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内蒙访古分析

内蒙访古分析

时间:2018-08-26 06:11:32    下载该word文档

内蒙访古分析

 内蒙访古分析

 

关于教材

 

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所写的《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文章写于一九六一年。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几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访问归来,翦老便写了这篇《内蒙访古》,记述了这次访问的见闻和感想。全文一万二千多字,分六个小节,分别用了六个小标题。现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作为教材的,是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第三节《在大青山下》。课文这两节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却是相对完整的。原文一、六两节大体相当于文章的总说和结论,中间四节具体写访问古迹,二、三两节写的是内蒙西部访古,四、五两节则写内蒙东部访古,因此课文所选的这两节不妨看做内蒙西部访古的完整篇章。下面分析一下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一、内容分析

(一)《一段最古的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最早,是战国时期燕、赵、秦等诸侯国,分别在自己北部,凭借山险筑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秦灭六国后,把原先燕、赵、秦靠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建成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后许多朝代都曾陆续修补、改建。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万里长城,则是明代重新改建的。目前,在内蒙西部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还绵亘着一段长达二百六十余里的古长城。翦伯赞同志经过考证,认为这是赵长城的遗址,所以称之为“一段最古的长城”。

《一段最古的长城》,以访赵长城为线索,重点是分析在阴山一带筑城的原因,并评价完成这一巨大防御工程的历史人物,从而表达作者对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这节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开始进入内蒙时的感受。第1段写将到内蒙时眼前展现的“古之所谓塞外”的雄浑气象。第2段写到内蒙后,一路所见到的,却是今天塞外的富饶景象 黄沙白草和沃野良田的对照,反映历史的前进。“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这一句,自然而然地使人想到塞外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农业技术传播的关系。这两段虽然只是旅途情况的一般描述,但隐含的意思,却与全文中心十分合拍。

第二部分(第3—7段),详述内蒙西部地理条件的特点,对大青山一带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成为争夺焦点,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第3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第4段以史传记载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第5段以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触,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既充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又流露出了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这段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中,巧妙地点出了“民族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并且表明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倾向。第6段,历史地分析了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第7段,用递进复句承上启下,又运用条件、假设等一连串偏正复句,简明而充分地阐述了这片沃野为什么是必争之地,要言不烦,准确有力。

这一部分在全文内容上是很重要的。因为深刻揭示出山南沃野是古代几个民族必争之地,下面写的赵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在这里就不言而喻了,而下一节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更充分的依据,并且使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更有力量:本来有必争的因素,却能在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下通过和解的方式改善关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第三部分(第8—9段),写赵长城修筑的背景、位置、规模以及它的遗址。

第四部分(第10—12段),评论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这无疑是一件抗击入侵、巩固边防的伟大事业。而这样大的工程并没有造成人民的灾难,当然尤其值得称颂。因为衡量历史是非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和对人民是否有利。如果全面地考察民族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那么抗击侵略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民族之间还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争取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大前提下,抗击侵略和相互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赵武灵王对祖传旧俗勇于革新,对异民族文化不存偏见,特别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还处在游牧时期,总的说,是落后的,而赵武灵王仍能力排众议,学习人家的长处,这种远见卓识,的确不同凡响。所以翦老把“胡服骑射”做为赵武灵王“更重要”的功绩,并在这一节最后连用反问、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给予肯定。

这部分对赵武灵王的两件事的评论,清楚地反映了本文在处理民族关系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既是全面的,又是有所侧重的。

(二)《在大青山下》

这一节,以访大青山下的古迹——汉代古堡和昭君坟墓为线索,追溯了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关系的历史踪迹,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为了便于理解本节内容,我们先简略谈谈汉与匈奴斗争的始末。

