-15岁左右)危险期心理断乳期。特征: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的任务: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初中教育帮助少年起飞,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重视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2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

1.教育目的界说

1)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育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确定受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也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需要相关。

2.教育目的层次

学校教育的目的  A 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B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C 课程目标(各学习领域和或学科目的)             D 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

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熟悉书中古今中外的例子p58

1)历史性、时代性(2)社会性、阶级性

3)教育目的的变化受社会发展制约:教育目的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

2.制定教育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教育目的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往往有自己的轻重缓急,往往把社会对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几次表述:P59注意几次表述的内容

2几次表述的一致性和变化:三个要点P59

2.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本章重点,五育的定义

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三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具有活动相互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使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

1.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技能的职业。

19866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

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1 教师职业的特点:

A  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

B  授业解惑者角色:《师说》C  管理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D  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

E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F  研究者角色

3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  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的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2 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首先,我们需要对教育的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教育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固然是重要的和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富有特点的个性发展。

能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3  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有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善于独白,还要掌握对话的艺术。

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了解一下)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

198911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

2 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注意四点中的法律里的每句话进行选择p66

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

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由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规定: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看,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教师指导的目的与责任(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最终是要促进学生能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的人格是独立的(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改革传统师生关系的必要性: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关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要个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师生在道德上是互动的

2)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

第六章           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理论

1.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即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学科。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它包含以下具体含义A 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C 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常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  社会发展水平 2   科学文化发展水平 3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    )课程的内部因素

社会、学科及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A、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B、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C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D、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也对课程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近代以来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重点)

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是西方近代关于普遍教育阶段学校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分歧在:

A、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 B、哲学认识论上是唯理论或经验论

C、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

二者在课程上总形成不同的主张的倾向:形式教育理论强调古典语言、文学和古代历史、数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教学,重视这些学科的形式训练价值。实质教育论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质性内容。在教学与能力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

2学科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学科中心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而(缺点)相对忽视儿童的兴趣及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

儿童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儿童,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缺点是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代表人物杜威)

4  课程的基本类型

1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可看作最早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美纽斯基于把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理想,提出要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从心理学出发,主张课程应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举服务,因而主张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经验的,思辩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兴趣的多样的学科。

斯宾塞从教育要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和知识价值出发,提倡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围绕完满生活的五个方面来组织和安排课程。

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学科课程的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毓,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科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已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装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活动课程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主张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从做中学他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他的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经验来自行动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这两个原则。

我国的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

3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综合课程的益处: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通过综合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课时,使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核心课程的优点:能够较好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照顾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

4  关于: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言的。

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

关于潜在课程的研究的萌芽,在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副学习中就有提及。

二、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1)什么是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弄相互结构的方式(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及所占比例等等),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如必修课也先修课的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  A 教学科目的设置 B 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A、既要保证教育目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B、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样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与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

C、教学为主,全面安排。D、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

课程改革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改革的重心,反映在课程计划中的改革成果。200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1986年《义务教育法》)

三、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1.课程标准的意义与结构

1)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和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计划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2)课程标准的结构:

A 前言部分:说明本课程(学科)的特点、意义,阐明本课程(学科)的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B 课程目标部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各学段(或年级)的具体目标。

C 内容标准部分:这是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规定教学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会以案例的形式给出教学建议。

D 课程实施建议部分:给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等。

2.教科书的意义、编排及作用

1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2)教科书的编排p75 3)教科书的作用p76

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性是教拉书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的基本特点

3)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编写多样化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以学科逻辑系统为主,力求照顾到学生心理特点,即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事物的心理顺序、智力和各种心理品质发展的顺序,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

5)教科书编写要兼顾各门学科内容及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二、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了解)

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前苏联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等,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

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

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表现以下的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2、强调加强基础。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 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少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6 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

 

第七章    教学理论(论述)重点

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 教学的概念

近代教学论发展历程出现三次大论争:

l   “形式教育学派和实质教育学派;l   “主知主义学派和行动主义学派;l  “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形式教育学派认为教学是训练人先天具有的官能的过程,即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成长和完善活动;

实质教育学派认为教学主要是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的过程,即心理内容不断充实的过程。

主知主义学派把教学理解为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观念运动过程,主要强调教学活动是间接经验的习得。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学是学生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活动。

