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杂诗十二首(其二)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篇杂诗十二首(其二)

时间:2020-03-22 20:08:20    下载该word文档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7 杂诗十二首(其二)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凡是在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中,桃花总是主要角色。而包含“桃”字的人名、地名、作品名更是。早春时节,人们踏青采物归来,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桃李满天下”……可以说,桃花文化里有的勃勃生机,有的眷眷情思,还有“ ”的精神家园……

(1)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不胜枚举 B.无所不在

C.欣欣向荣 D.如泣如诉

(2)将下列诗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__,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_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_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3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4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杂诗十二首(其二)》中,诗人说明“不眠”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6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C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使用正确。

B项,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使用正确。

C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势繁盛。使用正确。

D项,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不修饰“眷眷情思”,使用错误。

故选D。

2)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本题将诗文放在句子中考查诗文合不合语境,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清诗文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具体分析所引用诗文合不合语境。

A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一般用来写没有世俗的打扰。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B项,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我已经把那三春都看破,即使是桃花红艳,柳树新绿又如。这是《红楼梦》贾惜春的判词,表现了惜春看破红尘,清高孤傲,寄身佛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C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符合修饰桃花文化的“精神家园”语境,使用正确。

D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写出了“人面桃花,物是人非”。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2①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 ②而是从生活出发 ③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后通读整段文本,抓关键词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话题的统一等。整体把握文段意思,文段是说陶渊明的诗有理趣,又有情趣。话题是陶诗。第一空,前面提到“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后面是解释陶诗的“理趣”,故一空关键词为陶诗和理趣;整合成句并连贯上下文,即“陶诗就是极富于理趣的”。第二空,由前句可知句式为“而是从……出发”,结合后面句子“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可知是从“生活”出发。第三空,整句话应该是和前面内容形成总结式的因果关系;“诗人的情趣”对应前面“……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则此处应对应“哲理”句式为“……既有……”,综合起来,应为“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

3夜风袭入室内,纱帐被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枕席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冷光,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了起来,看着窗外窃窃私语的树叶,怅惘悲凄之情涌上心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能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同时,作答时要注意题干对修辞和字数的要求。“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意思是风吹入房门,在夜间枕席生凉。这是昼去夜来特定时分,是从夏去秋来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可以围绕什么的夜,什么样的风,怎么吹入房门,感觉生凉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它有着怎样的感受。注意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点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4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予”“孤”“掷”“骋”的书写。

【点睛】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5C

6①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②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 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故选C。

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诗“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三、四句描写诗人“愁”中的所为所止:抚琴消忧,琴声弥漫室内;举目观望,书卷堆满案头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人格象征,君子常御,不离其身在生命价值虚无的境遇之中,孤高的琴与寂寞的书,成为诗人生命的依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向往农村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睛】

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主要比较诗歌的情感。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