匈奴是远在殷周时期即活动在我国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初年,它的武力空前强盛,使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时西汉对匈奴采取的是忍让政策,多次被迫和亲。以后西汉经济发展,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到汉武帝时便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讨伐战争。课文中所说,派徐自为出五原塞筑城,汉武帝步步为营,把它的势力远远地推到阴山以北,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事。到汉宣帝时,汉与匈奴的力量对比就完全改变了。匈奴内部发生了严重纷争,呼韩邪单(chán)于降汉,率领部众到五原塞,请求朝见,汉宣帝接见了他,并支持他平定了匈奴内乱,双方关系获得改善。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再次朝见,元帝以后宫良家女王嫱(即王昭君)赐给呼韩邪,两家和亲。呼韩邪对此表示感激,上书请元帝完全撤掉边境上守备设施和驻防军队,要求由他代替汉朝防守阴山一带。郎中侯应则劝元帝不要接受这一请求。侯应指出,阴山以北城堡的驻军已经撤退了,现在才仅有候望的设置,仅能举火报警而已,提醒元帝勿忘“安不忘危”的道理。课文中所引的,是侯应这段劝谏之辞中的一小部分。元帝采纳了侯应的意见。谢绝了呼韩邪的请求,但充分肯定了他的善良用意,双方关系进一步改善。此后六七十年,匈奴与汉人杂居,并从游牧进而开始搞农业生产。北部边境呈现和平景象。到东汉时,鲜卑族在这一地区崛起,成为汉的劲敌,匈奴则一部分与汉联合,一部分遭到破灭。这以后,经过长时期民族间的相互融化,到公元四世纪,即西晋以后的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便融合到汉族之中了。

《在大青山下》这一节谈到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坟墓,这两样古迹实际是汉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

这一节共十四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9段),写汉代城堡。

1段是总起的段落;第2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分布情况,并据以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第3段引述史籍,讲述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的情况;第4段谈今天在昆都仑河通道外面发现的古城,都是进一步印证第2段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因为“据考古报告”所知道的古城遗址,毕竟“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所以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的情况,就有必要引述历史典籍,做进一步说明。

这几段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历史上这一地区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是上一节第5段“风浪最大”这一提法的具体化,相互照应。而且这里在讲到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时,特别点明呼韩邪“款塞入朝”,这又是后文肯定和解政策,强调和解要以双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张本。

57段,写作者这次访问所游览的两处古城遗址,具体写了两处古城的位置、规模和城内外发现的古物。

89段,在上面对古城做历史回顾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表感想。作者对阴山一带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中间站的历史作用,给予了很高的估价,指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第二部分(第10—14段),写昭君墓。

10段指出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承接上文城堡的“废弃”,针脚细密,过渡自然,而且有抑有扬,态度鲜明。接着以两个并列的转折复句和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对为民族友好做出贡献的王昭君着力予以称颂。第11段记述青冢,着墨不多,但无限亲切的追怀之情跃然纸上。第12段进一步写关于昭君墓的见闻,记述简洁而有弦外之音:为什么堡垒竟被认做昭君的坟墓?这的确是耐人深思的。第13段,以紧扣上段见闻的议论,回答了问题,突出了人民对昭君的怀念。但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人民的心愿,这是读者自然要提出的问题。第14段针对反对意见阐述建立民族间友好关系的观点,正是对人民的心愿做出的历史回答。

这一部分,颂昭君,访青冢,寄深情,集中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问题。前面所写的长城和古堡,都是民族冲突的产物。这种冲突有着地理的、历史的必然原因,但化干戈为玉帛,毕竟更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意思在前边各部分已一再披露,结尾总收全文,使各层豁然贯通,十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

(三)课文内容小结

《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这两节合起来,中心意思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文章以访长城、古堡和青冢为线索,通过对有关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残存遗物和历史人物的记述和评论,追溯了先秦、西汉时期内蒙西部地区民族矛盾的历史状况,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强调了促进文化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的主张,从而全面地、又有所侧重地阐发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加强民族团结,这是本文突出强调的基本思想。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翦伯赞同志在原文第六节结尾处是这样写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系列的民族不幸事件,因为不论谁胜谁负,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种悲剧。”而“现在,悲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的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个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翦老的这些话,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翦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和美好的愿望,对内蒙地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情况做了寓意深远的回顾。课文虽是节选,但这一基本主导思想,仍是十分突出的。