科学主义学派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

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

教学的本质的不同观点:

l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理论的成果。主要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主观能动反映、改造自身的过程。

l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l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德,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和智育是两个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的重要活动,具有特殊性。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化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只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和其他教育形式的结合。

3  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的决定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思维是核心)。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研究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认识的方式问题。

l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

l         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l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l         洛克的白板说一直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S—R)理论的观点,主张离开经验凭理性去创造知识。

l         德国的教育家赫尔特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l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由做事而学习”“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

A、认识----发展说   B、认识----实践说   C、交往说     D、多重本质说。

1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认识的普遍规律为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指明了总的方向和根本线索。

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实际工作者、成年人等的个体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认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在于:

A  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中介性)

B  认识的交往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联系,也是社会依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C  认识的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个方面体现)P85

D  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教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2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A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能力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A、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B、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能力和知识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   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   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A、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腐朽能动性

B、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  教学进程的结构及教学模式研究:

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1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方式基本特点:

l         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 l    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l         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l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2)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基本特点:

l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l         以解决问题为主题;

l         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 l         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1 产生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教学模式研究

1)定义: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2)几种基本模式类型 A 以教师教授为主 B 以学习者为中心 C 设置个人的学习情境

D 提供结构化材料 E 在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F 以行动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

1  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从孔子的启发式原则到夸美纽斯基于自然适应性 再到布鲁纳提出的发展性教学性原则)

2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的实际的三方面的内涵: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活动性作业;学生本身的实际;社会实际。

3)秩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教学策略的概念: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4、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

  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选择性学习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l  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l面对大量的信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和改造。

2参与性学习:参与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3自主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

4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师生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

合作学习,提倡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第二,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第三,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基础。第四,注意适时引进竞争制度以及激励性评价,第五,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

第八章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论述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A、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

基本要求:A教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b注意启发。C讲究语言艺术。

B、谈话法(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引导性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和总结性谈话。

基本要求:a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b善于提问。C善于启发诱导。D做好归纳、小结。

C、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主要有整节的课堂讨论、几分钟讨论、全班性的讨论、小组讨论。

基本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做好讨论总结。

D、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主要有指导预习、指导复习、指导阅读参考书、指导自学教材。

   基本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A、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讲究演示的方法。

B、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事先做好参观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参观;做好参观总结工作。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A、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按照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按照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按照练习的内容分为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和文明行为习惯练习。

       基本要求: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B、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基本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做法,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自觉性;加强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

     C、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学生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课题或独立作业,可以激怒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掌握穿梭究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缺点是花费时间较多,不经济,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同时,还需要有逻辑较为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

基本要求:正确选择探究课题;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2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p97

二、教学组织形式(常考)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生产力水平低普遍采取个别教授形式,部分时间和年级如我国商、周 隋唐各时期的官学和私学;古罗马的教会学校和宫廷学校。这种教学带有师徒相授的性质。

2)近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在16世纪的欧洲学校里开始出现了编班了上课的新尝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确定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革的三种类型:a坚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b主张彻底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寻求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c探索一种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B、贝尔-------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以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以班级为基础,教师面对一部分学生。

C、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是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于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D、文纳特卡制: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等。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

3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A、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根据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组教学一般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缺点: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分组副作用大。

B、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 C、小队教学:协同教学。互补性D、合作学习特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务分割,结果整合;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分配角色,分享领导。三种方式: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

3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

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

1 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班级教学:是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A、以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B  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C、以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P101 -102

3)班级教学中课的类型(课的分类)和结构:

课的分类: A、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B、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包括:

       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E、布置课外作业。

4)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上课的步骤有:

A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B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好课的基本特征: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C  布置课外作业。D  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第一,目的明确。第二,内容正确。第三,方法恰当。第四,组织得好。第五,积极性高。

三、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质量。

2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教学问题(2  提供反馈信息(3  调控教学方向(4 检验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来分)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主要功能:检查学生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排;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功能(四点)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功能四点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能举例选择)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绝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装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4  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的原则: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第九章、     德育(论述

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学、法纪教育和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活动。

一般说来,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

1)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变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装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4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1)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3)理想教育

4)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调整人我、群我、物我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5)集体主义教育(6)劳动教育(7)自觉纪律教育(8)民主和法制教育

二、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整段p111

2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又是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过程:主要是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3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1)学生品德堪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导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状态。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那种已经巩固且自动化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2)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过程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B、不脱离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  C、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它具体表现为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与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多知多能与少知少能的矛盾。

