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探究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探究

时间:2016-09-03 11:09:21    下载该word文档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探究

邱玉玲

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

摘要

当前海南省中小学校教育技术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教育改革观念等各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迎头赶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校教育技术设备的现状较差,不同等级学校的硬件设施差别大,重点中小学一般具有不多的教育技术电教媒体及计算机类设施,普通学校一般仅有投影仪、录音机而却没有计算机类设施,农村学校则可能仅有录音机;2.学科教师开展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在教学软件制作、教一 海南农村(含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范畴

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急需培训;3.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缺乏认识,基本不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4.学校教学软件严重匮乏。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地处祖国最南部,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特殊条件于一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了省会海口,以及国际旅游岛核心城市三亚,其余市县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全省共有30多种民族,其中的黎族、苗族、回族等人口约1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26%,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地区,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近一半。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海南省必须处理好的一个主要节点,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海南省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1.少数民族信息化教育经费不足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信息化建设教育经费总量的不足必然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对信息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发展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事业需要相对其他学科办学投入较高的费用,如计算机、电子设备、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其他配套设施和软件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非常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贫困,教育经费的不足必然制约着本地区域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质量和规模。 
  2.师资力量捉襟见肘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更是无法与内地及沿海城市相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电子信息师资力量的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产生了客观影响。也正是上述原因,大多著名高校的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尤其是高职称、高学历的计算机博士毕业生志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寥寥无几;现有的优秀人才也面临流失的风险,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毕业生或教师,通过继续进修深造、考学而提高了学历或职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可以作为二次择业的资本,往往选择相对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更优越的城市发展,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平台沦为个人发展的跳板,没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模式。先天引进人才的不足,以及原来储备师资的流失,再加上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更是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出现了师资力量和优秀人才捉襟见肘的现象。 
  3.合理定位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目标是指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电子信息类人才问题。由于地区和学校的类别所限制,生源所招学生主要是二本和专科生源,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也要切合实际,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色,面向地方就业情况,以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不能一味照搬名校的培养方案和体系结构。因此,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实际情况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型培养。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教育首先应该体现民族性,增加黎族、苗族文化知识的信息化渗透;同时,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教育应该主要服务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需要和实际的人才需求情况。但是,许多少数民族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忽略了此点,好高骛远,华而不实。 
  三 如何进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结合当地信息化教育所处的实际情况,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需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一是国家、省和地方财政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投资,增加政策倾向和特殊照顾,形成推动式发展。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子信息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人才引进待遇,改善办学环境,做到以诚留人、以情留人。三是加强中南部地区与省会地区及大陆高校信息专业和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学习和调研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四是结合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培养实用型人才,让信息化教育取得成果,真正服务于地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问题也是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实际困难,相信通过不断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和改观。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已进入新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我们更要及时掌握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逐步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观念建设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能否发挥教育改革制高点和突破口的作用,能否带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运用技术的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但在我国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多数农村中小学校“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意识还非常严重,“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观念层面的变革应当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全社会、各级教育部门、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是尽快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的急事,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加快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教育的距离。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们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807%的教师认为,信息化环境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国农村,一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教室上,“纸上谈机”,没有上机操作,而且很多中学达不到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潜件环境等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缺一不可,除了硬件和软件之外,还应包括教学实践环境,例如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室、技能训练室、劳动实践基地等教学环境。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和教室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对中小学生学习态度、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能适应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学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育资源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中国科技馆“中学物理探究资源”光盘捐赠仪式上透露,今年全国将投入4 0多亿元用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使农村35的县级以上中小学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

由于各种因素,资源建设仍然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调查数字表明,近l 5%的学校没有任何形式的电子图书库及电子图书查询阅读软件。7 0%的教师认为,缺乏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大障碍。远程教育中的光盘在农村有点“水土不服”,不适合当地的实际需要。应当进一步加强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鼓励和支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积极引进和购置学科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加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应用;整合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建设本区域的教育网络资源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以多种方式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

(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城乡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很大。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达到862%,而农村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不到城市学校的一半。778%的城市学校已建成了网站,而农村学校只有5 1%,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学校赶时髦、斥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这就是被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网络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校园网硬件建设,同时也要重视软件资源的建设。除了中小学校自己研制、开发外,可从K12教育资源网、百年树人教育资源网和北大附中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改变教育信息化工程“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发挥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

(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信息素养薄弱,实践技能低下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它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全面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最主要的工作。

在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学校和教师都进行过信息技术培训,但对培训的需求依然很强烈,因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问卷调查表开放题中,许多教师谈到了培训问题。为此,可采取邀请专家做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交流研讨、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等形式,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也可采取教师自学、分散集中面授、开通远程教育、课堂听课指导等相结合的形式,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 

(六)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保障。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必须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撑。

我国先后制定了包括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等一系列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远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教育信息化活动多样化、复杂化、国际化的需求。要完善政策,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进程,加大政策的研究和扶持力度,借鉴外国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制定和出台新的政策,研究各种政策的建设和运用。要加快标准制定,制定国家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和规范标准,完善信息技术体制,积极促进教育部门、信息产品制造商在标准方面的协作与联合,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标准和系统,增强国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包括教学应用、管理应用和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进行学科教学改革,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把计算机作为新的教学媒体使用,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使学生自主性和教师主导性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德祥,陈作聪 《海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2.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的探析与研究

3.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