《内蒙访古》这篇课文,内容深刻,考据精确,有着较强的历史科学的性质,但表达上却成功地采用了访古游记的形式,使读者时如漫游于膏原沃野之上,时又流连于废垒孤城之下;时如置身古远年代,目睹塞上烽烟,耳闻战马嘶鸣,时又站到时代高度,纵览历史得失,探索历史奥秘。

二、写作特点

第一,结构谨严,脉络分明。

文章材料极其丰富,可谓琳琅满目。但却都是根据中心的需要,经过精心选材、剪裁,严谨而自然地组织起来的。作者在内蒙西部见闻很多,但只选了长城、古堡和青冢三样古迹。有关这些古迹的事件沿革、残存文物、地理情况、历史人物,可说的也很多,但作者却对地理环境、赵武灵王、古城分布等有关情况用了较大篇幅详写,而对有些直接访问所见到的情况,如长城遗址,呼和浩特和包头附近的两处汉城遗址,反倒略写。这显然是根据中心需要,有意进行了剪裁。详写地理环境,突出民族间曾经存在必争的因素,详写古城分布,突出历史上民族间斗争的规模,这就使文章后面对和解政策的肯定更为有力。从而突出了本文的基本思想。赵武灵王值得称道的事也不少,比如他曾经化装成使者亲自到秦国去侦察动静,这在古代帝王中也是罕见的,但作者对这样的事只字不成,而“胡服骑射”这件事,虽然似乎也与长城并无直接关联,但作者为了要发挥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胡服骑射”一事就成了值得选用的材料,而且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给以评价。所有这些,都说明作者在材料上是精于取舍的。这是使文章结构谨严的基础。

作者对材料的组织,也是十分细密的。这许多材料,有着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如大青山上的赵长城与山下的古堡、青冢,有空间上的关系;赵国的长城与汉代的古堡、青冢,又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地理形势与筑城建堡,则有事理上的关联;赵武灵王修筑长城与“胡服骑射”,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法,又是矛盾的统一;汉古堡和昭君墓所反映的两种政策,在作者心目中则又有抑有扬,等等。作者正是牢牢掌握住如此复杂材料的多方面内在联系,以访古为线索,围绕中心做出恰当安排,因而材料虽多但脉络分明,层次井然而又不露斧凿痕迹。本文的结构布局,对于学生写作比较复杂的夹叙夹议文章,的确是很有启发的。

第二,语言简洁,富有文采。

本文的语言,简洁流畅,从容不迫,但富于变化,生动活泼。作者善于把逼真的描写和意味深长的抒情穿插在记叙、议论之中。比如《一段最古的长城》的第5段,对大青山南麓那片沃野的眺望,《在大青山下》写到昭君墓时的怀古深情,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再如,在关于赵武灵王和王昭君的评论中,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都有力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但这些语言技巧的运用,却又绝非是单纯为了追求文采,而是完全为文章所要强调的基本思想服务的,正象古人所说的,“开千枝花,一本所系”(清代袁牧《续诗品》)。本文语言上的这些巧妙变化,使文章的中心意思更加鲜明。使人读起来,不因为文章长、知识多,而感到枯燥,反倒有从容自然,酣畅淋漓之感。

第三,引述史料灵活,叙议结合紧密。

本文大量引述有关史料,印证作者的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说服力。而在引述的方法上,作者也是很具匠心的。如文中引用《汉书匈奴传》凡四处,都出自侯应谏元帝那段话,但作者分在四处引用,而且引述办法各不相同。有的先交代,再说明,还要加注脚,如《在大青山下》第3段的引用。有的则只注出处,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34段的引用。有的却不注出处,如“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一句。这些灵活变化,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倘若把这几处引用的方法任意调换,就会使引用的材料和所要谈的看法脱节,或者造成语言上的罗嗦累赘。这类表达上的具体问题,虽然很细微,但对于学生学习夹叙夹议,也很有实际意义。