4)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方法和途径

1.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5)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德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

3)陶治教育法:

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

3  德育途径

1       教学(2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       课外、校外活动

4       社会实践活动(5       校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       班主任工作: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四、我国新时期的德育改革

1  我国新时期德育的若干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A  社会主义方向性。德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人们,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和修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  全民性和民主性

德育的全民性的含义:第一,德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二,德育的对象包括全国人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全国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

德育的全民性和民主性是密切关联。我国新时期德育应该坚持和努力实现民主化。

C  变革性:现代的社会是变革的社会。德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变革性是现代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D  开放性。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国际社会开放。德育开放性的实质是德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沟通起来,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国际社会联系起来,从中吸取营养,以使德育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使德育自峰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

2  德育目标应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1996年的决议提出的总要求是: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

3、加强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螺旋循环说三种观点或模式,并具体运用螺旋循环说研制了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并进行实验,取得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但这过程还未完成,还是一个需要继续艰苦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五、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1  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1  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A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是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他认为德育工作中首先要尊重儿童,亦即尊重儿童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相信通过教育,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新人。

B、集体教育的思想: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说就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他认为集体应有共同的目的、组织机构、自觉纪律、正确舆论、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力量。平行教育影响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就当是予集体的一种影响

C、劳动教育的思想:劳动教育即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他认为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他重视劳动对于体力、智力发展的意义,但他认为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他强调劳动教育应和生产教育结合,认为不注意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会成为教育的积极因素

D、纪律教育的思想:是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密切联系。他认为纪律是达到集体目的最好方式,纪律可以美化集体。在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教育谈话和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重要的方法,同时又要正确合理使用惩罚和奖励。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惩罚应体现对人的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他反对滥用惩罚,坚决反对体罚。

2)苏堆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前苏联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的选择p117

A  关于德育的地位、任务和内容B  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

C  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D  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3  合作教育学的德育思想:合作教育学是前苏联八十年代普通教育改革中的新的教育理论。它是一批长期从事教育实验的教师和学者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主张教学、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上。

2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1)涂尔干的教育思想: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教育问题和德育问题。德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1925年出版的《道德教育论》。

A、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他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牺牲精神、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

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B、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他在儿童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是:

l  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性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l   启发自觉,要求适当,切忌苛求和压制;

l  奖惩结合,切忌体罚; l  学校教育力量要协调统一。

2)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探讨道德教育问题的一本书。杜威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

A、道德价值论:杜威认为价值来源于经验,因而价值是相对的。

B、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他提出道德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生长。(儿童中心说)

C、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他认为:德行之数目无穷,道德教育应首先将儿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他主张在尊重儿童道德人格的基础上。

D、学校道德教育方法:主张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社会生活是德育教育的基本要素。

3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思想:社会学习论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社会学习论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A 关于模仿学习:榜样影响作用高于赞扬强化作用,说明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是由于社会学习和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B 关于抗拒诱惑:人的抗拒诱惑能力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作用而加以学习和改变的。实验表明电影中的奖励或指责的榜样具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对诱惑的抗拒。

C 关于言行一致:揭示成人的言行不一对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成人和同伴言行不一的榜样对儿童不良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柯尔伯格吸收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思想,在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A、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l   前世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l  世俗水平:第三阶段,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l    后世俗水平: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B、道德教育思想

l   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l   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地进行道德教育。

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巨大刺激作用。

l   倡导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如果把学生单纯当作装德性德口袋,简单化地强行往这个口袋里装填、灌输道德概念,他们不真正理解,道德判断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美德袋)

第十章   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案例)

一、班级集体活动

1.建设与发展班级集体的意义和目标:

班级集体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意义:首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集体建设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第二,班级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与个性发展)

第三,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装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

1)有共同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2)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

2  班级组织管理的中介------班级活动的类型

1 日常性班级活动:班级晨会与班会、值勤和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2  阶段性班级活动:工作型和竞赛型。

3  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1 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与班级组织管理:班主任为班级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2)班主任的教育行为与班级组织管理:

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为原则

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的班级活动,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 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包括与班级中任课教师的配合,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内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学生集体与成人等各方面的关系。

第四、 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

二、学校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我国教育历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实践。《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教育提倡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余活动,劳与逸结合,更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特点: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

2.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任务在于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装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装的个性和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3.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

1)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成。

4.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明确的中心目标,良好的设计安排。(2)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及成功的机会。(4)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