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色彩与时尚

色彩与时尚

时间:2019-04-20 00:26:38    下载该word文档

色彩与时尚

  现今社会中,时尚逐渐成为一种大众追求。对时尚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意义上大众对时尚的理解,大多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作相对狭义上的一种解释,诸如“时尚就是流行”、“时尚就是穿衣打扮”、“时尚就是由时尚领域如时装、美容、演艺等所引领的风尚”等等;相对从广义上说,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诸如“时尚即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时尚即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后为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其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纵观以上各种看法,时尚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和行为特点,根据辩证法中对事物内外因关系的阐述,可以知道任何事物的外在表象都可以从其内里探究根源,同样,形成时尚丰富多样外在表象的原因最终归结于人的内在观念意识的指引,不同的时尚理念,有不同的时尚形式的表达。因此可以说,本质上时尚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为各种形式表象。而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表象,与时尚有着紧密的联系。色彩彰显时尚特色,传达时尚观念。

   首先,从历史的不同时期来说,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物质资料的匮乏以及初期思维的蒙昧与混沌,所形成的最早期时尚追求,在色彩上的体现有典型的“红粉色”。史察“山顶洞人”穿戴都用赤铁矿色粉染过,在尸体旁也撒满了“红粉”。红色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生理感观的刺激作用,同时开始包含着应用或提供某种行为观念的含义。原始人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这一官能感受是原始人类最早有朦胧的装饰意识活动,包含着应用色彩来服务于原始的宗教、艺术、审美、巫术、礼仪的实用性目的,这是据载中国色彩历史上最早的色彩运用现象。从最早期人类的用色现象可以看出人类审美意识的初期以及原始社会人类早期思维的萌芽状态。到了文明相对成熟封建社会时期,色彩呈现不同的时尚追求,诸如河姆渡时期的陶器色彩、战国时期的漆器色彩、唐朝多彩的丝绸唐三彩、宋朝的青瓷等等,典型的色彩各自展示着时代的“颜色”,其中尤为典型地体现在色彩的阶级性特征上,从早期西方的反映圣经题材的宗教绘画中对人物着装颜色的限制上可以反映出来,这一点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色彩传达的是身份的高低,阶级的差别。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在宋代,黄色是皇家的专用色,并规定了赤黄、金黄等一系列黄色系所代表的各等级含义。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通过这种服饰色彩的区分配以冠帽及佩绶制度来达到官位等级的区别,从而体现皇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政治目的。发展到现今,色彩的运用已没有阶级的限制,大众可以自由地用色,通过不同人对色彩的运用,直观体现的是用色者个人的品位和修养。

   其次,从不同的地域来说,也有其鲜明的用色取向,诸如地中海建筑的蓝白色装饰特点。地中海是介于亚、非、欧三洲之间的广阔水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其周边国家众多,民风各异,独特的气候特征让地中海建筑风格呈现鲜明的特点。希腊的蔚蓝色海岸与白色沙滩,北非沙漠及岩石的天然景观,等等特征奠定了其用色的基调。再如在艺术特色上中国南方温婉清新的淡彩和北方粗犷老辣的浓墨重彩,热带服饰着装的艳丽夺目与萧瑟清寒地域色彩的冷静含蓄,色彩的形象之后是体现着地域的特征。

   另外,不同的文化形态也直接影响色彩的表现,色彩的运用体现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崇尚。以中国传统用色为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其中有对人自身生命的关注,并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将基本的颜色定为五种:青、赤、黄、白、黑,恰好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特征相似――人有五官,五指,五脏,等等。起源于商代的五色学说是中国色彩理论的基础和中国哲学的表现之一。将五色与阴阳五行相比附是中国古代色彩文化最殊胜的特征,既丰富了哲学的内容,又增加了色彩的内涵。五色(黑赤青白黄)分别与五行(木金水火土)、五方(东西北南中)、五时(冬夏春秋和长夏)、五气(寒热风燥湿)、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性 (智礼仁义信)相对应。《黄帝内经》中也有对“五色”及其对应的抽象哲学事物的详细记载:“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畜鸡,其谷麦,其音角,其数八……古时候提倡在不同的时节,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来与秉承天地万物的德行。如汉代时推崇“五时服色”:着青衣迎春,戴黄玉度夏,挂白帘接秋,披黑裘祭冬。再如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作,除了它的建筑风格、布局、风水、权威等因素外,它的建筑色彩有着独特风格,它严格遵循了中国建筑传统“五行” 上(北、黑、水)下(南、赤、火)左(西、白、金)右(东、青、木)中(中、黄、土);上有屋顶覆盖(黄色)鎏金瓦,檐下为青绿和玺彩绘,梁柱、横枋间布满沥粉贴金和玺彩绘,下有红色的城墙和门窗,这就是紫禁城总体建筑风格。把色彩与方位、人体脏器、植物、动物、时节、天文地理、声音、数字、气味等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系统。方位中有色彩,数字和声音中有色彩,思维中有色彩……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具备了诸多对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关心,对色彩的认知、理解和联想来源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根据这些观察赋予色彩形而上的意义,并与万事生灭成败联系起来,渗入日常生活哲理和处事法则中。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内在精神的体悟上,同时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中,赋予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地域国别的文化相互之间进行着渗透融合,西方色彩学的发展形成其科学认知色彩的一种方式,在对色彩的物理属性上有着很好地把握。在现代的教育中,色彩纳入自然科学范畴,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的色彩文化更倾向于人文类学科。中西文化的交融大大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同时也对文明社会中人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彩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为大众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为社会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商家提供了诸多商机,带动了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等等,新时代下在多彩的色象后传达的是开放时代背景下人们意识形态的自由。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物质社会下对消费的鼓吹,导致部分人物欲的膨胀,沦为“物的奴隶”,忽视文化的储备,追求盲目的时尚,色彩的运用呈现了形式化、肤浅化和表面化现象,诸如对色彩的运用只考虑其视觉上的物理特性悦目与否,没有根据不论场合时令对象随意用色,或盲目从众用色而不考虑具体情况等等,让时尚浮于表象,正如丧失灵魂的躯壳,没有意义,其结果只能是和真时尚逆道而行。

   就色彩本身来说其只是由光线作用于眼睛而形成的一种物理属性,但当和人的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时便拥有了“神韵”的特征,本文中限于篇幅无法将其“神韵”一一详尽,仅就挑其一二以偏概全,结合色彩了解时尚的观念。时代色彩的表象后是时尚意识的传达。如在服饰上,上个世纪50年代服饰的质朴色彩体现的是工农大众下的艰苦朴素,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穿在身上的军绿就是红卫兵的革命意识,80年代的鲜艳穿的则是思想的解放,而现今的多彩穿的就是时代的多元和自由。色彩是表象,意识形态是主导,把握时尚,关键在于把握内在。

   纵观“时尚”一词真正的使用及风行是在现代这个时期,然时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却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期的文明而出现。每一个时期由于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形成其发展的特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史前的记载到现今,中间经历了无数的变迁,文明史的记载每一页都有其新的内容,每一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色,而从这种独特性中,我们可以把握住每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崇尚”,通过对历史的反观,也正是这种“崇尚”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状态,主导了社会发展的基调,构筑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社会人来说,把握这种“崇尚”将对其行为产生极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李薇薇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色彩与时尚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