关于教法

怎样在既定的课时以内,使一篇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一篇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教材的特点和了解学生的情况。

《内蒙访古》这篇教材,有两方面特点。第一,它具有某种历史科学的性质,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较多。第二,文章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复杂,但却通过访古游记的形式,轻松自如地表达出来。文章选材谨严、布局周密、语言简洁、意味深长而含蓄。具备这样两方面特点的文章,学生是不太熟悉的。

针对学生见闻不广和阅读分析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把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作为《内蒙访古》一课的教学目的。当然,这是一种偏重于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的考虑。如果把学习夹叙夹议,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学习某些句式的运用等等,作为教学目的,也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这也完全符合《内蒙访古》的某些特点。但课时毕竟有限,面面俱到既不可能,就不如突出重点。所以,就课本而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觉得,把介绍有关而必要的史地知识和进行一些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训练当做教学重点,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一、有关地理、历史知识的介绍

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就经常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知识讲得太多,训练太少,长此以往,又会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有不利影响。所以,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读写训练,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就成为语文课上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内蒙访古》一文的教学,首当其冲,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内蒙访古》中涉及到的地理形式、时件、沿革、历史人物,文物古迹等等知识性问题,都不应忽略,否则学生理解课文就会遇到障碍。但如敝开来讲,又会挤掉阅读训练的时间。因此在有关知识的处理上,我想到三种办法。

(一)有关的地理知识,可以采用在黑板上画出简图的办法。

为了使学生不至于被课文中所提到的那许多山川城镇的名称搞得眼花缭乱,可以在讲课时,按作者游览的踪迹,画一副简明地图。首先应标明,出居庸关,经张家口、过大同、进入内蒙、到集宁、向西到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一条作者进入内蒙西部的路线。还应在呼和浩特和包头一线以北,标出“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大青山和它西部的乌拉山、狼山;标出黄河的大概位置;标出河套以及鄂尔多斯的位置。其他地名则不一定全都标出。有了这样一副简图,学生就可以对文章写作上的空间线索获得直观的印象,对赵长城和汉王朝三道防线的位置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从而对西汉以前内蒙西部民族纷争的历史情况和地理上的原因,也就有可能理解得比较清楚。课上画这样一副简图,随讲随画,所需不过三、五分钟,但学生在阅读上得到的益处,却可能是三、五十分钟也未必能得到的。

关于鄂尔多斯,需要做点补充说明。《一段最古的长城》一节第7段说到“鄂尔多斯沙漠”,在《大青山下》第2段说到“第三道防线是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一带”,文中两处提到这个名称。鄂尔多斯原是明朝时蒙古的一个部族,这个部族活动的地方,通常也就称之为鄂尔多斯,即现在内蒙伊克昭盟一带。所谓“鄂尔多斯沙漠”,是“鄂尔多斯的沙漠”的意思,这片沙漠在现行地图上伊克昭盟南部,即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并非沙漠的名称。

(二)有些知识性内容,书上没做详细注解,可以补充印出,提前发给学生,或先抄在黑板上,作为学生预习时的自学参考。

比如:苑囿,是放牧,狩猎的场所;胡服,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革带皮靴,窄衣袖,衣襟在左;绳纹陶片,是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出纹饰的陶器的残片;瓦当,是简状屋瓦顶端的专称,秦汉瓦当多刻“千秋万岁”之类的吉祥文字,现在所见瓦当一般是用各种花纹图案做装饰;青冢,是因传说塞外草白,而唯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故名青冢,又有的说昭君墓上无草木,远望呈深青色,所以叫青冢;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是汉朝派徐自为出五原塞的意思,光禄是官名;城障列亭,是指山中驻军队的小城和候望的设施;候望,是侦察、伺望的意思。

这些知识性问题,做出注解,课上就不必费很多时间细讲,否则连老师讲带学生记,费时相当不少。

(三)有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如长城、汉与匈奴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昭君出塞和《内蒙访古》原文有关内容简介等等,如不便补充做注,则可以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简要介绍。

对有关的知识性问题做这样一些分别的处理,既可以解决课文阅读当中的障碍,又可以避免因讲解过于细碎而费时过多,从而使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有较为充分的时间保证。

二、阅读分析的能力训练

《内蒙访古》这篇课文,思路周密,观点清楚,但内容复杂,材料丰富,引用史料多,文章篇幅长,所以不便于全文朗读,而比较适于用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对这样的文章,学生阅读中易于忽略和难于理解的地方会比较多。针对学生这样的弱点,让他们经过一番推敲琢磨,加以引导,给以解决,正是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极好训练。

课堂上,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去引起学生的思考,用重点讨论和串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所拟问题,应有一定的启发性,有一定的难度,有思考、推敲的余地;对问题的讨论,应有重点,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深度。

按照课文的顺序和理解文章基本思想的需要,大体可以拟出如下九个问题:

①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说“简直要怀疑”“到了河北平原”,这句话有没有什么较深的含义?

②能否用尽量简要的话准确概括《一段最古的长城》中第37段的内容?

③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段落来写,比写长城本身用的篇幅大得多,这是为什么?

④怎样理解第一节第5段描写和议论的含义?

⑤作者评论赵武灵王的两件事,一是修筑长城,一是胡服骑射,两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⑥《在大青山下》的第24段,作者引述考古报告和史传记载所谈的古堡情况,远远超过了这次访古所见到的内容,是否离了题?如不是,怎样理解作者写第24段的用意?

⑦第89两段议论,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倾向性?

⑧对青冢和古堡,作者所持态度有没有区别?

⑨独立地看,“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这句话有没有毛病?怎样理解才比较全面?

这九个题目难易程度不同,但对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意义。可是倘若逐一研究讨论,也会出现问题。比如①、③、⑥这三个题,学生一时很可能不得其门而入;但如果其他问题解决了,回过头来稍做启发,又是可能迎刃而解的。所以这样的题目,不妨先行提出,留做悬念,最后再说。而其他六个题目,也不宜逐个讨论,一则会耽搁时间太长。二则也容易使学生厌倦,因此在具体的训练安排上,应当选择重点,组织讨论,而其余则可稍做提问,由老师扼要讲述。

如果能够有一节课稍多一点的时间供课堂讨论之用,那么可以把②、④、⑤三个题目做为讨论的重点。因为理解了这三个题目,对于全文的基本思想就抓住了,而且在推敲这几个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弱点会暴露得比较充分。所以在这三个题目上多花费点时间是值得的。

第②题,是要求用尽量简要的话,概括第一节第37段的内容。这题的难点在于要求概括得简要和准确。这几段的要点,是说阴山一带历史上存在着必争的因素。

文章第34段,是从自然条件上指出历史上阴山一带是游牧民族的“苑 囿”,而通过对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的介绍,有力说明了阴山南麓的沃野是内蒙西部水土最肥美的地方。第6段是从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这种客观规律上,指出内蒙西部对游牧民族生存的价值。第7段是从地理位置上指出阴山以南沃野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作者正是基于层层的分析,得出了两个“必须”的结论:一是第6段指出的,游牧民族“必须占据这个沃野”;一是第7段指出的,汉族“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这两个“必须”,有力地阐明了第5段的论点,即阴山南麓沃野之所以“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原因,同时也是对历史上阴山一带存在必争因素的高度概括。

学生在阅读中的通病,往往是匆匆忙忙,分不清哪是材料,哪是观点,不理会作者的思路,看不出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常常是读完一段文章,只得到一片模模糊糊的印象。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水平上,是谈不到理解和分析能力的。第②题要求做出简要概括,就是针对学生这种弱点。这题难度并不算大,学生只要不囫囵吞枣,而是一句一段地细读,经过一些启发,还是可以抓住要点的。

第④题也不很难,这题是问怎样理解第5段描写、议论的含义。这段文字赞美什么,遗憾什么,比较明显;在34段和67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不难看出。但这段对理解全文内容的重要作用,学生却未必会注意到,往往是读到下面文章时,又把这里谈的民族关系问题扔到一边,不能连贯起来思考。所以这题适当予以提示,对养成学生通观全文的能力是有益处的。

第⑤题问赵武灵王两件事的内在联系,这是难度较大的一题。访赵长城,称颂筑城的历史人物,这很自然。但称颂的重点却不在他筑城这件事上,这是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访长城而要提到“胡服骑射”的事,而且还要着重予以评价呢?如果学生对两件事的内在联系理解清楚了,能够体会到作者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所持的辩证观点,并且能够体会作者对民族之间平等交往、相互学习这层意思的强调,那么他对全篇内容的理解就不难豁然贯通了。

但学生对这两件事的关系却往往不得要领。学生大致可能产生以下三种错误理解。

第一种,认为两件事都是赵武灵王值得称道的好事,或说都是加强防御力量的措施。

这种理解显然不恰当。因为文章中心显然不是给赵武灵王评功摆好,怎能凡是赵武灵王的好事就往文章里写呢?倘按这个逻辑,赵武灵王其他值得称道的事岂不都可写进来了么?如果说,认为“胡服骑射”和修长城一样,都是加强了防御力量,这诚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本文所强调的意思。文章第11段明明说。当时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这显然不是从加强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因此第一种理解是不符合文章实际的。

第二种,认为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完成修筑长城那样巨大的防御工程而没有挨骂。

这种理解,似乎是有些道理的,但其实偏差更大。它把两件事看成了因果关系。但文章里清楚地写道:“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这里一个“不仅仅因为”,又一个“更重要的是因为”,十分确切地表明作者是把两件事放在并列的地位上,都做为肯定赵武灵王是英雄的原因,只不过对其中之一强调得分量更重而已。所以把两件事理解成因果关系是错误的。而且,人民群众和贵族官僚有根本利益的冲突,但却不一定在所有问题上都尖锐对立,比如在民族习惯上就不一定。因而用“贵族反对,人民就拥护”这样一个简单化的公式去套,显然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不能说明具体问题。

第三种,认为筑城是为了抵御敌人,“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这种理解比前两种好一些,因为它毕竟看出了两件事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然没有扣紧文章具体内容。文章对“赵国和胡人的争夺”,究竟是放在怎样一个大前提之下来谈的呢?前面说到,第一节第5段,对理解全文思想有重要意义。第5段说:“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这就清楚地说明,作者对赵国与胡人的争夺,并非仅仅做为敌我问题来谈,更主要的还是做为民族关系问题来谈的。第三种理解之所以不妥当,是因为犯了第11段和第12段与全文的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考虑问题的错误。不过,这第三种看法,只需略做提示,是很容易使之导入正轨的。

在②、④、⑤三个题目,特别是②、⑤两题的讨论中,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够把种种答案(包括不恰当的答案)谈出来,使学生能够毫无顾虑地把他们在阅读分析上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从而给以具体指导。我们凭借课文安排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目的并不在于仅仅使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主要是着眼于培养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在一段或几段文章中,分不清哪是观点,哪是材料;在一篇较长的文章中,把一段一段的意思孤立起来,抓不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片言只语,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主观臆测,而不善于从文章语言实际出发,做具体细致的分析,凡此种种,都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的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倘若不在阅读实践中,使学生反复琢磨,细心思考,认真体会,是很难解决的。

在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但即便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能发言不够充分,或者各种看法提得过于零乱、分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事先拟出几条错误的理解,让学生辨析错误。比如第⑤题,就不妨公布三种错误理解,要求学生辨析纠正它们的谬误,而②、④两题,则让学生从正面理解的角度讨论,这种方式上的变化,对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也是有好处的。

以上,我们针对《内蒙访古》一文的特点,谈了拟定问题、确定讨论的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琢磨,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几个步骤。对②、④、⑤三个题,如果解决得比较好,其余题目就不一定费更多的时间了。关于其余几题的答案,在“关于教材”部分中大体都已谈过了,这里不一一赘述。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内蒙访古分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